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与书写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46.12 KB
- 文档页数:8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格式学位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有其需要遵循的一定格式要求,以下是搜集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格式,欢迎阅读查看。
一、学位论文文字格式(一)电子文档类型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提交方式:学位论文电子文本只能是一个文件,文件格式为PDF,文件名以学号和姓名命名(例如“000123李涛”,姓名前面不要空格),内容为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包括封面、摘要、各章内容、参考文献等内容),与纸质论文完全一致,不要分章形成文件。
文件较大时用光盘或者移动硬盘形式提交,并当面检查是否合格。
注意论文页码1从正文开始,前面摘要和目录等内容的页码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
(二)纸张尺寸和页码硕士学位论文一律用16K(487.5px*675px)纸打印,双面印刷。
在有页眉上页边距52.5px,下、左、右页边距都是62.5px;无页眉上下左右页边距都是62.5px。
内芯通常用五号字,行距20磅或1.25倍行距;也可以是小四号字,1.5倍行距。
带连续页码(阿拉伯数字页码,底部居中),页码1从正文开始,前面摘要和目录等内容的页码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
在WORD中分段设置页码采用菜单里的“插入”“分隔符”,然后选中“分节符”里的“下一页”,这样就可以分段设置连续页码。
(三)字体要求1、正文:首行缩进。
除引文和前面所述的某些外文符号外一律用正体,文字用横排。
2、一级标题(题目):二号宋体居中;二级标题(章):三号黑体居中;3、三级标题(节):四号宋体(粗体)居左;四级标题(节内小节)居左:小四4、表格文字可用小五宋体或正文字体,居中(或居左)并整齐划一,表格名及图名用5号宋体。
5、标点符号:单个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感叹号、破折号等)和成双的标点符号(如分号、括号)的后半部分不得放在行首,成双的标点符号前半个不得放在句末。
(四)页眉和页脚1、页眉页眉采用下列形式(在页眉页脚的页面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偶数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五号宋体居中)奇数页:第*章章题目(小五号宋体居中)若为博士学位论文则将页眉中的“硕士”换为“博士”。
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正确的格式是至关重要的。
遵守规定的论文格式不仅有助于突显研究内容的重要性,还能够展现作者的严谨态度和学术水平。
下面将介绍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以便作者能够准确地撰写和排版自己的研究成果。
标题页硕士学位论文的标题页是整篇论文的开端,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论文题目: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内容。
•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学号以及所在学院等信息。
•指导教师信息:列出指导教师的姓名和职称。
•学位类型及授予单位:注明硕士学位类型,以及授予学位的单位(如学院、学校等)。
摘要摘要是硕士学位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包含了对整篇论文的简要概括。
在撰写摘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摘要长度:通常不超过500字,要求内容简明扼要。
•摘要内容:应当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点。
•关键词:在摘要下方列出3-5个关键词,有助于他人更快地理解论文主题。
内容部分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部分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2.文献综述:概述前人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的空白和不足。
3.研究方法: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4.研究结果:展示研究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解释。
5.讨论与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展望。
引用格式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引用格式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在撰写引用部分时,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几点:•采用规范的引文格式,如APA、MLA等。
•引用前人研究成果时,应注明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和所引用内容的具体页面。
•在文末列出所有引用文献,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以上是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务必遵循上述要求,以确保整篇论文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任务。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和格式标准(修订)一、引言1.为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统一规范我校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制定的。
2.学位论文的撰写是作者申请相应学位的重要环节,论文内容必须是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非外语专业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用计算机输入打印完成,外语专业学位论文应采用国际规定的相应语言文字用计算机输入打印完成。
学位论文主体部分字数一般为3-6万字。
二、论文排版1.页面设置:学位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单面打印。
学位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
页眉内容左对齐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对齐为各章章名,字号均为5号宋体。
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论文发表、论文写作辅导请咨询董编辑Q/微信:99338328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位于每页页脚的中部。
4.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可单独编页。
5.字体与间距:学位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按每页43行,跨度15.6磅设置,学位论文版心为:160mm×247mm。
三、论文结构1.前置部分:封面中文题名页英文题名页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目次页2.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独创声明四、具体要求及格式1.前置部分(1)封面封面格式按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材料整理的有关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了规范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 7713-87)的有关规定和学校相关规定,特就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材料整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组成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1.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刷,按要求填写。
2.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3.设计(论文)中外文摘要(样式见附件1和附件2)摘要分别用中、外文两种文字撰写,中文在前,外文在后,各占一页。
中、外文摘要内容要一致,具体包括:题目、摘要正文、关键词(3~5个)等。
论文摘要应反映论文的精华,概括地阐述论文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突出本论文在思想、方法、结果等方面的创新之处或新见解,语言精炼。
摘要应当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
中文字数一般在200-300字之间。
设计摘要简要介绍设计任务和设计工作概况。
中文字数要在1000字左右。
摘要中不应出现参考文献标注。
4.目录(样式见附件3)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5.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与毕业论文正文(1)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设计说明书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概况和来源、设计标准、设计思路、设计原则、设计方案的比较和说明、设计工作概况、工作的特点和难点、主要技术问题与解决办法,以及主要技术资料。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规范及论文版式要求一、硕士学位论文应包括下述几部分1、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中文摘要:论文第二页应为10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3、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下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4、英文摘要: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
5、目录: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
6、引言(或序言):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7、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8、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认真阐述自己创造性成果或见解在本领域的意义。
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如:孙兴华,郭丽,郭跃飞等。
基于目标区域的彩色图像检索研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38(9):1112~1119。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二、硕士学位论文的书写规范1、文内标题尽量简短、明确。
标题层次要规范,层次序号文科可采用一、(一)、1、(1)、1),理科一律用1、1.1、1.1.1序号。
2、文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特殊需要,应避免使用旧体、异体和繁体字。
3、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一律用汉字。
夏历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加注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年号,使用阿拉伯数字。
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
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
三、学位论文版式要求1、论文首页“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用黑体2号字,论文题目用黑体3号字,其余用宋体4号字。
硕士毕业论文基本格式规范硕士毕业论文基本格式规范两字黑体,4号,内容用宋体,4号。
【关键词】三字黑体,4号,内容用宋体,4号。
各关键词用两个空格间隔。
英文题目,Times Ne Roman字体,4号加粗,居中。
【Abstrat】Times Ne Roman字体,4号【Keords】Times Ne Roman字体,4号,各关键词用四个空格间隔。
5.正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
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
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其内容主要包括:二级标题黑体4号左对齐,标题前空两格; 1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左对齐,空两格,下文内容另起行。
正文字体选用宋体小四号。
行间距22mm左右;页面设置上、左边距25mm,下、右边距20mm,装订线5mm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
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
参考文献不少于12篇,其中外文文献2篇。
参考文献的书写按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上标。
参照下述格式书写。
期刊作者. 文章题目. 刊名,出版年;卷号:起止页码专著作者. 书名. 其他责任者.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 论文题目,会议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时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起止页码每条文献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排列,并应与论文中引用处所标注的序号相一致;文献序号后加一个空格,不加圆点 . 。
8.致谢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作者应有的治学态度。
硕士学位论文排版格式和装订要求一、论文编排格式要求1、封面①“分类号”(宋体,小4号):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出论文的学科属性,宋体,小4号,加黑。
②“密级”(宋体,小4号):密级一般分为“无”、“秘密”、“机密”、“绝密”,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我校绝大数硕士学位论文无密级。
宋体,小4号,加黑。
③“单位代码”(宋体,小4号):我校代码为10430。
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加黑。
④“学号”(宋体,小4号):请根据研究生学生证号填写。
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加黑。
⑤“论文题目”(黑体,小3号):控制在25字以内,宋体,小2号,加黑。
⑥“研究生姓名”(黑体,小4号):按研究生录取时省招考院信息库姓名填写。
宋体,小4号,加黑。
⑦“专业名称”(黑体,小4号):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
宋体,小4号,加黑。
⑧“指导教师姓名”(黑体,小4号):在导师姓名后空一格填写导师的职称。
宋体,小4号,加黑。
⑨“学院”、“入学日期”、“论文提交日期”(黑体,小4号):如实填写。
宋体,小4号,加黑(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
⑩论文书脊部分中“论文题目”、“”字样,黑体,5号;论文题目,黑体,5号,加黑,居中。
2、扉页①页面设置:上下各为2.5cm,左右各为3cm,装订线0.5cm,页眉、页脚各为1.5cm.②“硕士学位论文题目”,黑体,4号,居中。
③论文题目,黑体,小2号,加黑,居中。
若该课题受到资助,论文题目下另起一行,注明“某某资助项目(项目号)”,楷体_GB2312,4号,居中。
④其余部分均为宋体,小4号。
3、声明①“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黑体,小3号,居中。
②声明内容:楷体_GB2312,小4号,行距23磅。
③页面设置:上下各为2.5cm,左右各为3cm,装订线0.5cm,页眉、页脚各为1.5cm.④学位论文作者、导师签名及日期位置须用蓝、黑笔手写。
硕士学位论文标准格式要求硕士学位论文标准格式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格式要求1、页面设置B5页面,上2.7cm,下2.4cm,左2.8cm,右2.6cm;距边界,页眉1.5cm,页角1.5cm。
2、论文装订顺序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部分,参考文献3、目录目录格式:一级标题:小四,宋体+Arial,1.3倍行距,无缩进。
二级标题:小四,宋体+Arial,1.3倍行距,左缩进2字符(中文字符)三级标题:小四,宋体+Arial,1.3倍行距,左缩进4字符(中文字符)4、正文正文:小四,宋体+Arial,1.3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中文字符。
5、标题一级标题:黑体+Arial,小三,段前1.5行,段后1.5行,单倍行距。
形式如“第1章”。
二级标题:黑体+Arial,四号,段前0.5行,段后0行,单倍行距。
形式如“1.1”。
三级标题:黑体+Arial,小四,段前0.75行,段后0行,1.3倍行距。
形式如“1.1.1”。
在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中,标题号和标题之间空两个格,例如:3.2 催化重整固定床反应器综合数学模型3.2.1 基本微分方程组四级及以下标题:宋体、加黑、小四号字、1.3倍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首行缩进2字符6、表格(1)表格标题:段前0.5行,段后0行,单倍行距,黑体+Arial,居中,五号(2)表格正文:黑体+Arial,五号(3)表的格式为三线表,黑色单线形,线粗0.75磅。
(4)表中“-”表示未发现,“空白”表示未测或无此项,“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5)表格中数字栏所有内容居中;最左侧项目栏中,不同项目左对齐,垂直居中;某一项目中的具体子项目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居中。
(6)表格要尽量紧挨正文说明部分。
表格格式如下:表3-1 原料油的主要性质HAGO HVGO加氢油 HVGO 项目914.1 962.8 密度(20 ℃),kg/m3 858.10.007 0.024 0.071 残炭,wt%260 278 340 平均分子量13.07 12.00 11.24 氢含量,wt%86.07 87.79 85.22 碳含量,wt%1.82 1.64 1.58 H/C原子比14.69 22.08 29.03 芳碳率,%烃类组成,wt%39.9 6.5 2.8 烷烃31.8 42.8 33.7 环烷烃28.3 50.7 55.8 芳香烃0 0 7.7 胶质+沥青质大庆常压重油906.9 4.300 577 13.11 86.52 1.82 10.9057.08 27.61 15.317、公式公式要按照下面的样式录入,公式要居中,公式编号为(3.1)或(3-1)形式,且该行要右对齐。
硕士论文格式与要求
硕士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论文的格式和要求对于论文的评价和接受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硕士论文的一般格式和要求。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概括和总结。
摘要应该简明扼要,给读者提供对论文内容的快速了解,一般不超过500字。
关键词是摘要的延伸,通常是以逗号分隔的词或短语,用来描述论文的主题和领域。
关键词应该具备独特性,准确概括论文内容。
引言部分对研究课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引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引言中还应该概述前人对该课题的研究情况,指明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并阐明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总结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除了上述主要部分,硕士论文还可能包括致谢部分,对于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
此外,学校和院系可能对论文的格式和要求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页边距、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等。
因此,在撰写论文之前,建议仔细阅读相关的学校指南和格式要求。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与书写规范(试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成果,是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要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在表达方式上也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为此,特作如下规定:一、学位论文的组成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注释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和作者简历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对不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不能进入答辩程序和上报申请学位。
(一)封面:由首页、中文题名页、英文题名页三部分组成。
用研究生处统一规定的封面格式(见附件1-1、附件1-2、附件1-3)。
内容填写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题目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应切题、简洁,不超过30字,可一行或两行排列;2、申请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3、署名的导师人数不超过2人,应有排序;4、学科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5、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要求填写;6、密级:注明论文密级为公开、内部、秘密、机密,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范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保密年限;7、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二)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书(见附件2)附于学位论文摘要之前,需研究生和导师本人签字。
(三)摘要:由中文和英文两部分组成。
中文摘要(见附件3-1):字数一般为500个以内,除个别英文缩写外,一律用汉字写成,不得出现公式。
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精炼。
摘要应当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
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见附件3-2):与中文摘要对应。
(四)目录(见附件4):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以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出,一般列至三级标题,注明页码。
(五)注释表:符号、变量、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本论文专用术语,可以集中列于目录之后。
如果使用数量少,可以不列,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六)引言(第一章):在论文正文前。
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七)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的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实验结果或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方面。
内容应简炼、重点突出,不要叙述专业方面的常识性内容。
各章节之间应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八)结论(最后一章):是学位论文总体的概括性论述。
结论应明确、简炼、完整、准确,认真阐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新见解的意义。
应当严格区分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与导师科研成果的界限。
如果不能得出明确结论,可以对原因进行讨论。
(九)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被引用并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或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至少30篇。
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标明出处。
所有引用过的文献,应按引用的顺序编号排列。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结论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十)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对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完成等方面有较重要帮助的人员。
限500字以内。
(十一)附录:凡不宜放在论文正文中,但又与论文有关的研究过程或资料,如较为冗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或者辅助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有关说明等,均应放入附录。
(十二)作者简历:内容一般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最后学历(学位)、毕业院校、工作经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获奖情况等。
学术论文应正式发表,或有正式录用函。
著作及学术论文等的书写格式要求与参考文献相同。
二、学位论文的书写要求(一)语言表述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
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二)层次和标题层次应清楚,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具体格式如下:第一章(一级标题,居中,单列一行)1.1 □□□□□(二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1.1.1 □□□□□(三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其它标题或需突出的重点,可用小四号黑体(或加粗),可单列一行,也可放在段首。
(三)页眉和页码从第一章开始书写页眉,页眉下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
页眉左侧为“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码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第一章之前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
页眉格式如下: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四)图、表、公式、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等1、图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地图、照片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全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序号,可按章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例如图3-1。
插图较少时可按全文编排,如图1,图2……,若有分图用(a)(b)(c)表示,图注在图名下方,内容按序编号并用分号“;”隔开。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图题、图号字体与正文相同,字体也可改用仿宋以示与正文的区别。
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在word文档中,图名、图号和图例应和插图一起置于一个图文框内(框线隐去)。
图文框采用锁定标记选项,以免编辑时漂移。
一般插图宜用AutoCAD生成,线条用多义线(pline)以便于编辑线宽,图名、图号不宜放在AutoCAD图中以免图名图号的字体、字号不易统一排版。
插图尺寸不宜过大,边长不宜大于12厘米,尽量不用整页插图。
插图宜采用文字环绕方式随文右侧编排。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三要素即“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例如“体积V (m3)”。
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细节清晰,反差适中。
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照片等图片用JPG格式插入,尽量不要采用BMP或TIF等格式(这类格式文件的字节数可能较大),以便减小图片所占字节数从而减小文件的总容量。
2、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
表应有自明性并采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如表1,表2等,表格较多时可按章排序,如表1.1,表2.3等。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
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右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的符号相混。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
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格采用“三线”表。
表格较大,一页排不下时,在下页以续表形式排版,应有表头,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
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 ″ ”和类似词,应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代表未发现(当“—”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时用“…”代替),“0”表示实测结果确为零。
3、数学、物理符号和化学式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的最右边;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公式首行的起始位置位于行首算起第五个中文字符之处,即在段落起始行的首行缩进位置再退后两个中文字符。
不要用居中、居左或居行首排列。
公式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1)(2)……,公式较多时可按章顺序编号,如(1.1)(1.2)……。
公式引用使用式1、式1.1等,英语文本中用Eq.1,Eq.1.1等。
较短的公式一般一式一行并按顺序编号,后面一式若为前面一式的注解(如下标范围i=1,3,5,……)可用括号括起来与前面一式并排一行。
较长的公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 处转行。
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公式中符号尚未说明者应有说明,符号说明之间用分号隔开,一般一个符号占一行,如: RV I =(21) 式中 I ——电流(A );V ——电压(V );R——电阻(Ω);不需编号的公式也可以不用另起行。
如:I =V /R ,式中I 为电流(A),V 为电压(V),R 为电阻(Ω)。
对不需要公式编号的短公式,或者夹杂在文字内的公式及符号,一般不用公式编辑器,可用上标(x²)、下标(x 2)和Ω字符库中的字符来表达,并把除式写成横式,不宜采用竖式,以便使行距均匀,编排整齐。
如:21可写成21;)(5c b yx a +=可写成)5/()(y c b x a +=或))](5/([c b y x a +=,而不能写成))(5/(c b y x a +=或)(5/c b y x a +=。
y x x a )2(3++=可写成])2/[)3(y x x a ++=。
公式及文字中的一般变量(或一般函数)(如坐标X ,Y 、电压V 、频率f )宜用斜体,矢量用粗斜体如S (或白斜体上加单箭头如S )。
常用函数(如三角函数cos 、对数函数ln 等)、数字运算符、化学元素符号及分子式、单位符号、产品代号、人名地名的外文字母等用正体。
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词均应该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并给以明确定义。
必要时缩略词后面在括号内标明外文原文。
4、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论文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
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数字用法应遵照GB/T 15835,例如: 不宜在文字中间夹杂使用数学(物理)符号、计量单位符号,例如“钢轨每m 重量<50kg ”应写这“钢轨每米重量小于50kg ”;纯小数在小数点前面的0不能省略;百分数及幂次数量范围应完整表达,如“20%~40%”不应写作“20~40%”,“3×102~5×102”不能写成“3~5×102”;避免让单位误为词头,如力矩单位N ·m 或Nm 不能写成mN ;组合单位中的斜线不能多于一条,如w/(m 2·℃)不能写成w/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