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护理心得(一)
- 格式:docx
- 大小:12.51 KB
- 文档页数:2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5-14T14:11:23.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梁旭[导读] 胃大部切除术:胃溃疡患者胃肠道重建首选胃十二指肠吻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肠道重建首选胃空肠吻合。
梁旭(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50000)【关键词】普外护理患者【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19-01胃是分泌胃酸、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弧形囊状器官,十二指肠是将食糜在胆汁、胰液、碱性十二指肠液以及多种消化酶作用下进一步消化的“C”形空腔器官。
两者经幽门相连,上接食管,下连空肠。
主要生理功能是运动和分泌、消化和吸收。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酸性胃液对黏膜的自身消化,为常见病,又可称为消化性溃疡。
发病率在男性青壮年比较高,其中十二指溃疡与胃溃疡的发病的比率3:1~4:1,约5%胃溃疡患者可发生癌变,故需早期积极的治疗。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该病患者12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4例。
年龄在26~4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8岁。
1.2方法胃大部切除术:胃溃疡患者胃肠道重建首选胃十二指肠吻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肠道重建首选胃空肠吻合。
胃癌根治术:主要针对胃溃疡恶变者。
溃疡穿孔修补术:单纯溃疡穿孔修补术。
④迷走神经切断术:包括迷走神经干切断术、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2 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措施2.1.1心理护理解释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必要性、需要手术方式、注意事项。
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1.2营养支持根据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食物。
溃疡活动期、溃疡穿孔、幽门梗阻患者需要禁食禁饮,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及其他营养。
2.1.3胃肠道准备饮食:缓解期溃疡患者术前3天少渣饮食、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胃出血、胃穿孔或幽门梗阻者应入院后即禁食。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护理心得(1)【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瘢痕,发生收缩时可以造成幽门梗阻。
高度的瘢痕性梗阻使食物和胃液不能通过,以致病人的营养和水、电解质酸碱都发生失调,需要用外科手术治疗,占外科治疗溃疡患者的11%~30%。
瘢痕性幽门梗阻形成的过程是缓慢的,但呈持续的进行性加重,梗阻由部分性逐渐趋向完全性。
梗阻初期,胃壁肌呈相对的肥厚,蠕动增强,胃轻度扩大。
到了晚期,由于代偿功能减退。
胃呈高度扩大,但蠕动减弱,胃内容物滞留;经常发生呕吐,引起水、电解质等物质的严重丢失。
由于大量氢和氯离子随胃液呕出,血液中氯离子降低,碳酸氢根离子增加,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同时又因为钾从胃液呕出和较多的从尿中排出,可以出现低血钾症。
因此,低氯低钾性碱中毒在幽门梗阻的病人中较为多见。
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病人既往有长期溃疡病史。
评估病人胃潴留程度、呕吐的量及胃内容物性质,并留置胃管,可抽出大量酸臭的胃液和食物残渣。
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营养状况。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呕吐,其特点是,常定时发生在晚间或下午,呕吐量大,一次可达1000~20XXml。
呕吐物多为隔夜宿食,甚至有前l~2天所进食物,且有酸臭味,不含胆汁。
呕吐后自觉胃部舒适,因此,病人常自行诱吐以缓解症状。
体检可见病人营养状况不良,腹部检查可见上腹隆起,有时可见自左肋弓下向右腹的胃蠕动波。
手拍上腹可闻水振水音。
3.辅助检查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高度扩大、胃张力减低,钡剂入胃后即下沉。
正常情况下,胃钡剂4小时后即排空,如6小时尚有25%钡剂存留,即证明有胃潴留;在瘢痕性幽门梗阻时,24小时后仍有钡剂存留。
4.治疗原则胃、十二指肠引起的幽门梗阻有3种情况。
痉挛性:因幽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所致。
水肿性:溃疡附近炎症性水肿所致。
瘢痕性:溃疡愈合过程产生的瘢痕收缩所致。
前两种梗阻是暂时性的,不构成外科的适应证;而瘢痕性梗阻则是永久性的,必须施行外科手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狭窄的诊疗及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狭窄,是消化性溃疡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者多见。
约1/2的患者溃疡本身已经愈合,但愈合后瘢痕形成幽门狭窄,影响胃内容物进人空肠,使胃内容物潴留。
【主要表现】
(1)病史:多有长期消化性溃疡病病史。
(2)症状:可有消化不良、腹胀,逐渐出现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午后或晚间,梗阻严重时呕吐频繁,呕吐后腹胀症状减轻,常有消瘦、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减低。
有的由于水、电解质紊乱,可出现手足抽搐。
(3)体征:检查上腹部隆起,可见胃型及蠕动波,可有上腹部振水音。
(4)辅助检查:钡餐X线透视或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与护理】
(1)就诊导向:须尽早住院治疗。
(2)治疗方法: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狭窄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术前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3)护理措施:按手术要求给予手术前后护理措施,术前3天每晚用温生理盐水洗胃。
术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禁饮食,静脉输液补充营
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
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一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
纤维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型制酸剂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使得大部分患者经内科药物治疗可以痊愈,需要外科手术的溃疡患者显著减少。
外科治疗主要用于溃疡穿孔、溃疡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药物治疗无效及恶变的患者。
【病因与发病机制】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因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和黏膜防御机制的破坏,某些药物的作用以及其他因素也参与溃疡病的发病。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
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与近70%的胃溃疡患者中检出HP感染,HP感染者发展为消化性溃疡的累计危险率为15%~20%;HP可分泌多种酶,部分HP还可产生毒素,使细胞发生变性反应,损伤组织细胞。
HP感染破坏胃黏膜细胞与胃黏膜屏障功能,损害胃酸分泌调节机制,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最终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被清除后,胃、十二指肠溃疡易被治愈且复发率低。
2.胃酸分泌过多溃疡只发生在经常与胃酸相接触的黏膜。
胃酸过多的情况下,激活胃蛋白酶,可使胃、十二指肠黏膜发生自身消化。
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兴奋性过度增高有关,也可能与壁细胞数量的增加以及壁细胞对胃泌素、组胺、迷走神经刺激感性增高有关。
3.黏膜屏障损害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肾上腺皮质激素、胆汁酸盐、酒精等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造成H+逆流入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胃黏膜水肿、出血、糜烂,甚至溃疡。
长期使用NSAID 者胃溃疡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4.其他因素包括遗传、吸烟、心理压力和咖啡因等。
遗传因素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O型血者患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比其他血型者显著增高。
正常情况下,酸性胃液对胃黏膜的侵蚀作用和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摘要】:讨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
:对2013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
: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余患者皆恢复良好。
:精心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以提高此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269-02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
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内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目前大部分病人经内科治疗可以痊愈,仅少部分病人需要外科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9~58岁;患者主诉在餐后数小时内或饥饿时亦或是在夜间会出现疼痛的感觉,进食后或有缓解,服用相应药物亦可缓解,疼痛多数为烧灼痛。
1.2方法视情况可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或经腹腔镜施行手术,具体术式有:1.2.1穿孔修补术:用于患者垂危,不能耐受更大手术者,或穿孔时间长、组织水肿明显、腹腔感染严重者。
为避免术后溃疡的复发,单纯穿孔修补术后应继续行内科抗溃疡药物治疗,多数患者可取得溃疡治愈效果。
如属胃溃疡穿孔,应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以免遗漏溃疡型胃癌。
1.2.2胃大部分切除术:用于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病史长、反复发作伴有幽门梗阻或大出血,穿孔在12小时以内腹腔感染不重、解剖清楚,尤其是胃溃疡穿孔,应行胃大部切除术。
本法一次手术,不仅治愈穿孔,同时治愈了溃疡病。
1.2.3穿孔修补术加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或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部切除术。
1.3结果42例患者在治疗后仅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余患者皆恢复良好。
2.护理2.1缓解疼痛2.1.1心理护理理解和关心病人,告之疾病和治疗的有关知识,以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使病人能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护理心得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介绍1.1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上出现的溃疡,病因较为复杂。
胃十二指肠溃疡常发生于中老年人,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1.2 瘢痕性幽门梗阻瘢痕性幽门梗阻是因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留下的瘢痕引起的,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病例还可出现呕血、黑便等情况。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护理2.1 营养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的饮食应以软、易消化、低脂、低蛋白为主。
少吃或避免油炸、辣、热等刺激性食物,饮食宜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并鼓励适当进食高营养、高纤维的食物,如瘦肉、温奶、酸奶等。
2.2 床位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可采取半卧位或弯腰位,以减少腹部压力,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病情。
同时需要及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2.3 心理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应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以减轻病情。
医护人员应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安慰和鼓励。
2.4 安全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如迅速起床、猛烈咳嗽等,以免刺激胃肠道。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病情加重的因素,如抗生素过敏、非甾体消炎药使用等。
三、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1 接触传染防护在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意接触传染的防护。
如洗手、穿护士袍、戴手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3.2 医疗器械消毒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
如患者导尿、膀胱冲洗、伤口换药等操作,必须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3.3 护理记录的做法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护理记录。
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概念、分类及典型临床表现。
2.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病人手术前后护理措施。
3.熟悉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适应证、并发症;胃癌病人的病因、治疗原则。
导学案例病人,男,46岁,胃溃疡伴瘢痕性幽门梗阻。
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第8日,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呕吐频繁,每次量少,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不缓解。
查体:上腹部偏右有压痛。
问题:1.发生了什么?2.首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一、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贴膜缺损。
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
新型制酸剂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的应用使得大部分溃疡病病人经内科治疗可以痊愈,所以外科治疗主要针对溃疡所导致的并发症。
(一)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因较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和黏膜防御机制的破坏。
(二)病理生理与分型1.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属慢性溃疡,多为单发。
胃溃疡多发生于胃小弯,以胃角多见,胃窦部与胃体也可见,胃大弯、胃底少见。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生在球部,球部以下的溃疡称为球后溃疡。
典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可深达黏膜下层。
若溃疡向深层侵蚀,可引起出血或穿孔。
幽门处较大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可导致幽门梗阻。
根据发生的部位和胃酸的分泌量,胃溃疡可分为四型:Ⅰ型,最为常见,占50%~60%,低胃酸,溃疡位于胃小弯角切迹附近;Ⅱ型,约占20%,高胃酸,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Ⅲ型,约占20%,高胃酸,溃疡位于幽门管或幽门前;Ⅳ型,约占5%,低胃酸,溃疡位于胃上部1/3、胃小弯高位接近贲门处,常为穿透性溃疡,易发生出血成穿孔。
2.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侵蚀、穿破浆膜的结果。
90%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发生在球部前壁偏小弯侧,而胃溃疡穿孔60%发生在近幽门的胃前壁,多偏胃小弯。
肠梗阻病人护理体会肠梗阻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复杂、病情发展快,容易导致肠绞窄、肠坏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发展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非手术方法如果应用得当,多数可以不采用手术方法。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情观察要点①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变化,做好记录。
②腹痛时间、部位、腹部特征。
③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呕吐次数。
④肠蠕动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次数、量和形状)。
⑤全身状态,包括水电解质平衡情况,有无休克表现等。
2保守治疗的护理对于不能判定梗阻的部位和性质的患者,一般给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
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吸出吞咽下去的空气和肠空内产生的气体及消化液、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
有少数结肠、直肠癌的患者可通过有效的胃肠减压变急诊手术为限期手术,使术前准备更加充分。
在给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护士要有耐心,有同情心做好解释指导工作,使患者心理接受,操作轻、稳、准减轻患者痛苦,置好胃管后,在胃管末端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接管前排尽吸引器内的空气,防空气挤入胃内),并妥善固定,打开开关时要缓慢,以免负压突然增大吸住胃黏膜而导致胃黏膜损伤;严密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并记录,一开始胃肠减压引流物一般是吃入的食物,以后逐渐变为墨绿色的胃肠液;在胃肠减压期间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保持胃管通畅,并做好口腔护理。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许多患者可以得到缓解,部分患者可形成绞窄性肠梗阻,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腹痛发作急骤,剧烈,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早期出现休克,抗感染治疗后改善不明显,体温上升、脉搏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腹胀不对称,可触及孤立胀大的肠袢;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X线检查见孤立、胀大的肠袢,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位置,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门静脉内存在有气体。
探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护理措施。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共收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检查项目指导、医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措施。
结果本组91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过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进行精心治疗和综合护理,是患者治疗痊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患者康复的保证。
关键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measures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Nov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6 a totalof 91 cases of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 patients,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take the general nursing,examination guidance,medical care,psychological care,diet care and guidance and other measures of hospital patients. Results 91 cases of stomach and duodenal ulcer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ti-inflammatory,hemostasis and oth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care. 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Conclusion careful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care are the important basis and premis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and also the guarante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Key words]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 patients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和肌肉发生痉挛,使胃肠壁细胞营养发生障碍和胃肠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肠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溃疡[1]。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针对院内从2011年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将采用的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出适当的对策。
结果全部共计82例患者在经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之后,均已痊愈出院。
结论采取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精心的治疗和综合治理,是胃、十二指肠患者治疗顺利,痊愈康复的重要保障。
标签: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护理护理体会胃部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过往的研究表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导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大脑皮质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后所引起的胃部和十二指肠肌肉层发生了痉挛,导致细胞营养不良和胃肠粘膜的酸性抵抗力下降,最后被胃液酸性所腐蚀导致的胃部穿孔,本文针对院内从2011年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现在将分析的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针对院内从2011年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性42例、女性37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年龄为52.3±5.6岁。
其中上腹部疼痛患者55例,急性胃出血患者27例。
1.2 调查方法本文结合临床实际考察,全面搜集了患者资料,对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了区分。
为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和保护患者的隐私,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如电话沟通、书面沟通和网络沟通等多种沟通方式。
在患者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愿以后,对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心理疏导,并耐心的回答了患者疑虑与困惑。
2 結果经过对82例胃、十二指肠溃患者进行止血、抗炎等药物治疗,同时配以精心的临床护理,全部患者均已痊愈出院。
一年内无一人复发。
3 护理方法3.1 一般性护理胃、十二指肠患者往往都需要静养,避免精神的紧张或者激动而引起胃肠道的蠕动。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护理心得(一)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瘢痕,发生收缩时可以造成幽门梗阻。
高度的瘢痕性梗阻使食物和胃液不能通过,以致病人的营养和水、电解质酸碱都发生失调,需要用外科手术治疗,占外科治疗溃疡患者的11%~30%。
瘢痕性幽门梗阻形成的过程是缓慢的,但呈持续的进行性加重,梗阻由部分性逐渐趋向完全性。
梗阻初期,胃壁肌呈相对的肥厚,蠕动增强,胃轻度扩大。
到了晚期,由于代偿功能减退。
胃呈高度扩大,但蠕动减弱,胃内容物滞留;经常发生呕吐,引起水、电解质等物质的严重丢失。
由于大量氢和氯离子随胃液呕出,血液中氯离子降低,碳酸氢根离子增加,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同时又因为钾从胃液呕出和较多的从尿中排出(由于小管细胞内氢离子的缺乏),可以出现低血钾症。
因此,低氯低钾性碱中毒在幽门梗阻的病人中较为多见。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病人既往有长期溃疡病史。
评估病人胃潴留程度、呕吐的量及胃内容物性质,并留置胃管,可抽出大量酸臭的胃液和食物残渣。
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营养状况。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呕吐,其特点是,常定时发生在晚间或下午,呕吐量大,一次可达1000~2000ml。
呕吐物多为隔夜宿食,甚至有前l~2天所进食物,且有酸臭味,不含胆汁。
呕吐后自觉胃部舒适,因此,病人常自行诱吐以缓解症状。
体检可见病人营养状况不良,腹部检查可见上腹隆起,有时可见自左肋弓下向右腹的胃蠕动波。
手拍上腹可闻水振水音。
3.辅助检查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高度扩大、胃张力减低,钡剂入胃后即下沉。
正常情况下,胃钡剂4小时后即排空,如6小时尚有25%钡剂存留,即证明有胃潴留;在瘢痕性幽门梗阻时,24小时后仍有钡剂存留。
4.治疗原则胃、十二指肠引起的幽门梗阻有3种情况。
(1)痉挛性:因幽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所致。
(2)水肿性:溃疡附近炎症性水肿所致。
(3)瘢痕性:溃疡愈合过程产生的瘢痕收缩所致。
前两种梗阻是暂时性的,不构成外科的适应证;而瘢痕性梗阻则是永久性的,必须施行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梗阻,消除病因。
但是瘢痕性幽门梗阻也可同时有痉挛性和水肿性因素存在,而使梗阻加重。
据统计,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幽门梗阻较胃溃疡引起者为多。
5.心理、社会因素长期的溃疡病史、病情的反复发作和加重,使病人产生焦虑急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有效吸引出胃腔内潴留物和胃液,减轻胃内张力,改善血液循环。
每日用温盐水洗胃以减轻胃组织水肿,利于术后愈合。
(2)呕吐的护理:病人应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或窒息,必要时用负压吸引清除口腔内的胃液和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准确记录呕吐的发生时间、次数、量及性状,以便估计梗阻程度。
呕吐后要及时清除污物,保持床单位整洁,以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3)补液、营养支持: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准确、匀速输入林格液、电解质、血浆等液体,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营养需要,必要时采取全肠外营养疗法,观察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指标变化,记录出入液量。
梗阻严重的病人手术前更应注意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纠正脱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