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士后论文署名标著范例

博士后论文署名标著范例

博士后论文署名标著范例

博士后论文署名标著范例

××××××(文章标题)

×××(作者姓名)

×××(单位:流动站所在学院)

摘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文献标识:

正文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南大学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在站博士后,中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谈谈我对学术论文作者署名的看法

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应该写?比如我有篇论文写好了,原来是先强调一个数值计算界权威的错误,然后引出我的理论和方法。这也是纵横家说君主传下提高身价的套路。导师看了后对我说,你可以吹你的方法多高明,但没必要强调他的错误。帮我改了调子,正面强调我的理论结果和新方法,用例子指出他方法的不足,送那个权威审阅,得到他肯定后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跟导师做研究,其实也是个自己观察学习的过程,从中可以体会,研究问题是怎么提出的,结果该怎么表达,基金是怎么运作的,论文是怎么审批的,学者是怎么互动的,这都在你写的论文之外,也是在书本和杂志上看不到的学问传承。 其次,我的研究资助来自导师的基金,基金需要论文交账,我对导师负责,导师对基金负责,就要署名,这个良性循环才能进行下去。我前面有个师兄,拿了钱半年没出活,导师就叫他开路,导师没有义务当保姆,他也是要生存的。美国很多大牌导师实际上是在忙基金,主要工作是看方向,拿基金,管理好研究的团队,活当然要靠下面的人干。能混到这地位,在研究上当然不是无能之辈,他的价值不是自己一个人干,而是让一大帮人有钱拿、有活干。 我的博士后,在医学院物理研究部门做放射治疗算法研究,题目是导师给的,内容是独立完成的,发表论文多是他打头,原因很简单,这是他的领域,没有他提出的应用对象,这算法不过是个数学的技巧,没人会关注,也产生不了价值。我的算法是个改进放疗的新思路,他们以此来申请NIH 新基金,在申请中,他是首席研究员(principal investigator),我只是关键者(key person),这在美国也是常态,不是由他挑头,这基金就不会批下来,大家都没戏。所以不要过于理想化世界,许多的现象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并不像初看的那样简单。 我在国内读硕第一篇论文发表时,我的师兄问我,我说,是导师叫我单独署名的。他诡异地一笑,「科学上有个定理,叫1/2 大于1,知道吗?」我当时没有深刻体会,多年以后,开了眼界后重看我这篇学报的论文,觉得除了较早把模糊数学用到控制,欺负当时没几个地方有计算机来做仿真计算外,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的导师除了高风亮节外,也许根本觉得不值得提携这个研究结果。 师生关系,论文贡献的是非和怎么署名也许不那么容易搞明白的,但自己怎么做,会对长远的未来更有利,却是不难想明白的,可惜有些人却悲催地钻牛角尖了。 当然有人说这是庸俗地对现实的妥协,我争的是公平正义!其实师生关系也像自主婚姻一样,要结合与要破裂都有各自的理由,但行动前最好先要冷静想清楚,这双方关系冷暖自知,毕竟除了自己外没人会强迫你的。 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署名应该在哪里?是否还可以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这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说说对论文署名原则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一点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执笔者,但这一点常有例外。例如,不少导师在为顶级学术刊物撰写论文时,往往亲自执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体的学生放在第一。近年来,在各顶级学术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是现体制下看重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可能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很难分清谁的贡献更大。 再说说通讯作者。设置通讯作者,其原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和论文作者联络。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提供固定地址(主要是email 地址),作为通讯作者。同时,通讯作者也是和编辑部直接打交道的人,往往需要一定的cretit 和经验。在目前科学界的评价体系中,通讯作者被看作是论文学术credit 的所有者。在多个课题组平等合作、贡献相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共同通讯作者。 对于一篇论文,其学术思想来自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这点非常难说。一般来说,刚刚入门的学生,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老板提出的想法完成工作。对於比较资深的如课题组成员,如高年级的博士生、博士后等,他们的工作独立性较强,作为第一作者往往对于学术思想的贡献也很大。就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这方来说,很多的大老板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外面跑经费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常常无暇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可能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提出具体研究思路的人。 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比如说,欧美的导师,通常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署在最后。而我注意到,日本某个做纳米材料的大老板,从来都是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放在第二。欧洲一个做计算材料学的课题组,则是学生自己投稿、自己做第一作者兼通讯作

[实用参考]博士后出站报告.doc

江苏大学 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能源定价及其波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李文超 工作完成日期20PP年11月—2015年5月 报告提交日期2015年5月 江苏大学(江苏) 2015年5月

能源定价及其波动效应的实证研究ANEMPERICALSTUDPOFENERGPPRICING ANDFLUCTUATIONSEFFECTS 博士后姓名李文超 流动站(一级学科)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二级学科)名称系统工程 研究工作起始时间20PP年11月11日 研究工作期满时间2015年5月15日 江苏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5年5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博士后研究报告是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报告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进行了说明并表示谢意。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字: 年月日

使用授权说明 为保障博士后研究报告的著作权,授权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研究报告的原件,允许研究报告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研究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出站报告”,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研究报告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博士后研究报告进行任意处置。 授权人: 年月日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使得研究能源定价及其波动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证意义。本报告基于在站工作期间的两个横向研究课题,以江苏省电力定价为例研究能源定价市场化改革,以宁波市道路集装箱运输业为例研究油价对运价的波动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针对江苏省现存的电力定价模式,指出当前电力价格市场机制活力不足,并梳理整个电力产业链价格机制中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上网电价联动、优化发电布局、试点输配分离、调整需求响应、增加投资信心等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2)针对宁波市道路集装箱运输行业的运营困境,指出成品油价格波动幅度过大过快是导致当前行业出现运营困难的主要原因,由于运输卡车的型号以及运输距离不同而导致燃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不同。因此通过设置型号系数和距离系数两个系数来调控油运联动公式得出不同的油运调整幅度,使油运联动实现既补贴行业又不冲击运价的目标。 关键词:电价改革,油运联动,政策调整系数

学术论文应该如何署名

学术论文应该如何署名 所有署名的作者都要对论文负责。 署名作者是那些对论文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 一般实验的实施者和执笔者为第一作者。 一般实验的设计者(指导者)等(如导师或科研团队(课题)的领队)可为通讯作者。 到了毕业的季节了,许多研究生在忙于写论文。我想谈点个人对于发表学术论文时的署名问题的看法。 论文的署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署名一则是分享成果的荣誉,二则是一种责任。往往涉及到名利的事情处理不好是很容易产生误会、误解或矛盾的。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署名问题,实际操作起来有些时候也是很难的。 我们知道,当今的科学研究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时代了,大的科研项目如脑的研究、人类基因组学、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等,需要科学家之间、学术团体之间、国内外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这样一篇论文的署名人数也越来越多,一些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论文的署名人数有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了。那么署名如何排序呢? 署名原则:以实验生物学为例。作为论文署名的人员应该是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全过程中做出了实质性(或主要)贡献的人。按照惯例,一般作为实验的实施者,又是论文的执笔者,自然应该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如研究生、博士后、一些年轻学者等。导师或者项目(课题、实验)的设计者,对论文的主体主要负责的人一般作为通讯作者,列在排名的最后一位。联系出国做博士后人都知道往往论文作者的最后一位往往是实验室的负责人。第一和最后一位作者之间的作者排序可以根据对论文的实际贡献大小进行。论文的作者应该做到能够对论文的细节和主要结论熟悉并同意发表,并能够回答读者等对论文的相关问题和质疑。由于有些时候,对一篇论文的贡献大小是很难定量化的,所以最好是在实验开始前,就讨论好论文作者的署名顺序。如果能早些讲清楚署名的原则和相关安排,以后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对于一些重要的论文,有多个作者做出的贡献是等价的,可以作为联合第一作者处理,但是作为联合通讯作者的比较少见。那些对实验过程做出了贡献(如实验员、动物饲养员等)但没有达到作为作者的程度、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提供一般性帮助(如协助查阅文献、分析数据)时,在论文中必须进行致谢。 有些特殊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有些提供了某项研究的重要学术思想和设计思路的;有些提供了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有些提供了研究中必须的重要实验设备;等等类似情况,如果当事者(方)提出要作为论文作者署名,是可以考虑的。当然有些是在实验开始前就已经讨论决定了的,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作者的责任:必须强调的是在论文上署名的作者除了分享成果的荣誉外,重要的是要对论文成果的真实性等方面负有责任。如果在论文中没有特别的分工说明,发表的论文的一旦出现了问题,如出现数据不实、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所有作者都要承担相关责任。

博士后个人工作总结

博士后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博士后工作站XX年度工作总结 博士后工作站XX年度工作总结 正太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XX年6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站始终是以“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的指示精神为发展基础,按照国家和省、市各级行政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要求,根据正太公司的产品研发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产学研联合等各种科技平台,进行具备高尖技术含量和深远社会影响的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并努力实现其产业化。XX年,正太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博士后工作管理方法,完善和充实培养机制, 加大同行交流、扩大项目协作、提升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以团队建设为核心充实和加强工作站建设 正太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已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站的管理及工作人员5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5人,硕士及及其以上学历22人),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5人,博士后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科技项目5个,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项目3项,授权专利6项,在各级杂志刊物发表论文共计20余篇,申请各级行政部门资助基金总计达500万。

二、创建正太大学技术学院加强人才体系化培养力量 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既要为企业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又要为社会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考虑到进站博士除了有导师指导外,还需要更广阔的研发视野,同时对自己的专业发现,又能有一个交流、分享、发布 的平台,为此正太集团在已有的正太大学基础上,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教授博士柔性工作站资源,于XX年7月创建了无能大学技术学院,既服务于博士后工作站也服务于整个正太技术团队正太与广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太阳能光伏等项目进行重点研发和成果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利用这个平台进站博士们除了听课学习外,也开设一些专题课程,与正太各研究项目组成员交流,加快知识的共享与创造。正太大学技术学院在办学方法上,除了上述引进与借鉴全日制大学外,还广泛吸收华为、海尔、阿里巴巴等企业大学技术人才培育经验,特别是充分运用云时代微学习新工具,对企业发展所需的各成熟经验,千方百计通过各个渠道与进站博士们进行共享,如在OA平台、QQ群、微信群、微信自媒体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学习、微培训、微分享、微沟通、微认可。 三、以阿里聚才峰会为抓手广泛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开展

论文中作者署名书写方法

论文中作者署名书写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部法律。但本刊在编辑、校对过程中,经常遇到作者要求更换姓名或调换排序的情况。编辑部认为作者署名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 1.署名的意义: (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 (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 (3)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同提高。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更改。 2.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和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1位能对该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同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及邮政编码。通信作者只列1位,由投稿者决定。 本文来源于写邦论文检测系统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b549137.html,/static-20121230-174-1.html

博士后出站报告要求八

博士后出站报告要求八 博士后出站报告要求 博士后申请办理出站手续必须对在站期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提交研究报告我所博士后流动站对其科研工作进行评审;也可以根据其在站期间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工作成果按照有关规定为其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或提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建议。 申请人根据本人出站时如申请副研资格需填写《博士后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并送同行专家评审(至少5人)全部为研究员。 博士后出站任职资格评审专家组应由7-9位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员(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组成(合作导师不能做为专家评审组成员)。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博士生指导教师一般不少于2/3。评审组成员应有3-5名博士后出站任职评审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设主席1人秘书1名(由研究生部工作人员担任)记录人1人(由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科研人员担任)。 出站报告会设秘书1名。报告会秘书应由责任心强、办事认真并具有中级以上职务人员(或在学研究生)担任。秘书参加出站报告工作全过程并对答辩过程中专家组的提问、报告人的回答及专家组决议等情况做客观、详细的记录。出站秘书没有表决权。

出站评审专家组组长应是该学科论文所涉及学科领域中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 博士后研究报告的编写必须符合《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其中4份交研究生部(可以在完成所内报告后根据评委意见修改完毕再交)。申请人出站时不申请副研资格者只做博士后期满出站报告。请直接登录中国博士后上办公系统办理出站填表( HYERLINK "htt://https://www.doczj.com/doc/5b54913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b549137.html, )注:用户名和密码均为申请博士后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申报后提交页打印版4份(双面复印)。 提交博士后在站成果发表论文复印件或抽印本等(详见清单)。 提接受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接受函(原件加盖公章):进站前有定向协议的必须回原单位除非原工作单位出具同意其自主择业书面证明方可办理去其它单位的相关手续。如果出站后没有联系接受单位的必须把本人的所有关系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由其出具相关证明。 提交其他材料详见清单。 10、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联系:62335024。 :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评估与服务处(北京科技大学南门院内直行约20米博士后公寓2号楼2单1层玻璃门内)。 注意:博士后期间办理的北京市户口并非长期户口出站时一定要重新办理方可。过时不能补办。 11、办理离所手续(停发工资、转户口、档案)办

《博士后出站研究报告》(优质参考)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关于统一博士后研究报告书写格式的通知 博管办[1995]3号 各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 为加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的管理,有利于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收藏中心编制了《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见附件),并决定从1995年4月起,统一博士后研究报告格式,对博士后研究报告进行集中收藏。现将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提交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要对其研究工作做认真总结,严格遵照《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撰写博士后研究报告,并印刷装订成册。研究报告应真实客观地反映其研究工作的进展、结果等情况。 二、各设站单位应加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期满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交的《博士后研究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和评议,并作为其在站期间科研工作考评、出站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各单位在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办理出站手续时,除按原规定(参阅博管办[1993]12号文件)向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报送必要的材料外,还需提交两份《博士后研究报告》(报送博士后工作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市管理部门的应提交三份,由省市管理部门转交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两份)。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将集中送北京图书馆收藏。 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日

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 北京图书馆学位学术论文收藏中心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一九九四年九月

Students’ School report card of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to WuHan University Name Jing shuo Grade Grade Two class Five Term Score Subject Junior High School Grade One Grade Two The First Term The Second Term The First Term Moral Character 84 99 74 Chinese 58 84 80 Mathematics 68 75 80 English 87 88 91 History 60 92 88 Geography 88 91 90 Biology 70 89 91 Physical Education good good 86 Music excellent excellent excellent Art 90 85 excellent

学术论文的署名问题

学术论文题名, 署名和单位地址格式规范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对科技论文的结构和编排格式有详细规定.中国期刊用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依次是:题名, 作者署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 ,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除国家标准外, 《CAJ-CD B/T1-1998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是现在流行的标准,已为3000 余种中国期刊采用. 学术论文题名格式规范标准1 题名的定义与重要性科技论文的题名又叫"题目""标题"或"文题" , .有的题名还包括副标题或引题.一篇论文一般还有若干段落标题,也称层次标题或小标题. 题名是一种标记,题名不是句子,它比句子更简洁. 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 规定:"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 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 首词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 字.报告,论文用作国外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 个实词" . 不管读者是从检索工具,还是期刊目录等地方接触某篇论文,论文题名都是读者先接触的.判断一篇论文是否值得一读,也是从题名开始的.如题名不当,需要的读者不会去阅读它,因而失去应起的作用.此外,索引和文摘都依赖论文题名的正确性,如题名不当,读者可能检索不到它.在INTERNET 或其他计算机检索系统中用关键词检索可能会检出大量文献,读者一般通过论文题名浏览来取舍论文.为文章争取读者,为报告争取听众,为科研基金申请得到批准,都必须考虑拟定好的论文题名.可见一篇科技论文的题名是十分重要的. 2 一般写作要求科技论文题名一般要求以最明晰, 最简练而便于检索的词组, 能简单明了, 恰当, 鲜明, 准确地概括论文中最主要的内容,同时又引人注目.国外通常要求科技论文题名符合四性, 即:brevity( 简短性),clarity(明确性),indexibility(可检索性),specificity(特异性). 在科技论文题名中,最好避免使用缩略语,首词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化学分子式, 专利商标名称,行话,罕见的或过时的术语.在撰写题名时,作者应问一问自己:我怎样在索引中寻找这这篇论文,看到这种题名的论文我是否会继续往下看吗? 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 往往先草拟一个题名, 等论文完成后, 再拟定题名. 拟题过程中, 可设想几个题名加以选择,也可查阅有关文献,避免与同类论文的题名相似或雷同.邹承鲁院士指出:如果结论或主要发现能用一句话表明,用它作为论文题名有时可达到醒目,生动的目的. 副标题的形式一般是在主题名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副标题(主题名副题);引题的一般形式由冒号引出(主题名:引题名) .在对待副标题和引题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为了使题名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又使题名尽可能的简明,可采用副题名的方法;另一种-1- 观点认为:多数编辑反对用"主题名副题名"这样的题名形式,也反对用引题.因为每一篇发表的论文"应提出独立而完整的研究结果,而不提倡标有篇序的系列文章" .系列文章内容的不独立完整,严重防碍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主题名副题名"的第一部分价值一般不大,可以不用. 当二次情报源编出的关键字索引过长时,常常使人无法理解,因为索引不可能列出"主题名--副题名"这样的双重题名.而引题中必须加标点,会使索引系统混乱不堪.因此, 一般来说它不及直截了当的标记式题名. 当二次情报源编制采用关键词自动方式标引时, 应尽量少用或不采用副标题或引题形式题名(特别是外文稿件). 科技论文中题名及层次标题的书写格式要依指定的标准. 不同的刊物, 场合和对象可能要求不同.国际标准ISO2145-1978 和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科技报告, 论文采用六级层次题名, 1 至4 级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各级间数字右下加圆点.如下所示: 第一级 1 第二级 1.1 第三级 1.1.1 第四级 1.1.1.1 第五级a) 第六级(1) 国内外对题名的层次体现方式还有字体大小,外文字母大小写,罗马字,数字结合等. 3 七类写作错误3.1 采用套话空话采用"… 的研究","… 的分析研究", "… 的探讨"," …调查","… 观察"," … 的机理"" …的规律"等套话空话.采用"…浅

【精编范文】论文作者署名word版本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论文作者署名 篇一:关于学术论文作者署名的问题 关于学术论文作者署名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文章一旦投稿,作者人数和署名顺序一般是不能改动的,如果需 要修改作者署名,需要说明增减作者和变更作者的原因,并且所有作者均需要 签名同意,文章接收以后,一律不得增减作者和变更作者署名顺序。一般要求 在已接收的文章中更改作者署名和增减作者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要求更改作者顺序,将过去不是第一作者的改成第一作者,将过去排在后面 的作者排到前面。有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来信说,将以前排位第二的作者改成第 一作者,原因是这位作者需要一篇第一作者的文章才能毕业。 2.要求增加作者,一通讯作者要求在文章中增加一位共同第一作者,因为他的 一位学生今年要毕业,还没有发表SCI文章,这篇文章对那位学生至关重要。 3.要求增加作者,让更多的人享受到SCI带来的实惠。一位作者来信要求在已 接收的文章中添加两位国外的作者作为共同作者,原因是为了将来好进一步进 行合作;一位作者来信要求增加两位作者,说这两位对论文的发表作了较大贡献, 之前在投稿的时候忘了写他们的名字。 4.要求变更通讯作者,顺应学校的规定。一在国内湖北某高校读博的外国作者,在投稿时他既是第一作者又是通讯作者,文章接收后要发表的时候,他写信要 求将导师换成通讯作者,说学校有规定,导师必须是通讯作者,他才能毕业。 文章一旦投稿,作者人数和署名顺序一般是不能改动的,如果需要修改作者署名,需要说明增减作者和变更作者的原因,并且所有作者均需要签名同意,文 章接收以后,一律不得增减作者和变更作者署名顺序。因此在投稿时要认真考虑,哪些对本文的研究和写作有重要贡献,应该列入作者名单中,并且根据贡 献的大小排列作者顺序。对本文研究作了贡献但还没有重要到足以列入作者名 单中的人员,可以在致谢中表示感谢。 篇二:论文作者署名及致谢样式 论文作者署名及致谢样式:

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 (2018年4月24日发布) 恪守科研道德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科技创新使命的基本要求。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日常科研不端行为举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总结当前学术论文署名中的常见问题和错误,予以提醒,倡导在科研实践中的诚实守信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 提醒一: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应遵循学术惯例和期刊要求,坚持对参与科研实践过程并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学者进行署名,反对进行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 提醒二:论文署名排序不当。按照学术发表惯例或期刊要求,体现作者对论文贡献程度,由论文作者共同确定署名顺序。反对在同行评议后、论文发表前,任意修改署名顺序。部分学科领域不采取以贡献度确定署名排序的,从其规定。 提醒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应依据作者的实质性贡献进行署名,避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在同行中产生歧义。 提醒四:冒用作者署名。在学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姓名作为署名作者。论文发表前应让每一位作者知情同意,每一位作者应对论文发表具有知情权,并认可论文的基本学术观点。

提醒五:未利用标注等手段,声明应该公开的相关利益冲突问题。应根据国际惯例和相关标准,提供利益冲突的公开声明。如资金资助来源和研究内容是否存在利益关联等。 提醒六:未充分使用志(致)谢方式表现其他参与科研工作人员的贡献,造成知识产权纠纷和科研道德纠纷。 提醒七:未正确署名所属机构。作者机构的署名应为论文工作主要完成机构的名称,反对因作者所属机构变化,而不恰当地使用变更后的机构名称。 提醒八:作者不使用其所属单位的联系方式作为自己的联系方式。不建议使用公众邮箱等社会通讯方式作为作者的联系方式。 提醒九:未引用重要文献。作者应全面系统了解本科研工作的前人工作基础和直接相关的重要文献,并确信对本领域代表性文献没有遗漏。 提醒十:在论文发表后,如果发现文章的缺陷或相关研究过程中有违背科研规范的行为,作者应主动声明更正或要求撤回稿件。 院属各单位应根据以上提醒,结合本单位学科特点和学术惯例,对科研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对学术论文署名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珍惜学术荣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将科研诚信贯穿于学术生涯始终。

SCI论文写作的署名规则

对于SCI论文的作者署名,因为中外文化的差异,导致在署名的时候SCI期刊编辑常常会因 为你的中文式署名而出错。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英文SCI作者署名的规则。 一、作者排序和作者单位 1.作者署名表示对SCI论文内容负责,也是对作者著作权的尊重。署名者不可过多,必须是 参加全部或者主要研究的工作者,对本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作者排序按贡献大小, 不能随意增删或改动。一般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为资深作者(senior author)和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排在最后,而研究的具体承担者为第一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有多名作者,在每一作者姓名右上角依次标出阿拉伯数字1、2、3,有些杂志要求写英文 字母a,b,c注明。通讯作者,一定要注明通讯地址、电话和e-mail等。 2.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应写全称,并含有邮政编码。一位作者的工作单位可以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因为许多作者身兼不同单位职位或近期改变单位。 二、作者姓名及学位的正确拼写 1.姓名的正确拼写。英文期刊在发表SCI论文时作者的姓名一般用全称,这与参考文献中作 者姓名的写法不同。中英文作者的拼写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文一般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 则是名在前姓在后。 有些英文期刊在发表SCI论文时亦采用缩写,应注意的是姓名是缩写名而不缩写姓,缩写名 的书写形式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并省略所有缩写点。如Neal D.Freedman 缩写为Freedman ND;国外也有复姓,如SoniaAncoli-Israel 缩写为Ancoli-Israel S;姓名中含有前缀De,Des,Du,La,Dal,La,Von,Van,den,der等,将前缀和姓作为一个整体,按字顺排列,词间 空格和大小写字母不影响排列,例如James Lemos 缩写为de Lemos JA。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中国人名字的署名。由于同音或重名太多,中国人的英文杂志投稿时姓 名的拼写容易产生混乱,导致人们通常无法通过检索找到文章的准确读者。中国人名字拼音 的署名以下两种形式都没有错,比如“谢日华”可写成“Rihua Xie”或者“Ri-Hua Xie”。前一种署名形式发表的文章,在检索中题录名字的缩写是Xie R后一种形式在检索中题录名字的缩写 是Xie RH。进行检索时,前者可能会检索出成千上万篇文献,而后者只有几十或者上百篇。因此,后一种形式的署名为以后的检索带来很大的方便。 赛恩斯发现国内作者的署名确实非常不统一,结果造成很大的混乱和不准确。有些甚至产生 不可弥补的后果。举个例子,之前有学者来咨询我们的时候说自己发表文章时由于不懂英文 姓名和拼写规则,以致于很多发表的SCI论文将无法在PubMed上查找。后来,经过我们的 协助,虽然与美国国立卫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商讨后,将大部分发表SCI论文的题录名字纠正。但是,很多早年的文章还是无法纠正。 2.作者学位的正确拼写 有些期刊要求作者署名后给出学位,一般用缩写的形式。常有的学位:PhD(理学/哲学博士)、MD(医学博士)、MSc(科学硕士)、SM(理科硕士)、和MBA(管理学硕士)等。如果一篇SCI论 文作者署名为Kristine Yaffe,MD。Kristine Yaffe是作者姓名,MD表明该作者是医学博士。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形式规范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形式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博士后出站报告写作、排版、打印和装订工作,促进博士后出站报告形式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请各位博士后在准备出站报告前认真阅读,并遵照执行。 1.出站报告组成 一篇完整的出站报告包括封面、扉页、目录、摘要、关键词、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十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前言(或引言、绪论)、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或结论等四个部分组成。 2.出站报告外观 出站报告装订一律采用A4开本(297×210 mm),其中上边距25 mm,下边距25 mm,左边距32 mm,右边距25 mm,页脚15 mm,奇偶页页边距对称。定稿后,用A4纸双面印(不允许以A3纸单面复印后对折),装订整齐、美观。 出站报告应从目录开始按顺序编排页码,装订好后,页码无漏编、重编、倒编等错误。出站报告正式输出前应认真仔细地校对,特别要严格检查错别字、漏字、段落错乱、标题混乱等问题。出站报告装订好后,文中不应出现手工涂改的痕迹,整篇出站报告的错别字、漏字应控制在10个字次以下。 出站报告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出站报告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标准字间距、行间距(20)、字体和字号。一般地,出站报告标题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段落,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般中文采用五号宋体,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出站报告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用统一的编号体系,一般按“1”、“1.1”、“1.1.1”体系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一、”、“1、”、“1.1”、“(1)”等混编在一起。 一段文字的最后一行不落在下一页,一段文字的起始一行不放在前一页。 所有的表图,包括标题、图题和脚注等,都必须放在同一页,以保持表图的完整性。 3.封面与扉页 封面应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列出以下内容:出站报告题目、博士后姓名、合作指导教师姓名、流动站名称、研究方向、出站报告完成时间等内容。出站报告题目应高度概括和准确反映出站报告内容,力求简洁,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博士后出站报告封面式样见附件1) 扉页应包括分类号、密级、出站报告题目(中英文)、博士后姓名、合作指导教师姓名、流动站名称、研究方向、出站报告时间等内容。(扉页样式见附件2) 4.目录 目录一般放置在出站报告正文的前面,是出站报告的导读部分。因此,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完全一致,应清楚无误地逐一标注该行标题在正文中的页码。正文的各项内容(各级标题)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5.摘要 5.1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英文摘要。 5.2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全文的主要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引用和用于工艺推广;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背景、目的、主要材料和实验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着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共6篇汇总)

第1篇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协议书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协议书(精选多 篇) 甲方________ 集团博士后工作站 乙方________ 丙方________ 为促进集团博士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科委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暂行 规泄》及《________ 集团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圧》的有关精神, ____________集团博七后工作站、用人单位与博士后研究人员就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有关事宜,签订三 方协议如下 1.丙方自愿申请进入甲方的禅士后工作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学科专业为__________, 导师为________ ” 2.研究课题由乙方安排,题目为__________ 。 3.进站工作时间为_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至 ________ 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 日。 4.甲方负责为丙方办理进、出站手续。乙方应向甲方缴纳__________ 元/人/年的管理费。丙方除按规泄填写申请表格外,还应提供所需的证明材料和进行体检,并在一年内,提交博七学位证书复印件,凡身体不合格或未获得博士学位者均退回原单位。 5.丙方做博士后研究的期限为两年,若乙方因工作需要丙方延长,可由甲方办理延长手续,但延长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6.在站期间,丙方为乙方的非正式职工,住房、工资、生活补贴和福利开支等均由乙方 按照职工待遇处理。配偶及子女的安置问题原则上由丙方自行解决。 7.丙方根据乙方科研需要与指导 老师商左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在两个月内写出选题报告。进站中期向专家组作一次学术汇报,由专家组成员对其进行评审,并填写考核表。 8.丙方应按所制世的科研计划进行研究工作,若丙方需中途变更计划,应征得乙方的同意。双方同意下的计划变更,对科研进程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由乙方承担。

学术论文署名和单位地址格式规范标准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5b549137.html,)/毕业论文/论文格式 学术论文署名和单位地址格式规范 标准 1、署名和单位地址 在期刊论文上署名能表明署名者的身份,即拥有著作权,并表示承担相应的义务,对论文负责。署名和地址的编写是检索工具编制作者检索途径、单位检索途径的需要,是引用、引文统计的需要,是评价作者水平和学术地位、影响等的需要,是出版社及读者与作者联系的需要。 2、署名对象 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责任者包括报告、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如责任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和地址。在封面和题名页上,或学术论文的正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

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排于篇首页脚注”。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集体署名时,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并按对研究工作贡献的大小排列名次。 3、署名的权利与义务 3.1 著作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作品上署名即表明作者身份,拥有作品的著作权。未经著作权人授权,其他任何人不得占有、控制和使用其作品。一般期刊社在“作者须知”有关条目说明论文著作权的转让、归属等事项,作者向其投稿即表明接受期刊社的约定,国外期刊社一般要求作者填写《版权转让证书》。 3.2 文责自负 所谓文责自负,就是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应对论文负责。负有政治上、科学上的责任和道义上的责任。如果论文中存在剽

博士后出站报告要求

博士后出站报告要求 博士后申请办理出站手续,必须对在站期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提交研究报告,我所博士后流动站对其科研工作进行评审;也可以根据其在站期间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工作成果,按照有关规定为其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或提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建议。 1、申请人根据本人出站时如申请副研资格,需填写《博士后研究人 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并送同行专家评审(至少5人),全部为研究员。 2、博士后出站任职资格评审专家组应由7-9位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 科专业的研究员(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组成(合作导师不能做为专家评审组成员)。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博士生指导教师一般不少于2/3。评审组成员应有3-5名博士后出站任职评审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设主席1人,秘书1名(由研究生部工作人员担任),记录人1人(由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科研人员担任)。 3、出站报告会设秘书1名。报告会秘书应由责任心强、办事认真并 具有中级以上职务人员(或在学研究生)担任。秘书参加出站报告工作全过程并对答辩过程中专家组的提问、报告人的回答及专家组决议等情况做客观、详细的记录。出站秘书没有表决权。 4、出站评审专家组组长应是该学科论文所涉及学科领域中学术造 诣较深的专家。 5、博士后研究报告的编写必须符合《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 其中4份交研究生部(可以在完成所内报告后,根据评委意见修

改完毕再交)。 6、申请人出站时不申请副研资格者,只做博士后期满出站报告。请 直接登录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办理出站填表(https://www.doczj.com/doc/5b549137.html,),注:用户名和密码均为申请博士后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申报后提交网页打印版4份(双面复印)。 7、提交博士后在站成果,发表论文复印件或抽印本等(详见清单)。 8、提供接受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接受函(原件加盖公章):进站前 有定向协议的,必须回原单位,除非原工作单位出具同意其自主择业书面证明,方可办理去其它单位的相关手续。如果出站后没有联系接受单位的,必须把本人的所有关系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由其出具相关证明。 9、提交其他材料,详见清单。 10、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联系电话:62335024。 地址: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评估与服务处(北京科技大学南门院内直行约20米博士后公寓2号楼2单元1层玻璃门内)。 注意:博士后期间办理的北京市户口并非长期户口,出站时一定要重新办理方可。过时不能补办。 11、办理离所手续,(停发工资、转户口、档案),办理转住房公基金手续(财务处:许弘,82995030) 研究生部 2008年8月

录用论文署名变更办法【模板】

录用论文署名变更办法 署名权是论文作者一项重要的著作权,为了进一步保护期刊录用论文作者的署名权、消除录用论文署名变更造成的学术不端和规范期刊编校流程,特制定**大学期刊社录用论文署名变更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论文署名作者的资格要求 作者姓名应在文题下按照顺序排列,排序应该由作者在投稿前确定。论文署名作者应该是:(一)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者参与论文所需材料的分析和解释者;(二)起草或者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和其他主要内容者;(三)能够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或可以在学术界进行论文答辩,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者。只有同时具备以上3条内容者才可以在论文中署名。仅参与获得论文研究经费或者收集材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但可列入论文致谢名单。集体署名的论文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通讯作者的详细信息。 二、录用论文作者变更的要求 作者署名顺序、作者数量和通讯作者姓名需要作者在投稿之前确定,编辑部原则上不同意投稿后对作者署名顺序、作者数量和通讯作者等作出变更,有以下情况编辑部可以协助作者署名进行变更:(一)论文核心内容确认进行了重大修改,可以增加参与修改部分的作者姓名,具体排序由作者自行协商。对于核心内容进行重大修改的论文,编辑部需要根据论文具体修改情况重新审理并确认是否

录用。 (二)有确切证据证明同时参与论文选题、关键性内容撰写和论文修改的作者姓名投稿署名时出现遗漏,可以添加遗漏作者的姓名,具体排序由作者自行协商。 (三)开具录用通知的论文不可再删减作者。 三、录用论文署名变更的流程 (一)论文通讯作者提出论文署名变更要求,并提交论文署名变更申请书; (二)论文署名变更申请书内容包括:1、手写变更前所有作者签字;2、手写变更后所有作者签字;3、变更详细原因;4、作者具体贡献度说明和第一作者确认签名;5、如果作者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需要填写导师意见和导师签名;6、第一署名作者单位科研部门意见和联系方式,并加盖公章。 (三)署名变更申请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一作者和研究生导师(如果作者为在读研究生)的身份证复印件。 (四)各期刊编辑室主任负责审核论文作者提交的署名变更申请表,确认符合变更条件后由执行副主编审核并上报**大学期刊社主任签字确认后对论文署名做出修改,将署名变更申请表与论文运转审批表一并交于档案馆存档备查。 四、录用论文提出作者署名变更的时间结点 论文编校工作流程性较强,一篇论文的作者署名变更有可能影响期刊的排版、出版和发行工作,因此作者署名变更申请的提出必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