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十首的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一、《离骚》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翻译:我是高阳帝的后代,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在孟陬的时候,我出生在庚寅年。
皇帝审视我的出生,赐予我美好的名字:名叫正则,字叫灵均。
背景:《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自述身世,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二、《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依偎在山峦之间落下,黄河奔腾入海。
想要看尽千里风光,就再登上一层楼。
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描绘了鹳雀楼上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风光的向往。
三、《静夜思》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明月照,疑是地上霜。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江雪》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千山鸟儿飞尽,万径人迹难寻。
孤舟上有个老翁,戴着蓑笠,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描绘了一幅江雪中的孤独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
五、《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翻译:草原上离离的草,一年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处的芳草侵入古道,晴朗的绿色连接着荒城。
又要送走王孙,满目离情。
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通过对这些经典诗词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这些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激发了我们学习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酬刘柴桑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作者:孟二冬译文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注释(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
人用:指人事应酬。
用:为。
四运:四时运行。
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
牖:窗户。
葵:冬葵,一种蔬菜。
穟:同“穗”。
畴:田地。
(5)不:同“否”。
(6)室:指妻子。
登:通“得”。
赏析:作者:佚名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
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瑰宝之一,承载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带来古诗词大全600首,并附带解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第一首:《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是一首描写思念故乡的诗。
作者在夜晚,床前明月的光芒如同霜一般,令人产生思乡之情。
第二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登高望远的壮志。
作者希望能够登上更高的楼层,以达到对更广阔世界的观瞻。
第三首:《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解释:这首诗以春江、花与月为主题,描绘了春江潮水的波澜壮阔,以及明月的美丽景象。
第四首:《青青子衿》- 骆宾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解释: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
作者为了敬爱的人,心中忧思纠结,一直思念至今。
......第六百首:《渔舟唱晚》- 龚自珍泛清涟而漾漾兮,中有孤鸿之叫。
哀我者,其曷以久长兮。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渔舟在水面上泛舟的情景,并通过孤鸿的叫声表达了思乡之情。
通过这600首古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诗词的深邃与美丽。
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是李白的豪迈与豁达,还是王之涣的壮志与追求,乃至骆宾王的深情与忧思,这些诗人们用优美的词句和奇妙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读者,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诗词赋予了我们对生活、对自然、对情感的深刻体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关注内心的感受。
古诗词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我们有机会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情感体验的追求,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原文: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
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
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译文及注释:译文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
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
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
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
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
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
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
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释⑴满江红: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
宋以来始填此词调。
《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
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
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
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3]⑵溪山:辛弃疾的溪山情节。
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已经有了依稀朦胧的“溪山”意识。
事实上,辛弃疾“溪山”意识出现的年代,还可以大大前推。
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词云:“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时为建康府通判。
又《水调歌头》词云:“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辛弃疾“溪山”隐逸情结产生,不能说这是消极颓废的意识;不仅如此,恰恰相反,正说明词人的积极主张收复、抗战。
只是在这种积极主张不能实现,在希望彻底破灭之后,才有了美人迟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实远,昨非今非之慨。
《宋中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所作,共有十首五言古诗。
以下是每首诗的白话文解释:1.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梁王刘武昔日势力强大,有很多有才干的宾客。
然而悠悠岁月已过去一千年,只剩下高台这个陈旧的遗迹。
2.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
我独自站在秋草丛中,感受到悲风从千里之外吹来。
清晨时分我来到孟诸山,忽然看到芒砀山之间的景色。
3. 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时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
赤帝(指汉武帝)早已逝去,白云也长久不再返回。
时至今日,清净之地还有什么存在,空山上只有茂盛的禾黍。
4. 景公德何广,临变莫能欺。
三请皆不忍,妖星终自移。
齐景公的德行如此广大,面临灾变无人能够欺凌。
三次请求都不能得到回应,妖星(指灾星)最终自行消失。
5. 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
君主的心原本就是这样,天道怎么可能不知道。
梁苑(指梁王刘武的园林)中白日渐渐暮色降临,梁山上的秋草已经枯萎。
6.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
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
九月,桑树的叶子已经落尽,寒风吹过,树枝发出沙沙声。
我登高远眺旧国,怀念过去,思绪万千。
7. 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
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落日时分,鸿雁从天空飞过,寒城中的砧杵声令人忧愁。
昔日的贤人已经不再有,我应当离开,不要停留太久。
8. 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
忆昔鲁仲尼,凄凄此经过。
我走出家门,远眺千古,独自悲伤地歌唱。
回忆起往昔的孔子,他曾在这凄凉的地方游历。
9. 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
众人不愿倾听我的意见,砍伐树木又有什么用。
我如同逍遥的漆园(指庄子)中的小吏,默默无闻,不知道岁月的流逝。
10. 古来同一马,今我亦忘筌。
五霸递征伐,宋人无战功。
从古至今,同一匹马在这里奔波,而我如今也忘记了曾经的荣誉。
五霸(指春秋时期的五个霸主)轮流征伐,宋国的人们却没有任何战功。
以上就是《宋中十首》的白话文解释。
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10首1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篇一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一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注释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2.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篇二乌衣巷朝代:唐朝I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简介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熠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翻译/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乌衣巷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古诗加译文大全
以下是古诗加译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有个古人在驿道上策马奔走。
夕阳已渐渐落山,思念的人还在远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初一下必背古诗词译文及注释初一下册的必背古诗词包括了多首经典之作,以下是部分古诗词的译文及注释:1. 《观刈麦》 - 白居易译文:小麦成熟了,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地收割。
他们早起晚归,汗水湿透了衣服。
虽然辛苦,但看到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农民收割小麦的辛勤场景,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待。
2. 《春夜喜雨》 - 杜甫译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温柔和滋润万物的情景,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和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
3. 《望岳》 - 杜甫译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这首诗是杜甫赞美泰山的名篇,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4. 《江雪》 - 柳宗元译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江面雪景,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的超然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5. 《静夜思》 - 李白译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这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通过夜晚明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译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张丞相的敬仰之情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7. 《赠汪伦》 - 李白译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这是李白赠给朋友汪伦的诗,通过桃花潭的美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8. 《登鹳雀楼》 - 王之涣译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这首诗以鹳雀楼为背景,通过黄河的奔流入海,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高远目标的追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文言文翻译】寝床之前,明月之光,疑为地上之霜。
仰头观明月,低头忆故乡。
【译文】在床前,明亮的月光照在地面,我怀疑那是地上的霜。
抬起头来,望着那轮明月,低下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文言文翻译】白日随山而尽,黄河流入大海之流。
欲穷尽千里之目,须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随着山峦的尽头而落下,黄河流入大海的潮流。
想要看尽千里之外的景色,就必须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文言文翻译】春日里睡梦不知天晓,处处可闻鸟儿的啼鸣。
夜晚里风雨之声传来,花落多少,谁能知晓。
【译文】春天里沉睡,不知不觉天已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昨晚风雨交加,声音传得很远,花儿飘落了多少,谁又能数得清呢?《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文言文翻译】荒野之上,离离的草,一年一枯,一年一荣。
野火虽能烧尽,春风一吹,又重新生长。
远处的芬芳侵袭着古老的道路,晴朗的绿色连接着荒废的城池。
再次送别王孙离去,茂盛的草地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译文】在荒野之上,茂盛的草,每年一次枯萎,每年一次繁荣。
野火虽然能够烧尽,但春风一吹,又重新生长。
远处的花香侵入了古老的道路,晴朗的绿色连接着荒废的城池。
再次送别远行的王孙,茂盛的草地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唐诗宋词精选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
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4、《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诗三百首最经典十首诗1.《登鹳雀楼》——王之涣1.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3.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相思》——王维1.原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注释: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南国:指南方。
3.春来:春天到了。
4.发几枝:长出多少枝条。
5.愿:希望。
6.采撷(xié):采摘。
3.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3.《静夜思》——李白1.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注释: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二指井栏;三“床”即“窗” 的通假字;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3.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地面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1.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注释:1.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3.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4.“一片” 二句:一座孤城位于万仞高山之中。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 厘米或264 厘米)。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大全(附译文注释)老师说:古诗词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还能领略其中的自然美景,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以下是部分内容,完整版(含注释解析等)内容请扫码下载打印中小学必背古诗词获取方式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领取▲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11首古诗词名篇译文及赏析,值得一品的千古经典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余晖将城池紧紧围住。
喝一杯陈酒遥寄万里的思想情,还没有在燕然刻石记功怎能谈到还家!羌笛声飘荡不定,寒霜洒满大地。
边疆的战士不能入寐,将军愁白了头发,战士们流下了思想的眼泪。
简析: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锦帽貂裘(diāoqiú),千骑(jì)卷(juǎn)平冈。
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简析: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初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古诗大全加意思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意思:夜深人静时,床前的明月照耀着,像是地上覆盖了一层霜。
举头望向皎洁明月,想起故乡的亲人和家乡的景色,感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2.《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意思:登高远望,面对狂风大作,天空高不可测,猿猴尖声长啸。
水边清澈,沙滩洁白,鸟儿欢快飞翔。
千里长江波涛汹涌,密密落叶飘舞纷纷,声音嘹亮,气氛壮观。
3.《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意思:夜空之下,东风轻轻吹拂花香洋溢,漫天繁星如雨般摇曳飞舞。
整条街道都是盛满花香,金碧辉煌的华美车马穿行其间,凤箫悠扬动听,玉壶无比美妙,整个夜晚鱼龙混杂时隐时现,舞姿绿树成荫,让人心旷神怡。
4.《清明上河图》。
狗儿不吠,鸭子嘎嘎,笑声点点,又有诗家翻译。
船歌唱罢,人声渐息,几点芦花,依旧泛绿。
意思:细节丰富的小景观,狗儿无声无息,鸭子嘎嘎叫唤,一群人笑声汇成点点,还有诗人在为这美景赋诗。
唱完歌,人声渐渐减弱,青翠的芦苇依旧蒙上了一层绿色。
5.《庐山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问你又有多少愁,犹如江河之水奔腾东流。
年轻时候不好好努力,到了老年只能痛苦的回忆年轻时所作所为了。
经典古诗词翻译经典古诗词翻译 在⽇常⽣活或是⼯作学习中,⼤家都收藏过⾃⼰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种体裁,⼜称古体诗或古风。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古诗词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注⾳: 雎(jū)鸠(jiū)窈(yǎo)窕(tiǎo)好(hǎo)逑(qiú)荇(xìng)寤(wù)寐(mi)芼(mào) 注释: 关关:拟声词,⽔鸟叫声。
雎鸠:⽔鸟,⼀般认为是鱼鹰。
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
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中的陆地。
窈窕:娴静美好的样⼦。
淑:善,好。
好逑(hǎoqiú):喜欢追求为对象。
逑,配偶,此处⽤作动词,意为追求为对象,娶为妻⼦之意。
参差:长短不齐。
荇(xìng杏)菜:多年⽣⽔草,夏天开黄⾊花,嫩叶可⾷。
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顺⽔势采摘。
寤寐:这⾥的意思是⽇⽇夜夜。
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思:语助。
服:思念、牵挂。
思服:思念。
悠:忧思的样⼦。
辗(zhǎn):半转。
反侧:翻来覆去。
(1)琴瑟友之:弹琴⿎瑟表⽰亲近。
钟⿎乐之:敲击钟⿎使他快乐。
友,交好。
(2)芼(mào 冒):选择,采摘。
(3)乐:使淑⼥快乐。
(4)荇菜:浅⽔性植物,叶⽚形睡莲。
译⽂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静美好的少⼥,⼩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静美好的少⼥,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愿,⽇夜⼼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左右去采摘。
⽂静美好的少⼥,弹琴⿎瑟表爱慕。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敕勒歌》原文及翻译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雁儿落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朝代:元代作者:高克礼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
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
经典古文十篇及译文精选1.经典古文十篇及译文精选赤壁赋苏轼〔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七年级上册课外十首古诗词翻译《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1、诗人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虽壮年不在,仍然雄心依旧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相同意思的诗句还有后两句,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来观赏菊花。
1、诗人通过写景,表现农村自然和谐景色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诗人描写自己与友人畅谈农事,把酒聊天的开心画面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表达诗人对农家依依不舍,相约再来的诗句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1、诗中描写禅院幽深,小路曲折,创造了一种独特意境的千古名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表现诗人内心归于平静,忘却世俗烦恼,沉浸在一片佛音中的诗句是: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六年级下册十首古诗的意思六年级下册十首古诗包含很多知识呢,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寒食韩翃1. 作者介绍韩翃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他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
2. 注释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春天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皇宫里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傍晚。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3. 翻译春天的长安城里没有一处不飞舞着落花。
在寒食节这天,东风把皇宫中的柳丝吹得倾斜。
寒食节本应禁火,但黄昏时皇宫中却传赐蜡烛燃火,那蜡烛的轻烟飘散在近幸大臣之家。
4.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寒食节时皇城的蓬勃春景和皇室的雍容富贵。
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传蜡烛”“散入五侯家”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揭露。
二、迢迢牵牛星1. 出处它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2. 注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遥远的样子。
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伸出。
素手:洁白的手。
札札: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杼:织布机。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泣涕:哭泣。
零:落下。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河汉:银河。
几许:多少。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一水:指银河。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3. 翻译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长歌行的翻译(汉乐府)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野望的翻译(王绩)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早寒江上有怀的翻译(孟浩然)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孟浩然)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王鹤楼的翻译(催颢)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白云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送友人的翻译(李白)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
水围绕着东边的城池潺潺流动。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
您就像孤独的蓬草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
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
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凄凉的鸣叫声!
[ 秋词的翻译(刘禹锡)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鲁山山行的翻译(梅尧臣)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热爱大自然景色的心情。
走到
一处可以看到一座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座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
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山林空荡,冰霜下落,
熊爬上树;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
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处”;正
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之顶。
浣溪沙的翻译(苏轼)
到蕲水清泉寺去游玩,清泉寺临近兰溪,溪水向西流。
山脚下兰草的嫩芽泡进了小溪水中,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
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
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翻译(陆游)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
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