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202101112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202101112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202101112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2021011125

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

每个人在求学生涯中, 都会遇到很多老师, 但总有一位会留在心灵深处, 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阅读下文, 说说“我”为什么会对这位老师的印象如此深刻。

漫漫人生路, 谢谢遇见你

我一直很想念一个老师。

小学时, 我并不明白启蒙这个词。后来知道, 就是启蒙老师。

她年纪很轻, 二十岁出头, 娇小玲珑, 面容清秀, 皮肤略黑, 齐耳短发。怎么看, 都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 她身上总有一种民国女知识分子的味道。

她是喜欢笑的, 微笑, 眼睛像是蓄着秋水, 但是略带一丝病容。

我的语文是她教的。小学四年级, 她要求我们写日记, 每天一篇。每天她都改, 写评语。她将自己的日记抄在黑板上, 然后一句一句地讲解。她确实是我见过的最尽职的一位老师。如果不是因为她教语文, 或许我便不会到现在还在写字。

那时, 我们校外有座小桥, 桥下有浅水, 从不断流, 总是清澈。中午吃完饭, 我从桥上过, 偶尔坐一坐。她从远处走来, 喊我一声。她采一捧野花归来, 抽出一朵, 说:“来, 给你。”

她常哭, 我们不听话, 她就哭;我们考得不好, 她也哭。那时候我才知道, 原来女人是这么爱哭的。

那时候读唐诗, 我坐在窗边, 高声背:“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忽有声音接道:“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转头, 看见她。她的肘撑着窗台, 托着脸, 歪着头, 朝我俏皮地笑。

阳光在她的短发后形成一层毛茸茸的、灿烂明亮的光晕, 她的脸在逆光里显得那么秀雅。她就在那个起风的早晨微笑, 短发轻轻拂动, 很美, 很美。

我一直忘不了那帧画面。

后来, 隔了好些年, 我大学毕业不久, 听老同学说, 她离开了。是永远离开的那种离开。

那晚, 我大哭。我知道, 我失去了心里最美好的象征。

弗洛伊德经常说, 一个人成年后所做的所有事, 都跟童年有关。我一直觉得, 在我的童年里, 是她在我的脑海里根植了一种我说不清的真善美。以至于未来诸多的负能量和黑暗, 永远无法真正渗透到我的内心深处。她像是在我的心里布下了一个结界, 极乐净土一般, 外来的纷纷扰扰, 到这里, 总要归于平静。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感谢漫漫人生路, 曾真真切切遇见你。

奋斗是照亮梦想的火把

巴赫·约翰·塞巴斯蒂是德国18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 也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人。

巴赫在十来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 靠给贵族家庭打零工挣饭吃, 受尽欺凌。巴赫家附近有一座音乐厅, 每次有表演, 巴赫都会躲在音乐厅的窗户外面聆听, 他梦想将来自己也要成为一名音乐家。

一年夏天, 一个名叫克劳斯的管风琴演奏师来到这里开音乐会, 巴赫拉着克劳斯的衣襟, 恳求克劳斯收自己为徒, 克劳斯笑笑说:“如果你真的想学, 就到汉堡来找我吧!”汉堡离巴赫的家乡有400多公里, 为了实现梦想, 巴赫觉得承受任何苦难都是值得的, 他准备了几件干净的旧衣服和一些干粮就出发了。当时只有13岁的巴赫一路跋山涉水, 历尽了千辛万苦, 走了半个多月终于抵到了汉堡。

克劳斯被打动了, 他破例免学费收下了这个徒弟, 而巴赫也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 非常刻苦地学习作曲和演奏各种乐器, 进步非常快。

几年后, 克劳斯觉得自己能教给巴赫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就建议巴赫去100公里以外的撒勒音乐学院学习, 巴赫又步行来到撒勒音乐学院, 并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旁听席位。

两年后, 巴赫再也不满足于练习老师教给他们的几套曲子, 就向校长借阅他私人的珍藏乐谱, 校长拒绝他说:“从这里毕业后的人, 在五年内都根本不敢碰这些曲子, 你现在就想演奏?好好练习你手中的曲子吧!”

巴赫还不甘心, 趁校长晚上回家睡觉的时间, 溜进办公室找出那些乐谱, 用白纸抄下来。为了避免被

校长发现, 他就爬到屋顶上借着月光抄写, 或者带上油灯跑到野外去, 在天亮前又把这些乐谱重新放回到校长的办公室里。半年时间, 巴赫抄下了厚厚的几大本珍贵乐谱, 开始马不停蹄地暗暗练习演奏。

多年之后, 巴赫终于获得了音乐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晚年的巴赫曾在自传里写下了这样的人生感触:“奋斗是唯一一支能够照亮梦想的火把, 谁能和我一样高举这支火把, 谁就能拥有像我一样的成就!”

【且读且思】

对于巴赫偷抄乐谱的行为, 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

《漫漫人生路, 谢谢遇见你》

这位老师端庄美丽, 尽职尽责, 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奋斗是照亮梦想的火把》

示例:这种做法是可取的, 这不仅满足了巴赫学习音乐知识的强烈愿望, 而且最终让他在音乐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读了下面这篇美文后, 你认为对一个学生来说, 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感恩?

感恩的窗帘

这是一对师生的故事。年代久远, 老师如今80岁高龄, 学生也已60多岁。

老师刚搬进这个住宅区时, 心里不免忐忑, 自己与老伴都老了, 子女不在身边, 拆迁之前的房子住了30多年, 邻居都很熟, 有点事情会相互照顾。现在不知会怎样。

学生正好就住在前面的一栋楼里, 有天在厨房洗菜, 看到对面阳台上坐着晒太阳的老太太, 越看越面熟, 想了很久, 那不是自己的小学老师吗?就跑去认师。

毕竟相隔50多年。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 有多少学生啊, 老师一时想不起来。

学生说:“老师, 那时我家里穷, 读不起书, 是班上年龄最大的一个, 你记得吗?我妈妈生病我要陪她上医院, 缺了课到你家来补, 我怕影响你休息, 总是等在外面。后来你对我说, 只要看到窗帘拉开了, 就敲门进来, 老师你记得吗?”

从这天开始, 学生经常会去老师家转转, 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捎去一把青菜, 拎走一袋垃圾, 捶捶腰背, 说说闲话。

渐渐摸熟了老师的生活规律, 每天早晨6时, 学生都要留意老师的窗帘是否已经拉开, 如果过了7点还没动静, 她就不放心, 会过去探视。

有时她正看着呢, 窗帘就忽然打开了, 师生两人, 就会很默契地相视一笑。

应该是个很懂得感恩的学生吧, 可到底怎么才叫感恩?

现在感恩教育很时髦, 有下跪的, 有洗脚的, 有节日送别出心裁的礼物的, 电视上经常看见他们热泪盈眶。

更有媒体大张旗鼓地做文章, 某某老人怎么捐资助学, 得了捐助的学生怎么忘恩负义, 节日没一个人来看望, 让捐助者心凉……仿佛非要他常常记起、时时温习, 才算感恩。

上述那个学生懂得感恩吗?50多年她并没与老师联系, 节日也从没打电话送贺卡, 以至于老师一时都想不起她;上述那个学生不懂得感恩吗?当生活让她们相遇, 当老师需要帮助时, 她可以做到最细、最好。感恩之心她从来都有, 只是深深地藏在心底。

父亲那么老了, 我还这么小

父亲去世的时候, 我才七岁零一个月。在我的记忆里, 父亲是什么样子呢?

那时候父亲的眼睛已经有点花了, 抽烟时怕烧了手, 就用烟斗。我每天早上上幼儿园的时候, 手里拎着鞋, 从楼梯上慢慢下来, 走到父亲床前, 先观察一下父亲是醒着还是睡着, 然后, 就拿起他旁边的烟, 把他的烟斗装好。这是我每天的第一件大事。后来我才知道, 每逢此时, 父亲不管是睡着了, 还是没睡着, 都是假装睡着的, 好让我尽我的孝心。

父亲的遗嘱中有一条是写给我的。他说:“孩子长大, 倘无才能, 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可去做空

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在我小的时候, 父母亲对我没有过高的要求。妈妈要求我不学坏就好了, 不像现在的孩子, 家长一会儿要求他学钢琴, 一会儿又要求他学绘画。

邻居家有个留声机, 我也想要一个。妈妈和父亲商量了, 跟我约法三章, 就是只能在晚饭后放。父亲就托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去买。第一次买回来一个手提式的, 很小, 我一看说不要。内山就“哈依哈依”, 把那个拿回去了。下次又搬来一个, 还是不如邻居的高大, 但我觉得不能再提出过分的要求了——说不定他会说:“你不要, 就拿回去吧。”那就麻烦了。我说好, 就把留声机留下了。

记忆中, 他打过我一次。因为什么事, 我已经不记得了, 但挨打的效果是记得的, 因为他打我的时候, 嘭, 嘭, 嘭, 非常响, 可是不疼。他问我“你还听话不听话”, 我说“听话”。于是就和解了。然后我问他:“你拿什么东西打我的?”父亲马上递给我, 说:“你看吧。”那是一张报纸卷起来的长条, 当然了, 打得很响, 又不疼。

父亲的日本朋友中, 我没有见过藤野先生, 内山完造是见过的。他和我们在抗战电影里见到的日本人不一样。他对人, 对中国人是很好的。比如, 在他的书店前, 夏天就放着这么一个大桶, 桶里面放着茶叶, 茶叶是我父亲从绍兴买回来的粗茶, 便宜, 桌子上再放两个杯子, 人力车夫或者其他什么人就可以免费喝茶了。这叫舍茶。有的时候, 他看见一本书被偷拿走了, 店员就问他:“要不要管呢?”内山说:“不要管了, 让他拿去吧, 他买不起书, 但他真的是喜欢书。”

70多年来, 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与父亲联系在一起的。

(文章有删节)

【且读且思】

文章围绕父亲一共写了哪四件事?在作者的心目中, 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父亲那么老了, 我还这么小》

(1)理解儿子的孝心, 让“我”能尽孝;(2)对“我”没有过高的要求;(3)有约束地支持“我”的合理要求;(4)惩罚“我”的过失。在作者心目中, 父亲是一个懂得儿子心理, 能理解儿子, 对儿子既严格要求又疼爱有加的慈父。

《感恩的窗帘》

当老师需要帮助的时候, 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并尽可能做到最细最好, 才是真正的感恩。

难忘的体罚

◎[美]兰妮·麦克穆林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的心底的, 至于我, 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 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 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 虚度时日。”说着, 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 拿一本书, 径自翻了起来。

我勉强做了一半, 就被卡住了, 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 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 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 她正读书入神, 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思前想后, 我打定主意, 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周一下午, 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 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 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你宽恕!”)

“姑娘们, 你们能主动来认错, 我很高兴, 这需要勇气, 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 大错既然铸成, 你们必须承担后果。”说着, 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 撕了, 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 而且——”

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 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 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她吩咐我们分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 我们面面相觑, 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 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啪”的一声, 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 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打, 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 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我终于鼓起勇气:“请您别打了, 您还是来打我吧, 是我的错!”

几乎在同时, 我们都睁开了眼睛, 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

什么?疑惑中, 我们看到老师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 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 并无肌肤之痛, 却记忆至深。

答案

(1)面对劣势, 学会支持自己;(2)面对强大, 你得学会反击;

池老师的两堂课

池老师个子矮矮的, 戴圆圆的眼镜, 表情和蔼。池老师除了是级任导师外, 也教我们韩文。

我学的第一件事情, 在一堂“周会”课上。

每个星期二下午的最后一堂课, 是级任导师担任的“周会”课。那天黄昏, 夕阳从后面的窗口射进来, 把教室照得光亮耀眼。我们在练习开会的议程。我提了一个案, 进入表决的程序。由于没有人举手赞成, 我觉得很尴尬, 就嚷着说算了, 我也不投了, 撤销这个提案。

池老师站在教室最后一排。我没看到她的人, 但听到她说话的声音:“郝明义, 你不能说就这样算了。就算没有一个人赞成你, 你还是要为你自己的提案投一票。这是你自己的提案。”

我面红耳赤地举手投了自己一票, 全班唯一的一票。

到底提了什么案, 同学那么不捧场, 已经毫无记忆。但那一堂课, 对我影响深远。不论是日后求学, 还是参加工作, 每当我兴起什么别人认为荒唐的念头, 或是没法接受的构想时, 总会有个声音提醒我:“就算没有一个人赞成你, 你还是要为你自己的提案投一票。这是你自己的提案。”

我学的第二件事情, 在一次郊游中。

我们去一个沙滩。同学戏水, 我就在岸边负责看管大家的鞋子。闲来无事, 就把鞋子藏进沙里。

要回家的时候, 大部分鞋子都找到了。有一只, 却就是找不出来。我无地自容, 但丝毫无助于鞋子的出现。天色越来越暗, 场面有点混乱, 这时出现了一个人。个头不小, 酒气醺醺, 手上拎了个东西, 就是那只鞋。我们跟他要, 他就是不给, 欺负我们孩子。

这个当儿, 池老师过去了。她矮矮的个子还不到那人的肩膀。她很简单地说了几句话, 要鞋子。醉汉嬉皮笑脸的, 有点不三不四。这个时

在我们的人生中, 总有些人会给我们带来感动和安慰, 虽然他们是那么微不足道、那么卑微……

答案

示例:对学生的关爱与耐心教育。

老钱的灯

叫钱老师。但背后, 还是觉得叫“老钱”过瘾。

老钱在世上混了五十个年头了, 还没有混到一块法定的私人居住空间。“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可他还是一天到晚弥勒佛似的教导我们如何做学问。

当我们十来个弟兄“保甲连坐”般拥挤在他那间斗大的宿舍里时, 一片黑乎乎的身影在墙上漫涌着。常常是这边正谈着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问题, 那边突然杯翻壶仰, 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于是老钱笑得更加开心, 青黄的灯光在他秃得未免过早的头顶上波动着。我常常首先倡议解散, 因为我知道人走茶凉之后, 那支灯说不定要亮到寅时卯刻。

我常常从那支灯下经过。二十一楼的西半边, 冲南, 二层中间的那个窗口。我披星戴月从三教回来, 耳朵里落进一串老钱粗犷的笑——大概又接见什么文学青年吧。我深更半夜晚上出门, 来回总要绕到那窗下。看一眼那灯, 似乎心里就多了一份舒坦。每当我冲着书缝打呵欠时, 就不禁想到:老钱大概还在干着吧?我再忍会儿。

所以我有时觉得, 老钱的灯恐怕不是什么好东西。老钱的满头黑发, 不就是被它弄没的么?只要它亮着, 老钱就像着了魔似的翻呀, 写呀。写鲁迅, 写周作人。可是人家那哥俩儿有他这样的“贵府”, 有他这样的青灯么?“白发无情侵老境, 青灯有味似儿时”, 也许他很欣赏陆游的这联名句吧?

当我面对书本“读欲”不振时, 当我独望窗外无所事事时, 当我觉得白天之重和黑夜之轻都压得自己难以承受时, 我就想:去看看老钱的灯吧, 顺便吃个煎饼果子。

站在那窗下, 仿佛能听见那灯嗡嗡地喘息着, 好像一盘时间的磁带在转动。有时真想喊一声:“嘿, 老钱, 悠着点儿!”

老钱是个普通人。

但他的灯, 亮在我心上。

【我读我思】作者说老钱是个普通人, 那为什么老钱的灯却“亮在我心上”呢?

答案

因为老钱的灯代表的是老钱那种耐住寂寞、不问名利、孜孜以求做学问的精神。

不识字的老师

我是个在美国留学的学生, 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体强壮, 有一年, 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 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 一个壮硕的老黑人, 大概有50多岁了, 大家都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成了他口中:“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 在无奈下接近了他, 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 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 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 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

有一天一早, 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 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 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 仍要挥汗伐木。路瑟走到我身边, 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 孩子。再痛苦的一天, 都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 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不久, 太阳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 眼看就要打架了, 路瑟走过去, 在每人耳边轻声地说了句话, 两人便分开了, 不久便握手言和。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 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 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 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 分一半给我。有一次, 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 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 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在午餐中, 分一段他长长的面包, 填饱了肚子, 也温暖了心坎。

有一天, 路瑟拿了一份文件, 叫我替他读一读, 他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

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 顺口问他, 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道:“孩子, 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 上帝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 你能呼吸, 就能读它。”

现在, 路瑟也许不在了, 然而, 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 却永远忘不了这个不识字的老师。

我们的秦老师

上四年级的一天早上, 我刚走进教室, 就发现气氛不对。同学们一个个全沉着脸, 有几位女同学还在嘤嘤地哭。我忙问邻座的大虎, 他横了我一眼, 像是跟我赌气:“问什么问!秦老师被开除了!”我一怔, 昨天还好好的, 怎么一夜之间说开除就开除了?看大家那副悲怆的样子, 我想问却又不敢多说。

做早操了, 班长岳小泠带着我们懒洋洋地来到操场上。没精打采地做完规定动作后, 平时不太露面的校长来了。他招呼我们班留下, 把身边的一位女老师介绍给我们:“这是你们的班主任窦老师, 你们要听她的话, 不许胡闹!”

窦老师很年轻, 瘦瘦高高的, 很尴尬地冲着我们傻笑。调皮鬼大虎突然喊道:“我们不要瘦精怪——向后转!”也真怪, 大家居然很听话地转过身去。大虎得意了:“窦窦窦——豆芽菜!”吼罢, 一跺脚蹿出队伍跑了。小孩子好模仿, 40几人顿作鸟兽散。

凭心说, 窦老师也很不错的, 后来我们很快喜欢上了她, 可当时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头一堂课就上砸了, 面对着我们的喧哗, 她只有搓手赔笑的份儿。我们见她软弱可欺, 下课后索性集体胜利大逃亡——找秦老师去!

学校距秦老师家有三四里地, 但我们义无反顾了。浩浩荡荡开进那个不大的院落时, 秦老师惊愕得不知说什么好。她不住地问前面的几个同学:“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刹那间, 哭声喊声大作。小泠挤到前头, 抱住秦老师抽泣道:“秦老师, 跟我们回去, 回去吧。”同学们异口同声嚷:“我们不要豆芽菜!”秦老师明白了, 苍白的脸泛起了红晕。她勉强笑着:“同学们快回去上课, 窦老师会着急的……听话, 千万不要……”

可我们哪里肯听, 唧唧喳喳吵个不休, 声称秦老师不回去, 我们宁可不读书。

不知道是着急还是激动, 秦老师哭了, 起先是无声地流泪, 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当年秦老师不过是20几岁的一个女孩, 现在想来, 正是爱哭鼻子的年龄。也许是想掩饰自己的失态, 她转身避进屋子里去了。

我们吓坏了,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鸦雀无声。正不知所措时, 校长和窦老师满头大汗地赶来了。校长满脸疑惑地瞅了我们半天, 然后问:“你们秦老师呢?”没人吭声, 最后还是小泠撅着嘴巴小声说:“在屋里。”

秦老师终于同校长他们一起出来了。这时, 秦老师已换上一脸微笑, 只是眼睛还有些红肿。秦老师对我们点点头:“回去吧——我们。”

我们胜利了!欢呼雀跃地回到学校里, 已临近放午学。这天下午起, 秦老师又和我们在一起上课了, 不过, 她只坐在后排, 像个小学生。

10来天后, 秦老师还是悄悄走了。她留给我们一封信。这时我们才知道, 秦老师是代课教师, “正式”的来了, 她理应“退位”, 根本不存在开除的问题。秦老师当天就去了丈夫的部队, 听说后来她还是当了教师。可我们再也没有见过她。

许多年过去了, 也不知道秦老师今在何方, 知不知道她的学生还在想她……

(选自散文集《无法证实的爱》)思考:

1.本文在写法上, 像《藤野先生》一样, 特别注重表现人物的品质, 从文中所写来看, 秦老师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请简述理由。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秦老师怎样的情感?

答案

1.①热爱学生, 学生到她家去找她时, 她赶紧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最后又和学生一起回到学校, 陪学生上课。②善良, 她当代课教师, 被学校“开除”后, 毫无怨言, 反而劝学生快回去上课, 听新老师的话。③重情感, 离开时“留给我们一封信”, 说明她“退位”的原因, 以让学生安心上学。

2.热爱老师, 怀念老师的情感。

我的老师们

我想到的第三位老师是斯拉夫语言学教授布劳恩(Braun)。他父亲生前在莱比锡大学担任斯拉夫语言学教授, 他可以说是家学渊源, 能流利地说许多斯拉夫语。我见他时, 他年纪还轻, 还不是讲座教授。由于年龄关系, 他也被征从军。但根本没有上过前线, 只是担任翻译, 是最高级的翻译。苏联一些高级将领被德军俘虏, 希特勒等法西斯头子要亲自审讯, 想从中挖取超级秘密。担任翻译的就是布劳恩教授, 其任务之重要可想而知。他每逢休假回家的时候, 总高兴地同我闲聊他当翻译时的一些花絮, 很多是德军和苏军内部最高领导层的真实情况。他几次对我说, 苏军的大炮特别厉害, 德国难望其项背。这是德国方面从来没有透露过的极端机密,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布劳恩教授的家离我住的地方很近, 走二三分钟就能到。因此, 我常到他家里去玩。他有一幅中国古代的刺绣, 上面绣着五个大字:时有溪山兴。他要我翻译出来。从此他对汉文产生了兴趣, 自己买了

一本汉德字典, 念唐诗。他把每一个字都查出来, 居然也能讲出一些意思。我给他改正, 并讲一些语法常识。对汉语的语法结构, 他觉得既极怪而又极有理, 同他所熟悉的印欧语系语言迥乎不同。他认为,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 也可能是优点, 它能给读者以极大的联想自由, 不像印欧语言那样被形态变化死死地捆住。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擅长油画。有一天, 他忽然建议要给我画像。我自然应允了, 于是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我天天到他家里去, 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 当模特儿。画完了以后, 他问我的意见。我对画不是内行, 但是觉得画得很像我, 因此就很满意了。在科学研究方面, 他也表现了他的才艺。他的文章和专著都不算太多, 他也不搞德国学派的拿手好戏:语言考据之学。用中国的术语来说, 他擅长义理。他有一本讲十九世纪沙俄文学的书, 就是专从义理方面着眼, 把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列为两座高峰, 而展开论述, 极有独特的见解, 思想深刻, 观察细致,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可惜似乎没有引起多少注意。我都觉得有寂寞冷落之感。

(选自《留德十年》, 有删节)思考:

1.文中一共记叙了布劳恩教授与“我”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从文中可以看出布劳恩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 并阐明理由。

答案

1.两件事, 一是他要“我”帮他翻译中国古代刺绣上的五个字“时有溪山兴”, 二是他为“我”画像。

2.①直率坦诚, 这从他敢于向“我”这个外国学生透露他翻译时的一些花絮, 可以看出;②热情, 如他帮“我”画像;③多才多艺, 不仅“能流利地说许多斯拉夫语”, 而且擅长油画和义理。

语文拓展阅读

语文拓展阅读 一、互联网开放环境与语文拓展阅读 1、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有关专家指出:中小学存在两个最大的缺乏,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缺乏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没有得到落实”,“造成学生缺乏自主的整体的阅读”,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拓展性积累,更需要情感的投入,更需要以此为基础的体验。而阅读是语文学习提升其积累、体验程度最基础的手段,而恰恰在这一点上,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从而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语文教育,它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开放式的思维与创造力发展,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 2、语文互动拓展阅读有助于语文能力发展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将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文本意义建构的关键。这其中,丰富的相关信息资源就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和载体。 如果教师组织学生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抽提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发展收集整理、分析加工、援证推理等信息处理能力的成为可能。 3、互联网开放环境支持学生拓展阅读 而互联网这一技术,突破了时空纬度,改变了信息的分配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对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提供了支持。 ?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种类繁多和时效性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阅读材料缺乏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如何使用发挥其作用价值的作用。 ?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得学习者可以更为高效地检索有关信息,并获得信息判断、筛选等能力的锻炼。从而使语文教学的任务、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阅读习题和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阅读习题和答案 (一)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 答: 2.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

因是。 3.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答: 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 答: 5.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答: 6.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 答: 7.请说一说画“ ”线句子的含义。 答:。 答案:1.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2.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3.“我”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4.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5.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6.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心生敬意 7.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拓展阅读:忆先生

忆先生 按现在的规矩,应该称呼“老师”,我也的确这样叫他;但我心里却总以“先生”称呼他。他就是我上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张子清。 先生是在后排几个“混混生”的哄笑中出场的。——并不是他扣错了扣子或是忘了打领带,而是因为衣着的笔挺整洁,使那几个“不修边幅”的同学感到不适应。——他轻轻带上门,把几本泛黄的书摆上讲桌,给我们上高中语文起始课。他如数家珍,几千年的文史经哲侃侃而谈,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使我们如沐春风,引领我们进入语文的殿堂。我日后的迷恋文学,这节语文课便是一个发端。 我默默地注视着先生,猜想那灰白色的中山装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先生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是黄叶纷飞,秋雨连绵的日子。我们沉浸在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有一个同学突然提出问题:“老师,什么叫孤独?”他说:“深秋,静夜,冷雨轻轻拍打落叶,灯泡幽暗朦胧,独自倚窗沉思,那感觉就是孤独。”鸦雀无声,我们欣赏着完美的诠释。 有一段时间,我作文专喜欢以玄吓人,许多半懂不懂的诗文,被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至于满篇的前后引号此呼彼应。我交了一篇《走近余秋雨》。发还后,我看到的评语是:“拟给九十分:起笔新颖,给两分,收束照应开头,给三分,抄写给五分;其余的分,都给余秋雨。”一向自负的我不禁哑然失笑,欣然接受了这别致的批评。 那天晚自习,评析《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练习。我对文中一段话的理解,与“教参”明显不同。先生用反常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宣布以“教参”为准。我霍地站起来,用一种挑衅的口气问:“老师,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前,我和他们(“教参”编写者)地位平等,凭什么用他们来否定我!”他一愣,随即赞赏地点头微笑,那神情足以让我感到自豪。课后,他对我说,类似的问题,许多年来,他提了无数次;我这样的反问,他等了好多年。 此后,我成了先生家的常客。他过得近乎清贫。有人说先生孤身一人,家里冷冷清清。我进他家,却总觉得是入芝兰之室,满庭芬芳。“孤芳一品自清高”的条幅,字体潇洒飘逸,很熨帖地挂在写字台前的墙上。旁置一盆兰花,清秀淡雅,脉脉的清香沁人心脾。先生一任我翻动他的东西,就是不许触摸那兰花。后来我才听说,病逝的师母,是他大学同窗,和他同为高材生,单名一个“兰”字。 高考填报志愿,从不干涉我们自由的先生,执意动员我报考上海的名牌大学,说那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会促使我更快地成长。我敷衍了他,志愿表上出现的净是省内的大学——因为我缺乏自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1.《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国昆虫学家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2.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来做巢穴的盖子。 3.法布尔一反常规,用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4.《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在作者的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5.《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之美誉。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1. 国记者深入延安,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 2.《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和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他还搜集了大量有关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3.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藤野先生阅读训练附答案

《藤野先生》阅读训练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并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只不过,表达出作者对东京的失望的情感。“这样”指代“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4、“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表讽刺 5、本段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两种行为?揭示了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思想本质?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感情?和他们相比,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赏樱花、学跳舞;附庸风雅,思想腐朽,不学无术。失望厌恶鄙夷。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6、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本句运用了比喻和反语的手法,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 “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7、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庸俗不堪的生活,主要抓住赏樱花、盘辫子的细节来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其描写角度,除视觉外,还从听觉角度进行,如“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咚咚咚的响得震天。”就是这样。 8、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名著阅读复习资料

八上名著阅读复习资料 八上名著阅读复习资料之《朝花夕拾》 一、《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八上名著阅读复习之《骆驼祥子》 一、《骆驼祥子》主要情节 1.“怒辞杨宅” 为了赚钱再买辆车,祥子在杨宅拉起了包月,整天的活紧得发昏,雇主又抠门。第四天,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一毛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讨回四天工钱,便辞工回到了人和车厂。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良坚忍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要求,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2.“曹家遇险” 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凑足买车的钱,不想,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敲诈一空。二次买车的希望破灭了,祥子困惑地喊:“我招惹谁了。”随后,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3、“绰号来历” 一天夜里,远处响起了炮声,军营一遍混乱,祥子趁势混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3匹骆驼。天亮时,他来到一个村子,仅以35元大洋就把3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儿。一次,祥子突然病倒了,在一家小店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

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精品教学案

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 每个人在求学生涯中,都会遇到很多老师,但总有一位会留在心灵深处,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阅读 下文,说说“我”为什么会对这位老师的印象如此深刻。 漫漫人生路,谢谢遇见你 我一直很想念一个老师。 小学时,我并不明白启蒙这个词。后来知道,就是启蒙老师。 她年纪很轻,二十岁出头,娇小玲珑,面容清秀,皮肤略黑,齐耳短发。怎么看,都给人一种清爽的 感觉。现在回忆起来,她身上总有一种民国女知识分子的味道。 她是喜欢笑的,微笑,眼睛像是蓄着秋水,但是略带一丝病容。 我的语文是她教的。小学四年级,她要求我们写日记,每天一篇。每天她都改,写评语。她将自己的 日记抄在黑板上,然后一句一句地讲解。她确实是我见过的最尽职的一位老师。如果不是因为她教语文, 或许我便不会到现在还在写字。 那时,我们校外有座小桥,桥下有浅水,从不断流,总是清澈。中午吃完饭,我从桥上过,偶尔坐一 坐。她从远处走来,喊我一声。她采一捧野花归来,抽出一朵,说:“来,给你。” 她常哭,我们不听话,她就哭;我们考得不好,她也哭。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女人是这么爱哭的。 那时候读唐诗,我坐在窗边,高声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忽 有声音接道:“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转头,看见她。她的肘撑着窗台,托着脸,歪着头,朝我俏皮地笑。 阳光在她的短发后形成一层毛茸茸的、灿烂明亮的光晕,她的脸在逆光里显得那么秀雅。她就在那个 起风的早晨微笑,短发轻轻拂动,很美,很美。 我一直忘不了那帧画面。 后来,隔了好些年,我大学毕业不久,听老同学说,她离开了。是永远离开的那种离开。 那晚,我大哭。我知道,我失去了心里最美好的象征。 弗洛伊德经常说,一个人成年后所做的所有事,都跟童年有关。我一直觉得,在我的童年里,是她在 我的脑海里根植了一种我说不清的真善美。以至于未来诸多的负能量和黑暗,永远无法真正渗透到我的内 心深处。她像是在我的心里布下了一个结界,极乐净土一般,外来的纷纷扰扰,到这里,总要归于平静。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感谢漫漫人生路,曾真真切切遇见你。 奋斗是照亮梦想的火把 巴赫·约翰·塞巴斯蒂是德国18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也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人。 巴赫在十来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靠给贵族家庭打零工挣饭吃,受尽欺凌。巴赫家附近有一座音乐厅, 每次有表演,巴赫都会躲在音乐厅的窗户外面聆听,他梦想将来自己也要成为一名音乐家。 一年夏天,一个名叫克劳斯的管风琴演奏师来到这里开音乐会,巴赫拉着克劳斯的衣襟,恳求克劳斯 收自己为徒,克劳斯笑笑说:“如果你真的想学,就到汉堡来找我吧!”汉堡离巴赫的家乡有400多公里,为了实现梦想,巴赫觉得承受任何苦难都是值得的,他准备了几件干净的旧衣服和一些干粮就出发了。当 时只有13岁的巴赫一路跋山涉水,历尽了千辛万苦,走了半个多月终于抵到了汉堡。 克劳斯被打动了,他破例免学费收下了这个徒弟,而巴赫也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非常刻苦地学习 作曲和演奏各种乐器,进步非常快。 几年后,克劳斯觉得自己能教给巴赫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就建议巴赫去100公里以外的撒勒音乐学院学习,巴赫又步行来到撒勒音乐学院,并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旁听席位。 两年后,巴赫再也不满足于练习老师教给他们的几套曲子,就向校长借阅他私人的珍藏乐谱,校长拒 绝他说:“从这里毕业后的人,在五年内都根本不敢碰这些曲子,你现在就想演奏?好好练习你手中的曲子 吧!” 巴赫还不甘心,趁校长晚上回家睡觉的时间,溜进办公室找出那些乐谱,用白纸抄下来。为了避免被 校长发现,他就爬到屋顶上借着月光抄写,或者带上油灯跑到野外去,在天亮前又把这些乐谱重新放回到

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答案 一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②、③—(17)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锐不可当 2.⑤句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多一半”与“2/3”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贴切,得体。(16)句中的词语都不能互换。“歼灭”指“全部消灭”,“击溃”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当然不能互换。 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但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说明敌军外强中干,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汤恩伯认为“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便说明敌军不堪一击,反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决胜千里。用事实说明我军的胜利已成定局。国民党大势已去,即使是非常坚固的防线也无济于事,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当时的局势。 4.我军锐不可当(或英勇善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此题意思对即可。) 5.⑧⑨句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二 8、老头子为什么选择在中午时分来报仇?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答:天鬼子掉以轻心,加上天气闷热,鬼子肯定会到淀里洗澡,洗澡时不能带枪,而水里则是老头子的天下,这样选择是为了扬长避短。画线句子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还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 9、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菱挂了花,老头子很内疚,让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时也向她们证明自己不是吹牛。表现了老头子过分自尊的性格。 10、第④段加粗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 答:是,这些描写写出老头子为了引诱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旨在表现老头子的机智。从后面的描写也可见,老头子并没有丝毫的紧张、恐惧。 11、第⑦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教材答案】《藤野先生》课后题及答案

《藤野先生》课后题及答案 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宜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第一,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叙述的焦点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不应是以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后面几段,则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别及分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因此,“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应是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第一,全文按作者行踪的变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讽刺的笔调,刻画了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丑态,表现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仙台医专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着重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充分展示了青年鲁迅热爱祖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主要写藤野先生给鲁迅影响,使他“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继续战斗。第二,《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工作两年,结果只住了半年。他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写了《藤野先生》这样的回忆散文,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二十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回顾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后,又写道:“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 3、这是从另一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宽广一些,是对上面两种观点的折衷。 编者的观点倾向于第1种。除上述理由外,补充如下:第一,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这篇作品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写信给鲁迅,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您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您译出加入。”1936年增田涉来到上海,鲁迅又向他打听藤野的近况,当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此时藤野先生还健在),鲁迅慨叹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可见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第三,本文确实饱含着爱国主义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主义感情是这篇文章的“底色”和背景。说“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是不错的,但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把聚焦对准在藤野先生身上,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藤野先生教案

5 藤野先生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 2.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3.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归纳人物典型事例,概括人物思想品质。 2.品读语言,通过探究法、品读法、拓展法等体会本文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2.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暗两条线索的结合使用。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之学者必有师。”“学必求良师益友。” 关于老师,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他虽然施行的是封建私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另一位则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藤野先生》一文。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的作品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阅读文本

文本一《不敢老的父亲》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 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 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 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 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 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 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藤野先生阅读试题.docx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变换了几个地点? 明确: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五、品读轩(第一部分)。 ⒈“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无非”,“只不过”的意思,表露了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其次,引出下文的描写。第三,与第三段“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呼应,埋下伏笔。 ⒉“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 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 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 致”,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 ,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六、探究乐园 ⒈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明确: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 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 ⒉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写“我”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到仙台求学的 原因。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 爱国主义思想。他离开了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⒊这篇文章既然重点写藤野先生,从文章内容上看,写清国留学生的所作所为;日本 “爱国青年”的所作所为,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大关系,认真思考,这些内容与叙写藤 野先生有何关系?明确:总体来看,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和日本“爱国青年” ,是在写与藤野相识、相交、相别的社会背景。 一、巩固性练习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⒉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iē)畸形(qí) C. 诘责(jié) .. í) 不逊(xùn)诲(huǐ) B.瞥见(p... 绯红(fěi) D.驿站(yì)托辞(c... ⒊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 C. 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D. 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 阅读参考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答案(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背影 1、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 2、悲哀感动离别思念 3、反语,是在真正理解父亲的爱之后的自责,悔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神情。(意思对即可得分) 4、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表现出了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情,所以感到轻松。(意思对即可得分) 5、联系实际得,谈出与材料类似的情景。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心中的芦苇 6、A处:摇曳;B处:弥散。 7、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超然独立和富有生命力。作者讴歌的就是那中在逆境中保持超然独立的品行和气节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意思对即可得分) 8、(1)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虽处恶劣环境,但却能保持超然独立的品性和气节; (2)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却是有思想的,坚韧的。(意思对即可得分) 9、点出人名并能概括出这个人的精神品质特点得。语言不通顺,酌情扣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枯木的妙用 10、害虫的天敌——鸟儿、蚂蚁提供了筑巢、栖居、休息、觅食和避难的重要场所,而鸟儿、蚂蚁的存在又有力地遏制了害虫的繁衍。(维持生态平 衡。)11、①火灾②虫害(虫灾)12、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13、要点: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会用—只无形的手,去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阴影与阳光 14狐疑:疑虑,猜测。人心不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15、小佳碰到的倒霉事是前天为班级出黑板报反被人疑心当贼。他被唤到教务处问话的原因是他最后一个离校且行为古怪。 16、因为做好事却被人偷走了自行车,好心没有换来好报,所以十分委屈。 17、妈妈叫小佳接受的教训是“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其理由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 18、阴影:比喻生活中的虚伪、丑恶、奸邪等现象;阳光:比喻生活中的真、善、美。 19、不能删去。“竟”表现了小蒙出乎意料,他万万没想到平日熟悉的、要好的同学都不相信他,这事使他深受打击。 20、作家的责任是歌颂真、善、美。父亲的责任是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爸爸之所以“编了个美丽的故事”,是因为他想到小蒙的妈妈对小蒙的教育是错误的,当孩子遭遇到丑恶人性而心灰意冷时,不应雪上加霜,使孩子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失去对真、善、美追求的勇气。他编个故事给儿子心中“播洒阳光”,用心良苦。(言之有理即可)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的眼神 21、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明题意(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影响之大)。 22、写出了“我”痛下决心、发愤求学的心理。 23、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案教材分析: 鲁迅的作品《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藤野先生质朴随和、正直热情、治学严谨而又毫无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文章篇幅很长,却脉络分明,材料很多,但井然有序。作为一篇叙述性散文,它的写作特色颇有咀嚼一番的必要。 教学目标: 1. 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 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 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难点: 1. 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 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一、明确学习目标 1.复习已学过的鲁迅作品及相关知识。 2.简介写作背景。 3.排除字词障碍。 4.初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5.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二、自主预习 1. 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2.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阅读理解及答案

(1)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2)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3)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5)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6)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7)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8) “可以抄一点。” (9) “拿来我看!” (10)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11)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12)“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13)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14)“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5)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精品练习

《藤野先生》精品练习 基础练习 1.下列加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ǐ) C.绯红(fēi) 芋梗(ɡěnɡ) 发髻(jì)系住(jì) D.匿名(nì)霉菌(jūn)畸形(qí) 诘责(jié) 2.选出加黑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不逊A.无礼B.差C.谦逊( ) (2)深恶痛疾A.疾病B.痛恨C.疾驰( ) (3)油光可鉴A.鉴别B.鉴赏C.当镜子照( ) 3.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__。 A.感激涂改脱漏纠正 B.激动涂改遗漏纠正 C.感激添改遗漏订正 D.感激添改脱漏订正 4.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B.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5.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含意。 (1)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3)第三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4)第四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 要想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及其参考 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一) 故事是层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就酝酿好的。 见到爸爸后,层林脸上现出惊愕和夸张的神情:“爸,我班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想不想听?” 爸爸紧板着脸惊问:“别卖关子了,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层林搬个凳子坐在爸爸面前,开始讲:“我们班有个叫林子的,这次期中考试数学只考了59分,他就想自己把59分改成69或89。” 爸爸一脸严肃地说:“考试不及格就该受批评、写检讨、挨板子,改动分数弄虚作假是错上加错。” “林子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啊,就没有改分数。他拿出纸和笔,偷偷钻进地窖里写检讨去了。” 爸爸恨恨地说:“他这样做还算懂事,不过写检讨为啥要钻地窖啊?” “不藏起来写检讨,他怕爸爸见了不问青红皂白就修理他呀。”

“接着说。” “开饭了,爸爸和妈妈喊破喉咙也没喊到林子,就四处找起来。看到地窖的盖子掀开了,爸爸心中一惊,忙钻进地窖。你猜结果会怎样?” “结果一定是暴跳如雷的爸爸揪出林子后,痛打一顿。” “林子蹲在地窖里写检讨,那儿缺氧,林子就昏过去了。”层林讲到这里,长叹一声,不讲了。 爸爸急问:“林子昏过去了?抢救过来没有?” “像他这样不争气的儿子,抢救不过来也好,免得爸妈整天为他操心了。” “瞎说!……喂,你快给我讲讲结果怎样了?” 层林不紧不慢地说:“爸爸将林子放在通风的地方,林子一会儿就醒了。醒过来的林子找出他写的检讨书,低声给爸爸念了起来:‘亲爱的爸爸,真的很对不起,我愧对你的养育之恩,这次数学只考了59分。爸爸,我已是14岁的中学生了,请你别再随便骂我、打我了,我发誓今后一定刻苦学习,努力将成绩提上去。’”讲到这里,层林问:“如果你是林子的爸爸,会怎么做?” 层林爸爸陷入了深思。 层林接着讲:“林子爸爸听到这里,眼中涌出了泪花。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藤野先生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过了一星期,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 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 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 里自然记得的。”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 改悔罢!”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 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 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 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xx先生》 教案教学设想 在学习时,要注意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体会 文章中浓厚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脉络分明、记叙有序的写作特点。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 多朗读,多感悟,多讨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星期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背诵《赠从弟》 二、释题及写作背景 1.学生速读课文注释①,了解文章的出处及藤野先生。 2.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

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要求:1.标注出难字难词。 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学生默读后,讨论明确: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ēi)红:鲜红。 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 人民。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2.文章变换的地点有三个:(1)“我”在东京;(2)“我”在仙台;(3)“我”离开仙台后。 3.全文共有38段,划分时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可分成三个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