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26生物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98.29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普通生物学考查要点:1绪论:生物的特征,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研究生物学的方法2生命的化学基础:原子和分子,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细胞的结构,真核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细胞通讯4细胞代谢:能与细胞,酶,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呼吸,光合作用5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6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7营养与消化:营养,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8血液与循环: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血液的结构与功能,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9气体交换与呼吸: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对高山的适应,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10内环境的控制:体温调节,渗透调节与排泄11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适应性免疫(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2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性质,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激素与稳态1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人脑14感觉器官与感觉:感觉的一般特性,视觉,听觉与平衡感受,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皮肤感觉15动物如何运动:动物的骨骼,人类的骨骼,肌肉与肌肉收缩,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16生殖与胚胎发育: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人类的生殖,人类胚胎的发育17植物的结构和生殖: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殖和发育18植物的营养: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营养与土壤19植物的调控系统:植物激素,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20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第一定律,遗传的第二定律,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遗传的第三定律,细胞质遗传2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DNA复制,遗传信息流是从DNA 到RNA到蛋白质,基因突变22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23重组DNA技术简介: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重组DNA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24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癌基因与恶性肿瘤25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生物的微进化,自然选择26物种形成:物种概念,物种形成的方式27宏进化与系统发生: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生物的宏进化,生物的系统发生,进化与发育的修饰28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命的起源,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29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真核细胞的起源,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多细胞真。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1科目名称:普通生物学适用专业: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及要求《普通生物学》是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前必须达到的知识平台,生物届是一个整体,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稳态、发育、遗传、适应与进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对生物届普遍适用的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科学的全貌的和普遍的规律性的知识的了解。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等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
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普通生物学作为生物学和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意在考核学生的生物学基础掌握情况,为未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分值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结构(1)试卷内容结构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 20%选择:10%填空:10%简答题:40%论述题:20%三、考试内容及具体要求:第一篇细胞一、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考核知识点:1、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的结构。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4、细胞通讯。
考核要求:1、掌握原核细胞的结构特征。
2、掌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线粒体、质体、微体、细胞骨架、细胞壁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3、掌握细胞连接的方式。
4、熟练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特点。
5、举例说明什么是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二、细胞代谢考核知识点:1、能与细胞。
2、酶。
3、物质的跨膜转运。
4、细胞呼吸。
5、光合作用。
考核要求:1、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生命活动为何需要不断输入能量。
《生物统计学》考试大纲适用专业:071300生态学一、复试考试性质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物科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的各种现象和数据资料的学科。
因此,将生物统计学作为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课程,意在考核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为未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在复试过程中的专业水平考试科目设定为生物统计学,其目的是公平、有效地考核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对生物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运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生物统计学理论基础。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试验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 试卷内容结构生物统计学(100%)四、试卷题型结构简答题、论述题五、考查内容第1章绪论考核知识点:1.生物统计学的概念2.生物统计学的功用3.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内容4.生物统计学常用的统计术语考核要求:1.掌握生物统计学的概念2.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功用3.掌握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内容4.掌握生物统计学常用的统计术语第2章资料整理和描述性统计考核知识点:1.资料的分类方法2.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3.基本集中量数——平均数4.方差的概念考核要求:1.掌握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的分类2.掌握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项目3.掌握基本集中量数——平均数的种类4.掌握变异量数的种类第3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考核知识点:1.随机事件、概率、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2.数学期望、方差和相关系数考核要求:1.掌握随机事件、概率、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2.掌握数学期望、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性质及其统计学内涵第4章抽样分布及统计推断原理考核知识点:1.总体、样本和抽样2.一些重要统计量的分布3.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4.统计推断原理5. 两类错误和显著性水平考核要求:1.掌握总体、样本和抽样的概念2.掌握一些重要统计量的分布3.掌握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4.掌握统计推断原理5. 理解两类错误和显著性水平第5章t检验考核知识点:1.样本t检验的适用条件2.t检验的主要类型考核要求:1.掌握样本t检验的适用条件2.掌握t检验的主要类型及其对数据的要求第6章X2检验考核知识点:1.拟合优度检验2.独立性检验考核要求:1.掌握拟合优度检验的方法及适用数据类型2.掌握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及适用数据类型第7章方差分析考核知识点:1.方差分析的概念与基本原理2.方差分析的步骤3.多重比较考核要求:1.掌握方差分析的概念与基本原理2.掌握方差分析的步骤3.掌握多重比较的概念与主要方法第8章直线回归与相关考核知识点: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2.相关系数与决定系数3.回归和相关的区别与联系考核要求:1.掌握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2.掌握相关系数与决定系数内涵与关系3.掌握回归和相关的区别与联系第9章非参数检验考核知识点:1.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2.主要非参数检验方法考核要求:1.掌握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区别2.了解主要非参数检验方法第10章试验设计考核知识点:1.试验设计的概念2.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3.主要的试验设计方法考核要求:1.掌握试验设计的概念2.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3.掌握主要的试验设计方法六、参考书目生物统计学,杜荣骞,2014(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3科目名称: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学科教学(数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为选拔学位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水平,考查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了基本的数学教学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了解20世纪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历史。
了解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
理解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掌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数学教学的基本问题了解数学教学原则的内涵。
结合实例分析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数学教学原则。
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知道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三)中学数学的逻辑基础知道数学概念的内涵及特点。
会分析数学概念的定义方式。
理解数学推理与证明的方式。
理解数学思维的特点。
(四)数学概念教学了解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
掌握概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五)数学命题教学了解数学命题及其表示形式。
掌握数学命题教学的方法。
(六)数学解题教学理解中学数学问题的分类,会解中学数学题。
掌握解题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途径。
(七)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
知道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有哪些。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途径。
(八)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九)数学教育评价了解数学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理解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理解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三、关于内容要求程度的说明了解:能够描述数学教学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基本数学教学理论的观点。
理解:在了解基础上,能够举例说明数学教学理论的重要观点。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2科目名称:基础生物化学适用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基础生物化学》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及要求本考试是报考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了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及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大纲,适用于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基础生物化学》考试的考生。
要求考生具备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相关的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全面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相关研究进展,理解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具备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及实时的相关研究进展。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 参考书目《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朱圣庾主编,第四版,2017《现代生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黄熙泰主编,第三版,20124. 试卷结构(1)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功能及代谢等方面110分(2)考查综合知识应用40分5. 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40分(10题,4分/题)简答题70分(10题,7分/题)论述题40分(2题,20分/题)三、考试内容本考试涵盖由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三部分构成的生物化学知识体系。
要求考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掌握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生物氧化)。
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主要包括DNA的复制、RNA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及细胞代谢调控等。
第一章绪论了解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以及本课程的地位、要求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了解蛋白质三、四级结构,蛋白质的功能和分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掌握蛋白质基本的组成单位—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性质;蛋白质的一、二级结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的方法;蛋白质测序方法。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1科目名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学科教学(思政)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一、课程简介《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对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教育课程。
它不仅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而且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主要研究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地位、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与教材、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
二、考查目标1. 系统掌握《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2. 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地位、课程理念、课程标准。
3. 能够运用相关的学科教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将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考核知识点:1.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2.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地位3.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的理念4.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的目标考核要求:了解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理解思想政治(品德)课在中学德育中的重要性;理解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涵义及其功能;掌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与教材考核知识点: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2.思想政治(品德)教材考核要求:了解课程标准的涵义及基本结构;理解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了解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理解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新要求;把握思想政治(品德)教材使用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考核知识点: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概述2.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3.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4.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策略与途径考核要求:了解课程资源的涵义、特点;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把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了解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掌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策略。
宝鸡文理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科目代码:818一、考试要求1.基本概念能够准确理解相关的概念,如课程、教学、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
2.基本理论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如课程的历史发展、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选择和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等。
3.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二、考试内容1.绪论(1)课程与教学论概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2)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2.课程概论(1)课程的概念、意义与地位课程定义。
与课程定义相近的概念辨析。
课程的意义与地位。
(2)课程的历史发展学校课程的诞生。
古代学校的课程。
现代课程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3)课程的影响因素影响课程的外部因素。
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
3.课程的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的层次。
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概念、特点和教育意义。
课程标准的构成。
课程标准在学校中的落实。
研读课程标准的基本策略。
(3)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关系。
课程资源的核心——教科书。
教科书之外的其他课程资源。
4.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含义。
课程目标的取向。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含义。
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取向。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我国小学课程内容的特征。
5.课程开发与学校课程建设(1)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
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
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
(2)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学校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
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
学校课程建设的未来趋势。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60科目名称:地质学适用专业:生物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地质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地质学》考试是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各专业的地质基础课考试。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建立正确的时空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念。
要求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地质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填空题30分;名词解释40分;判断题20分;论述题60分。
三、试卷内容第—章绪论考核重点:掌握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壳演化历史,地质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地质学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了解地史学、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学科的实践性、现象的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地质学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考核重点: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表面形态;了解地球的密度、重力和内部压力,地球的温度,地球的磁性与电性,地球的放射性,地球的弹性和塑性;掌握外部圈层构造,内部圈层构造;了解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方法和原理,其他测年方法和原理,地球的年龄,地质年代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一般概况;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尤其是中国地质年代表。
第三章地壳及其物质组成考核重点:了解大陆(洋)地壳的划分、特点及关系;了解地壳的活动性,地壳稳定(活动)区的特征;掌握地壳的元素丰度,地壳元素克拉克值的特征及化学意义;掌握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形态、物理(化学)性质,矿物分类等;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地壳的化学成分;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分类,尤其是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及其产物考核重点: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地质作用及其类型;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陆源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内源沉积岩;地质营力的地质作用区别;风化作用的类型;河流和海洋的剥蚀作用;沉积作用的主要类型;什么是“鲍马层序”?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尤其是沉积岩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科目名称:教育学基础适用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法学、学前教育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年月《教育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教育学基础考试是为沈阳师范大学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级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教育学基础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试卷结构说明一、考试分数及时间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教育学基础约分.中国教育史约分.外国教育史约分.教育研究方法约分.教育心理学约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名词解释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简答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论述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案例分析题题,共分五、参考书目.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第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年。
.《教学论》迟艳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
.《教育学原理》柳海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第版。
.《中国教育史》(第版),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月。
.《外国教育史》贺国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年月。
.《教育研究方法》金哲华、俞爱宗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年月。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月第版、年月第次印刷。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8 考试科目名称:俄语综合一、考试要求一、文学史:了解俄罗斯文学的全貌,包括俄罗斯古代文学,18世纪、19世纪、20世纪俄罗斯文学。
了解各个时期文学的社会背景、文学概况以及重要作家及其他们的作品。
二、国情:掌握俄罗斯地理和历史的有关知识。
俄罗斯地理要掌握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和自然带,各种资源,人口和行政区划,工业、农业、交通、经济区划等。
俄罗斯历史要掌握俄国史、苏联史、俄罗斯历史等二、考试内容一、文学史:(一)古代文学:基辅罗斯时期,东北罗斯时期,中央集权国家建立时期(二)18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分析(三)19世纪文学:1. 普希金:生平与创作道路,抒情诗,叙事长诗,诗体小说,散文体小说2. 莱蒙托夫:生平与创作道路,抒情诗,长诗,《当代英雄》及其它小说3. 果戈理:生平与创作道路,中、短篇小说,《钦差大臣》,《死魂灵》4. 屠格涅夫:生平与创作道路,《猎人笔记》,长篇小说:《前夜》等5. 阿•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平与创作道路,《大雷雨》6.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与创作道路,《罪与罚》,《白痴》7.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与创作道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8. 契诃夫:生平与创作道路,小说作品,戏剧作品(四)20世纪文学:1.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概述,白银时代文学2. 亚历山大•勃洛克:抒情诗,长诗《十二个》3. 安娜·阿赫玛托娃:抒情诗,长诗《安魂曲》4. 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抒情诗,长诗5.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6. 谢尔盖·叶赛宁:抒情诗7.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抒情诗8. 伊万·布宁:短篇小说、长篇小说9. 高尔基:抒情诗、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10.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1. 索尔仁尼琴:《癌病房》、《第一圈》、《古拉格群岛》12. 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狗心》二、国情:(一)俄罗斯地理地理位置、疆界、气候和自然带、气候类型、自然带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河流和湖泊、地形特征、矿产资源分布、人口数量、人口的民族和宗教组成、行政区划、城市和农村人口、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煤炭工业和电力、黑色和有色金属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和管道运输、经济区划、经济区特色、城市概览(二)俄罗斯历史基辅罗斯、莫斯科罗斯、俄国首任沙皇伊凡四世、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彼得一世改革、“开明专制”政策、农民战争、农奴制时代的没落、1812年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资本主义时期的俄国、苏维埃体制的巩固与发展、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从“解冻”到“停滞”苏联解体。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3科目名称:古生物学适用专业:生物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古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古生物学》是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生物学专业的基础课课程。
考试的主要目的和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古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及生物进化理论;掌握古生物门类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灵活运用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名词解释40分;简答题50分;论述题60分。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基础知识考核重点: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分支领域;化石的定义;制约化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化石化作用的类型;化石保存类型;物种的定义;分类的7个基本阶元,优先律、同名律、单名法和双名法。
第二章生物演化考核重点:生命起源假说;生命起源的历程;早期生物演化事件——寒武纪大爆发,澄江生物群,植物演化历程等;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微观进化和宏观进化的概念;成种方式等;集群绝灭的概念和显生宙五大绝灭事件。
第三章古生物学的应用考核重点: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地理学、埋藏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等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生物地层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带的划分和对比;古生物地理区划,古生物地理与古地理,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的联系;埋藏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第四章原生生物类考核重点:原生生物概念及分类;有孔虫(蜓目)的壳体结构和形态演化;地史分布。
第五章动物和植物的主要门类考核重点:海绵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层孔虫类的特征,刺胞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珊瑚的分类和特点;腕足动物和苔藓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软体动物的演化趋势;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节肢动物的起源和化石分布;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以及起源和化石分布;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颌的起源演化,四足动物的起源,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鸟类的起源,哺乳动物的分类,人类的起源;维管植物的特点,孢粉学的基本理念,植物的主要分类及特点;遗迹化石的基本类型,遗迹化石在地层学中的应用。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2科目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学科教学(语文)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适用专业:045103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一、课程简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主要总结语文教学经验、探索和揭示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具有语文教育专业性和实践性。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课程教学论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语文课程性质、目的、语文教学过程、教材、教法、教师、学习等问题,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熟悉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掌握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训练体系。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文本解读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名家对文本阅读的阐释1、叔本华、王国维的阐述2、歌德、鲁迅的阐述3、康德、李泽厚的阐述4、文本解读的教学实践5、解读使阅读教学有序化成为可能第二章三“美”教学和三步分析法1、三“美”教学(一)2、三“美”教学(二)3、三步分析法(一)4、三步分析法(二)第三章多元有界与文本中心1、多元有界观的曲折历程2、多元有界的理论依据3、多元有界的教学实践运作4、文本中心与一元深化第四章构建立足揭秘的艺术形式知识体系1、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的探索2、阅读知识理论的新内容3、构建旨在揭秘的艺术形式知识新体系4、引入有助揭秘的鉴赏方法和批评理论第二部分语文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章文本阅读教学1、不同任务下的确定与不确定2、引入相对最好的解读、创造相对最好的教学第六章写作教学1、模仿——创造法2、先放后收法与多作多改法3、读写相通相异论4、传统经验与现代理论5、作文批改与作文讲评第七章口语交际教学1、口头表达与口语交际的技能2、口语交际的准备和情境活动第八章语文课堂教学技巧1、语文教学设计的技巧2、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技巧第九章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1、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2、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性质3、掌握基本教学环节和常规教学方法4、从撰写规范教案起步5、从“模拟教学”训练起步第十章语文学科的其他新探索1、高中选修课2、综合性学习3、探究性学习4、考试评价改革参考书1、赖瑞云主编:《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生物化学考试科目代码:338
一、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对生命过程中的化学现象有系统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实践中有关的生物化学问题。
二、考试内容
1)各种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a.糖类与脂类的分类、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
b.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肽键与肽链、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主
要性质和生理功能
c.核苷酸、DNA和RNA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
d.酶的特点、分类、酶的催化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辅酶与维生素。
e.激素的分类、作用机制及重要激素的性质
2)物质与能量代谢
a.糖和脂的合成与分解途径,能量变化、不对称反应及代谢
b.蛋白与核酸的合成与分解途径。
3)信息代谢
a.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加工运输与调控规律
三、试卷结构
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b)题型结构:
a:名词解释(40分)
b:简答(60分)
c:问答(50分)
四、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等,高教出版社。
适用专业:045115小学教育【专业学位】I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课程与教学的理念。
2.理解课程、教学、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理念来分析和解决课程与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Ⅱ考核内容一、课程与教学论概述(一)课程与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是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中国儒家教学与课程思想,古希腊、古罗马、14世纪以后西方课程与教学思想);教学论学科形成的两个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的标志性著作和主要思想;教学论学科形成过程中,众多教育家的观点;20世纪以来中西方各学派课程与教学论学者、著作、思想和理论;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几个阶段和特色过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论(一)课程概念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知识、课程即经验、课程即计划或方案的性质;国内外学者关于课程的类型分析;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科目、知识、经验、计划或方案。
(二)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的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课程的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三)课程的历史发展现代课程形成、现代课程发展当代各种课程类型(课程类型):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四)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规律三、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一)课程目标的含义、取向、确定的依据和基本环节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逻辑关系。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和三种形式取向。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22科目名称:综合英语适用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综合英语》考试大纲一、科目简介本考试是为招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专业考试。
考生统一用英语答题。
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查目标与要求本考试旨在科学地检验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翻译与写作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及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材料,熟悉语法和修辞知识,能够翻译各种体裁和题材的文章,掌握应用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并能够较好地撰写上述两类文章。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本考试采取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强调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考试包括五个部分:修辞、阅读理解、改错、翻译及写作。
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修辞(10分)考查对常用修辞手段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0分)要求考生能够 1 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要义;2 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 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4 根据阅读材料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 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7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 区分论点和依据。
第三部分改错(15分)考查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部分翻译(55分)该试题由A、B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英译汉(25分)和汉译英(30分)。
要求考生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
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第五部分写作(50分)该试题由两项写作任务组成,分别为应用文写作(15分)和议论文写作(35分)。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 832 科目名称: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适用专业名称:学科教学(生物)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
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名词解释(满分30分,每题5分,共6题)
1.课程资源
2.生物科学素养
3.说课
4.自主学习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STS理论
二、简答(满分45分,每题15分,共3题)
1.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生物课程理念是什么?
2.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导课有几种形式?
3.举例说明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直观教学原则?
三、分析说明(满分30分,每题15分,共2题)
1.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教学技能?
2.生物科学素养包括哪些维度内容?
四、说课设计(满分35分,共1题)
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内容(初、高中任选一节课),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教学内容分析;(2)教学目标设计;(3)教法与学法;
(4)教学资源与媒体;(5)教学过程设计。
五、概念图设计(满分10分,共1题)
设计中学生物“光合作用”教学内容的概念图。
共 1 页,第1页。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6
科目名称: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适用专业:学科教学(生物)
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修订日期:2018年9月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学生掌握生物课程与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考核重点为:(一)生物课程理论、生物课程性质、生物课程目标、生物课程内容、生物课程结构、生物课程实施、生物课程评价;(二)生物教学目标、生物教学原则、生物教学基本过程、教学方法与基本技能;(三)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的考核原则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联系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际。
二、考试内容及具体要求
第一章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一、了解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了解生物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二章生物课程标准研究
一、了解国家高中《生物课标》的主要内容;
二、了解国家初中《生物课标》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生物课标》的理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
第三章生物课程理论
一、了解生物课程的历史沿革;
二、理解生物课程的基本结构;
三、掌握生物课程及其类型。
第四章生物学教材与教科书
一、了解教材与教科书的基本理论;
二、理解现行中学生物教科书的编制原则;
三、掌握生物教科书分析的步骤。
第五章生物教学原则
一、了解生物教学的各种直观手段;
二、掌握生物教学的各种教学原则。
第六章生物教学过程
一、了解生物教学过程的特点;
二、理解生物教学的发展趋势;
三、掌握典型的生物教学过程。
第七章生物教学方式
一、了解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关系;
二、理解发现教学、程序教学、范例教学等;
三、掌握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第八章生物教学方法与技能
一、了解教学方法概念与分类
二、掌握生物教学方法;
三、掌握生物教学技能;
四、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指导。
第九章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一、了解生物学教学设计原理;
二、初步掌握生物教学策略;
三、掌握生物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的方法。
第十章生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了解生物教专业化发展现状;
二、掌握生物教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三、初步掌握专业化发展中的反思与行动研究。
三、试卷题型
试卷题型包括: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综述、概念图设计、案例设计与分析等。
四、参考书目:
1. 吴志华,史立平.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 史立平.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科学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