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1)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2)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

《范纯仁语》

3)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4)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7)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8)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

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0)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11)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12)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13)"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14)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15)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1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9)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20)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推荐

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修身是齐家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具有良好而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才会有地位,才会受到众多家庭成员甚至社会成员的尊重与爱戴,所以身不修何以治家——朱熹《四书五经》

2)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3)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9)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1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1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13)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14)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

15)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1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17)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18)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2)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3)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朱熹

4)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5)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7)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

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论

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

倡的是坚韧;诗经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礼记是人

际关系的准绳;春秋是治理国家的法宝——朱熹《四书五经》

8)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朱熹《四书五经》

9)“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

如居之有邻也。”——朱熹《论语集注》

10)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

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

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

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

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朱熹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2)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朱熹

13)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朱熹

14)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朱熹《劝学文》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17)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18)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朱熹《四书五经》

19)"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道德素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秦汉儒学偏重为政治民小学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教人如何为人大学诚意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修身在正其心——朱熹《四书五经》"

20)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朱熹《茶坂》

看了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还看:

1.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2.朱熹有关读书名言

3.朱熹的读书名言有哪些

4.朱熹读书名言警句

5.朱熹的读书名言

有关朱熹的读书名言

有关朱熹的读书名言 1、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2、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华罗庚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5、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龚自珍《己亥杂诗》 6、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7、胸中书传有余香辛弃疾《虞美人送赵达夫》 8、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9、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1、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12、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5、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全集开拓新诗歌的路》 16、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17、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8、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19、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20、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21、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你看过哪些朱熹关于读书名言呢?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朱熹关于读书名言,希望你会喜欢。 1.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7.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1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大全1.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2.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3.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7.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9.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2.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4.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7.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

朱熹有关读书名言

朱熹有关读书名言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如果你不记得这本书,你可以在读完后记住它;义不可炼,慎思可炼。如果你没有雄心壮志,你就没有力量——朱子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4、寻找SHENGRI方寺滨水,无边无际的风景总是新的——朱子 5.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6.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如果你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你就会成功地学习——朱子 7.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8、大学修养、家庭治理和世界和平基本上都是真诚的——朱子 9.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10.心生道。拥有是心灵,拥有是生活的形式。慈悲是人生之道——朱熹的近期思想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 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2.菩萨满目河寒壁流连于长路,长路流连于寒壁河暮色华武夕阳斜,夕阳落客愁,聚会无胜利,聚会胜利,客人无悲伤醒来如醉酒深情,感觉如醒来 3.鹧鸪天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4.阅读有三种感官,即心、眼和嘴。如果心不在这里,眼睛就不小心。头脑不是一心一意的,而只是在波浪上阅读。这三件事中,最刻不容缓的是心。既然心到了,眼睛和嘴巴够不着吗 5.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 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英译汉)河流是红色的,野性诗人是美丽的,所以这座山已经相隔十年了。谈论生活驱动着朱门古老的隐藏,绿色的蝗虫新街道。经过一场大雨和早早的阳光,这里仍然半温暖,金玉铜盘打开瑶席,也说美丽的海藻借着江天留春,带着你的侄子谈过去,悲如昔的景物如镜中的过去,寺庙里满是烟绿树,方瞳映冷池的蓝,而我一年回来一次,我很高兴

朱熹的读书名言大全

朱熹的读书名言大全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他的读书名言,影响深远。以下是带来的朱熹的读书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1) 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2)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6)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范纯仁语》 7)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8) 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9)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0)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11)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12)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13)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4)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15)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16) 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17)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18)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19)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20)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朱熹的读书名言摘抄1)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2) 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3) 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4)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5) 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6)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7) 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朱熹

朱熹有关读书的名言

朱熹有关读书的名言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对 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在读书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认识,他的许多名言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下面是一些朱熹有关读 书的名言,供大家参考。 1. 读书必须以明经为先。 朱熹认为,明经是读书的根本,必须首先掌握。明经不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修养和内在素养。只有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究和领悟,才能 真正做到心中有经,言行合一。 2.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名言中,朱熹用"黄金屋"和"颜如玉"来形容书中的珍贵和优美。他 认为,书籍中所蕴含的知识、智慧和美感是无价之宝,读书不仅可以 开拓眼界,还可以提高人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名言表达了朱熹对于阅读的追求和理解。他认为,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见识和眼界。而读书的巨大收获,正是可以让人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九仞之功,黄钟之学。 这是朱熹对于学习的一种评价,他认为只有付出大量努力和时间,才能掌握精湛的学问和知识。朱熹用"九仞之功"和"黄钟之学"来形容这种学术研究的庞大和深刻,是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和投入到学问的深度探究中。 5. 知书不足,必自勉之。 朱熹认为,知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一旦停止了学习,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他鼓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并通过自我激励来达到更高的学习状态和境界。 6. 四书五经,孔孟之道。 这句名言是朱熹对中国古代经典学问的一种总结。他认为,四书五经是整个古代中国文化的基石,是中国思想的核心和源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经典的深入学习和领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 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句名言是表达了朱熹关于读书的一种方法,他认为只有通过多次阅读,才能真正地掌握书中的精华和本质内容。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1)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2)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 《范纯仁语》 3)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4)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7)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8)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 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0)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11)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12)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13)"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14)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15)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1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9)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20)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推荐 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修身是齐家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具有良好而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才会有地位,才会受到众多家庭成员甚至社会成员的尊重与爱戴,所以身不修何以治家——朱熹《四书五经》 2)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3)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导读:本文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1、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3、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 4、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6、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8、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1、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12、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

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13、礼即理也。——朱熹 14、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15、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16、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17、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18、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19、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 20、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21、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22、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2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24、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25、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2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有关朱熹的读书名言_名人名言

有关朱熹的读书名言 有关朱熹的读书名言 1、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2、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3、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华罗庚 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7、胸中书传有余香——辛弃疾《虞美人·送赵达夫》 8、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9、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10、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全集·开拓新诗歌的路》 11、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1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3、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1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5、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8、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9、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龚自珍《己亥杂诗》 20、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21、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2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23、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4、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

朱熹有关读书名言50句

朱熹有关读书名言50句 朱熹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儒家学者和思想家,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朱熹在读书方面有很多名言,下面是他的50句读书名言。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 广博之学,其志在工;深奥之学,其源在笃。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 不勤而学不成,不思而得无功。 10.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1. 明理修身,以养浩然之气。 12. 德行足以观人,学问足以求名。 13. 吾道一以贯之,有始有卒。 1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 知易行难,行之者寡,知之者众。 17. 活到老,学到老。 18.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19. 是非之辩,术之所存也。 20. 抛弃专断的自我,才能拥抱广泛的世界。 21. 分享知识,才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启发。

22. 以学问为基础,以品德为根本。 23. 勤学苦思,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24. 明心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5. 修炼内功,才能探究外在世界。 26. 学而不倦,与学而不诲同也。 2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8.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29. 学无止境,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 学习要虚心,才能汲取更多的智慧。 32. 知人者明,自知者明。 33. 谦虚谨慎,才能有所成就。 34. 治学为治身之本,治身为治世之本。 35. 是非曲直,不可不辨。 36. 反躬自省,才能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 37. 学而时乐之,不亦乐乎? 38. 文以载道,史以纪事,读书能使人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39. 不惑之年,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0. 终身学习,才能不断适应变化的世界。 41. 艺有三重义:教导人的功利之义,趣味人类之美好之义,透明人类社会之真理之义。 4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3. 学问之道,无他求利,只求自己真正增长。 44. 知识是无尽的宝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实起来。 45. 学习要积累,越学越有。 46. 学问不在于多,而在于有用。 47. 知识是别人无法夺取的财富。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1、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2、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3、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7、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8、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9、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10、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11、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1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13、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14、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15、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18、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19、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2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1、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22、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23、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24、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25、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26、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7、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28、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29、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3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1、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32、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33、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34、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人,不俭则妄费。 35、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36、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37、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38、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39、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40、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4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4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43、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4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45、自古无不晓事底圣贤,亦无不通变底圣贤,亦无关门独望底圣贤。 4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47、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48、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4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50、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51、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52、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5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5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55、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

朱熹的读书名言读书的名人名言大全

朱熹的读书名言读书的名人名言大全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4)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5)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6)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7)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8)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朱熹 9)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10)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1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2)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朱熹 13)礼即理也。——朱熹 14)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朱熹

15)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16)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近思录》 17)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18)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19)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20)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朱熹 朱熹的读书名言集锦 1)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2)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朱熹 4)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5)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6)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熹《朱文公集》 7)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8)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9)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1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朱熹的读书名言

朱熹的读书名言 1。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2。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3。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7。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9。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2。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4。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

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1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7。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19。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忆秦娥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22。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23。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24。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_读书名言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 ,字元晦(1130—1200),是我国历史上继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家,家。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朱熹警句,希望你会喜欢。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精选 1.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百学须先立志。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7.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大全 1.活到老,学到老。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7.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8.礼即理也。 9.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0.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1.朋友,以义合者。 1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3.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7.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8.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9.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0.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21.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2.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3.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1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2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熹《朱文公集》 3在心为志,讲话为诗——朱熹 4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5念而未晓则恩,思而未晓则念。——朱熹 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7大凡刚强忠信,能挡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超薄,高傲奸恶显于,Auron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8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9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朱子家训》 1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1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2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13天下事,糟于广知私——朱熹 14守正直而佩仁义——朱熹 15自古圣人二致,但其学前,则必因其材而崇信——朱熹 1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17当务之急,不图难知;力行熟知,刑戮所难为——朱熹 1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19志者诗之本也——朱熹 20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 1书册专心何日了,不如抛开回去寻春——朱熹 2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3大学之五育、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底气而已。——朱熹

4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5慎勿谈论人之过,切勿矜己之短。——朱熹 6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7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至此讹平生——朱熹 8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9唯能不以,就是以可以存有为,无所不为者,恩能够有所为耶——朱熹 10礼即理也。——朱熹 11不以一毫私欲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朱熹 12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13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其人身兼心,其实一也。——朱熹《将近思录》 14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15虚心顺理,学者Mathura此四字。——朱熹 16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17人光明磊落就是好人——朱熹 18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19为学读书,须就是尊品。——朱熹 20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朱熹 1无法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2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3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4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5我们的性格即为我们的自身——朱熹 6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1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2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3 、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4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5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 、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7 、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8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9 、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 10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1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2 、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13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 、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15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6 、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17 、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8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19 、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20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21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22 、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23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next88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4 、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25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26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27 、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28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29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30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3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2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导读:读书名言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3、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7、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8、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9、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 1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1、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12、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15、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6、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17、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8、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19、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20、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 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21、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22、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4、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25、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26、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27、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28、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29、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30、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