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中秋节的ppt背景图片
- 格式:pptx
- 大小:8.26 MB
- 文档页数:32
《中秋节》课件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章节:第一单元第4课《中秋节》内容:课文《中秋节》及相关诗词、习俗、故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习俗和传统活动,增强民族认同感。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习俗和传统活动的意义。
重点:熟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中秋节的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习俗和传统活动,如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5. 举例讲解:通过讲解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和故事,如《水调歌头》、《嫦娥奔月》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中秋节板书内容:历史:古代习俗、传统活动文化内涵: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相关诗词:水调歌头、嫦娥奔月等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会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如今,中秋节依然是人们喜爱的节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传承着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2. 请学生背诵《水调歌头》和《嫦娥奔月》,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首诗词的意境。
答案示例:《水调歌头》是唐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描绘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深厚的感情。
《嫦娥奔月》是一首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救人类,吞下了长生不老药,飞升月宫的故事。
幼儿园绘本故事推荐《团圆》含图片、PPT课件•绘本故事《团圆》简介•绘本内容解读•绘本艺术风格赏析目录•亲子共读方法与技巧分享•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探讨•家长心得交流与反馈收集01绘本故事《团圆》简介故事背景与主题故事背景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背景,通过小女孩毛毛的视角,讲述了一家人在春节期间团聚的温馨故事。
主题团圆、家庭、亲情、传统文化。
作者及创作历程作者余丽琼,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创作多部获奖作品,如《安的种子》、《小石匠》等。
创作历程余丽琼在创作《团圆》时,深受自己童年经历和家庭氛围的启发,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传递出家庭团聚和亲情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获奖情况与荣誉获奖情况《团圆》曾获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画书等多项大奖。
荣誉该作品被誉为中国原创绘本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国内外读者和专家的喜爱和推崇。
同时,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广受欢迎。
02绘本内容解读主要人物角色介绍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
毛毛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很少回家。
毛毛的母亲,温柔贤惠,对毛毛充满关爱。
毛毛的祖父母,慈祥善良,对毛毛疼爱有加。
毛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毛毛期待团圆爸爸回家过年欢度春节爸爸再次离家情节发展与高潮部分故事从毛毛期待爸爸回家过年开始,她想象着一家人团圆的场景,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
春节期间,毛毛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晚等,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随着春节的到来,爸爸终于回家过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毛毛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
春节过后,爸爸不得不再次离家工作,毛毛虽然不舍,但她明白爸爸是为了家庭在努力。
通过毛毛期待爸爸回家过年的情节,传递了家庭团圆、和睦相处的价值观,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家庭团圆的重要性故事中提到了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春节习俗,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毛毛对爸爸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孩子学会理解父母的付出和辛劳,培养感恩之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4.团团圆圆过中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亲情故事等,旨在让学生在了解中秋节的同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中秋节,对中秋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此外,学生对家庭的亲情意识也在逐步形成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意识,提高家庭责任感。
3.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亲情故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中秋节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中秋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中秋节历史起源、传统习俗、亲情故事的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课堂活动准备:准备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活动道具,如月饼、灯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中秋节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中秋节主题班会ppt教案中秋节主题班会ppt教案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
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感情存在。
二、活动准备: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1.主持人(顾佳卉、)致欢迎词;2.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3.讲述中秋的由来、食俗;4.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5.有关中秋的民谣表演;6.冯文彬等全班合唱《水调歌头·中秋》;7.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中秋节主题班会ppt教案2一、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建议:1、跟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
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饿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三、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1、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
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二)、听故事,说心愿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2024年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巧手月饼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美食篇》,详细内容为“巧手月饼坊”。
通过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月饼,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想象力融入月饼制作过程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月饼作品。
2.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月饼的基本技巧,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月饼模具、彩泥、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彩泥、月饼模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激发他们对月饼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月饼的制作方法,示范如何使用彩泥和模具制作月饼,并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方法,动手制作自己的月饼作品。
4. 互动环节(5分钟)让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月饼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月饼制作步骤a. 准备材料b. 使用模具c. 填充彩泥d. 脱模晾干2. 中秋节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月饼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个人喜好和想象力,完成一个独特的月饼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注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增进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可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将想象力融入月饼制作过程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月饼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