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辨证论治
(续瘀血阻窍证)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活血化瘀; 麝香、葱 —通窍散瘀止痛; 黄酒—辛温活血; 大栆—甘温益气,缓和药性。
六、辨证论治
(续瘀血阻窍证) 临床应用 气虚:党参、黄芪; 阳虚:桂枝、附子; 风邪:白芷、防风、荆芥穗。
介绍近年本病中医药治疗、研究情况:
2.伴随症: 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耳鸣耳聋, 汗出,面色苍白。
3.起病方式: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可反复发作。 。 4.实验室: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心电
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颈椎 X线 片、经颅多普勒、 CT、MRI。 5.其他: 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
五、鉴别诊断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5.肝肾阴虚证 症状 (1)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 (2)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
膝软; (3)舌红苔薄,脉弦细。
六、辨证论治
(续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左归丸。
杞子、熟地、山药、菟丝子 —滋养肝肾; 鹿角霜 —助肾阳; 牛膝—引药入肾; 龟板—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痰浊上蒙(半夏白术天麻 汤)、瘀血阻窍(通窍活血汤),虚证有气血亏虚(归 脾汤)、肝肾阴虚(左归丸)
复习思考是题: 1.眩晕的定义是什么? 2.眩晕的病因有哪些?各种病因导致眩晕的机理如何? 3.六个证型的治法以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六、辨证论治
(续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
黄芪—益气生血; 当归—补血活血; 党参、白术、茯苓 —健脾益气安神; 龙眼肉、枣仁、远志 —补血、养血安神; 木香—健运脾胃; 炙甘草 —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