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寄主昆虫饲养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19.25 KB
- 文档页数:3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种类及分布研究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加上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大,冬虫夏草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解决这个矛盾,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殖就成为发展的必然。
本文将对到目前为止所发现并鉴定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种类及其生态分布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以期为引种优质的虫种提供理论依据。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医书记载冬虫夏草的药材规格有炉草、灌草和滇草三种,这表明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应不止一种。
以后的研究结果证明了”冬虫夏草多寄主”这一推论。
前人报道说冬虫夏草的主要寄主昆虫是虫草蝙蝠蛾,而斜脉蝠蛾是四川康定虫草的主要寄主;白马蝠蛾、人支蝠蛾、德钦蝠蛾和玉龙蝠蛾是云南虫草的主要寄主。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此规定表明,凡是蝙蝠蛾科昆虫,只要和冬虫夏草菌形成复合体,那么这一复合体就是冬虫夏草。
据冬虫夏草人工培殖专家组认为,在冬虫夏草主产区发现的蝙蝠蛾科昆虫都应该与冬虫夏草的寄生有关。
考虑到冬虫夏草和各个寄主种类自身的一些特性,如蛀干类群的昆虫成为冬虫夏草寄主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因此我国蝙蝠蛾科昆虫与冬虫夏草寄生有关的主要就是蝠蛾属昆虫.据2005年全国统计,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并鉴定与冬虫夏草寄生有关的蝠蛾属昆虫达62种。
其中云南2o种,是产地中与冬虫夏草寄生有关的蝠蛾属昆虫种类分布最多的区域;其次是西藏,分布有l4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四川12种,在产区中种类分布数量排列第三;青海9种,甘肃3种;黑龙江2种,新疆和湖南各1种,另外还发现有少量的类蝠蛾属、二岔蝠蛾属、双栉蝠蛾属、丽蝠蛾属胍 s昆虫可能与冬虫夏草的寄生有关。
比较各地寄主昆虫成虫的大小不难发现,雄成虫最大的是产于四川理塘县的,其大小范围在l7—22mm,其次是产于西藏梅里雪山的,其大小范围在19—20mm;雌成虫最大的是产于西藏比如县的,其大小范围在17-23mrn,其次是产于四川理塘县的,其大小范围在17-22mm。
冬虫夏草研究的新进展陆龙喜 刘淑梅 时连根(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蜂科学系浙江杭州310029) 摘要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H epia lus ar moricanus)幼虫体后发育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的僵死幼虫的复合体,与人参、鹿茸齐名为我国三大珍贵滋补防病中药材。
冬虫夏草源流于我国,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和甘肃等省。
从冬虫夏草的基本概况、生物学特性、理化成分、人工培育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冬虫夏草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进程。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虫草蝙蝠蛾 生物学特性 人工培育1 冬虫夏草的基本概况 冬虫夏草(Cor dycep s sinensis),又名冬虫草或夏草冬虫,是冬虫夏草菌[(Cor dyceps sinensis(Berk)Sace]寄生于虫草蝙蝠蛾(H epialus ar moricanus)幼虫体后发育成的真菌子座(俗谓之“草”)和充满菌丝的僵死幼虫(俗谓之“虫”)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菌隶属于真菌界(Fungi)、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子囊菌纲(Ascomycet es)、肉座菌目(Hypo-scr eales)、麦角菌科(Clavicipit aceae)、虫草属(Cor dy-cep s),1878年意大利学者萨卡多(Saccardo)将其定名为中华虫草菌(Cor dyceps sinensis)[1]。
虫草蝙蝠蛾幼虫体受冬虫夏草菌感染,而此时正值幼虫入土化蛹期,带菌幼虫钻入土内致病死亡,菌核就在病虫尸体内形成,外表仍保持原来虫形,到次年夏季温暖潮湿适于菌体生长发育时,从虫体头部长出1根棕色有柄的棒状子座,长4~11cm,粗约3mm,形似1根野草,故而得名“冬虫夏草”。
子座上端稍膨大而呈棒状的部分称子囊座,下部为子座柄连接虫体头部。
子囊座表面埋生着许多瓶状的子囊壳,子囊壳中有许多棒状而顶端开孔的子囊,每一个子囊内含有2~8个线性子囊孢子。
45二OO五年六月重庆中草药研究第1期(总第51期)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生物学研究概况刘飞伍晓丽尹定华陈仕江曾纬*(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摘要: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种类、分布以及冬虫夏草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等的研究作了概述,以期为引种和选育优质的虫种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冬虫夏草寄主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产区中文名称学名地点海拔高度雄虫体长雌虫体长四川四川蝠蛾H.Sichuanus Chuet Wan g四川长寿楠木园不详16mm18mm 理塘蝠蛾H.litan g ensis Lian g四川里塘不详17~22mm17~22mm 贡嘎蝠蛾H.g on gg aensis Fuet Huan g四川康定3000~5000m13~18mm15~21mm 表一: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在各主产区的种类分布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而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主产于我国的四川、青海、云南、西藏和甘肃等省区。
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加上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大,冬虫夏草已远。
为解决这个矛盾,从70年代末期开始,已经有十余家科研院所在对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进行研究,其中重庆中药研究院跻身于研究的前例,并且于2000年宣布冬虫夏草人工培殖获得成功。
这以后的研究重心就转移到了如何提高冬虫夏草的产量和质量问题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要有优质的菌种和虫种用于生产。
菌种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将另文发表,而虫种种质资源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比较研究,本文将对全国冬虫夏草主产区寄主昆虫的生物学研究概况作一介绍,以期为选择优质的虫种提供理论依据。
1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在各产区的种类分布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调查研究最早始于50年代末,自开展人工培殖冬虫夏草以来,国内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研究更趋活跃、深入和全面。
医书记载冬虫夏草的药材规格有炉草、灌草和滇草三种,这表明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应不止一种。
以后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推论。
冬虫夏草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关键词】冬虫夏草;治疗进展;综述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冬虫夏草真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体[1]。
在中国,因为其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的形态,故曰冬虫夏草。
作者就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概况一直以来,冬虫夏草在中国医学临床的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传统中药理论中,虫草具有滋阴壮阳之功效[1]。
早在1757年《本草丛新》中就曾对冬虫夏草作为一种药物有专门的记载,指出其具有保肺、益肾、止血、祛痰、止喘之功效。
随后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关虫草的记载为味甘性温,益气秘精,专补命门,功同人参。
实际上,已有很多研究表明虫草具有明确的药理特性。
现代研究中已被报道的虫草属有增强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保护肝肾功能、促进心血管循环、降低血糖以及拮抗氧自由基的生成等临床疗效。
然而,全世界发现有100多种虫草属或其替代品,所以目前市场上的虫草确认正成为一个重点的研究问题[2]。
2 虫草活性成分的研究天然的虫草平均含有25%的蛋白质、%的脂肪、%的纤维、29%的碳水化合物和%的醛固酮刺激素。
除此之外,还含有尿嘧啶、2,4二氧嘧啶、腺嘌呤、腺苷、甘露醇、麦角固醇和硬脂酸等。
虫草含有大量的虫草多糖,可以占到总干重量的3%~8%。
在培养的虫草属中,功能性的多糖来自于菌丝体的分泌[2]。
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多聚物,是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与维持生物机能密切相关。
虫草多糖被发现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抑制肿瘤等。
Sasaki等研究证实,来自真菌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密切关系,只有大于16 000时才具有抗肿瘤活性。
■海斟技2002年第4期藉色经济青海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李玉玲,刘欣,徐海峰,王宏生,严林(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3)1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1.1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述特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是蝙蝠蛾多毛孢(Hirsutellah印ial:chenetShen,sP.nov)侵染鳞翅目蝙蝠蛾(Hepialusar-InoricanusOberthlnr)幼虫之后,发育而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体的僵死幼虫的复合体,为一种名贵药材。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省区。
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冬虫夏草的滋生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其虫草资源非常丰富,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冠。
据调查,二十世纪80年代青海省每年冬虫夏草的产量为30t左右,约占全国产量的80%。
其中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的产量占青海省总产量85%以上,并且所产冬虫夏草的个头大、质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近年来冬虫夏草产量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而且个体变小,质量下降。
国内外对虫草属真菌和寄主昆虫分类学的研究报道甚多,目前已报道的虫草属真菌多达400多种,中国有60多种;报道的寄主昆虫更是多种多样,涉及到9个目的幼虫、蛹及成虫,其中属我国特有的有37种。
在国内,除了蛹虫草(又称北虫草)有接种成功的例子外,冬虫夏草的利用仍停留在人工发酵提取菌丝体阶段,全过程人工培养成功真虫冬虫夏草的报道尚未见到。
冬虫夏草因其珍稀、昂贵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人工培养的浓厚兴趣。
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内曾经进行过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研究和正在进行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有40余家之多,研究过冬虫夏草形成过程中的某一个具体环节的学者更不乏其人。
但全过程、最终成功培养出人工真虫冬虫夏草的报道尚未见到。
其原因很多,除了人工培养技术难度大之外,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虫草产地远离城市,且海拔高、缺氧、生活极为艰苦,致使许多单位和学者不具备亲临其境深入研究天然冬虫夏草野外生态学并进行人工模拟的条件。
冬虫夏草人工繁育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6-15T08:54:00.070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0期作者:魏莎[导读] 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和人工接种技术对于规模化生产冬虫夏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江东有限公司摘要:冬虫夏草人工繁育技术主要通过收集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人工接种以提高蝙蝠蛾幼虫感菌率,再将感菌幼虫在低海拔室内模拟高原环境条件培育或在高海拔冬虫夏草适生地培育,长出子座形成冬虫夏草。
因此,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和人工接种技术对于规模化生产冬虫夏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人工繁育一、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菌种繁育一直是冬虫夏草人工培育产业化的关键,是实现冬虫夏草产业化的前提。
目前冬虫夏草菌种繁育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冬虫夏草有性繁育,通过采收成熟子实体,收集子囊孢子通过微循环产孢获取分生孢子菌种用于蝙蝠蛾幼虫的侵染,但此种方式成本较高、菌种纯度低,菌种侵染力不稳定,侵染率最高可达到90%以上,低的仅为30%,导致菌种制剂质量难于控制;二是从野外新鲜冬虫夏草组织分离、纯化的冬虫夏草菌株经过无性培养获得具有侵染力的分生孢子菌种,此种方式具有成本低廉,菌株纯度高,分生孢子侵染力较稳定,便于菌种制剂制备等优势。
我国经多年研究已证明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
最适培养温度为15~20℃,适宜pH值为5~6。
在固体培养条件下,中国被毛孢的次级菌丝可以形成分生孢子梗,其顶端膨胀分裂后形成分生孢子。
中国被毛孢在培养条件下可产生无色和近黑色两种颜色的分生孢子,形态有肾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近球形等多种形态肾,大小为1.36~13.76μm×1.03~9.18μm。
中国被毛孢菌株不同菌株的产孢能力存在差异,王锦锋等比较了5株中国被毛孢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产孢率,无论固体培养还是液体培养,5株菌株的产孢率均存在差异,筛选出产孢率较高的中国被毛孢菌株7B和8B。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生物学特性及其幼虫饲养研究现状作者:林阳步王忠黄雪峰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19年第05期摘要: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是我国一味名贵的传统中草药,蝙蝠蛾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作为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同样受到广泛关注。
介绍了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种类和分布,以及蝙蝠蛾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从饲养条件、饲料种类、饲养方式3个方面概述了蝙蝠蛾人工饲养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人工饲养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方向,以期为蝙蝠蛾人工饲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虫夏草; 寄主昆虫; 蝙蝠蛾; 生物学特性; 幼虫饲养Abstract: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is a kind of rar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our country. As the host insects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 is also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The species of the host insects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we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stages including egg, larva, pupae and adult. The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rtificial feeding of 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 were further summariz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feeding conditions, feed types and feeding model. Finally, the existing deficiency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feeding were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rtificial feeding of 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Key words: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Host insects; 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arva feeding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是由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于冬虫夏草蝙蝠蛾幼虫而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饲养研究进展张泽锦1,叶萌1*,周祖基1,代勇2,向丽2*(1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21成都恩威(集团)公司,四川成都610041)摘要:冬虫夏草是中国被毛孢寄生于蝙蝠蛾科幼虫体后发育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的僵死幼虫的复合体,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珍稀药材,寄主昆虫的饲养是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的关键技术。
从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界定、食性、食材、饲养条件及饲养工具的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冬虫夏草;寄主饲养;真菌冬虫夏草民间通常认为是虫和草结合在一起长的一种奇特药材,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
两百多年前吴仪洛(1757)在5本草从新6中最早对冬虫夏草进行详实的记载。
5中国药典62005年版记载,其主要功效是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有冬虫夏草素、虫草酸、腺苷和多糖等成分[2],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保护心脏、肾脏、肝脏及增强造血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3]。
冬虫夏草主产于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区,分布在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是我国的特色资源[4]。
由于近年来市场需求增加,致使人们过度采挖,加剧生态脆弱区的水土流失,冬虫夏草资源急剧减少。
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冬虫夏草菌、寄主蝠蛾、冬虫夏草代用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5],但至今尚未能进入商品生产。
人们对冬虫夏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功能及冬虫夏草菌培养等方面,关于其寄主昆虫饲养研究很少,主要有对寄主卵孵化[6]和幼虫人工饲养初期成活率的报道[7]。
然而虫草寄主昆虫饲养是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的关键环节。
本文重点对饲养过程中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界定、食性、食材、饲养条件及饲养工具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推动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1寄主昆虫人工饲养历史与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全力先后有数十家单位对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殖进行了研究[5]。
20世纪80年代末重庆中药研究所在康定虫草研究基地,室内饲养寄主斜脉蝠蛾幼虫取得成功,总结出在较低海拔实验室内饲养寄主幼虫的技术;人工饲养贡嘎蝠蛾幼虫以及无土容器中饲养(离土饲养)也获得初步成功[8]。
1991年,浙江农业大学高祖训等[9]在杭州室内饲养斜脉蝠蛾幼虫获得良好的效果。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探索了人工无菌、离土饲养条件下蛹不能羽化、成虫不交配、卵孵化率低以及幼虫的饲养等问题,完成了虫草蝠蛾1个世代的饲养[10]。
40余年来,虫夏草人工栽培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至今未能实现商品化。
以CAB A bstr acts、ScienceDir ect、A GRI CO L A、A GRIS、ERIC、P ro Quest Ag riculture Jo ur na ls和Pr oQ uest Biog lo gy Journals全文期刊数据库从1972)2008年进行英文检索,未见国外相关研究。
2寄主界定冬虫夏草寄主的界定最虫由朱弘复[11]于1965年提出: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是虫草蝙蝠蛾H ep ial us ar mo ricanus O ber thur,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科(H ep-ialidae)蝙蝠蛾属(H ep ial us Fabricius)。
从20世纪80年到90年代末,陆续有尹定华等[8]报道了19种蝠蛾(其中包括3新属14个新种),并指出虫草蛹蛾是冬虫夏草菌的主要寄主;蒋三俊[12]指出,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多达22种,均属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杨大荣[13]统计了36种蝙蝠蛾属昆虫中,有33种是青藏高原分布种并且都应该与冬虫夏草的寄生有关。
5中国药典62005年版规定:/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菌Cor dy cep s s inensis(Berk1)Sacc1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0。
因此可见,冬虫夏草是中国被毛孢H ir sutella sinensis X1J1L iu et al1为感染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多种幼虫之后,发育而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体的僵死幼虫的复合体。
到2006年共发现并鉴定与冬虫夏草寄生有关的蝠蛾属昆虫62种[14]。
3寄主食性与饲料3.1寄主食性:昆虫根据取食的食物性质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4类,根据取食范围的广狭,又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15]。
对冬虫夏草寄主食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5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陈泰鲁等[16]首先发现虫草蝙蝠蛾取食珠芽蓼根茎,但未确定虫草蝙蝠蛾属单食性昆虫,还是多食性昆虫或者是寡食性昆虫。
1980年沈南英等[17]认为虫草蝙蝠蛾是一种多食性昆虫。
1989年黄天福等[18]发现虫草蝙蝠蛾主要取食蓼科、莎草科等10科15种植物根茎,第一次较为详细的提出冬虫夏草寄主取食植物的种类。
1990年沈发荣[19]报道了云南的冬虫夏草寄主白马蝠蛾幼虫可取食蓼属、黄芪属等29种高山草甸植物的嫩根#85#中草药C 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第40卷增刊2009年*收稿日期:2009-01-17基金项目:成都恩威(集团)公司资助作者简介:张泽锦(1984)),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专业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E-m ail:z hangzj127@ *通讯作者叶萌E-mail:yem eng5581@茎。
但上述研究均未提及幼虫除取食植物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材料。
饶璐[20]发现高龄幼虫耐饥能力较强,在野外腐殖土中,不放任何植物,可存活半年。
进入21世纪以来,陈仕江等[21]、陆龙喜等[9]都报道了虫草蝙蝠蛾在饥饿状态下可取食土中腐殖质以维持生命。
由此可见,虫草寄主昆虫是以植物为主,辅以其他食材的杂食性昆虫。
3.2 天然饲料3.2.1 取食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寄主取食植物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蓼科(P oly go naceae)、蔷薇科(Ro saceae)、龙胆科(G entianaceae)等约19科31属的39种植物,其中又以蓼科蓼属(Po ly gonum L 1)珠芽蓼P 1v ivip ar um L inn 1、圆穗蓼P 1macro p hy llum D 1Don,大黄属(Rheum L 1)小大黄R 1p umilum M ax im 1;伞形科(U mbelliferae)胡萝卜属(D au -cus L 1)胡萝卜D 1carota L inn 1;蔷微科委陵菜属(Potentil la L 1)金露梅P 1f r uticosa L 1报道较多且较为喜食。
植物类型以草本为主,灌木很少,乔木未见报道(表1)。
3.2.2 取食植物的部位:寄主幼虫生活在地下主要是以取表1 冬虫夏草寄主取食植物种类Table 1 Species of plants f ed host of Cordyceps科名属 名种 名文献来源蓼科蓼属Poly gonum L 1头花蓼P 1cap itatum 9,13,22~28珠芽蓼P 1vivip arum 9,16,18,20,22~27,29~36圆穗蓼P 1macrop hy llum 18,20,24,28~32,36尼泊尔蓼P 1nep alense35大黄属Rheum L 1小大黄R 1p umilum 9,20,22~26,29~32,34,37山蓼属Ox y ria肾叶山蓼O 1digy na 18,35蔷薇科委陵菜属P ote ntilla蕨麻P 1ans e rina 18,31金露梅P 1f ruticosa24~26,28,29,31,35苹果属Malus 苹果M 1p umila 31,34马蹄黄属Sp enceria黄总花S 1ramalana 18龙胆科龙胆属Gentiana秦艽G 1macrop hy lla 31高山龙胆G 1algida18伞形科胡萝卜属Daucus 胡萝卜D 1carota 17,20,21,29,31,34,38藁本属Ligusticum葶状藁本L 1scap if orme18禾本科大麦属Ho rdeum 青稞H 1vulgare Linn 1v ar 1nudum 22,25,26,34羊茅属Festuca 羊茅F 1o vina 13野青茅属Dey eux ia野青茅D 1arundinacea 18十字花科芸薹属Brassica油菜B 1camp estris 31萝卜属Rap hanus萝卜R 1s ativ us 34茄科茄属Solanum 马铃薯S 1tub erosum 31,34百合科黄精属Po ly gonatum 黄精P 1s ibiricum 25,26,28,39贝母属Fritillaria川贝母F 1cirr hosa 35菊科匹菊属Py rethrum 川西小黄菊P 1tatsienense 18风毛菊属Saussurea羽裂风毛菊S 1p innatidentata 18绵头雪莲花S 1lanicep s13水麦冬水麦冬属T riglochin 海韭菜T 1maritimum 18毛茛科驴蹄草属Caltha 花葶驴蹄草C 1scap o s a 18鸦跖花属Ox ygrap his鸦跖花O 1glacialis 18石竹科无心菜属A renaria藓状雪灵芝A 1b ry op hy lla 13报春花科报春花属P rimula 尖齿报春P 1amethy s tina 18莎草科薹草属Carex 川滇薹草C 1s chneideri 18桔梗科党参属Codonop sis 山胡萝卜C 1lanceo lata 22豆科黄芪属A s tragalus云南黄芪A 1y unnanensis 13打箭炉黄芪A 1tatsienensis 13雪山黄芪A 1balf ouranus25,26,28锦鸡儿属Caragana鬼箭锦鸡儿C 1j ubata 40杜鹃科杜鹃Rhododendr on 紫花杜鹃R 1amesiae 13旋花科番薯属Ip omoea 红苕I 1batatas 21,34食植物的地下部分,以块状根茎为主,辅以须根[29]。
但也有报道认为蝙蝠蛾幼虫最初是地上植物的叶子,待气温下降到霜雪来临时,幼虫开始入土吃植物的嫩须根和茎,幼虫入土后一般不再爬出土面,直至老熟化蛹或出草[22]。
寄主是否还取食植物其他部分,如地上茎、花、果等均未见报道。
3.3 人工饲料:王延年等[41]将昆虫人工饲料分为全纯饲料、半纯饲料和实用饲料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