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案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36.50 KB
- 文档页数:7
中东(第2课时)预学目标:1、通过对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内容的复习,熟练掌握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2、通过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居民与聚落》,熟练掌握中东地区主要的人种、语言、宗教和聚落景观。
预学内容:1.阅读七年级地理上册P65页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中东有哪些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分布最广的气候是什么?2.阅读七年级地理上册P75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79页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说出中东地区主要的人种、使用语言;复习P80页世界三大宗教并说出它们的发源地,及世界三大宗教有哪些发源于中东,复习西亚的民居厚墙加小窗的特点,这与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中东水资源及其分布状况,说明水资源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材料及图片,知道中东人口、民族和宗教特色等,了解中东的多元文化,并说明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快速阅读教材P48页‘匮乏的水资源’及图8.7、P49页‘多元的文化’及图8.10和图8.11,用铅笔勾划出可以解答目标要求的语言描述。
1.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国家之间因为争水而发生冲突(说出课本哪一页哪幅图即可,可以简单举出其中一个例子)?2.中东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他们都把哪里作为圣城?【互动探究一】1.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中东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
并以麦地那为例,描述这种气候的特征。
探究记录:通过分析,中东分布最广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
2.对照中东水资源分布图,在图中找出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三条河流。
探究记录:通过分析和读图,中东河流________(多/少),而且分布__________。
结论:中东_________资源匮乏。
第一节中东(第二课时)一、课程标准1、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征,以有造成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气候干旱2、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由于多种文化的汇聚而产生的冲击,从而进一步了解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3、通过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通过了解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干旱的气候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三、讲授方法和教学前准备4、教学课件5、查找一些资料和照片,内容包括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以及中东地区的各宗教和民族6、查找中东地区的新闻资料,分析其中的原因四、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中东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幅图图展示课件:中东的河流图学生:沙漠面积广大讲述:阿拉伯半岛上竟然一条河流也没有。
想一想,为什么这里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活动:“麦地那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请学生描叙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
展示课件:中东的河流图提问:上面的说明这里常出现很多国家争夺一条河流的情况,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提示:由于干旱气候,才使水资源在这里显得尤为珍贵讲述: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阅读材料课本56页)转接:既然这里水资源如此缺乏,那么这里能不能发展农业?(可以发展节水农业)展示图片:(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喷灌、滴灌)解释:以色列国土三分之二都是沙漠,全年7个月无雨。
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人靠科学用水,建成了现代农业,令世界惊叹。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同时防止了土壤盐碱化。
小结:我们中国西部也有与以色列相类似的情况,在农业生产上,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转接:我们已经了解了中东地区战争频繁的自然原因,有没有人文原因?你们已经查找了中东地区冲突的相关资料,谁能为大家分析一下?(民族、种族、宗教、领土、历史等方面)总结:学习了这一节内容,你们应该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精品教案8.1中东(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借助阅读材料和地图,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1.本区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东长期战争、冲突不断的原因除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因石油而战、因水而战、或因宗教文化差异而战等。
今天我们就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讲授新课电脑展示:课本53页图8.5“ 1999年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提出问题:①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各占多少?②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学生回答:①中东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
②因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比重较大。
老师评价小结:回答得非常好,从储量、产量和输出比重可以看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课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征,以及造成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气候干旱。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由于多种文化的汇聚而产生的冲突,从而进一步认识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
通过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建设生活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重点难点
.中东地区干旱的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图、资料
学法
教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中东
长期的热点地区: 3.匮乏的水资源
1.重要的地理位置 4.文化上的差异
2.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过程时
间
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情景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中东地区的两大热点问
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这节学生听讲。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中东地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社会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中东地区为例,分析其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回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操练(10分钟)针对中东问题,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东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拓展(10分钟)探讨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合作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的重要性。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1课时“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1.在“世界地图”“中东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说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产油国及其首都。
2.运用中东石油分布图和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统计图表及其它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三洲五海”重要的地理位置。
播放视频,《导入视频:叙利亚实现停火有多难?》众所周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地区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这里有着频繁的冲突和战争,我想这里频繁的战争和冲突在为众多媒体所关注的同时一定也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球,那么下面就请大家结合你们的所见所闻来谈一谈你们印象中的中东是为何而战?小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中东长期战乱有以下4个原因,“领土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我们一起随小记者去看看他搜集到的资料吧!【领土之争】任务1在世界地图、中东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说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产油国及其首都。
活动一:读图明确位置读图8.1,说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
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
活动二:图解地区称号1.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填入下面的表格。
国家所跨大洲阿塞拜疆亚、欧土耳其亚、欧埃及亚、非2.中东周围有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其中哪一个是湖泊?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活动三:把握咽喉要道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这些水域当中,哪些是相通的?通过哪些水道相通?(里海和地中海通过土耳其海峡相连,地中海和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阿拉伯海和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相连)3.在下面框图中填出相互连通的海洋名称。
4.说明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同时也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使中东地区成为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中东教学设计前面我们已经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两方面分析了中东为什么成为长期热点地区。
今天我们再从另外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中东成为焦点地区的原因。
匮乏的水资源我们先来看一则联合国的统计资料。
资料中,缺水的国家中有哪些是中东国家呢?20个国家,有10个国家是中东地区的国家。
充分显示中东地区缺水严重,那么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作为调查员分析一下,中东地区水资源状况,大家按照调查表的程序,分组一起讨论一下。
我们一会找小组代表谈谈你们组的调查结果。
1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地图册p23),找出中东有哪些气候类型,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以及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你怎么知道是热带沙漠的呢?依据是什么(地图册p23)全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亚热带,就高温少雨嘛?依据是什么?课本49页8.9图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读图(横坐标表示12个月;纵坐标表示气温和降水;红点表示对应月的气温,蓝柱表示各月的降水量)2中东主要河流湖泊有哪些?哪些国家地面没有河流?(课本p48图8.7及地图册23页)中东河流分布特点?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利塔尼河水、约旦河、太巴列湖水。
河流稀少,水量较小,河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河流流经多个国家)。
那些国家因地面没有河流的国家叫做无流国。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3为什么说中东地区为水而战?水资源匮乏,那么为什么水资源匮乏呀?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河流稀少,且分布不均(有的国家有水,有的没有,那必然没水的必然要抢有水的),多国共用,(若上游国家拦截了下游的水),所以水成了中东最稀缺的资源,从而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世界上最早争夺水资源的战争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位于今天伊拉克南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座古城,为了争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控制权而相互宣战。
当代,中东由水资源引发的冲突也非常多。
《中东》优质教案第二课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东》章节,具体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石油资源、历史冲突以及中东和平进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特点,掌握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
2. 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其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
3. 通过学习历史冲突和和平进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和平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历史冲突和和平进程。
2.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特点,以及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中东地区相关图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世界著名建筑,激发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好奇心,引入新课。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特点,讲解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地图,分析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中东地区历史冲突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冲突的背景和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2. 中东地区民族和宗教3.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4. 中东地区历史冲突5. 中东和平进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中东地区的历史冲突及其影响。
答案:中东地区历史冲突主要包括五次中东战争,这些战争对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进展。
答案:中东和平进程主要包括《奥斯陆协议》、《戴维营协议》等,这些协议为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历史冲突和和平进程方面的理解还需加强。
《中东》教案第二课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东》章节,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石油资源、历史冲突和和平进程等。
详细内容如下: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 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及其对地区政治的影响;3.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4. 中东地区的历史冲突和和平进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宗教、石油资源等基本情况;2. 使学生认识到中东地区历史冲突的复杂性,了解和平进程的艰难曲折;3.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及其对地区政治的影响;中东地区历史冲突的复杂性。
2.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中东和平进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中东地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2. 新课导入:讲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宗教、石油资源等基本情况;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4. 例题讲解:分析中东地区的历史冲突和和平进程,讲解相关习题;5. 随堂练习:让学生填写中东地区地图,标注重要城市、民族和宗教分布;7. 课堂拓展: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中东地区的历史冲突对地区稳定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地理位置与重要性;2. 民族、宗教及其影响;3. 石油资源与国际政治经济;4. 历史冲突与和平进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分析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对地区政治的影响;(3)探讨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4)论述中东地区的历史冲突和和平进程。
《中东》教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分析中东水资源及其分布状况,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运用有关材料说明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了解中东的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运用有关材料,说明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策略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中东水资源及其分布状况,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从而培养人地协调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都会缺少这样或那样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
有些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可以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但有些自然资源尤其是与土地紧密相关的可再生资源,如耕地资源、水资源等,则主要靠自身解决,于是需要对这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有关资料,说明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了解中东的多元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一定地区的人们,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
引导学生通过对图片及各种资料的分析,思考中东的这些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限制中东各国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A.石油资源B.土地资源C.水资源D.森林资源2.中东地区是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对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B.地处两洋两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
C.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
D.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
【参考答案】1.C 2.B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中东一、匮乏的水资源1.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河流:河流稀少,严重缺水。
3.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措施:淡化海水、兴修水利、节水农业等。
二、多元的文化1.干旱气候对衣食住行的影响。
第一节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中东单元八学科地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运用中东气候分布图、中东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以及中东河流图等资料说出中东水资源的分布状况,说明水资源对中东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有关图片、文字等资料描述中东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习俗。
教学重点中东水资源的特点,中东文化及习俗。
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问:记者在中东地区发现很多图中的设备,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学生回答预设问题。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产生疑问,中东地区为什么要进行海水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匮乏的水资源匮乏的水资源采访内容:1.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中东的河流有什么特点?主要的河流有哪些?3.如何解决中东用水和缺水问题?在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总结:1.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少雨2.中东地区河湖少,且分布不均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读图,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匮乏。
匮乏的水资源多元的文化主要河流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利塔尼河、约旦河、尼罗河。
3.兴修水利、海水淡化、高效节水技术、农业科研多元的文化采访内容:1.中东地区的居民主要属于哪个人种?2.中东地区主要的民族。
3.中东地区的宗教。
阅读和搜集材料,并进行展示总结。
总结:1.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2.民族分布宗教阿拉伯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波斯人伊朗伊斯兰教土耳其人土耳其伊斯兰教犹太人以色列犹太教3.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搜集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及合作的精神。
课堂总结。
蒙阴四中教师教案课题第八章第一节中东课型新授课编号014主备人(首次备课时间)5--4 二次备课时间5--4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本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教学难点 1.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1:引导学生由生活走进地理。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2:从地理的角度探究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深化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促使地理新知识点和能力的形成。
教学准备利用媒体的时事报道,引导学生关注伊拉克战事发展及战争对中东地区和世界造成的影响。
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组织学生进行资料互换。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同学们,走过了我们临近的国家,今天我们又踏入了东半球其它的国家,第一站,我们来到中东……一、探热解中东教师:请留意大屏幕。
课件展示:①伊拉克战争新闻片片段②新闻材料片段,既二战后中东战争资料③灾难深重的伊拉克儿童图片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中东的印象──自主学习合作共建教师:(归纳)长期战乱不断,局势动荡不安,这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使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
二、二洋三洲五海之地课件展示:中东的范围动画展示,相关资料链接学生回答:(伴随学生回答教师:中东包括了哪些国家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资料链接:中东范围教师:这里有你早已熟悉的国家名称吗?你能否在地图上找到中东主要国家的位置?1.中东石油的储存、生产、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2.中东石油的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3.石油输出。
堂上练习:自我评价启动──填石油运输路线结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中东的石油。
石油既给中东带来财富,也使某些耗油大国垂涎三尺,此中东战事更加频繁,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
问题升级: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明天没有石油的中东出路何在?知能应用巩固小结诊断评价作业布置与预习提纲。
中东第二课时
xxx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
究点中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问题导入
下面是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说明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图8-1-13
知识链接
(1)中东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中东气候干燥,导致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3)中东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因此骆驼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4)中东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因此中东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是平的,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
(5)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中东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
(6)河流、湖泊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东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
结论:中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拓展应用
威海中考下列解决中东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用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B.通过海水淡化方式增加水资源供给
C.种植业选择耐旱作物
中东(二)⎩⎪⎪⎨
⎪⎪⎧匮乏的水资源⎩⎪⎨⎪
⎧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燥,河流稀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导致需水量增加影响:由于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 引发冲突多元的文化⎩⎪⎨⎪⎧民族:多数居民属于阿拉伯人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的发源地,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易错点 中东地区油比水贵。
中东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多数国家水资源短缺,有的国家甚至没有河流。
在中东一河多国共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也是导致中东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之一。
本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所以在本区“水比油贵”。
易混点 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城。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城,不是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圣城。
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
一、选择题
读“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完成1~2题。
图8-1-14 1.由图可知,麦地那所在的中东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本地区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
A .人口稀少
B .水资源缺乏
C .耕地稀少
D .资金缺乏
[解析] 1.C 2.B 从图中可知,麦地那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缺乏是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
3.解决中东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错误做法是( )
A.以色列用滴灌等节水技术解决缺水问题
B.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水资源
C.农业以种植耐旱作物为主
D.通过战争的手段夺取所需水资源
[解析] D 通过战争的手段夺取所需水资源,会导致中东矛盾激化,出现社会动荡,局势紧张。
4.导致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根本原因是( )
A.中东地区气候类型单一
B.气候干燥,河流稀少
C.宗教矛盾错综复杂
D.农牧业发达,耗水较多
[解析] B 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导致水资源匮乏。
读图,回答5~6题。
图8-1-15
5.穿着图中传统服饰的居民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解析] A 图中居民身穿白色衣服,衣服衣袖宽大,袍长至脚,属于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
6.关于图中居民主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D.该地区人口稠密
[解析] C 阿拉伯人分布于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教。
中东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由于气候干燥,人口稀少。
这里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水资源匮乏,河流水能资源不丰富。
每年的当地时间10月22日,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拥入沙特麦加,准备参加穆斯林朝觐活动。
一年一度的穆斯林朝觐活动于25日正式开始,有来自世界各地约400万穆斯林云集麦加和周围几个朝觐地点。
据此完成7~8题。
7.穆斯林是对哪个宗教教徒的称呼(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8.下列哪个城市不是该教的圣城( )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孟买
[解析] 7.B 8.D 穆斯林是对伊斯兰教教徒的称呼,孟买是印度的
城市,不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9.中东地区( )
A.是“五洲三海”之地
B.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C.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输入地
D.人们在干旱环境中运用节水技术种水稻
[解析] B 中东地区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输出地。
人们在干旱环境中运用节水技术种植节水作物。
二、综合题
10. 日照中考下图区域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8-1-16
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份
气温/℃17 20 24 27 32 36 37 36 34 29 23 19
降水量/
6 3 12 15 8 0 0 4 0 4 16 8
毫米
(1)该区域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不是真正“海洋”的是______,“三洲”界线中属于人工开凿水道的是__________。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共同的圣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域石油集中分布在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2)根据气候资料与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3)简述中东地区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东地区。
(1)里海周围是陆地,不是真正的“海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共同的圣城。
中东地区的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河流稀少,根据表格可知该地区降水稀少。
(3)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和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
[答案] (1)里海苏伊士运河耶路撒冷波斯湾(2)该区域气
候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河流稀少。
(3)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和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
11.读材料及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埃及首都开罗112年来首次下雪。
埃及等中东国家当地时间12月13日出现反常天气,降下厚厚白雪。
耶路撒冷,民众走在雪地之中。
中东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风雪袭击,迫使道路关闭,学校停课。
材料三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和开罗气候图
图8-1-17
(1)读材料一可知我国石油从________(国家)进口最多,该国位于______地区。
(2)读开罗气候图,可知开罗属于________气候,很少下雪。
(3)耶路撒冷是__________教、________教、________教的圣城。
(4)读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可看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及其沿岸地区,A线和B线主要输往________________地区,C线主要输往______地区,其中____线运量最大。
(5)中东地跨三个大洲,写出两个跨两个大洲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沙特阿拉伯中东(2)热带沙漠(3)伊斯兰基督犹太(4)波斯湾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亚 C (5)土耳其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