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触诊压痛反跳痛
- 格式:docx
- 大小:17.81 KB
- 文档页数:2
体格检查-腹部-触诊-压痛
腹部常见压痛点
1.阑尾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
2.胆囊点: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的交点
3.季肋点:第10肋前端
4.上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与脐连线的交点
5.中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
6.肋棘点:第12肋与脊柱夹角的交点
7.肋腰点:第12肋与腰肌外缘的夹角的交点
压痛点与疾病常见对应
1.阑尾炎中晚期(早期无压痛):右下腹压痛
2.胰体和胰尾的炎症和肿瘤:左腰部压痛
3.胆囊病变:右肩胛下区压痛
4.胸部病变(下叶肺炎、胸膜炎、心肌梗死):上腹部或季肋部
5.盆腔疾病(膀胱、子宫及附件):下腹部
固定压痛与特定疾病
1.胆囊点: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接处。
标志胆囊的病变
2.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标志阑尾的病变
3.罗夫辛征阳性:右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区,相当于麦氏点对称部位,再用左手按压其上端使结肠内气体传送至右下腹盲肠和阑尾部位,引起右下腹疼痛。
标志右下腹有炎症
4.腰大肌征阳性:下腹痛腹部触诊无明显压痛,嘱病人左侧卧位,两腿伸直,并使右下肢被东皇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疼痛。
标志炎症阑尾位于盲肠后位
反跳痛
定义:存在压痛后,用并拢的2~3个手指(示、中、环)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病人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
意义:标志腹内脏器病变累及邻近腹膜
腹膜炎病人常有:
腹膜炎三联征(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
《临床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发绀: 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2.Murphy征: 又称胆囊触痛征。
是指医生以左手掌平放于病人的右肋缘部,左手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首先以拇指用力按压腹壁,然后让病人深吸气,如在吸气的过程中因疼痛而突然屏气,则称为Murphy征。
3.反跳痛:腹部触诊有压痛时,可将手指于原处稍停片刻,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患者感到疼痛加剧,表情痛苦,称之。
4.主诉:病人感受到的最明显、最严重的症状及其性质与持续时间。
5.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引起巩膜、粘膜、皮肤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常见的意识障碍由轻到重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昏迷)。
2.正常匀称体型者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中线内0.5—1cm ),搏动范围(直径2.0—2.5cm )。
3.肝脏的硬度以三个等级来表示。
从软到硬分别触之如(撅起的口唇),(鼻尖)和(前额)。
4.麦氏点位于(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处),若该处有压痛,反跳痛可提示(急性阑尾炎)病。
5.发热的病因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类。
6.胸膜摩擦感以(腋中线第5~7肋间隙)最易触及,见于干性胸膜炎。
7. 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的频率为( 16~2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60~100次)。
8.呼吸困难的病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血液病)和神经精神性疾病五个方面。
9.心脏听诊的内容有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10. 叩诊音可分为(清音)、(鼓音)、(浊音)、实音和过清音。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小儿佝偻病的头颅改变是( B )A.尖颅 B.方颅 C.巨颅 D.变形颅2.昏迷男病人下腹部膨隆,可触及半圆形包块,叩诊浊音,可能是( E )A.急性胃扩张B.肠胀气C.乙状结肠D.腹水E.充盈膀胱3.肾源性水肿首先出现于( B )A.下肢 B.眼睑及颜面 C.上肢 D.腹腔4.关于腹痛,以下哪项不正确( A )A.弥漫性腹膜炎腹痛位于脐部 B.急性胃炎腹痛位于上腹部C.急性阑尾炎腹痛位于右下腹 D.急性胆囊炎腹痛位于右上腹5.某中年女性,近日来乳头出现血性分泌物,检查右乳房外上象限局部皮肤呈“桔皮”外观,首先应考虑该妇女为下列哪种情况( A )A.右乳癌 B.乳房炎 C.乳腺小叶增生 D.乳腺纤维瘤6.引起气管向患侧移位的病变是( D )A.大叶性肺炎 B.气胸 C.胸腔积液 D.肺不张 E.肺气肿7.黑色便可见于( D )A.痢疾 B.霍乱 C.消化不良 D.上消化道出血 E.婴儿腹泻8.“浮髌试验”阳性见于膝关节( B )A 少量积液B 中等量积液C 大量积液D 滑膜增生E 髌骨骨折9.中度脾肿大是指( B )A.脾下缘超过脐水平线 B.脾下缘在肋弓下2cm至脐水平线者C.脾下缘在肋缘下5cm以内 D.脾下缘在肋缘下2cm以内10.关于蜘蛛痣说法错误的是( D )A.多见于慢性肝病B.妇女妊娠期、青春期也可出现C.产生与体内雌激素增高有关 D.均属病理性11. 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意义的心电图表现是:( D )A.坏死型Q波B.S-T段下降C.T波高耸D.S-T段弓背向上抬高E.T波倒置12.移动性浊音阳性时,腹水量为:( E )A.>100mlB.>300 mlC.>500 mlD.>700 mlE.>1000 ml13. 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的病人会出现哪种面容:( B )A.二尖瓣面容 B.满月面容 C.急性病容D.无欲貌 E.贫血面容14. QRS波群代表:( A )A.心室肌除极过程B.心房肌除极过程C.心室肌复极过程D.心房肌复极过程E.房室交界区的兴奋性15. 叩诊心脏呈烧瓶心常见于( D )A 左室增大B 右室增大C 左,右室增大D 心包积液E 心肌炎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触到明显的心脏震颤说明有器质性心脏病。
腹部触诊(浅部触诊手法,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6分);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
(2分)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应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
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2分)③检查顺序正确: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2分)(2) 腹壁紧张度(4分)①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
(2分)②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
(2分)(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
(2分))(3) 压痛及反跳痛(6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腹部各处,特别是与各脏器有关的部位(如上腹部、脐部、右肋下、左腹下、麦氏点等),观察压痛。
(3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
(3分)(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①腹部有局限压痛,考虑什么?(1分)答:病变所在部位。
②炎性包块和肿瘤性包块在触诊时各有什么特点?(1分)答: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压痛,质地、光滑程度,边界情况等。
③如果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其临床意义是什么?(1分)答:炎症累及腹膜。
医学好东西腹部检查〔三〕—触诊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对腹部体征的认知和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有些体征如腹膜刺激征、腹部包块、脏器肿大等主要靠触诊发现。
一、腹部触诊检查要点1.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嘱被检查者采取不同体位。
假设取仰卧位检查时,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下肢屈曲并稍分开,平静状态下做腹式呼吸,以放松腹肌,并使膈下脏器上下移动;检查肝、脾时,可分别采用向左、向右侧卧位;检查肾时可用坐位或立位;检查腹部肿瘤时可用肘膝位。
腹部触诊体位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前臂应与腹部外表在同一水平。
检查时手要温暖,动作要轻柔,先行腹部浅表触诊,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部,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肌紧张度。
3.检查顺序,作为常规,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触诊腹的各部。
腹部触诊顺序4.假设病人有腹痛,应先触诊未诉病痛的部位,逐渐移向病痛部位,以免造成患者感受的错觉。
边触诊边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响与表情,对精神紧张或有痛苦者给以抚慰和解释。
亦可边触诊边与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而减少腹肌紧张,顺利完成检查。
5.合理应用不同触诊法。
如浅部触诊法,目的在于检查腹壁的紧张度、抵抗感、表浅的压痛、包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皮下脂肪瘤、结节)等。
为了解腹腔内脏器情况、检查压痛、反跳痛和肿物时,需要用深部触诊法,包括脏器触诊、深压、滑动、浮沉(冲击)触诊法。
有时还要用双手触诊(双合诊)感知脾、肾、子宫等脏器。
浅部触诊法二、腹部触诊内容主要包括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包块、液波震颤及肝脾等腹内脏器情况等号。
分述如下:(一)腹壁紧张度(abdominal wall tensity)指触诊腹部时腹肌的紧张程度。
是根据腹肌抵抗感来确定的。
正常人腹壁有一定张力,但触之柔软,较易压陷,称腹壁柔软。
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因不习惯触摸或怕痒而发笑,致腹肌自主性痉挛,称肌卫增强。
在适当诱导或转移注意力后可消失,此属正常情况。
某些病理情况可使全腹或局部紧张度增加、减弱或消失。
01第一站:临床操作1、滑车上淋巴结触诊,胸骨角,腋前线,前正中线,肩胛上区的位置,压痛及反跳痛,腹壁紧张度2、心肺复苏及胸外按压操作第二站:案例分析(细菌性痢疾)1、此次事件性质(疫情暴发),诊断依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此次疫情的感染来源2、三级高血压患者头晕呕吐,收缩压/舒张压182/106m m H g问该患者为几级高血压,诊断依据,社区医生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首先急救处理,病情稳定后马上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跟踪随访等)第三站:实践技能1、假如S A R S疫情爆发,你作为工作人员,马上赶赴现场,操作防护服的穿脱2、茶杯器具的采样操作步骤(无菌环境下进行)02第一站:临床操作1、滑车上淋巴触诊,心脏听诊,膀胱叩诊2、扁桃体视诊,心脏听诊,肱二头肌叩诊3、心肺复苏第二站:案例分析1、A F P案例定义,诊断要点,高危A F P的标准,标本采集的要求2、急性氯气中毒的急救方法第三站:实践技能1、茶杯采样、浴巾采样,穿脱防护服2、手足口病调查目的,对幼儿园采取的措施3、膳食调查方法,调查前准备03第一站:临床操作1、心肺复苏2、腹部紧张度,腹部压痛,反跳痛,心脏触诊,胸廓扩张度第二站:案例分析1、甲肝爆发诊断依据,采取的预防措施2、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第三站:实践技能1、床单采样2、餐具消毒04第一站:临床操作1、瞳孔对光反射,肩胛线、锁骨上窝,胸骨旁线,后正中线,膀胱叩诊第二站:案例分析1、狂犬病2、尘肺病第三站:实践技能1、饮用水中铁的采集2、鸡场的消毒05第一站:临床操作1、眼球运动,肺部触诊,腹部四区2、心肺复苏第二站:案例分析1、肺结核的的调查报告,目的,内容2、学校又该如何控制预防第三站:实践技能1、玩具消毒,选哪种消毒剂,如何配2、穿防护服,消毒3、末端水的采样以及水中氰化物含量的测定06第一站:临床操作1、皮肤弹性,下肢水肿,腹部分区:四分法,腹部标志,肺部听诊第二站:案例分析1、流感报告流程,调查准备工作第三站:实践技能1、手采样,2、消毒剂配置计算,玩具消毒07第一站:临床操作1、胸壁视诊,滑车淋巴结检查,肝下缘触诊第二站:案例分析1、疟疾2、脑卒中检查项目和临床分类第三站:实践技能1、空气采样2、口腔器械消毒08第一站:临床操作1、心肺复苏2、肺听诊,腹部触诊,压痛反跳痛第二站:案例分析1、流感预防2、笨中毒预防3、癌症的一级预防第三站:实践技能1、液体食物中毒采样2、餐具消毒,消毒剂选择,计算,如何操作09第一站:临床操作1、心脏触诊,腹壁触诊,压痛反跳痛2、心肺复苏第二站:案例分析1、急性迟缓性麻痹的病因2、疫苗注射3、汞中毒的病因,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第三站:实践技能1、手术针的消毒2、玩具的消毒(60%二氯……钠)10第一站:临床操作1、身高,语音震颤,脾脏触诊2、心肺复苏第二站:案例分析1、学校爆发结核,对结核学生调查啥,学校怎么预防2、造纸厂污染,村民癌症多发,问调查什么,调查前准备第三站:实践技能1、痢疾学生的餐具消毒2、睡衣采样11第一站:临床操作1、病理检查(巴史症给的英文),肺部听诊2、单人心肺复苏第二站:案例分析1、狂犬病的伤口处理2、给一个案例,判断高血压分级以及依据,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目的。
急腹痛护理观察及转归干预急腹痛是指突然发生的腹部剧烈疼痛,其病因多样,可能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疾病等有关。
对于急腹痛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观察和转归干预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一、护理观察:1.疼痛性质和强度: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刺痛、绞痛等)和强度(0-10分数评分法),以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2.腹部触诊:观察腹部肿块、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可能性。
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体征异常。
4.大便和尿液观察:观察大便的颜色、质地、频率,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等情况;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频率,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
5.呕吐观察: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味道,及时发现胃肠梗阻、胆囊炎等情况。
6.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是否有既往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以便了解病情发展和干预方案。
二、转归干预:1.疼痛控制:根据患者疼痛的强度,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
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
2.卧床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以减轻腹部的运动,预防病情恶化。
3.饮食调理:轻度腹痛患者可给予流食,如稀饭、清汤等,重度腹痛患者需忌食,禁食,以减轻胃肠负担。
4.观察尿量:检测患者的尿液量和颜色,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急腹痛。
5.随访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如疼痛加重、发热、呕吐等情况,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6.安全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保持病房整洁、安静,防止交叉感染。
7.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安全感和关怀,减轻其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合作性。
8.病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急腹痛的知识,告知病情发展、可能的并发症和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增加患者的合作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观察和转归干预,可以及时发现急腹痛患者的病情变化,减轻其疼痛感,促进疾病的康复。
同时,护理人员也应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腹部触诊压痛反跳痛
医师操作技能:
腹部触诊(浅部触诊手法,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18分)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6分);
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
(2分)
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应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
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2分)
③检查顺序正确: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2分)
(2) 腹壁紧张度(4分)
①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
(2分)
②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
(2分)(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
(2分))
(3) 压痛及反跳痛(6分)
检查者用手触诊腹部各处,特别是与各脏器有关的部位(如上腹部、脐部、右肋下、左腹下、麦氏点等),观察压痛。
(3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
(3分)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腹部有局限压痛,考虑什么?(1分)
病变所在部位。
②炎性包块和肿瘤性包块在触诊时各有什么特点?(1分)
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压痛,质地、光滑程度,边界情况等③如果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其临床意义是什么?(1分)
炎症累及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