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九章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947.50 KB
- 文档页数:42
会计学原理第九章权责发生制和账项调整会计学原理第九章主要介绍了权责发生制和账项调整。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它强调了会计处理中经济事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权力的转移和责任的发生。
账项调整则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权责发生制要求在确认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时,必须同时确定收入和费用所对应的权责。
权权责发生制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确定权责的转移和责任的产生,以此来指导会计核算。
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会计核算分为收入确认和费用确认两个环节。
收入确认是指在商品或劳务的所有权发生转移、与货币基本等价交换发生时确认收入;费用确认是指在发生与计划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发生后,确认所发生的费用。
其次,账项调整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能会遇到一些经济事项无法及时记录或者记录时发生错误的情况。
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和可靠,就需要进行账项调整。
账项调整主要包括调整前期损益和调整资产负债表两个方面。
调整前期损益主要是对已确定的损益进行清理和调整,以使会计期间准确反映实际经济成果。
调整资产负债表则是对已知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整,以使会计报表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对于账项调整,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一般来说,调整前期损益需要进行损益确认和损益计提等操作;调整资产负债表则需要进行应收账款的减值、预提费用的确认等操作。
通过账项调整,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权责发生制和账项调整是会计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和操作。
权责发生制强调了会计信息需要满足权力转移和责任发生的条件,而账项调整则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只有通过正确的权责发生制和账项调整,才能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和可靠,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cpa会计第九章知识点第九章:应计收入与费用在会计学中,应计收入与费用被认为是企业核算中的重要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正确应用和准确计量将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因此,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掌握应计收入与费用的相关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讨论应计收入。
应计收入是指在会计期间内,企业实际已经或者有条件地取得了经济利益,但是尚未收到与之相对应的款项。
这是一种会计核算原则,它要求企业在收入实际发生的时间点上进行确认,而不是依据款项的实际收取时间。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家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向客户销售了商品,但是由于付款条件或其他原因,客户在这个期间内并未支付款项。
根据应计收入的原则,企业应该在销售发生时确认收入,而不是在款项实际收取时。
在确认应计收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计收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经济利益已经或有条件地获得,以及收入的可靠性可以被合理地估计。
这可以通过观察支付条件和与客户的交易历史来判断。
其次,应计收入的确认应当基于收入的实际发生情况,不能通过任何形式的欺诈手段来虚增收入。
最后,如果在确认应计收入时无法合理地估计收入的金额或收入的可靠性无法保证,那么应当暂时不确认收入,而是将其计入待确认收入或未实现收入的科目下。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费用。
费用与应计收入相对应,是指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为了实现经济利益而发生的、已经或有条件地发生的支出。
同样,费用的确认应当基于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而不是依据付款的时间。
举个例子来说,一家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购买了办公用品,但是由于提供的服务尚未完成,因此付款被推迟到了下一个会计期间。
根据费用的确认原则,企业应该在购买办公用品的时间点上确认费用,而不是在款项实际支付时。
在确认费用时,同样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首先,费用必须是在实现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发生的。
也就是说,费用必须与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其次,费用的金额必须能够合理地估计,并且费用的发生可以被合理地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