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元测试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6
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二、给带颜色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这幅(fú fǔ)画蚕卵(lǎn luǎn )开始(chǐ shǐ)麦杆扎(zā zhā )成得(dé děi)用功相似(sì shì)三、填表查带点的字音序部首在正确解释下打“√”和颜悦色①颜色②神情;神色③种类④情景;景象受用①接受②遭受③忍受④适合举起①往上托②举动③兴起④推选⑤提出⑥全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园丁()的教室()的目光()的马路()的烛光()的脸五、找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一个词语,在下面画上“——”1.水稻小麦玉米米饭高梁2.包子面粉面条米粥饺子3.乌鸦麻雀燕子白鹅老鹰4.足球皮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六、造句不像……而像……:不要……要……:七、按课文内容填空看的()不同,杨桃的()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
因此,……不要(),要()。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但丁买药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酷爱读书。
有一次,但丁的妻子让他上街买药,但丁到了药店门前,忽然发现门口的书摊上摆着一部新书。
他喜出望外,立即(jí jì)把书拿到手里,一口气读了五六个钟头,连街上的吵闹声也听不见了,当然早把买药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傍晚但丁回到家里妻子就对他发起火来但丁(就却才)笑着说我今天读了部好书呢用“”标出短文()里合适的音节和词语。
2.联系上下文写出画线词语的意思。
酷爱:喜出望外: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忽然—4.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5.但丁为什么把买药的事情忘了?这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一、叮嘱吩咐审视严肃熟悉教诲隔壁增加照例芝麻二、幅(fú)卵(luǎn)始(shǐ)扎(zā)得(děi)似(sì)三、四、略五、1.米饭 2.面粉 3.白鹅4.皮球六、略七、略八、1.立即(jí)2.酷爱:特别喜欢、爱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32分)1.(本题4分)4.8立方米=(______)立方分米700毫升=(______)升7.8米=(______)厘米3时12分=(______)时。
2.(本题3分)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表面积就减少94.2cm2,体积减少了它的立方厘米.3.(本题3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比的比值是____。
4.(本题3分)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 cm,高是5 cm,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体积是(______).5.(本题3分)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那么圆柱的底面周长是(________),底面直径是(________)。
6.(本题6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24m3,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m3,圆锥的体积是(______)m3。
7.(本题3分)一个圆锥比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少16cm3,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_。
8.(本题4分)请你制作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供选择。
①你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
②你选择的材料制成的水桶的容积是(________)升。
9.(本题3分)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32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共10分)10.(本题2分)如果两个圆柱底面半径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______)11.(本题2分)一12.(本题2分)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侧面积也一定相等。
(______)13.(本题2分)一个圆锥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与圆柱体的体积比是1:3 。
(______)14.(本题2分)一个圆锥,体积是10.2立方米﹐底面积是3.4平方米,求高是多少。
算式是:10.2÷3.4÷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_一、填空题。
(25分)1.爸爸坐在会议室的第4列第8行,用(4,8)表示,李伯伯坐在第6列第5行,用()表示,那么(7,1)坐在第()列第()行。
2.五年级的学生站成一个方阵做操,小刚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6,,那么他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分别是()和()。
3.周六下午,雯雯去看电影。
她坐在了第5列第6排,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乐乐正好坐在她的前面,乐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4.欣欣和可可在同一间教室上课,欣欣在教室的位置表示为()4,3,可可在教室的5,3,他们在同一()中。
位置表示为()5.李浩买了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4排5座,用数对表示为(5,4)。
张红买了同一场的电影票,她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8,2),那么张红的座位是()排()座。
6.看图填一填。
(一格代表150米)(1)用数对表示学校的位置为(),图书馆的位置为()。
(2)图上(6,3)表示()的位置。
7.张明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李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8),她在第()列,第()行。
8.下图是森林乐园的平面图,请写出小动物们的家分别在平面图上的什么位置。
狗熊家的位置在();老虎家的位置在();狮子家的位置在();羚羊家的位置在();小马家的位置在()。
9.小明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小刚坐在第2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
小华在教室的位置可以表示为(2,7),那么他在第()列,第()行。
10.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按角分一定是()三角形。
二、选择题。
(12分)1.电影院里,小明坐在第8列、第9行,用数对(8,9)表示,小军坐在小明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A.(5,2)B.(9,9)C.(9,10)D.(8,10)2.王丽在班级的座位可以用数对(5,4)来表示,她的前面是朱晓,朱晓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测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判一判。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分)1.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2.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9的倍数。
()3.833的个位上是3,所以它是3的倍数。
()4.36是0.9的倍数。
()5.对于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必定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6.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99。
()8.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9.两个合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0.一个质数,它的因数也一定是质数。
()二、填一填。
(26分)1.2483÷=,8和3是24的(),()是()和()的倍数。
2.18的因数有(),40以内7的倍数有()。
3.一个数比10小,是奇数,又是3的倍数,它是()。
4.在42,75,54,487,240,950这些数中,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有(),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有(),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有()。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这个数是(),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6.用不同的质数和的形式表示:12=()+()=()+()+()。
7.48的因数有(),其中质数有(),合数有()。
8.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
9.两个质数的和为20,积是91,这两个质数是()和()。
10.67至少要加上()才是3的倍数。
三、选一选。
(20分)1.在自然数中,凡是2的倍数都是()。
A.偶数B.合数C.质数2.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A.1B.2C.3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是()。
A.10B.8C.724.任意两个偶数的和是()。
A.偶数B.奇数C.偶数或奇数5.83□是一个三位数,□要使83同时是2,3的倍数,□中可以填的数有()个。
A.1B.2C.36.下列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20B.36C.497.自然数按是否为2的倍数来分,可以分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单元过关检测卷⼀、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1.计算453÷24时,把除数24看作()来试商,商是()位数;计算278÷38时,把除数38看作()来试商,商的最⾼位在()位上。
2.480分=()时3分=()秒360秒=()分96时=()⽇3.72÷29,要使商是⼀位数,⾥最⼤填(),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填()。
4.÷34=21……,余数最⼤是(),这时被除数是()。
5.根据÷=27,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
27×=()(×3)÷(×3)=()(×3)÷=()÷(×3)=()6.学校体育馆买了6盒乒乓球,每盒10个,⼀共⽤去180元。
平均每个乒乓球的价格是()元。
7.()⾥最⼤能填⼏?32×()<250()×44<36070×()<400()×26<1508.把写着1~100号的100张卡⽚依次分给A、B、C、D四个⼈。
请问22号卡⽚分给了(),98号卡⽚分给了()。
9.⼩王家四个季度共⽤电972千⽡·时,平均每个⽉⽤电()千⽡·时。
⼆、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2.936÷24=38……24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定要⽐除数⼩。
()4.因为75÷4=18……3,所以750÷40=18……3。
()5.最⼤的三位数除以最⼤的两位数,商11余9。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每题2分,共10分)1.把除数64看作60试商,初商容易()。
A.偏⼤B.偏⼩C.不变2.两数相除,商是10,如果被除数乘3,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一、拼音写字我最棒.(10分)kònɡxìróu ruòjìnɡmì háo bù kě xī()()()()hén jì kuān chǎnɡ yǐn bì suí yùér ān()()()()二、近义词找朋友.(4分)严肃( ) 疲惫( ) 宽敞()惊奇()三、反义词对对碰.(4分)熟练 ( ) 崭新( ) 干燥()光滑()四、选词填空.(6分)自信守信取信诚信1、取得别人(de)信任叫( ),履行自己(de)诺言叫(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 ),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简朴简单2、蟋蟀用来挖掘(de)工具非常().3、他一直过着一种()(de)生活.五、连线搭配词语.(8分)温和(de) 住宅身体灵活偶然(de) 科学家身材强壮舒服(de) 阳光手脚高大着名(de) 发现行动灵便六、句子加工厂.(10分)1.难道我们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山区(de)孩子们吗(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在浩如烟海(de)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de)证据.(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年轻人吃起来.(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de)人群中迅速地缓缓驶过.(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蟋蟀在鸣叫.(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默写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12分)这首诗(de)作者是() ,是()代诗人.()、()、()、()等字词可看出作者(de)观察角度在变化,蕴含人生哲理(de)诗句是 .八、快乐阅读.(16分)(一)课内阅读.(7分)爬山虎(de)脚()着墙(de)时候,六七根细丝(de)头上就()成小圆片,()住墙.细丝原先是直(de),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de)嫩茎()一把,使它紧()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de)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de)爪子.1、请把下面6个表示动作(de)词语填在文中(de)括号里.(3分)拉巴触变贴爬2、文中加点(de)“这样”是怎样呢请用“”画出.(2分)3、概括文段(de)主要内容.(2分)(二)课外阅读.(9分)骆驼蓬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de)骄子.啊,你看上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挺拔(de)茎,翠绿(de)叶,艳丽(de)花,但你一代一代倔强( qiáng jiàng )地生长着,把根须深深地扎( zh ā zā)进沙砾之中,摄取一星半点(de)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 lěi l èi ),把它储进自己(de)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可不是吗当长途跋涉(de)驼队饥渴难忍之时,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地茎和叶,为驼队继续加油出力;当严寒袭击驼队(de)时候,你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de)一切,燃起熊熊大火,给辛勤(de)跋涉者以光明和温暖.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de),无名(de)蓬,但人们用“骆驼蓬”这个美号为你命名,这是你(de)骄傲,也是你(de)光荣.1给带点(de)字选择正确(de)读音(在正确(de)读音下划“—”)(3分)2请你用“~~”划出文章(de)中心句.(1分)3作者说骆驼蓬“为他人造福”,文章是怎样描写具体(de),用“—”划出有关句子.从这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骆驼蓬具有()(de)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骆驼蓬()(de)思想感情.(3分)4、文中(de)骆驼蓬你喜欢吗说说你喜欢(de)原因.(2分)九、作文(30分)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de)有什么新(de)发现请把你最感兴趣(de)内容写下来,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定.四年级语文上册试卷部分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试卷一、缝隙薄雾静寂应接不暇笼罩照耀沸腾横贯江面二、略三、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齐头并进漫天卷地人声鼎沸震耳欲聋风平浪静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四、1、连续 2、继续 3、陆续4、平静5、安静6、镇静五、2、冬天过去了,春天不会远.3、难道他不是四年级(de)学生吗4、我看榕树.六、1、D 2、C 3、B 4、A七、1、天连水尾水连天2、因风皱面为雪白头3、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4、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八、1、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2、略3、排比多(快)丰富(多)(二)1、② 2、晚霞,夕阳,海洋.拟人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二单元一、空隙柔弱静谧毫不可惜痕迹宽敞隐蔽随遇而安二、严厉疲劳宽大惊讶三、生疏陈旧湿润粗糙四、1、取信,守信、自信,诚信2、简单3、简朴五、温和(de)阳光偶然(de)发现舒服(de)住宅着名(de)科学家身体强壮身材高大手脚灵便行动灵活六、1、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山区(de)孩子们.2、他寻找证据.3、略4、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de)人群中缓缓驶过.5、蟋蟀在唱歌.七、略八、1略2、“爬山虎(de)脚——使它紧贴在墙上.”3、主要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和脚(de)形状.(二)1、jiàng zhā lěi2、“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de)骄子.”3、“当长途跋涉(de)驼队饥渴难忍之时——给辛勤(de)跋涉者以光明和温暖.”(无私奉献)(敬佩和喜爱)第三单元一、覆盖融化凝视绿树成阴训斥增添隆冬枯枝败叶二、略三、设计图案充满信心心情激动感动世界岁月艰苦热烈鼓掌四、1、D 2、C 3、A 4、B五、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2、红日升起.3、略4、小木偶被穿警服(de)熊扔出去好远.六、652314七、轻秋和暴凉北寒狂八、(一)1、“” . , .2、男孩让桃树发芽开花这件事没有孩子(de)地方就没有春天3、因为巨人发现唤来寒冬(de)是自己那颗任性冷酷(de)心,他不该那样对孩子,是孩子为他唤来春天.(二)1、骄傲(de)大树(自大(de)树)2、(自命不凡)(不知所措)(力不从心)3、(讥笑)(抖动)4、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做人要谦虚.第四单元一、开辟任凭跌倒屏息凝视郑重倘若脾气局促不安二、略三、调虎离山胆小如鼠群龙无首汗马功劳照猫画虎望子成龙四、喜欢整齐肮脏分散从容粗暴五、慢条斯理栩栩如生空空如也生气勃勃六、1、古老(de)虎门寨被碧海、蓝天、绿树打扮得更加壮丽.2、不好好学习,你不会考出好成绩.3、放学时,小军第一个冲出了教室.4、略.七、1拟人2比喻3夸张4反问5排比八、(一)1只是2、老实贪玩贪玩尽职3、略(二)1、S,sù②2、皮球坚硬无比(de)刺毛绒绒(de) 绒毛忽闪忽闪(de) 瓜果停止活动蜷成一个团野外3、不是不喜欢,而是正话反说,表明我对刺猬(de)喜爱之情.第五单元一、葱郁气魄堡垒崇山峻岭智慧凝结远眺金碧辉煌二、略三、略四、1③ 2② 3① 4⑥ 5④ 6⑤五、1、昆明湖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翡翠.2、我不小心把陈明(de)眼镜摔坏了.3、全国人民被二二小(de)英雄事迹感动了.4、兵马俑模拟排列.六、1因为……所以……2不仅……而且……3虽然……但是……4如果……就……5无论……都……七、(一)1、比喻 2、B3、每个兵马俑不都是极为精美(de)艺术珍品吗4、省略了兵马俑(de)神态.有(de)紧闭双唇,好像在默默祈祷胜利(de)早日到来.(二)1、秋天(de)香山公园2、①争芳斗艳②漫山遍野3、大,8,③4、各段(de)第一句.5、形状、颜色、声音6、山、红叶、流水、花第六单元一、同胞联结谴责突如其来空旷袭击期待清波漾漾二、略三、略四、1① 2④ 3② 4③五、略六、1、盼望 2、希望 3、期望七、略八、(一)1、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跨越海峡(de)桥.2、两岸同胞心心相连.3、略.九、1、①饥渴难忍②置之度外③摇摇欲坠④小心翼翼2、如果要是就3、“他思索再三…涌出了泉水”4、:“ , . , .”5、他想给以后受困于此(de)人勇气都能照纸条上说(de)做,让每个人都能脱困.第七单元一、融洽推荐抱负和睦相处惩处模范胸怀筋疲力尽二、略三、略四、1、②2、①3、③4、②5、①6、③五、1、“所有”与“一切”重复,删掉一个2、“做到”改成“养成”3、“彩色”与“红”矛盾,删掉“彩色(de)”4、“香山(de)秋天”改为“秋天(de)香山”5、“打足球”搭配不当,在“足球”前加“踢”六、略七、略八、(一)1、“”“ , , ”2、比喻对问题追根究底3、中华不振, 伯父(de)无可奈何4、这是中国(de)土地.(二)1、看也不看,激动地捡起;还在找工作,成了老板.2、做事要从小处入手,踏实做人,不要好高骛远.3、略4、英国青年没有取得成功.第八单元一、洞察敏捷烹调欣喜若狂轻盈幻想描绘腾云驾雾二、略三、略四、默默无闻依依不舍随心所欲有备无患无可替代稍胜一筹五、1、不仅……而且2、只要……就3、因为……所以六、2、阳光照耀眼睛.3、科学技术能改变人类(de)生活.4、教室里安静得掉一根针也听得到.5、真正(de)魔法难道不是聪明勤劳(de)科学家们吗七、(一)1.空想大约猜到依靠3、能够看到很远地方和能听到很远声音望远镜和(答案不唯一)(二)2、第一自然段.3、寻宝藏,擒油龙,电焊,油漆,采煤,搬运,…….4、(1)B (2)C (3)B期中检测一、侍候缝隙沸腾毫不相让训斥脾气隐蔽随遇而安二、diào háo wù jué zhé xiōng屏息凝视随遇而安不可思议绿树成阴三、略四、神秘莫测如虎添翼不可思议不胜其烦人迹罕至扬长而去应接不暇屏息凝视五、1、哀求 2、请求 3、严厉 4严肃六、略七、1、没有人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2、鸭嘴兽被小猴拦在了大门外.3、毒蛇把施密特博士咬伤了.4、折扇形(de)黄叶如同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八、(一)1、短文第一句.2、(顽皮)(死气沉沉)3、①玩鸡毛、线团;②摔多少跟头也不哭;③院子花盆里打秋千.4、屋里院子里5、对小猫(de)喜爱之情(二)1、 , 、 ,2、竞相开放翩翩起舞3 、比喻:静静(de)湖,像是一块无暇(de)翡翠,在阳光(de)照射下,闪烁着美丽(de)光泽.拟人:蒙蒙(de)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de)“锦”.4、静静(de)湖是可爱(de),雨中(de)湖更动人.5、静态和动态6、闪电雷声湖面(de)雨花雨声期末检测一、智慧宽敞暂停欣喜若狂奔腾凝视推荐供养不周二、jiàn gōng gān jǐ dī xū三、风和日丽耀武扬威有备无患受益匪浅坐卧不安恍然大悟金碧辉煌所向披靡四、无论……都……即使……也……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五、1、发明后加“之一”2、“整整”和“左右”去掉一个.3、“步行”和“走”去掉一个.4、“我全身才感到”改为“我才感到全身”.六、1、恐龙学会飞翔.2、百米短路开始了,王明像离弦(de)箭一样冲了出去.3、我们为科学技术(de)飞速发展而慨叹.4、自己偶然(de)发现把魏格纳惊呆了.七、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当局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鸟儿生活(de)乐园,大榕树.4、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拟人八(一)1、过渡句,承上启下2、站、踏、扶3、多少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二)1、比喻句: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de)小溪.拟人句: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小溪(de)欢歌.2、清晨小街上老大爷3、流动(de)人两个小伙了4、第一处填B,第二处填C5、街道畅通不,两个小伙子(de)矛盾化解了.小街(de)堵塞被老大爷疏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 ( 2分) 商店卖毛衣,上午卖出46件,下午卖出50件,上午比下午少卖出()件。
A. 50+46B. 50-46C. 50-46+502. ( 2分) 小东身高76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是1米。
A. 14B. 24C. 163. ( 2分) 一个数加上29等于45,这个数是()。
A. 24B. 74C. 164. ( 2分) 学校买来52盒彩色粉笔,用去一些还剩下20盒,用去()盒。
A. 52B. 32C. 725. ( 2分) 一个水瓶25元,小明有10元,那么还差()他才可以买一个水瓶A. 10B. 15C. 20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6. ( 1分) 小芳和小伙伴们计划两天做100颗星,昨天做了58颗星,今天他们要做________颗星。
7. ( 1分) 小明有50元钱,买玩具车花了39元,他还剩________元。
8. ( 7分)计算36-4时,想:先算个位的6-4=____,再算30+_____=________.计算55-30时,想:先算十位的50-30=___,再算_____+_____=_____。
9. ( 4分) 填写下表。
10. ( 2分) 比26大37的数是________,62比76少________。
11. ( 1分) 小方的体重是36千克,妈妈比她重12千克,妈妈重________千克。
三、看图列式。
(共2题;共6分)12. ( 3分) 看图列算式。
13. ( 3分) 看图列式。
四、计算题(共3题;共20分)14. ( 6分) 用竖式计算。
①44-39=②63-55=③100-58=15. ( 8分) 依次在横线上填上得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填写)16. ( 6分) 在横线上填上“>”“<”或“=”。
69-18________68-1935-24________53-2474-56________82-7455-39________93-5584-27________71-1480-42________90-52五、连一连。
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碳(C)B. 钠(Na)C. 氧(O)D. 氢(H)答案:B2. 化学中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是什么?A. 摩尔质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100倍B. 摩尔质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1/100C. 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D. 摩尔质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1000倍答案:C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如果消耗了6摩尔的氢气,那么消耗的氧气的摩尔数是多少?A. 1摩尔B. 2摩尔C. 3摩尔D. 6摩尔答案:C4.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H2OC. CaOD. MgO答案:B5. 什么是化学平衡?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B. 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的状态C. 反应速率为零的状态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的状态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NaOHB. HClC. CaCO3D. H2O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H2SO4B. KOHC. NH4ClD. NaCl答案:B8. 什么是离子键?A. 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B. 由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化学键C. 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化学键D. 由氢键形成的化学键答案:A9.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A. 电子转移的反应B. 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化合物的反应C. 化合物分解成元素的反应D. 元素化合形成化合物的反应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氧化剂?A. 氧气(O2)B. 氢气(H2)C. 铁(Fe)D. 氯气(Cl2)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数量最多。
答案:六12. 一个水分子(H2O)中含有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
答案:2,113. 摩尔浓度(Molarity)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摩尔/升(M/L)14.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约______个粒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两个数的和为12,差为6,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______。
A. 3, 9B. 6, 6C. 8, 4D. 5, 72. 北京的天气预报如下:星期一晴,星期二雨,星期三多云,星期四阴。
请写出周一到周四的天气预报用英文表示。
A. Monday: sunny, Tuesday: rain, Wednesday: cloudy, Thursday: cloudyB. Monday: sunny, Tuesday: rainy, Wednesday: cloud, Thursday: overcastC. Monday: sun, Tuesday: rain, Wednesday: cloud, Thursday: cloudyD. Monday: sunny, Tuesday: rain, Wednesday: cloud, Thursday: overcast3. 下面哪个数字是奇数?A. 2B. 5C. 10D. 4...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宝贝的身高是120厘米,属于正常范围。
()2. 每一张棋盘有64个方格。
()3. 吃早饭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4. 上午8点是早上。
()5. 5分钟等于300秒。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 6 + 2 = ______2. 42 - 20 = ______3. 8 × 4 = ______4. 36 ÷ 9 = ______5. 25 ÷ 5 = ______...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小明的生日是6月15日,请问离他生日还有多少天?答案:______天2. 用三个2组成一个两位数,这个两位数是多少?答案:______3. 把36分钟改成小时和分钟表示。
答案:______小时______分钟...五、附加题(平时心得或感想,最多50字,非必答题)(留空)答案与解析(略)。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套Unit 2达标检测卷(一)听力部分(30分)一、听录音, 选出与所听内容相符的图片。
(5分)() 1.A./ B./() 2.A./ B./() 3.A./ B. /() 4.A./ B./() 5.A./ B./二、听录音, 排序。
(10分)1. 2. 3. 4. 5.()()()()()三、听对话, 判断正(T)误(F)。
(5分)() 1.Amy usually walks to school.() 2.We can get there by bus.() 3.They will go to Beijing by train. () 4.They must slow down and wait.() 5.They can't turn left here.四、听录音, 根据对话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的选项。
(10分)() 1.How does Mike get to the park?A.By bus.B.By bike.C.On foot.() 2.Where is Peter?A.He is in the park.B.He is in the cinema.C.He is at school.() 3.How does Mike's mother often go to work?A.By bus.B.By bike.C.On foot.() 4.How does Peter usually go to school?A.By train.B.By subway.C.By bus.() 5.How does Mike go to school?A.On foot.B.By car.C.By train.笔试部分(70分)五、根据图片及首字母提示写出单词, 补全句子。
(5分)12341.He goes to Shanghai by p________.2.S________ down and s________ at a yellow light.3.He goes to Dalian by s________.4.They go to the park by t________.六、为下列图片选出正确的描述。
数学人教版6年级上册第2单元单元专题卷一、选择题1.小明上学时,从家向东南行走500米到学校,那么放学时,小明()就能走到家。
A.从学校向东南行走500米B.从学校向西南行走500米C.从学校向东北行走500米D.从学校向西北行走500米2.体育课上小明从旗台出发,先向东走200米,又沿原路返回向西走300米,现在小明在距离旗台()米处。
A.100B.200C.300D.5003.下列描述中指的是同一方向的是()。
A.南偏西20度与北偏东20度B.东偏北20度与北偏东70度C.西偏南20度与南偏东70度D.东偏北35度与北偏东35度4.对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在B的东偏南30°方向上。
B.B在A的西偏北30°方向上。
C.B在A的南偏东60°方向上。
5.医院位于公园的西偏南30°方向800米处。
从医院去公园,要往()方向走800米。
A.东偏北30°B.西偏南30°C.西偏南60°D.东偏北60°6.如图,图中三角形ABC是一个边长为5cm的等边三角形,那么点A在点B的()。
A.西偏北60°方向5cm处B.西偏北30°方向5cm处C.东偏北60°方向5cm处7.如图表示了某地区博物馆、体育馆和图书馆之间的位置关系。
根据这幅图,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
A.体育馆在图书馆西偏北30°方向1500米处B.博物馆在体育馆南偏西45°方向500米处C.图书馆在体育馆西偏南30°方向1500米处8.火车站在学校南偏西30°方向20km处;机场在学校北偏东30°方向40km处。
用字母表示:火车站是(),机场是()。
A.D;C B.B;D C.C;D D.C;B9.图书馆在学校北偏东40°方向1km处。
画图表示正确的是()。
A.B.C.D.10.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30cm ,则点()2,4东偏南45°方向90cm 处是点( )。
第二单元测试卷歌谣是最贴近生活的文学体裁之一,让我们一起感受歌谣的魅力。
活动一:歌谣积累。
(33分)1. 唱民歌,看拼音写字词。
(11 分)yuè guāng péng you shēn chù照在脸上,他们从山林guī tóng hào guó qí来,吹着,歌唱着下的幸福生活。
2. 积累生活场景,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银杏(yín yíng) 白桦(huá huà) 锦鸡(jǐn jǐng)秋天到,稻上场(cháng chǎng),农民们忙着在场(cháng chǎng)院劳作,一派忙碌的场(cháng chǎng)景。
3. 做歌谣积累卡片,完成练习。
(10分)(1)画“ ”的部分,“ ”字错了,应该改成。
(2分)(2)如果不认识“梢”字,可以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猜测这个字的读音与“ ”字相近。
(2分)(3)如果不认识“缀”字,可以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
(6分)4. 听“黄鹂、山雀”赛歌,完成练习。
(6分)(1)带有“鸟”和“住”的字大多与有关。
(2分)(2)根据提示,补充队员。
(4分)“住”队:山雀、、 ;“鸟”队:黄鹂、、。
活动二:学习歌谣创作。
(34分)1. 为下面的歌谣补充合适的量词。
(6分)一( )太阳挂蓝天,一( )飞鸟在天边;一( )小溪流淌过,一( )石桥映其间;一( )垂柳随风舞,一( )“红领巾”把歌编。
2. 用“◯”圈出下列歌谣中的反义词。
(6分)(1)远处看见美景,近处分享喜悦。
(2)池塘里的小白鸭,游来游去抓小虾。
(3)蝴蝶蝴蝶快快飞,小狗小狗慢慢跑。
3. 哪些不是农事活动,用“\”划掉。
(4分)插秧采桑跑步耕田积肥跳绳打谷4. 仿照例句,创作歌谣,注意句子的写法。
(8分)(1)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________1.(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________1.(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1.(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________【答案】清明(寒食)节【解析】“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称为“新火”【答案】元宵节【解析】由句中“万灯明”、“正月中旬”可知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答案】重阳节【解析】这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由“登高”【答案】中秋节【解析】“一轮满”“千里明”指的月明“平分秋色”正好是中秋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2.(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人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答案】(1)莫春者, 春服既成【解析】(1)根据“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可推知答案注意“既”的书写【答案】(2)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解析】(2)根据“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人的志向”可推知答案注意“伤”的书写【答案】(3)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解析】(3)根据“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可推知答案注意“喟”的书写3.(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3.(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答案】(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解析】(1)由“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推知答案注意“露”的正确书写【答案】(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2)由“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可推知答案注意“凤凰”“蓉”的正确书写【答案】(3)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3)由“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可推知答案注意“辕”“掣”的正确书写4.(1)《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 ________”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4.(2)《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解析】(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答案】(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解析】(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答案】(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解析】(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5.(1)__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5.(2)_______________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3)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4)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5.(5)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6)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_______________》)5.(7)仕途不顺的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的幽州台时看茫茫人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出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感叹【答案】(1)苔痕上阶绿【解析】(1)注意“阶”的书写【答案】(2)谈笑有鸿儒【解析】(2)注意“儒”的书写【答案】(3)会当凌绝顶【解析】(3)注意“凌”的书写【答案】(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解析】(3)注意“缘”的书写【答案】(5)山重水复疑无路【解析】(5)注意“疑”的书写【答案】(6)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解析】(6)注意“作”的书写【答案】(7)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解析】(7)根据“仕途不顺的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的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感叹”可推知答案注意“怆”的书写6.(1)《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3)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解析】(1)根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樵”的正确书写【答案】(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解析】(2)注意“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的正确书写【答案】(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3)根据“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鉴”的正确书写7.(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7.(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3)《(论语》十二章》中阐释学习与思辨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4)《峨眉山月歌》中明写月映满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解析】(1)根据“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可推知答案注意“残”的正确书写【答案】(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2)根据“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寄”的正确书写【答案】(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3)根据“阐释学习与思辨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罔”的正确书写【答案】(4)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解析】(4)根据“明写月映满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羌”的正确书写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8.(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8.(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A.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答案】B【解析】(1)B项“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有误原文“人远凫鸭乱” 是说人离得还远野鸭已经纷乱但并未指出是“岸边的野鸭” 也并未描写“乱入河中”的景象【答案】(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解析】(2)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画面再总结画面特点如“山色远寂寞”一句“山色远” 可见眺望苍茫旷远令诗人顿生空寂之感“江光夕滋漫”一句“江光”是江水在夕阳余晖中的反光“滋蔓”二字说明江水满溢带来水天浩渺之感因而山水在此处都显出空旷辽远、辽阔壮美之感【答案】(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解析】(3)诗歌前十二句写山行所见美景有“绮丽”“壮观”“寂寞”“滋漫”等词展现出诗人观赏美景的喜悦之情而后四句着重抒发诗人情感应仔细品读“伤时愧孔父” 指生不逢时为自己所学儒学不能经世致用而感到愧疚“去国同王粲” 用王粲避乱离开长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离开国都的飘零之苦“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此句不仅是感叹自己身世飘零“所历”二字包含了自己飘零之苦的根由即国家战乱不息不知何时才能平定的内涵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9.(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2)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出句“凄凉”二字B. 本诗颔联将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 表达了对亡国巨变的无限慨叹C. 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D. 本诗写得苍凉而悲壮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答案】D【解析】(1)D项“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表述错误本诗讲述了由于外族入侵造成建业城满眼“凄凉” 而君王又不能任用铮臣之事作者以嘲讽的口气表达了自己的坚守之意及失落之情【答案】(2)①尾联中的“乾坤颠倒”将前三联中建业的凄凉、龙蹲虎踞、马去牛来、千人诺诺、百岁匆匆等内容都涵盖在内收束了全篇极富概括力②时局“乾坤颠倒” 而有“孤舟”在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残生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以及对心志的坚守【解析】(2)解答本题需紧扣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的特点作答“总束全篇”主要从结构角度进行鉴赏和分析“归结今情”则需要落实到“今情”的具体内涵上来进行鉴赏和分析诗歌首联描写出建业如今满目凄凉的景色颔联通过“龙蹲虎踞”“马去牛来”交代建业满目凄凉的原因之一——外族入侵兵革之祸颈联中“千人惟诺诺”“百岁更匆匆”交代建业满目凄凉的另一原因即君王不能任用铮臣用人惟庸而尾联的“乾坤颠倒”则直接收束全篇对前三联进行概括总结诗歌尾联诗人写道时局动荡但还有一叶孤舟能让“我”漂荡江湖伴着渔翁了此残生国亡已不可挽回诗人只得本着庄子的精神隐遁渔樵扁舟一叶独钓江湖此虽为逃避但其气节及终身之憾恨却与天地共存表达了诗人孤寂坚守的决心以及经历亡国巨变之后内心的无奈与哀痛之情。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直接写出得数。
12+45= 63-28=15+40=28+41=800+500=90-36=52-19=500+700=6000-4000=1500-800=二、填一填。
1.4个百和8个十合起来是(),25个十是()。
2.果园里有梨树262棵,桃树304棵,梨树和桃树一共大约()棵,梨树比桃树大约少()棵。
3.三年级有男生280人,女生300人,三年级一共有学生()人。
4.妈妈缴电费用去52元,缴水费用去86元,缴水费比缴电费多用去()元。
5.光明水果店上星期卖出420千克西瓜,这个星期卖出370千克西瓜,这两个星期一共卖出()千克西瓜。
三、连一连。
430+400 910-680520-290270+560300+290 970-1501000-180390+200四、在○里填上“>”“<”或“=”。
450+530○980250-150○200380+280○720530―210○2901000-600○300620+270○670+220五、列竖式计算。
250-120= 540+180=640-250=630+250=720-170= 420+370=930-550=420+380=六、解决问题。
1.还有多少棵没有植?2.一共有900袋水泥。
两辆车能一次把水泥全部运走吗?3.一副羽毛球拍30元,爸爸买了两副羽毛球拍,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钱?4.星期天,小亮和爸爸、妈妈去商店。
爸爸买了一套西装花了590元,妈妈买了一件连衣裙花了280元,小亮买了一个书包花了50元。
(1)爸爸的西装比妈妈的连衣裙贵多少钱?(2)妈妈的连衣裙和小亮的书包一共花了多少钱?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57 35 55 69 1300 54 33 1200 2000 700二、1.480 250 2.560 40 3.580 4.34 5.790三、略四、= < < > > =五、130 720 390 880 550 790 380 800六、1.23+56-53=26(棵)2.660+250=910(袋)910>900 能3.30+30=60(元)100-60=40(元)4.(1)590-280=310(元)(2)280+50=330(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一、解答题1.(3分)把字母的大写与对应的小写连一连。
2.(3分)看拼音,写词语。
zǒu chūyǐhòu huǒbànyīn wèi guòlái xuéxiàomén kǒu méi yǒu gèzhǒng gèyàng 3.(3分)比一比,再组词。
为过金主力这全住4.(3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睡觉.(jiào jué)战.士(zàn zhàn)吃.水(chīcī)温暖.(huǎn nuǎn)有趣.(qùqǜ)香.甜(xiāng xiān)非.常(fēn fēi)小路.(lùrù)挖井.(jǐng jǐn)5.(3分)写出下面字的偏旁部首。
却颜忘席路病甜净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6.①匹②支③棵④架⑤片⑥本(7)口(8)只一马一书一树叶一铅笔一井一鸟一飞机一大树7.①遥远②金黄③洁白④多彩⑤雄伟⑥宽宽的太阳天安门的季节的马路的地方的雪莲三、照样子,写句子8.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好想。
9.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是。
10.小伙伴们玩的多开心啊!!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1.(1)水不忘挖人,刻想念毛席。
(2)遥远的城,有一座雄伟的安。
(3)我画了个金黄的,送给。
(4)我画了个红红的,送给。
(5)夜来声,落知少。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2.大地妈妈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
老大带来的是满园桃花和红装,老二带来的是满池荷花和绿装,老三带来的是飘香的桂花和金装,老四带来的是高雅的梅花和银装。
有了四个孩子带来的礼物,大地妈妈开心极了。
(1)这段文字有句话。
(2)大地妈妈的四个孩子的名字分别是:、、、。
(3)选一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老大带来的是,老二带来的是,老三带来的是,老四带来的是。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②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A.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B.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C.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D.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答案】A【解析】(1)“因亲用之为爪牙”的意思是“因此被尹赏亲自收用为爪牙” 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亡命”指亡命之徒“郡国”修饰“亡命” “郡国亡命”意为“郡国内的亡命之徒”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是中国古代执掌司法官员的一种泛称”错误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答案】B【解析】(3)B项“全部投入‘虎穴’处死”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的“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可知尹赏亲自加以审查每审十人放走一人其余的都被依次投入虎穴之中【答案】(4)①(长安)城里接近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②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被免官就会终身弃置不用没有赦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严重望谨慎不要这样!【解析】(4)①薄暮接近傍晚横道横躺在道路上枹鼓击鼓的声音②一一旦坐因犯……罪或错误甚于比……还严重毋不要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3)这首诗写于百年之前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新鲜并有所感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抽象的“一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的?A. 诗人由所居之地的名字忽然想到家乡之景区区的心头“一念”之间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B. 诗人借地球、月亮、星球等宇宙大观意象层层铺垫反衬“一念”这超乎寻常的情感C. “忽在/忽在”两句诗人将思维延伸到美国留学之地形象地表述了思维的自由和奇异D.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赞美相思的“神速”超过其他客观事物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3)①选取典型意象用地球、月亮、星球、无线电等人们都知晓的意象的速度来衬托”一念”的快速化抽象为具体②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笔法引起读者的联想如临其境【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3)材料一、三、四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A. 2019年1—4月中国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9.3% 可以预测中国餐饮业收入2019年全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与2018年大致持平B. 2015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业收入从3万亿级突破到4万亿级与之前从2万亿级突破到3万亿级相比所用时间缩短C. 2016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增长速度却大幅放缓但不能就此推断中国餐饮外卖市场已趋饱和D. 2016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增速明显高于餐饮业收入增速可见餐饮外卖正逐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答案】D【解析】(1)D项“餐饮外卖正逐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二无法得出此推断【答案】C【解析】(2)A项“不计得失”于文无据B项“在餐饮企业堂食退出人们的生活后以外卖为代表的‘隔离经济’又随之兴起”表述不严谨材料一第三段只是提到“餐饮企业堂食摁下了‘暂停键’” 并不意味着“餐饮企业堂食退出人们的生活” 而且以外卖为代表的“隔离经济”并不是在堂食暂停之后才兴起D项“旨在告诫人们不要幻想回归农耕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只有新的生活方式才能改变原始如厕方式的污染”理解有误列举印度粪便污染的例子旨在说明旧产业和旧的生活方式不一定就天然环保我们应勇于接受新产业和新的生活方式故选C【答案】(3)①材料一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作用和变化②材料三外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③材料四论证外卖污染并不严重【解析】(3)题干要求概括“材料一、三、四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需要我们概括每则材料的重点内容根据三则材料后面的出处和材料每段的大意不难概括出来材料一由“如果没有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外卖骑手们很多家庭会挨饿病人也无法得到赖以生存的物资供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驰而过的中国‘外卖大军’被誉为保障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英雄’ 让‘宅’在家中的民众有饭吃、有货囤”可推知说的是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作用由“随着疫情爆发外卖行业产生了新变化”以及出处“《疫情推动外卖行业新发展》”可推知文段的另一侧重点是讲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变化材料三由“一些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因此公民的个人信息仍处于‘危险期’”以及出处“《你在网络这头订外卖送外卖的却订了你的隐私》”可推知文段侧重讲外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材料四由“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所有的产业外卖导致的塑料产品需求增长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多”“对于外卖污染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终究可以逐步减少餐盒、塑料袋的污染环保理念和日常习惯同样重要”以及出处“《毁掉下一代的不是外卖而是片面的环保观》”可推知文段侧重论证外卖污染并不严重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功过格是一种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能度量抽象的功过善恶使之基本契合修持者的道德实践需求B. 功过格是中国人创建的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意义深远C. 功过格能有效推动儒家伦理世俗化、民间化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D. 功过格推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善恶报应思想的传播和功德积累被所有民间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答案】A【解析】(1)B项“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说法绝对原文是“除中国外大概再也没有其他国家了”C项“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在儒家道德主义颇为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无疑会显得过于直接和尖锐”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功过格之所以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是因为有善恶报应观念为‘积功累行以积厚福’提供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力”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第三段的中心句是“功过格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 因此并没有论证“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答案】C【解析】(3)C项“没有实用性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无法流传到今天”错误原文说的是“《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擅长讲授为善去恶的道理提供宏观深刻的伦理原则而功过格则注重伦理道德的实践层面以具体的行动指南直接指导、规范人的行为属于实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很强的善书”5.(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3)小说标题为“褒贬两画家” 小说对两位画家是如何褒贬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4)小说以拍卖会结尾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A. 小说开篇引出万画家和水画家并借评论家之口对两位画家的名字进行点评看似无心之笔但结合后文来看作者或许别有深意B. 在带学生的事情上万画家和水画家二人的处事风格迥然不同这是他们迥异的性格所致万画家难说话人缘自然比不上水画家C. 水画家明知姚老板送来鉴赏的《喜鹊踏梅图》并非自己所作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由此可见水画家的仁者心胸D. 万画家在家门口贴出告示被很多人误解为贪财不讲情面爱摆架子但万画家“一笑了之我行我素” 由此可见他对原则的坚守【答案】C【解析】(1)C项水画家委婉地告知姚老板画作是伪造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其实是他不想因此得罪他人可见其处事圆滑、精于世故而非仁者心胸【答案】C【解析】(2)C项并非“留下了讲述余地避免绝对化” 对于两位画家的品格高下作者是非常清楚的对两位画家的褒贬作者的态度也是鲜明的之所以让“看官自己判断” 是有意先不道破直接在后文的叙述中通过层层对比简洁鲜明地表现二人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最后结局的大逆转既是对万画家画作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品格的颂扬【答案】(3)①对万画家小说似贬实褒表面上批评万画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②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解析】(3)作答此题需抓住题干关键“如何褒贬” 总体来看小说是在对比中对两位画家进行褒贬的收学生方面万画家要求甚严“必需他先看上了认为有培养前途才会收”“而且拜师仪式往往很隆重” 而水画家“只要你诚心诚意”“最多好话多说几句”“多跑几次”必成此外在鉴定画作、为人作画方面两位画家的行为态度也截然不同两位画家的追悼会一个热闹一个冷清而最后在拍卖会上又来了一次大逆转人缘看似不好的万画家的画作大受追捧而人缘良好的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小说对万画家似贬实褒表面批评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而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答案】(4)①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拍卖会上万画家的画作价钱飙升而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和前文形成强烈反差耐人寻味②拍卖会上两位画家画作的不同境遇印证突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水画家圆滑世故③结尾戛然而止(留白)给读者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引发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人们真正认同的、最具有价值的还是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解析】(4)结尾段的作用往往有照应前文前后呼应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中人们在拍卖会上对两位画家画作的态度与对两位画家生前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结尾情节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而两位画家画作在拍卖会上的不同遭遇其实也印证了他们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故其画作品质高更能得到大众认可而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甚至缺乏底线导致其作品艺术性大打折扣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戏剧性的结尾引发读者思考赞美了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6.(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夸张引用排比B. 比喻夸张对偶C. 比喻拟人排比D. 对偶拟人引用【答案】C【解析】(1)C项“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是拟人“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是比喻“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是排比故选C【答案】(2)①原句将“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②原文使用短句使句式更显活泼音节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感觉【解析】(2)“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是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结构简明、节奏紧凑更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更加形象地描述出炊烟的形状、姿态和颜色更好地展现康桥景物的特点增强了画面感和节奏感修改后的句子把这些修饰语变成了一组因过多而显得累赘的修饰成分也不能起到强调作用故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3)①顺着这大道走去, ②朝阳是难得见的【解析】(3)①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可知画线处的句子应与“大道”相关根据画线处后文“走到尽头”可知画线处可填入与“顺着这大道走去”相关的句子②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地升起” 以及后文“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可知这里“它”指的是朝阳“但它来时”提示了前文是想说“它”不怎么常来故画线处可填入与“朝阳是难得见的”相关的句子7.(1)填空①在孟子看来有一种“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这种“气”“至大至刚” 被孟子称为“_______________” 那些认为培养这种“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这就是_______________的寓言故事②《西厢记》是五本二十折的宏伟巨帙最后一本是“_______________(人名)庆团圆杂剧” “萤窗雪案”“刮垢磨光”的张生一举及第与视名利为“蜗角虚名、_______________”的崔莺莺举案齐眉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7.(2)蒋勋先生评价《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记》”的故事有“生命的美感” 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中的美感7.(3)巴金的作品《家》第十三章中高家欢聚一堂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觉慧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讨饭的哭泣着的小孩觉慧摸出两个半元的硬币帮助了这个孩子小说中有这么几句话他好像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一样连忙逃走了……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你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这里觉慧认为自己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者”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阐明理由【答案】(1)①浩然之气, 揠苗助长, ②张君瑞, 蝇头微利【解析】(1)①根据“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至大至刚’”可推知“浩然之气” 根据“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可推知寓言故事为“揠苗助长”②《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老妇人“名利”熏心不惜拆散自己的女儿和张生而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的崔莺莺却视“名利”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西厢记》最后一本是“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据此进行填写即可【答案】(2)①姹紫嫣红的春天朵朵桃花“落红成阵”的自然之美②共同收拾落花体现宝黛二人对生命的尊重、怜惜之美③共读《西厢记》这类闲书表现出宝黛二人性灵相通之美④宝黛二人认同《西厢记》是“好文章”“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的高雅艺术趣味之美⑤宝黛二人借着《西厢记》曲词互相逗趣、开启懵懂爱情的情谊之美【解析】(2)解答本题结合《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相关内容找出能够体现“生命的美感”这一主题的相关情节展开具体分析即可【答案】(3)不认同客观来看觉慧是“人道主义者” 但并不“伪善”①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觉慧对自身优渥的处境感到惭愧因不能使小孩免除冻饿、无法改变社会感到悲哀正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②觉慧因为小乞丐的遭遇有所感悟体现了进步青年的自省是真诚的并不伪善③这种激烈的内心活动正表现了觉慧激进的个性为后来他的大胆反抗作了铺垫【解析】(3)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觉慧摸出两个半元的硬币帮助了这个孩子”可知觉慧虽帮助了“这个孩子” 却因为“不能使小孩免除冻饿、无法改变社会感到悲哀” 这表明他并不伪善根据“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可知这时觉慧已经因为小乞丐的遭遇有所感悟进行了一些象征进步青年的真诚的反省并不伪善正是觉慧这种激烈的内心活动表现了他激进的个性为后来他的大胆反抗作了铺垫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琛家产既丰买主第为宅为有司所奏坐免官②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A.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B.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C.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D.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答案】D【解析】(1)本题画线句中“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 “每见高祖”的主语是“贺琛” 而“与语”的主语则应该是“高祖” 故应在“高祖”与”与语”之间断开据此排除A项和C项“故省中为之语曰” “曰”字后是说话的内容应在其后停顿据此排除B项故选D【答案】A【解析】(2)A项“专门用于接待传送官府公文的人和等待皇帝征召的人”说法有误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公车上书”【答案】C【解析】(3)C项“受到高祖的当面斥责”错误依据“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琛”和“琛奉敕但谢过而已”可知高祖是把主书召到跟前口授敕令贺琛是接到敕令所以不是“当面斥责”【答案】(4)①贺琛家产丰富后买公主的府第做自己的私宅被有关官员上奏因此被免官②臣蒙受到了拔擢的恩典竟然不能效力于一职担任进献忠言的重任又不能进荐一言【解析】(4)①第府第为有司所奏被动句被有关官员上奏坐因为②荷承受曾竟然效效力居担任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2)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 柳诗首句点题为下文具体描写所见的江渡景象作铺垫B. 柳诗末句写洪水落后浮槎高挂一片萧条冷落景象C. 韦诗末句“舟自横”是说雨下的很急以至于无人撑船自己无法渡过涧口D. 两首诗同写傍晚渡口一写天晴水落一写雨急潮涨选取了不同的情境寄托了不同的情思【答案】C【解析】(1)C项“自己无法渡过涧口”错误“舟自横”在诗中是营造一种闲适的意境不是自己要渡过涧口的意思【答案】(2)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一片萧索景象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包含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无法施展的感慨因而终带排遣之意韦诗写暮春景物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深远离世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急雨舟横以动写静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解析】(2)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一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前两句写自己在雨后放晴的一天傍晚远步江边渡口时的心情结尾两句写江边渡口雨停水退后的景象久雨初晴诗人迫不及待地独自一人到江边来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己被压抑的心情却看到一派散乱荒凉之景结合这首诗写作背景和诗中意象可以看出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因而柳诗终带“排遣之意”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写于作者任滁州刺史期间开头两句写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独怜”二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上”字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的开朗最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渡口只见空空的渡船悠然自在地飘浮在水面全诗通过幽草、黄莺、树阴、小舟的意象营造幽静的意境表露了作者恬淡的心境因而韦诗自含“旷达之怀”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3答案:B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4B. -4C. 4或-4D. 16答案:C3. 哪个选项表示正确的因式分解?A. \( x^2 - 4 = x - 4 \)B. \( x^2 - 4 = (x + 2)(x - 2) \)C. \( x^2 - 4 = x^2 - 2^2 \)D. \( x^2 - 4 = (x - 2)^2 \)答案:B4. 圆的周长公式是:A. \( C = 2\pi r \)B. \( C = \pi r \)C. \( C = \pi d \)D. \( C = 2d \)答案:A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以是________。
答案:5或-57.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48.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__厘米。
答案:109.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2710. 一个数的倒数是2,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frac{1}{2} \) 或 0.5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3)^2 + 5 \times (-2) - 4 \)答案:\( 9 - 10 - 4 = -5 \)12. 解下列方程:\( 2x - 7 = 9 \)答案:\( 2x = 16 \),\( x = 8 \)13.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乘积:\( (x - 3)(x + 4) \)答案:\( x^2 + 4x - 3x - 12 = x^2 + x - 12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单元测试一、动脑思考,细心填空.(第3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1.在计算14912310⎛⎫-÷⨯ ⎪⎝⎭时,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_法.2.3t 5的14是________t ;3t 5增加1t 4后是________t .比40kg 多15是________kg ;40kg 比________kg 少15.3.☆□☆是□的________,□是☆的________,☆比□少________,□比☆多________.4.一个数的34是30,这个数的15是________.5.家家乐超市采购了320kg 白虾,上午卖出总数的35,下午又卖出总数的14,“33205⨯”表示________,“3132054⎛⎫⨯+ ⎪⎝⎭”表示________.6.这星期有害垃圾的量是上星期的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________.7.修路队修一条2000m 的路,已经修了全长的310,还剩________m 没修.8.李伯伯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菜地长18m ,宽比长短16,这块菜地的面积是________2m .9.一条彩带,用去15后还剩36m ,这条彩带原来长________m .10.王师傅要加工15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总数的25,再加工________个就完成了总数的一半.二、反复推敲,慎重选择.(每题2分,共16分)1.与112412⎛⎫⨯+ ⎪⎝⎭计算结果相同的是().A .112412⨯+B .11124412⨯+⨯C .112412+⨯D .112412++2.才子书屋6月份售出图书共1 200册,比7月份少售出15,7月份售出图书多少册?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的想法是正确的.A .聪聪:“比7月份少售出15,就是说7月份比6月份多15.”B .慧慧:“如果把7月份售出的图书量设为x 册,则可列方程:1112005x ⎛⎫-= ⎪⎝⎭.”C .可可:“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6月份售出的册数15=+月份售出的册数.”D .盈盈:“这道题的单位‘1’是6月份售出的图书量1 200册.”3.两袋大枣重量相等,第一袋吃了15,第二袋吃了1kg 5,两袋大枣剩下的质量,( ).A .第一袋多B .第二袋多C .一样多D .无法判断4.文艺书的本数的4等于科技书的27,文艺书有336本,求科技书有多少本.正确列式是( ).A .1233647⨯÷B .1233647÷÷C .2133674⨯÷D .2133674⨯⨯5.计算179897⨯时,可以运用( )进行简算.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D .加法结合律6.一件商品先提价19,后因滞销又降价19,现价与原价相比,( ).A .现价高B .现价低C .价格一样D .无法判断7.公园中有柳树180棵,________,公园中有杨树多少棵?如果列式为21803x x -=,那么横线上应该填的条件是().如果列式为218013⎛⎫⨯- ⎪⎝⎭,横线上应该填的条件是().A .杨树的棵数比柳树少23B .比杨树的棵数少23C .比杨树的棵数多23D .杨树的棵数比柳树多238.甲是10的35,乙的35是6,丙是6的35,则( ).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乙>甲>丙D .甲>丙>乙三、认真细致,用心计算.(共34分)1.直接写出得数.(8分)337⨯=5618⨯=13124÷=144÷⨯=1122-=2372⨯=667÷=7112126⎛⎫⨯+=⎪⎝⎭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54912⨯÷5518695⎛⎫-⨯ ⎪⎝⎭7756341010⨯+⨯3.解方程.(9分)3384x x -=311146x x +=1354416x +=4.看图列算式.(8分)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共29分)1.睡鼠的冬眠期大约有200天,熊的冬眠期是睡鼠的34,青蛙的冬眠期是熊的45,青蛙的冬眠期大约是多少天?(5分)2.海豚每时可以游多少千米?(6分)3.集邮.(6分)亮亮和芳芳各收集了多少枚邮票?4.王大伯家有一块22400m 的地,其中16种玉米,25种黄豆,其余的种蔬菜.种蔬菜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6分)5.水果超市运进一批苹果,第一天卖了这批苹果的13,第二天卖了这批苹果的14,还剩40kg .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6分)【附加题】(5分)实验小学女教师人数是男教师人数的57,调进2名男教师后,女教师人数是男教师人数的23,实验小学原来有男、女教师各多少人?第二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减除乘2.【答案】320172048 503.【答案】577527254.【答案】85.【答案】上午卖出白虾的质量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白虾的质量6.【答案】57上星期有害垃圾的量上星期有害垃圾的量-上星期有害垃圾的量27⨯=这个星期有害垃圾的量7.【答案】1 4008.【答案】2709.【答案】4510.【答案】15二、1.【答案】B2.【答案】B3.【答案】D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B A8.【答案】C三、1.【答案】9753191632371792.【答案】5271 633.【答案】65x=12x=112x=4.【答案】240015605⎛⎫⨯+=⎪⎝⎭(个)()424156t7⎛⎫÷-=⎪⎝⎭四、1.【答案】3420012045⨯⨯=(天)答:青蛙的冬眠期大约是120天.2.【答案】()160170km 6⎛⎫⨯+= ⎪⎝⎭答:海豚每时可以游70千米.3.【答案】解:设芳芳收集了x 枚邮票,则亮亮收集了910x 枚.9310x x -=,30x =,9930271010x =⨯=答:芳芳收集了30枚邮票,亮亮收集了27枚邮票.4.【答案】()212240011040m 65⎛⎫⨯--= ⎪⎝⎭答:种蔬菜的面积有1 040平方米.5.【答案】设这批苹果共有kg x .114034x x x --=96x =答:这批苹果共有96千克.附加题【答案】3722025⎛⎫÷-= ⎪⎝⎭(人)520287÷=(人)答:实验小学原来有男教师是28人,女教师是20人.。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在西安B. 《藤野先生》以作者的爱国之情作为内在线索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藤野先生的崇高品格组织材料C. 《列夫·托尔斯泰》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先抑后扬的写法二是传神的肖像描写三是大量运用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D.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都是回忆性散文都以记人为主内容真实事件典型同时注重艺术表现【答案】B【解析】A项“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在西安”错误应该是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在延安C项“三是大量运用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错误课文中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都是回忆性散文”错误《列夫·托尔斯泰》是人物传记故选B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朝花夕拾》等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南方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D.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B【解析】B项《朝花夕拾》是散文集3.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lòu)B.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jiáo)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腾C. 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chì)热的火焰D. 写作的各个方面他都非常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tiě)决不放松【答案】C【解析】A项“锋芒毕露”的“露”应读作“lù”B项“咀嚼”的“嚼”应读作“jué”D项“妥帖”的“帖”应读作“tiē”故选C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老王》的作者杨绛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课文叙写了一个普通人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写出了他的苦与善也表现了作者对普通的穷苦人的关心、理解与尊重B.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切的敬佩和怀念D. 《木兰诗》一文描述了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答案】B【解析】B项“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错误应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春天pīng 婷走来满园的春色摇 yè在我们的眼________ 一转头瞥见墙角的一簇三角梅生机勃勃的妖娆在春风里顿时让倦怠的我们自惭形________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pīng________婷摇 yè________眼________自惭形________【答案】眸, 秽, 娉, 曳, 眸móu, 秽huì【解析】娉曳 móu huì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6.(1)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6.(2)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条目的有什么不同?6.(3)赏析下面句中画线的词①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②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6.(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答案】(1)①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②“我”带外婆出去闲逛③“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④“我”上班时将外婆反锁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解析】(1)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对相关段落进行归纳总结第②段写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第③④段写“我”带外婆出去闲逛第⑥段写“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第⑦段写“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第⑩段写“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答案】(2)在“我”家生活期间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她对“我”的爱和陪伴以及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解析】(2)根据第⑥段“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可知在“我”家生活期间外婆系布条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根据第⑩段“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可知外婆回到四川前仍然在门上系了布条从中可以看出外婆对“我”的牵挂和关爱以及对“我”的不舍之情【答案】(3)①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②通过对外婆质朴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和童真【解析】(3)①“眼巴巴”本义指形容急切的盼望是对外婆的神态描写“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她在封闭的环境下孤独寂寞急切盼望“我”下班回来表现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②“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是对外婆的语言描写照应前面的“指指点点” 表现出外婆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和童真【答案】(4)①奇异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难以想象的世界她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解析】(4)解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课文从文中第③段“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四面张望” 第④段“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可以看出“我”领着外婆出来闲逛她总是表现出城市的陌生和好奇喜欢东张西望这是她“奇异的世界” 从文中第⑤段“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 第⑥段“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可以看出她不熟悉周围的环境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这是她“难以想象的世界” 从文中第⑧段“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 第⑨段“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可以看出外婆的精神世界是封闭的、孤独的没有朋友亲人无法时常陪伴也不能真正理解她内心的需求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她“孤独的世界”7.(1)故事情节围绕着父母阳台种植的事情展开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7.(2)文中三处画线句是对母亲的三次语言描写分析母亲分别用了怎样的说话语气?母亲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7.(4)文章⑯⑰小节独立成段分析其作用【答案】(1)①母亲征用父亲花盆种菜, ②父亲遵命割草时摔伤病危住院, ③母亲提出种花父母互相谦让【解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提示找到文中相应段落然后再以简洁语言进行概括即可“父亲种花母亲种菜”对应第①~②段“父亲败下阵来成为母亲的种菜助手”对应第⑥~⑨段由此可见第①空可根据第③~⑤段内容概括为母亲种菜受到鼓舞征用父亲花盆“母亲让父亲去割草盖菜”在文中第⑩段“父亲清醒后担心母亲受刺激母亲亲自照顾父亲”在文中第⑫~⑭段由此可见第②空可根据第⑪段内容概括为父亲遵命割草时摔伤病危住院第③空可根据第⑮~⑰段内容概括为母亲提出种花父母互相谦让【答案】(2)画线句的三句话依次用了炫耀(得意)、命令(指使)和商量的语气母亲对父亲的态度由强硬到温和(前两句母亲对父亲的态度是高高在上的第三句母亲对父亲的态度温和平等)【解析】(2)第一处由“她有些得意地对父亲说”可见母亲说话语气带着得意有炫耀之意第二处由“今天你送完孙子后割些草来”可见母亲说话带有命令(指使)语气这两次母亲对父亲说话时态度强硬高高在上第三处由“母亲又买了几个花盆用商量的口气对父亲说”可见母亲的语气变为商量态度变得温和平等不再强硬【答案】(3)读书出身的父亲退休后养花怡情和同事下棋散步他是一位儒雅的知识分子形象父亲把帮母亲种菜作为自己规律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他包容随和的个性父亲清醒后不许子女提自己摔倒的原因体现出他对母亲的关心和体贴【解析】(3)通读全文“悠闲中的父亲在楼房顶层的阳台上种起了花草”“上午和以前的老同事玩牌下棋、散散步、聊聊天”刻画了一位儒雅的知识分子形象根据“下午接孙子们回家后再帮着母亲提水浇菜”“这次他照样败下阵来并成为母亲种菜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助母亲培土、施肥、浇水”可知父亲把帮母亲种菜作为自己规律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他包容随和的个性“清醒后的父亲趁母亲出去的间隙……她的心脏病严重别再让她受刺激’”体现出他对母亲的关心和体贴【答案】(4)内容上突出表现了父母互为对方考虑结构上与标题“老爸种花老妈种菜”遥相呼应(形成对比)表现出文章的主旨家人相处中要照顾对方的感受【解析】(4)解答本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父母各为对方着想父亲让种菜母亲不再强硬要求改种花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家人相处要为对方着想结构上与标题形成呼应和对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8.(1)阅读文章②一⑧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棵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发展 ________高潮 ________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8.(2)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8.(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①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②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8.(4)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答案】老葛和妻子拼力拉扯卡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老葛跳到河里,横坐在树上用锯子锯卡在桥洞口的大桃树【解析】(1) ①老葛和妻子拼力拉扯卡在桥洞的大桃树;②老葛跳到河里,横坐在树上用锯子锯卡在桥洞的大桃树;【答案】①渲染紧张氛,突出洪水的来势之猛;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老葛冒着生命危险守桥做铺垫;③烘托人物紧张担忧的心情使老葛的性格更加鲜明【解析】(2) ①渲染紧张氛突出洪水的来势之猛;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老葛冒着生命危险守桥做铺垫;③烘托人物紧张担忧的心情,使老葛的性格更加鲜明;【答案】心理描写写出了老葛看到桃树枝堵住桥洞口的震惊,表现出老葛对桃树堵住桥洞会导致石桥垮塌的紧张和担忧校长先是感到意外,没想到老葛会提上课的要求;随之理解了老葛的心情,被老葛的举动深深打动;最后对老葛充满敬意,毕竟像老葛这样全心全意为教育的人太少了【解析】(3) 心理描写写出了老葛看到桃树枝堵住桥洞的震惊,表现出老葛对桃树堵住桥洞会导致石桥垮塌的紧张和担忧校长先是感到意外,没想到老葛会提上课的要求;随之理解了老葛的心情,被老葛的举动深深打动;最后对老葛充满敬意,毕竟像老葛这样全心全意为教育的人太少了;【答案】①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日守桥、洪水中护桥、洪水后修桥的主要内容) ;②具有深层含义,暗含老葛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③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突出人物性格;④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寄寓了作者的情感【解析】(4) ①文章的线索贯穿纹(或概括了老葛平日守桥、洪水中护桥、洪水后修桥的主要内容) ;2具有深层含义,暗含老葛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③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突出人物性格;④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寄寓了作者的情感9.(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9.(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9.(3)“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9.(4)末句中的“这”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9.(5)“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换为什么?【答案】(1)①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解析】(1)根据文章第①②段中“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等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即可【答案】(2)①鼓励, ②宝贵【解析】(2)①勉励指劝人努力鼓励一般用在长辈对晚辈的鼓励着重于督促、劝勉而使受到鼓励鼓励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着重指使精神和行动更积极、更努力多用于褒义激励激发鼓励着重指激发情感而使受到鼓励根据语境“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应选择“鼓励”②珍贵指价值高意义大宝贵珍爱重视贵重价值高值得重视宝贵极有价值不易得珍贵也指重视珍视等根据语境一般用“宝贵”搭配“财产”【答案】(3)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解析】(3)解答时需要整体感悟结合全文的主旨作答答题的关键点是抓住作者把母亲融入到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当中并对他们进行赞美的目的【答案】(4)“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解析】(4)根据最后一段中“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可以概括得出答案【答案】(5)“创造了”是已经创造“创造着”是正在创造两者位置不能调换否则就不符逻辑【解析】(5)解答时可通过把握“了”和“着”所表示的时间意义进行判断“了”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着”一般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创造了”是已经创造“创造着”是正在创造因此两者位置不能调换否则就不符逻辑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发动者是谁?中共派谁去谈判?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10.(2)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后其最终解决在当时有何意义?【答案】(1)①西安事变, ②张学良、杨虎城, ③周恩来【解析】(1)根据“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可知事件发生的地点是“西安” 故“这场军事政变”为“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主导下这场政变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答案】(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解析】(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5<200,□内最大能填()。
A.39B.40C.412.150×4=()A. 690B. 600C. 960D. 2403.364÷4商的最高位是()位.A. 百B. 十C. 个4.360÷6=()A. 6B. 60C. 600D. 365.估算323÷4时,把323估成()进行计算,其商更接近准确值.A. 320B. 280C. 360D. 3306.78×5+4=394,则394÷5的余数是()A. 5B. 4C. 787.某商店原有75袋大米,粮店又运来了160袋,商店想运走这些大米,一次最多运8袋,至少要运()次。
A. 30B. 33C. 348.高桥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班有50人.为了帮助希望小学建立小图书馆,同学们共捐献图书4800本,平均每个同学捐献图书()A. 96本B. 8本C. 400本D. 9本二、判断题(共8题;共8分)9.32÷4=7……4 ()10. 下面除法竖式的计算结果()11.819÷3的商是三位数,最高位在百位上。
()12.□÷75=75……(),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5700,()13.300里有5个60.()14.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
().15.128÷□=6……2,□里要填的数的计算方法是(128 – 2)÷6. ()16. 121÷3=40……3。
()三、填空题(共8题;共13分)17.700÷7的商的末尾有________个0.18.128是8的________倍,________的7倍是357.19.一个数除以8,商是92,余数是3,这个数是________.20.312÷3的商是________位数,商的最高位在________位上;234÷3的商是________位数,商的最高位在________位上21.428÷________ =6 (50)22.填一填,把下面的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________支。
2单元测试及答案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项填空。
(每题1分,共20分)( )1、My uncle isn’t _____ at the moment, so I have to stay at home to take care of him、A、 feel wellB、 feeling well、C、 feeling good ( )2、You look terrible! What’s the matter _____ you?A、 withB、 onC、 at ( )3、 There is ____ snow here、It’s ____ cold、A、 too much ,much tooB、 much too, too muchC、 too many, much too ( )4、 To my__________, the little girl is the first to go to bed、A、 surprisesB、 surpriseC、 surprised ( )5、、You should_________playing computer、It’s bad for your eyes、A、get upB、put upC、give up ( )6、I don’t know how to do with the problems、 Could you give me _____?A、 some advicesB、 advicesC、some advice ( )7、It’s important for us _____ in good health、A、 keepB、 keepingC、 to keep ( )8、 The radio says there is going to be a heavy rain this afternoon、I think we should _______ planting the trees until tomorrow、A、 put onB、 put upC、 put off ( )9、 Our parents often tell us __________alone in the river in summer、A、 not swimB、 not to swimC、 not swimming ( )10、- Believe in 、Youre the best in our club、A、 herselfB、 myselfC、 yourself ( )11、--Can I help you, boy?-Yes、 There is wrong with my bike、A、 somethingB、 anythingC、 everything ( )12、- I didn’t feel well to day、-You stay in bed and have a good rest、A、 shouldB、 canC、 must( )13、 The story book is very ,the students are in studying、A、 interest, interestingB、 interesting, interestedC、 interested, interesting( )14、 You look tired, you should have a good rest for _____ daysA、 a fewB、 fewC、 little ( )15、 His grandparents live in a small house, but they don’t feel 、A、 lonely, aloneB、 alone, aloneC、 alone, lonely( )16、Jill, well have training with the dog、monthsB、 a six-monthsC、 six months ( )17、 l、inda used long hair、 Now she has shorthair、A、 havingB、 to haveC、、 has ( )18、----What was Fred going to do?--He was going to put some signs old books、A、 up; asking forB、on; to ask toC、 up; asking to ( )19、David、 we sugar、 Could you go and buy some?A、have been run out ofB、have run out ofC、have been run out ( )20、Jimmy, your books are everywhere on your desk、hearted person, so he always shared his fish with his neighbors who did not know how to fish、 One day, he thought that it would be more27 if he taught them how to fish、 So he called his neighbors together and showed them how to fish、 Everybody was very happy that they could28 the fish they themselves caugh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oo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But it’s not good if we give only food to them、29 , we should give them a chance to learn new skills、 A technical train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people in need, and they will learn the ability to30 money、 People can learn a lot of useful things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what they learn can help them on the way to find jobs、( )21、A、 solveB、 changeC、 answer ( )22、A、 lonelyB、 illC、 silent ( )23、A、 passB、 failC、 know (24、A、 repeatB、 forgetC、 need ( )25、A、 programB、 learnerC、 family ( )26、A、 afraidB、 luckyC、 able ( )27、A、 interestingB、 helpfulC、 useless ( )28、A、 feedB、 touchC、 eat ( )29、A、 NextB、FinallyC、 Instead ( )30 、A、 makeB、 giveC、 pay 三、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满分40分)AA middle school organized a “No TV Week” program、 All the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worked together for this program and most of them found it to be a very goodone、The headmaster said, “The idea was not to stop watching TV completely but for the students just to find how much time they watch TV and try to use the time for other things、”What did the students say about this “No TV Week”? One boy said, “I can’t believe I haven’t watch TV for a week, but it’s been fun doing it、” A girl student said, “I’m going to give up all TVprogr ams except for ‘Our Animal World’ and other language-teaching program、I’ m really pleased that I have more time to do things like walking and thinking、 I enjoy this ‘No TV Week’ very much …” But not all the students thought it was good、 Here one student Tom said something different, “I don’t like ‘No TV Week’ because I like watching TV、 I have lots of favorite programs and I don’t want to miss them、 But we have to do it、” ( )31、“No TV Week” program was organized_____________、A、 for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countryB、 by one middle schoolC、 in middle schools all over the country ( )32、The aim of “No TV Week” program is to________、A、 let students watch TV for longB、 stop students watching TV completelyC、 ask students to find time for other things( )33、 Watching no TV was _____________ what the boy thought、A、 as hard asB、 not harder thanC、 easier than( )34、 The girl decided ___________、A、 only to watch some of the TV programsB、 not to watch TV at allC、 to watch all TV programs( )35、 ________________ took part in “No TV Week”、A、 Not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schoolB、 Non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choolC、 All the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BFred set up a student volunteer project at their school、 Last Saturday, he ,with his three friends ,went to visit some old people who had no children、 The old people lived ina small village far away from their school, so they went there by bus、 They got there at10:20 a、m、 and stayed there for a whole day、 They brought some things for them、 They chatted with the old people, and did some housework for them、 Fred took a lot of photos with theold people、 The next morning they said goodbye to themat7:45、 They thought they spent the most interesting weekend、“Volunteering is great!” said Fred、 His friends also said they would not give up volunteering、( )36、 Where did Fred set up a student volunteer project?A、At his home、B、In his class、C、 At their school、 ( )37、 Who did Fred with his friends visit last Saturday?A、His teachersB、 His classmates、C、 Some old people with no children、( )38、What didn’t they do there?A、 They cooked for them、B、 They chatted with them 、C、 They did some housework、 ( )39、 When did they leave the village?A、7:45 a、m、B、7:45 p、m、C、10:20 a、m、 ( )40、 How was their weekend?A、 It was exciting、B、It was interesting、C、 It was boring、 CMary has four cousins、 They are Betty, Peter, Bill and Ann、 Mary is the oldest of the five、 Betty is thirteen years old、 She is two years younger than Mary and one year older than Peter、 Bill is nine, and Ann, the youngest, is seven、 Betty and Peter are good runners、 But Peter runs faster、 Mary and Ann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Mary plays better than Ann、Bill is the best singer of the five、 Mary and Betty study in the same middle school、 Peter, Bill and Ann study in a primary school、 The five children all work hard at school、 But Betty works the hardest、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正(T), 误(F)、 ( )41、Peter is one year younger than Betty、 ( )42、Betty doesn’t run as fast as Peter、 ( )43、 Mary sings better than Bill、 ( )44、Betty and Bill don’t study in the same school、( )45、 Mary is nine years older than Ann、 DMary is a little girl、She is only five、She doesnt go to school、Of course she doesnt know how to read and write、But her brother,Tom,is a school-boy、He is ten、One day Tom sees his sister at the door with a pen in her hand and a large piece of paper in front of her、"What are you doing,Mary?"he says、"Im writing a letter to my friend Kitty",says Mary、"But how can you?"says her brother、"You do not know how to write"、"Well,"says Mary、"It does not matter because Kitty does not know how to read"、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正(T), 误(F)、( )46、Mary is not a school girl、 ( )47、Tom does not know how to read and write、 ( )48、One day Mary is flying a kite in the room、 ( )49、Mary and Kitty are good friends、 ( )50、Kitty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四、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满分10分)A)根据首字母及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单词的拼写,使句意明确,语言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