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的识别与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638.50 KB
- 文档页数:16
综合防治地老虎的九种方法地老虎属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俗称地蚕、土蚕,是多食性农作物害虫之一,为害农作物造成损失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等为害尤为严重。
地老虎均以幼虫为害。
其主要寄主和为害农作物有玉米、高粱、麦类、薯类、豆类、麻类、烟草、油菜、瓜类及多种蔬菜等,多种杂草也是地老虎重要的寄主之一。
蔬菜的幼苗也常常受到为害。
小老虎在我区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中越冬。
2-3月化蛹、羽化。
第一代幼虫为害严重,为害盛期在4月上、中旬,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小老虎成虫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晚上7-11时活动、取食、交尾,以晚10时前活动最盛,成虫对糖蜜及其他发酵物的趋性很强,喜食甜酸味汁液,对黑光灯有明显的趋性,但越冬代成虫对糖醋液的趋性远超过黑光灯的趋性。
在土壤潮湿,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虫口数量多,受害作物更加严重。
幼虫夜间为害,白天栖息在幼苗附近土表下面,它具有假死性。
防治地老虎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九种简便的防治方法:一、桐叶诱杀法地老虎幼虫对泡桐树叶具有趋性,可取较老的泡桐树叶,用清水浸湿后,于傍晚放在田间,每亩放80-120片,第二天一早掀开树叶,捉拿幼虫,效果很好。
如果将泡桐树叶先放入90%晶体敌百虫150倍液中浸透,再放到田间,可将地老虎幼虫直接杀死,药效可持续7天左右。
二、毒饵诱杀法取90%晶体敌百虫1公斤,先用少量热水溶解后,再加水10公斤,均匀地喷洒在100公斤炒香的饼粉或麦麸上,拌匀后于傍晚顺垄撒在作物根部,每亩用5公斤左右,防治地老虎效果很好。
三、糖醋液诱杀法糖醋液配制方法: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50%二嗪磷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进行诱杀。
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红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
四、人工捕捉法利用地老虎昼伏夜出的习性,清晨在被害作物周围的地面上,用小铁锹或小木棍,挖出地老虎杀灭。
五、灌水淹杀法对于可短期灌水的苗圃,在地老虎大量发生时,将苗圃灌水1-2天,可淹死大部分地老虎,或者迫使其外逃,人工进行捕杀。
2023《草坪地老虎无公害防治八法》CATALOGUE目录•危害特点•预防措施•防治方法•注意事项•草坪地老虎抗药性及防治对策•草坪地老虎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草坪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方案•草坪地老虎防治常见误区及应对策略01危害特点草坪地老虎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分为黄地老虎和白地老虎两种。
种类草坪地老虎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分布种类和分布成虫成虫为一种褐色的小蝴蝶,体长约为20-30毫米。
幼虫幼虫呈圆筒形,头部呈褐色,身体为灰白色,表面有一些明显的黑色斑点。
形态特征繁殖草坪地老虎以蛹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羽化成虫,并进行繁殖。
活动成虫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喜欢在潮湿的土壤中产卵。
生活习性危害部位草坪地老虎主要危害草坪草的根系。
症状受害草坪草会出现叶片发黄、萎缩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整片草坪死亡。
危害部位及症状02预防措施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品种,提高草坪草的抗逆性。
避免选择易受地老虎危害的品种,如翦股颖、细叶草等。
科学选择品种定期修剪草坪,及时清理枯草层,保持草坪的通风和光照。
加强草坪水分管理,避免草坪过度潮湿,降低地老虎的繁殖和生存条件。
加强草坪管理定期浇水,保持草坪草的水分需求,同时注意排水,避免草坪长时间积水。
在干旱季节增加浇水次数,减少地老虎的繁殖和生存空间。
重视水分管理选择有机肥料,如腐熟的有机垃圾、动物粪便等,提高草坪草的营养水平。
控制化肥使用量,避免使用过多氮肥,以降低草坪草对地老虎的吸引力。
做好肥料选择03防治方法保护天敌保护草坪中的天敌,如鸟类、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等,以自然控制草坪地老虎的数量。
利用病原菌利用地老虎病原菌如NPV等对地老虎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地老虎的繁殖数量。
生物防治加强草坪的精耕细作,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草坪地老虎的食物来源。
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可以改良土壤,促进草坪的生长,增加草坪地老虎的天敌数量。
合理施肥农业防治黑光灯诱杀利用地老虎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小地老虎发生特征规律是怎样的?怎样防治?
(1)发生规律。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
经历卵,幼虫,蛹,成虫。
小地老虎一年发生3~4代,老熟幼虫或蛹在土内越冬。
早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一般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上中旬会出现两个发蛾盛期。
高温对小地老虎的发育与繁殖不利,因而夏季发生数量较少,其适宜生存温度为15〜25T;冬季温度过低,小地老虎幼虫的死亡率增高。
存活季节多出现在春节,以及秋季,也可称为秋老虎。
凡地势低湿,雨量充沛的地方,发生较多;头年秋雨多、土壤湿度大、杂草丛生,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活动,是第二年大发生的预兆;但降水过多,湿度过大,不利于幼虫发育,初龄幼虫淹水后很易死亡;成虫产卵盛期土壤含水率在15%〜20%的地区危害较重。
沙壤土,易透水、排水迅速,适于小地老虎繁殖,而重黏土和沙土则发生较轻;土质与小地老虎的发生也有关系,但实质是土壤湿度不同所致。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小地老虎成虫产卵,若发现1〜2龄幼虫,应先喷药后除草。
清除的杂草要远离菜田处理。
②物理防治。
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生物防治。
用性诱剂防治小地老虎。
④药剂防治。
小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
可用2.5%澳氟菊酯,或20%氟戊菊脂乳油3000
倍液,或21%氟戊马拉松乳油8000倍液,或50%二嗪磷乳油600倍液喷雾。
浅谈城市绿地地老虎危害防治技术地老虎是城市绿地的主要害虫,危害大,难于防治。
本文对危害城市绿地的地老虎生物习性、发生及防治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观测,并提出防治技术,即栽培园艺控制技术、物理及机械控制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标签:地老虎;防治技术绿地已成为城市绿化主体,引领城市绿化潮流,为人们创造美丽舒适的环境,吸附尘埃和有毒气体,降低噪音,调节空气温、湿度,改善小气候。
在绿地草坪管理过程中,危害绿地的害虫主要有金龟甲类、金针虫类、蝼蛄类、夜蛾类(包括夜蛾、地老虎)等,以地老虎危害最为严重。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河南油田矿区,年平均气温16.5℃,降水量300~1100mm,日照2047小时;建造于2002年,草坪植物为白三叶、早熟禾等。
二、结果与分析(一)地老虎生活习性、危害调查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属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夜蛾亚科,多食性害虫,其食量大、食性暴,称做地老虎。
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三种,其中危害绿地草坪的主要是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1年产4代。
成虫白天潜伏土缝、枯叶下、杂草里,晚上活动,有强烈趋光性。
卵散产于土缝、落叶、杂草等处。
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昼夜活动,取食嫩叶,造成叶片孔洞状,三龄后幼虫昼伏于浅土层中,有假死习性,夜晚取食嫩茎。
4~6龄幼虫,白天潜伏浅土中,夜出活动,尤其在天刚亮、多露水时为害最凶。
5~6龄为暴食期,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5%。
小地老虎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在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杂草丛生及菜田等地为害严重。
(二)地老虎防治不佳成因分析对油区多年来绿地地老虎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統计,绿地地老虎防治较为困难,主要是因基础条件差、虫害识别不准、防治手段、防治时间、管理不当等方面引起。
辖区绿地地势多低洼不平、土质黏性大,绿地内浇灌设施不具备,人工灌溉不匀,适于地老虎发生繁衍。
修剪、杂物清理不及时等管理不善,给地老虎增加了藏身栖息之处,使其大量蔓延。
高尔夫草坪地老虎类地下害虫科学防治技术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
国内发生的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八字纹地老虎、显纹地老虎及警纹地老虎等,其中以小地老虎分布最广,危害最重。
1.分布与危害地老虎类害虫分布比较普遍,其严重危害地区为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各省,在北方分布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小地老虎食性很杂,幼虫3龄前昼夜活动,多群集于叶片和茎上,危害极大,可使草坪成片空秃。
3龄后分散活动,白天潜伏于土表,夜间出土危害,咬断幼苗根茎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苗。
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0-23毫米,翅展42-54毫米。
翅暗褐色,前翅前缘区黑褐色,基线浅褐色,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环纹黑色,有一个圆灰环,肾状纹黑色,其外侧有一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上侧有2个尖端向内的楔形黑斑,三斑相对,容易识别。
后翅灰白色。
3.生活习性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1年发生2-7代。
在辽宁、甘肃、山西、内蒙古等省1年发生2-3代;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省1年发生3-4代;江苏、四川等省1年发生4-5代;广东、广西、福建等省1年发生6-7代。
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是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昼伏夜出,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趋性,对糖、醋、蜜、酒等香、甜物质特别嗜好,故可设置糖液诱杀。
幼虫共分6龄,1-2龄幼虫群集于杂草、花卉、幼苗的顶心嫩叶处,昼夜取食危害。
3龄以后,开始扩散,白天潜伏于杂草、幼苗根部附近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尤以黎明前露水多时更甚,把咬断的幼苗嫩茎拖入穴内供食。
在食料不足或环境不适时,则发生迁移,多在夜间,也有在白天迁移危害的。
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故在长江流域因雨量充沛,常年土壤湿度大,而发生严重。
沙土地、重粘土地发生少,沙壤土、壤土、粘壤土发生多。
4.防治措施清除杂草。
杂草是小地老虎产卵的主要场所及初龄幼虫的食料,应时常清除草坪中各种杂草。
诱杀成虫。
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杀幼虫。
地老虎幼虫3龄以前群集于杂草或幼苗上,抗药力小,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园林观赏树木地老虎的防治方法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地老虎种类及分布•地老虎对园林观赏树木的危害•地老虎防治措施•地老虎防治注意事项01地老虎种类及分布地老虎种类分布广泛,对园林观赏树木危害较大,如桃树、樱花等。
亚洲地老虎昼伏地老虎云贵地老虎华北地老虎白天潜伏,夜晚活动,对草坪、花坛等绿化植物危害较大。
分布于西南地区,对竹林、茶园危害较大。
分布于华北、东北等地,喜食多种园林观赏树木。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地区,特别是江浙沪、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在华北、东北等地区也有分布,但危害较轻。
地老虎分布02地老虎对园林观赏树木的危害地老虎是一种地下害虫,不易被发现,危害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危害特点隐蔽性地老虎对园林观赏树木的危害非常严重,一旦发生危害,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导致树木死亡。
严重性地老虎的危害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其繁殖和活动。
季节性地老虎对一些树种的危害更为严重,如桃树、樱花等,而对于一些树种则相对较轻。
不同树种受害程度不同地老虎主要危害树木的根颈部,导致树木根系受损,进而影响整个树木的生长。
危害部位危害情况危害症状地老虎危害园林观赏树木的叶片,导致叶片出现黄化现象,影响观赏效果。
叶片黄化地老虎危害树木的生长,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或者停止生长,最终形成矮小的植株。
植株矮小地老虎对树木的根系造成破坏,导致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减弱,进而影响整个树木的生长。
根系受损地老虎危害树木的树皮,导致树皮脱落,影响树木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树皮脱落03地老虎防治措施防止地老虎入侵通过严格植物检疫措施,禁止从疫情发生区调运带有地老虎的观赏植物,对发现的疫情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检查苗木对调入的苗木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有地老虎的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对可能被污染的场地、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加强植物检疫精整土地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垃圾,精整土地,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渗透性,减少虫害的发生。
种植技术-什么是地老虎?地老虎如何防治?地老虎又叫上蚕、地蚕、切根虫。
常见的地老虎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因此种地网整理了地老虎的详细资料,以下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大地老虎、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的区别:1、一般大地老虎,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黑褐色。
触角雌虫丝状,雄虫羽毛状。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60毫米,体暗褐色,二亚背线问暗灰黄色。
表皮多皱纹,颗粒不明显。
蛹,长 23~29毫米,背侧两面刻点大小相仿。
卵,半球形,初产时浅黄色,渐变黄褐色,孵化前变灰褐色。
2、小地老虎的成虫体长17~23毫米,翅展40~50毫米,体黑褐色。
前翅肾形纹外侧中央部有“一”字纹。
触角雌虫丝状,雄虫前端羽毛状。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44毫米,体色灰褐带淡黄,表皮布满大、小颗粒。
蛹,长18~24毫米,第五至七腹节背面刻点明显,较侧面大。
卵,半球形,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色,孵化前顶部变黑。
3、黄地老虎的成虫体长15~18毫米,翅展40毫米,体黄褐色。
触角雌虫丝状,雄虫前端2/3为羽毛状。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3~43毫米,体黄色,亚背线黑色;幼虫多皱纹,表皮颗粒不明显。
蛹,长16~19毫米,第五至七腹节气门下还有1列气门。
卵,半球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米黄色,孵化前变灰赔色。
地老虎发生时间:1、大地老虎越冬的幼虫在4月开始活动危害,老熟制虫6月份在土下3~5厘米筑土室滞育越夏,秋季羽化为成虫。
2、小地老虎一般在3月初前后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是小地老虎成虫盛发期;小地老虎的成虫有趋光、趋化性,喜据在双子叶杂草多的低洼潮湿地内产卵;幼虫共6龄,1~2龄虫昼夜剥食嫩叶或咬成缺刻,3龄后扩散,白天潜伏在花生湖苗附近的表土下,夜间危害。
3、黄地老虎年发生2~4代,以幼虫在土壤内越冬;第M年春季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越冬成虫盛发期。
3种地老虎都是幼虫咬断花生嫩茎,造成作物缺苗断垄。
地老虎的防治方法:方法一、杂草是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是幼虫迁向作物的桥梁。
地老虎危害重,加强防治不容忽视地老虎:昆虫名,属夜蛾科。
世界约2万种,中国约1600种。
成虫口器发达,多食性作物害虫。
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
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重要。
均以幼虫为害。
寄主和为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
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
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
危害最重的地下害虫。
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等。
危害蔬菜的主要是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是小地老虎。
多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
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农业防治一是铲除地边、田埂和路边的杂草;实行秋耕冬灌、春耕耙地、结合整地人工铲埂等,可杀灭虫卵、幼虫和蛹。
诱杀用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成虫发生期设置诱蛾器(盆)诱杀成虫。
黑光灯诱杀法地老虎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用糖醋液再配以黑光灯,在晴朗、微风、无月光的夜晚使用,能收到很好的诱杀效果。
在黑光灯放一盆水,水中放入农药,或倒一层废机油,也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人工捕捉法利用地老虎昼伏夜出的习性,清晨在被害作物周围的地面上,用小铁锹或小木棍,挖出地老虎杀灭。
灌水淹杀法对于可短期灌水的苗圃,在地老虎大量发生时,将苗圃灌水1-2天,可淹死大部分地老虎,或者迫使其外逃,人工进行捕杀。
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施药防治,可取得较好效果。
1.使用土蚕地虎杀(辛硫磷·氯氰)一支(10ml)兑水10-15公斤,在下午4点以后,傍晚以前将药液喷洒在幼苗根部及周围土壤上,第二天早上即可看到地老虎死于地面。
2.用百虫速杀(高效氯氟氰聚酯)20-50ml兑水10-15公斤喷洒在苗根部周围土壤,对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有独特效果。
地老虎的危害及防治技术摘要:新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次之;经济作物以棉花、瓜果、甜菜为主。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新疆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以棉花和瓜果为特色的农产品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这些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田间管理中很重要的部分。
地老虎是世界性的重要地下害虫,其主要特点为危害广、食性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文以地下害虫地老虎为论述点,主要介绍了地下害虫地老虎的种类、形态、特点及危害,通过对其生活习性的了解,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在农业、林业上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手段。
关键词:地老虎;种类;形态;危害;防治引言:地下害虫一般指的是为害期在土壤中生活的害虫,而且危害作物根部或者接近地面的根茎部,比如地老虎、蛴螬、蝼蛄等。
地下害虫的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寄主多,也就是说在各种栽培作物中都可受到地下害虫的危害【1】。
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我区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在我区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1.地老虎的种类与危害地老虎,又叫切根虫是粉翅蛾的幼虫。
雌蛾在九月初产卵。
通常把卵产在庄稼残梗上。
数周后,幼虫出世,饥不择食,此时地里任何庄稼都会被吞吃尽净。
天气变冷后,幼虫钻入地里过冬。
开春的时候,长大的幼虫专吃刚种下的幼苗。
它们晚上爬出来,把幼苗咬断,白天钻回地里休息。
早晨如果仔细检查受伤幼苗附近的地面,会发现一个小洞,洞边有一堆小泥珠子。
地老虎是一类为害农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
在我国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等。
小地老虎在全国各省(区)均有要布,其中以沿海、沿湖、沿河及低洼内、土壤湿润、杂草多的旱作区和粮棉夹种地区发生最重,其它旱作区、蔬菜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为害。
1.1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逮剪、仞根虫等,是新疆主要的地老虎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