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检查
- 格式:docx
- 大小:16.51 KB
- 文档页数:1
甲状腺癌应该怎么确诊?
文章导读
一般来说,甲状腺癌患者在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有的人甚至是在一些体检中才发现有存在甲状腺结节。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方法来确定结节的性质,那么甲状腺癌该怎么确诊呢!
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首选超声检查,下列检查特征提示甲状腺癌:①实性低回声结节;②结节内血供丰富;③结节形态和边缘不规则、晕圈缺如;④微小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⑤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如淋巴结呈圆形、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出现钙化、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消失或囊性变等。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因甲状腺癌组织一般对放射性同位素缺乏亲和性,可用131Ⅰ或99mTC进行甲状腺扫描,癌多为冷结节,这并非特殊诊断方法,因甲状腺囊肿、脓肿、腺瘤也可为冷结节,应结合其他条件进行诊断。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癌诊断标准包括影像学和医学检查、临床表现、病理诊断。
1、影像学和医学检查:甲状腺癌诊断可以到正规医院的甲状腺外科进行CT检查、彩超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清晰的查看甲状腺部位是否出现钙化以及边界不清晰、条纹不均匀,乳头状突出,甲状腺肿大等症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2、临床症状:甲状腺癌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判断,比如可以查看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者是否出现压迫症状,是否出现迅速肿大,如果出现以上类似症状,能够判断出是否患有甲状腺癌。
3、病理诊断:甲状腺癌患者可以到正规甲状腺外科进行检查,可以通过活检的方法判断是否出现病变,病变以后需要通过及时使用靶向治疗,或者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控制甲状腺癌的复发和转移,能够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5年非西班牙裔的白种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而其他种族的女性患者也增加了20%~50%。
目前,甲状腺癌已是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的常见肿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本文就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癌的诊断1.1 病理诊断1.1.1 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具有创伤小、快捷、准确的优点。
有文献报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达到了96.7%,结合免疫化学细胞计数,可以使敏感性达到100%。
1.1.2 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冷冻切片是确诊甲状腺癌的可靠方法,随着高档冷冻制片机的使用,其制作出来的冷冻切片质量高、染色好,能够辨认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样核,部分可观察到砂粒体、钙化灶或磷化灶。
1.1.3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甲状腺病变良性和恶性的金标准。
乳头状癌一般有乳头状结构,可见毛玻璃核;滤泡癌可伴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髓样癌可见条索状结构,浸润性生长,可见玻璃样变性或淀粉样变性,癌组织挤压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
1.2 影像学检查1.2.1 超声方少兵等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表现为实行肿块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内可见沙粒状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血流阻力增加,提示肿块内血流丰富。
乌丽亚提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能显示肿块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流高速、阻力高、宽频带,部分逆向频谱。
1.2.2 CT 冯浩等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达到92.5%。
国外有研究认为甲状腺恶性病变多边缘强化,而良性病变多不均匀强化。
罗德红等研究认为,当肿块中显示颗粒状的钙化点时,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
1.2.3 核素显像核医学对患者安全、无创伤,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癌确诊金标准嘿,咱来说说甲状腺癌确诊的金标准哈。
有一回啊,我有个亲戚觉得脖子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
那可把一家人都担心坏了,就怕得了啥大病。
咱先说说为啥要找这个确诊金标准呢。
这就跟破案似的,得有个确凿的证据才能确定是不是甲状腺癌呀。
不能光凭感觉或者一些不太准的检查就下结论。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电视剧,里面的医生为了确诊一个病,做了好多检查,最后才确定。
咱这甲状腺癌也得这么慎重。
要说这甲状腺癌确诊金标准是啥呢,那就是病理检查。
就是把甲状腺上的组织取一点出来,放在显微镜下看看,到底有没有癌细胞。
这可不像咱平时做个血常规那么简单,这是个挺复杂的过程呢。
我亲戚去做检查的时候,那紧张得不行。
医生说要做个穿刺,把针插到甲状腺里取点组织出来。
我亲戚一听就害怕了,问医生疼不疼。
医生说会有点不舒服,但不会很疼。
我亲戚还是很担心,不过为了确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做穿刺的时候,我亲戚紧紧地闭着眼睛,手心里全是汗。
医生一边安慰他,一边小心地操作。
过了一会儿,穿刺就做完了。
我亲戚松了一口气,说:“哎呀,可算完了。
希望不是癌症啊。
”然后就等着病理结果出来。
那几天,一家人都坐立不安的,盼着能有个好结果。
终于,结果出来了,不是癌症,只是个良性的结节。
一家人高兴得不行,我亲戚也露出了笑容。
总之啊,甲状腺癌确诊金标准就是病理检查。
虽然有点麻烦,有点让人紧张,但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癌症。
要是你或者你的家人也觉得甲状腺不舒服,可别害怕,赶紧去医院检查,说不定只是虚惊一场呢。
嘿嘿,这就是我对甲状腺癌确诊金标准的理解啦。
大家觉得怎么样呢?要是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快来跟我分享分享吧。
甲状腺癌确诊的金标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甲状腺癌确诊的这个重要事儿。
你知道吗,就像在健康的大森林里寻找那只隐藏的“小怪兽”(甲状腺癌)一样,我们得有厉害的武器和方法,而这个确诊的金标准就是我们的“照妖镜”。
首先呢,医生们常常会用到一种叫病理诊断的方法。
这就好比是给甲状腺组织做一个“深度调查”。
医生会通过一些手段,比如细针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
想象一下,甲状腺组织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小盒子,病理诊断就是要打开这个盒子,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细针穿刺活检呢,就像是用一根小小的魔法针,轻轻地扎进甲状腺里,吸取一点组织细胞出来。
然后,病理医生就像超级侦探一样,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这些细胞的模样和行为。
如果这些细胞看起来有点“调皮捣蛋”,长得和正常细胞不一样,那可能就意味着有问题啦。
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就更全面了,就像是把整个“小盒子”都打开来仔细研究。
虽然这个方法有点小麻烦,但是它能给我们最准确的答案,就像考试中的标准答案一样,是确诊甲状腺癌的“金牌选手”。
我有个亲戚,之前发现甲状腺有个小结节,心里特别担心。
医生就给他做了细针穿刺活检,经过病理诊断,最后确定不是癌症,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所以啊,病理诊断在发现甲状腺癌这个“小怪兽”的过程中,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除了病理诊断,影像学检查也像是我们的“侦察兵”,能帮我们发现甲状腺的一些异常情况。
比如说超声检查,它就像一双神奇的眼睛,能够透过皮肤看到甲状腺里面的情况。
超声可以看到甲状腺的大小、形状、有没有结节等等。
如果发现结节,还能看看它的边界清不清楚、有没有钙化这些特征。
有时候,超声医生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能从这些图像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癌的风险。
然后再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判断。
我记得我去医院体检的时候,做超声检查的医生特别认真,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还会一边看一边给旁边的助手讲解,感觉他们就像在解读一个神秘的密码一样。
判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甲状腺癌的诊断金标准是病理检查结果,如果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此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其他的甲状腺疾病比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也可以被诊断为甲状腺癌,但检查结果一般不符合诊断标准。
1、病理检查结果:在手术中取出病理组织后,经过病理科医生的修复,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甲状腺癌的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2、TBS分期:在TBS分期中,如果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甲状腺癌的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在TBS分期中,如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且肿瘤没有出现远处的转移,也称为甲状腺微粒细胞癌,属于早期甲状腺癌。
如果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则为晚期甲状腺癌;
3、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通过放射性仪器,利用同位素原理,通过血液到达甲状腺,之后通过特殊仪器检测甲状腺的功能,判断甲状腺是否发生癌变。
如果肿瘤大小<5mm,属于甲状腺微粒癌,如果肿瘤大小在5-10mm,一般称为甲状腺肿块,这种情况也提示可能是甲状腺癌,并且是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癌。
核素扫描的优点是可以敏感地发现甲状腺的病变,以及了解癌组织的摄碘情况,对判断甲状腺癌有一定的作用;
4、穿刺病理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如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甲状腺癌,可以确诊为甲状腺癌。
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胡萝卜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
关于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
前2者又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占全部甲状腺癌的90%以上。
临床表现: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在瘤体体积较小时通常不会引发任何症状,当体积较大(通常大于4cm)或侵犯周围结构时会才会出现症状。
如体积较大压迫气管导致憋气、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等。
患者就诊时通常是因为触及颈部肿块或健康查体时发现甲状腺肿物,颈部肿块既可以是甲状腺原发肿瘤,也可以是颈部转移淋巴结。
随着检查仪器的不断升级和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首诊的原因是健康查体时发现甲状腺肿物。
诊断:1、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彩超是甲状腺癌最重要、最准确、最经济的检查手段。
可以对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血流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结合上述B超征象对肿瘤进行定性。
同时也可以判断颈部淋巴结的情况。
甲状腺癌通常具备以下B超征象: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血供很丰富或乏血供、内含点状或砂砾样强回声。
颈部转移淋巴结所具备的恶性症状包括:边界不清,皮髓质分解不清,内含点状或砂砾样强回声。
2、CT:颈部CT尤其是强化CT,是甲状腺癌诊断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在B超判断甲状腺性质的前提下,CT可以提供肿瘤的具体位置、与气管、食管及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位置,为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术前拟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很好的帮助。
而且,CT检查相对于甲状腺彩超检查更加客观。
但需要注意的是颈部强化CT所用的造影剂为含碘造影剂,会影响患者行术后碘131治疗的效果,因此这些患者应避免行碘131治疗或注意治疗时间与强化CT检查时间间隔2-3周。
3、MRI:目前由于MRI对甲状腺组织及周围淋巴结的显影想过不及颈部强化CT,因此MRI仅作为不能行CT检查患者的第二选择,不作为首选。
4、核素显影:仅用于对未发现原发灶或考虑有远处转移灶的甲状腺癌患者,不作为常规选择。
流行病学1 甲状腺癌约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2%-1% 。
2 据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资料统计,甲状腺癌占头颈恶性肿瘤的3.06%。
3 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为2~4:1,发病年龄一般为21-40岁,以40岁左右中年人居多。
病因甲状腺癌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放射线照射的致癌作用:(2)良性甲状腺病变癌变:如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3)内分泌紊乱: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与TSH关系较为密切。
(4)遗传因素:甲状腺髓样癌可能与染色体遗传有关。
应用解剖形态位置:甲状腺呈“H”型,由两个侧叶和峡部构成。
约半数可见锥体叶。
侧叶位于喉与气管的两侧,下极多数位于第4~5气管软骨环之间,峡部多数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
甲状腺侧叶的背面有甲状旁腺,它调节钙、磷代谢。
内侧毗邻喉、咽、食管。
在甲状腺后面的下方,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通过,喉上神经的内、外支经过甲状腺上动脉入喉内。
病理一、病理类型1. 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2. 滤泡性腺癌(Follicular Adenocarcinoma)甲状腺癌中次常见的类型。
3. 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MTC)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也称C细胞)发生的癌, 恶性度较高。
4. 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恶性度极高。
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又可分为小细胞癌、巨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二、扩散与转移甲状腺内扩散:甲状腺有丰富的淋巴网,肿瘤可在腺体内扩散。
甲状腺外扩展: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甲状腺周围组织,如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和甲状软骨等。
淋巴结转移:常可转移至颈深上、中、下组淋巴结,以中、下组为常见;喉前淋巴结,喉返神经淋巴链,锁骨上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也可以转移远处转移:甲状腺癌常可发生远处转移,以肺转移最多,其次为骨转移。
临床表现1、甲状腺肿大或结节。
甲状腺切除术后复查要查什么?近年来,甲状腺癌患病率不断上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对于患者来说,做了手术还远远没有,手术只是甲状腺癌治疗的第一步。
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局部和远处的侵犯转移情况评估肿瘤复发的风险,从而进一步选择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补充131I治疗等。
术后复查必不可少!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甲状腺癌术后最常复查的两类项目——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一:血液学检查: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来说,究竟都在查哪些项目呢?1:必查的甲功:FT3、FT4、TSH。
甲功,根据检测的项目不同,分为三项、五项、七项等。
一般情况下,术后甲功复查会检查“甲功三项”,包括FT3、FT4、TSH。
由于手术切除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甲状腺组织,人体自身生产甲状腺激素的能力减弱或完全消失,就需要通过口服甲状腺制剂来补充身体缺乏的甲状腺激素了。
所以,甲状腺制剂究竟吃得够不够,指标控制的情况怎么样,这些都需要通过定期检测甲功水平来了解。
2:乳头状癌、滤泡状癌要查的:Tg+TgAb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功能性糖蛋白,它存在于甲状腺滤泡腔中,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储存。
当手术把甲状腺组织全给切了,人体就失去了合成Tg的来源,所以在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正常情况下,抽血是基本看不到Tg的存在的。
但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肿瘤细胞还保留着合成和分泌Tg的能力,所以当血清中的Tg值升高,就可能出现存在肿瘤残留或者复发。
因此,甲状腺癌的患者如果接受了甲状腺全切手术及放射性碘治疗后,就可以通过定期监测血液中的Tg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者复发的可能性。
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人体内针对Tg产生的一类抗体,在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血液中一般为阴性。
当血清TgAb升高时,容易对Tg的测定产生干扰,可能导致测出的Tg值偏低,从而影响到对结果的正确判断。
而当Tg正常,但TgAb持续升高时,同样预示着存在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怀疑甲状腺癌需做那些检查项目我们如果单凭甲状腺癌的症状来判断的话,那么就可能会导致误诊的现象。
所以为了让患者更为准确的治疗。
患者朋友们应该接受甲状腺癌的检查,甲状腺癌的检查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那么,怀疑甲状腺癌需做那些检查项目?1.生化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
(1)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k,TG)测定:TG值>10ng/ml为异常,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均可发现血清TG升高,故TG不能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定性诊断,或虽有甲状腺残存,但 131I治疗后甲状腺不再存在,应不再有TG,若经放射性免疫测定,发现TG升高,则表明体内可能有甲状腺癌的复发或转移,TG可作为较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用作术后的动态监测,了解体内是否有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仍有甲状腺残留,则检测TG仅能作为参考,而不如前者的效用大,以免干扰检查结果。
(2)降钙素测定:正常人血清和甲状腺组织中降钙素含量甚微,放射性免疫测定降钙素的水平为0.1~0.2ng/ml,大多数>50ng/ml,血清降钙素明显升高为阳性,正常人无此反应,但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故血清钙水平大多正常,患者无骨质吸收的X线表现,如血清降钙素恢复正常,说明肿瘤切除彻底;如血清降钙素仍高,表示仍有肿瘤残留或已发生转移,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复发,提高治疗效果,增加存活率。
(3)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癌患者都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血浆PBI,血清T3。
2.甲状腺癌病理检查。
对于针刺检查,可能对癌造成扩散,因而不主张广泛采用,最好是进行开放性甲状腺组织活检,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用细针穿刺甲状腺肿物,抽得微量细胞后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FNAC),一般确诊率5%~79%,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可提高确诊率,但快捷,有时半小时内即有结果,细胞核有包涵体时,可诊断甲状细乳头状癌,可作颈淋巴结的FNAC,如发现乳头状癌结构可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可判断为滤泡性肿瘤,但不能鉴别良性或恶性。
甲状腺癌检查————————————————————————————————作者:————————————————————————————————日期:23 / 6甲状腺癌检查常用方法甲状腺癌症状检查常用几种方法如下:1.放射性核素检查 此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甲状腺的功能,已成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规手段。
甲状腺扫描多与吸碘率同时进行。
大约90%的甲状腺的吸碘功能低于正常。
一般单个冷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其发现率为54.5%。
2.实验室检查 放射免疫测定T3、T4、TSH 及甲状腺抗体TG 的检测可鉴别结节的性质。
TG 如持续增高提示有转移复发的可能。
TSH 可以作为调节甲状腺片剂量的一个依据,临床疑为髓样癌的患者要测定血清降钙素的水平,若在正常最高值0.2μg/L(200Pg/ml)以上则有诊断价值,可进一步作钙剂激发试验;静脉注入氯化钙14mg/kg ,4小时左右测血清钙素,最高值可达1.0μg/L(1000Pg/ml),这时髓样癌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
3.超声波检查 此检查不仅可以探测甲状腺肿块的形态、大小、数目,而且更重要的是可确定其是囊性还是实性。
实质肿块,边缘不整,常见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当癌灶已有颈部广泛浸润和转移,B 超可以显示血管受压或被癌肿包围情况,测定血液的通畅度。
另外,细针穿刺还可以用超声波导向。
4.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比较常见,不可能都作手术探查,目前国内外普通采用针吸活检细胞学检查。
此方法操作简单,无出血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也无癌细胞播散、种植的危险。
穿刺涂片对诊断乳头状腺癌的准确性很高,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也有典型的细胞学图像,而诊断滤泡型甲状腺癌有困难。
5.X 线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气管与甲状腺的关系。
良性肿瘤常使气管转移,一般不会引起气管狭窄。
甲状腺癌至晚期常可浸润气管壁,使气管狭窄,而移位程度反而较轻微。
这种气管狭窄常常是左右径的,前后径则可以正常。
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它主要发生在女性和40岁以上的人群中。
由于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在发现疾病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困难。
因此,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及早进行,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一、甲状腺癌的诊断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症状甲状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颈部肿块、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这些症状对于医生来说很有帮助,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甲状腺癌。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甲状腺癌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和核磁共振(MRI)等检查。
其中,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痛、无副作用、低成本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并对病变的特点进行评估。
3. 细针穿刺活检细针穿刺活检是甲状腺癌的诊断标准之一,它可以通过穿刺获取组织样本,确定甲状腺癌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这种方法是一种最常用的甲状腺癌检查方法,具有显著的优点,如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时间短、精度高等。
4.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如高功、低功等,从而进一步指导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甲状腺癌的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半切除等。
手术切除可以帮助患者完全清除癌组织,并对甲状腺癌的分期、判断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发生复发的甲状腺癌患者。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放疗机产生的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是,放射治疗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治疗时需注意剂量控制。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甲状腺癌诊疗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和公众提供全面、权威且最新的甲状腺癌诊疗信息和指导。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甲状腺癌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计划,提高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同时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清晰、易懂的医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本指南的编写旨在整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甲状腺癌的诊疗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指导。
本指南的编写团队由来自肿瘤学、内分泌学、放射学、病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权威的医学文献和指南,结合临床实践,力求使本指南的内容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用性。
希望本指南能够为甲状腺癌的诊疗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也期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本指南能够不断更新和完善,为甲状腺癌的诊疗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指导。
二、甲状腺癌的分类与病理特点甲状腺癌是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块或结节。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因此,正确的分类对于制定诊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其中,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以上。
乳头状癌通常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但也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
滤泡癌则相对少见,恶性程度较高,常通过血液途径转移至肺、骨等部位。
髓样癌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其特点是可以分泌降钙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未分化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甲状腺癌,通常发展迅速,预后极差。
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浸润性和转移性。
关于甲状腺癌的鉴别
甲状腺癌诊断鉴别:
1、辅助检查: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甲状腺功能检查多正常, 但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如甲亢或桥本氏甲状腺炎转变而来, 则有相
应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B超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分化型甲状腺癌在B 超中大多数为实质性肿块, 但部分也可为以实质成分为主的混
合性肿块。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B超中多呈低或极低回声, 实质内多出现微小钙化或砂砾样钙化, 其后方不伴声影;肿块的形态可异常呈垂直位或竖立状, 肿块周边血供多丰富。
甲状腺滤泡状癌在B超中多为非常均质的高回声肿块, 血供丰富。
而肿块的大小, 边界是否清楚, 形态是否规则、肿块周边是否有声晕并不是判断肿块是否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目前, 比较主张对B超怀疑恶性的肿块在B超定位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
此方法可进一步明确肿块的性质。
但由于这一检查最好要在B超定位下进行, 且对细胞学诊断的医师有较高要求, 因此暂时无法在国内普及。
一般分化型甲状腺癌在同位素扫描中多呈冷/结节。
但现在同位素检查对判断甲状腺肿块的性质意义不大。
如果怀疑分化型甲状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或已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 如气管、食管和神经血管等, 则最好行增加CT或磁共振检查来了解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肿块与气管、食管或神经、血管侵犯的程度, 以利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判断是否能手术切除医学|教
育网搜集。
2、鉴别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应该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硬化性甲状腺炎进行鉴别诊断。
对于甲状腺a i这样的(恶)性)(肿)(瘤),早期很难发现明显症状。
因此如何自我检查甲状腺(癌)成了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对象,自我检查甲状腺(癌)都有什么方法呢?下面就一起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如何自我检查甲状腺癌呢?李建生专(家)告诉大家下面几点你一定要注意:
⑴ 肿块大小:肿块是弥漫性肿大或多发性结节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但是囊肿的直径如超过2厘米,应疑似为甲状腺癌。
⑵肿块生长速度:地方性甲状腺肿增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之久;良性肿瘤及囊肿的病程可能是数月至数年;而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较快,十几天内肿胀明显。
⑶是否触及淋巴结:在甲状腺周围如果触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应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⑷肿块形状:外形如果似蝴蝶,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如果甲状腺某个部位出现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
⑸肿块光滑度和软硬度:用拇指和食指仔细触摸肿块表面,如果表面光滑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表面不光滑,则有甲状腺炎的可能。
如果是单个结节肿大并且表面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怀疑癌肿。
另外,预防甲状腺癌不是单纯补碘。
因为,碘摄入量过多,也会导致甲状腺癌。
其实,甲状腺癌致病因素并不明确,可能与土壤、遗传因素、放射线照射等有关。
因此,生活中应避免头颈部X线照射;避免使用雌激素;避免食用肥腻、辛辣等食品。
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和良性肿瘤积极治疗也能预防癌变。
据悉,甲状腺单发结节癌变者约占20%,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者占5%,甲亢恶变者占2%,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仍有恶变可能。
本文由北京永安中医(院)()整理提供。
小儿甲状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甲状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甲状腺癌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小儿甲状腺癌如何诊断鉴别,小儿甲状腺癌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甲状腺癌常见检查:常见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一、检查1、甲状腺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或偏高,个别可略高于正常。
2、活组织检查摘除的局部淋巴结活检,肿瘤组织粗针穿刺活检,以及手术中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快速诊断可确诊并进行病理学分类。
3、血液检查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前列腺素及血清素测定值均升高。
1、B型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甲状腺结节在B超检查时的特点为实质性、或囊性与实质性共存的混合性,边界不清,无完整包膜,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血运丰富,可伴有砂粒或粗大的钙化灶,也可同时发现同侧颈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呈圆形,或短椭圆形,良性的淋巴结肿大多呈长的偏椭圆形。
2、CT、MRI 可以准确提供甲状腺肿物及肿大淋巴结与周围血管、气管、食管的关系,对手术有着较大的帮助。
3、甲状腺核素扫描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可表现为凉、冷结节。
但温、热结节只表明甲状腺的恶性机会较少,但仍不能将其排除。
*以上是对于小儿甲状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小儿甲状腺癌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小儿甲状腺癌易混淆疾病。
*小儿甲状腺癌如何鉴别?:*一、鉴别需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家族性酶缺乏克汀病鉴别。
如发生肺转移,X线可有多数粟粒阴影,需与粟粒结核鉴别。
甲状腺癌伴周围淋巴结肿大时,需要与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相鉴别。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小儿甲状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甲状腺癌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甲状腺癌”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甲状腺癌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生化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
(1)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k,TG)测定:TG值>10ng/ml为异常,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均可发现血清TG升高,故TG不能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定性诊断,或虽有甲状腺残存,但131I 治疗后甲状腺不再存在,应不再有TG,若经放射性免疫测定,发现TG升高,则表明体内可能有甲状腺癌的复发或转移,TG可作为较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用作术后的动态监测,了解体内是否有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仍有甲状腺残留,则检测TG仅能作为参考,而不如前者的效用大,以免干扰检查结果。
(2)降钙素测定:正常人血清和甲状腺组织中降钙素含量甚微,放射性免疫测定降钙素的水平为0.1~0.2ng/ml,大多数>50ng/ml,血清降钙素明显升高为阳性,正常人无此反应,但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故血清钙水平大多正常,患者无骨质吸收的X线表现,如血清降钙素恢复正常,说明肿瘤切除彻底;如血清降钙素仍高,表示仍有肿瘤残留或已发生转移,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复发,提高治疗效果,增加存活率。
(3)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癌患者都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血浆PBI,血清T3。
2.甲状腺癌病理检查
对于针刺检查,可能对癌造成扩散,因而不主张广泛采用,最好是进行开放性甲状腺组织活检,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用细针穿刺甲状腺肿物,抽得微量细胞后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FNAC),一般确诊率5%~79%,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可提高确诊率,但快捷,有时半小时内即有结果,细胞核有包涵体时,可诊断甲状细乳头状癌,可作颈淋巴结的FNAC,如发现乳头状癌结构可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可判断为滤泡性肿瘤,但不能鉴别良性或恶性。
3.基因诊断
FNAC和B超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肿瘤的诊断,通过FNAC提供的细胞学证据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癌的最佳办法,FNAC的准确性依赖于训练良好,通过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不同的基因表达,进而判断甲状腺肿物的良恶性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