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知识基础课程0406调及调式调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110.86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节什么是调?简单的说,“调”就是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的高度,确切一点说就是“主音”的音高位置。
我们在听音乐会的时候,经常会听降e小调奏鸣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这个“降e小调”和“D大调”就是说,这个作品是以降e或者D做为主音的,也可以这样写。
1=be 1=D在任何一个作品里,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
总的来说,调一共有12个,调名一共有17个,(这是由于有等音的关系,比如就音高来说,(# 5=ba #c=bd)。
这些调名有:C调、升C调(bd调)、D调、升D 调(be调)、E调、F调,#F调(bG调)、G调、#G调(bA调)、A调、#A调(bB调)、B调。
另外“调”也包括了调式和调性,比如说,一首乐曲演奏到一段会出现“转调”的情况,这里面就可能出现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有可能是改变了调式,另一种可能是改变了音高。
注:另外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民间乐曲里的曲名会出现“调”。
比如“紫竹调”、“长调”、“小调”、“花灯调”、“爬山调”等等。
这种名字只是指曲调的意思,并不代表调性。
还有歌剧中也会出现一些“咏叹调”、“宣叙调”。
这大部分是指的作品的体裁或者是风格。
以上这两种情况出现的“调”,与我们讲的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第二节:调的形成首先我们先讲讲C调。
谱例1:这是七个最基本的音,没有任何的变化。
(就是没有任何升降音),由这七个基本音构成的调就是C调,也是基础调,其它的调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在音阶里每一个音都有一个名称叫“音级”,一般的是用罗马数字来代表各个音级,ⅠⅡⅢⅣⅤⅥⅦ。
这里面,Ⅰ级音是主音,在各个调的音阶中,其它音都要随着主音来进行变化。
在一个调式里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而变化只能由音来升高或降低。
)谱例2:这C调是自然音阶,是由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组成的(注:V 大二度、∩小二度)。
do到Ruai是大二度,Ruai到mi是大二度,mi到Fa就是小二度,Fa 到Sol又是大二度,So到La是大二度,La到Si也是大二度。
【关键字】基础第四单元第七课调式中的音程第七讲式中的在中,所有使用的音程无论是旋律音程还是和声音程、无论是还是、无论是协和音程还是不协和音程,都是要依附于一个调式的,不可能单独存在。
并且在调式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和表现作用。
在调式的不同音阶上形成的音程,其调式功能有着各不相同的功能属性和作用;相同的音程在不同的调式中,其作用与功能也有不同的表现。
在调式体系中,由不同调式音级所构成的音程,并且在调式中具有某种调式的意义,叫做调式中的音程。
第一节大调式中的音程7.1.1中的音程在自然大调式中,,由调式音级所构成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
具体如下:(以C自然大调为例)第Ⅰ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Ⅱ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Ⅲ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Ⅳ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增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Ⅴ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Ⅵ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Ⅶ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纯四度、减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7.1.2中的音程在和声大调式中,由于音阶中出现了降低Ⅵ音,因此同调式音级所构成的音程就不全是自然音程,在相应的音级上有可能出现变化音程。
具体如下:(以C和声大调为例)第Ⅰ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Ⅱ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减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Ⅲ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减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Ⅳ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增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四单元第六课调关系6.1平行大小调式第六讲关系(式关系)调关系实际是调式关系的简称。
调与调之间有远近之分,区分调(调式)的远近主要根据两个调(调式)之间内在联系的各种因素,即两个调(调式)之间的共同音、共同和弦的多少来定。
第一节平行大小调是指相同、音阶(音列关系)相同、主音高度不同的两个调式(一个大调式、一个小调式),也称关系大小调式。
构成平行大小调的两个调式的主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为小三度。
由于它们的调号是相同的,在同为自然调式时,它们的的基本音组和音列关系是相同的,只有主音音高不同。
当已知一个大调式时,在其主音下方的小三度即为它的平行小调式的主音所在;同样,当已知一个小调式时,,在其主音上方的小三度即为它的平行大调式的主音所在。
也可以说一个的Ⅵ级音就是它的平行小调的主音;一个式的Ⅲ级音就是它的平行大调式的主音。
6.1.1 平行大小调式的相同点平行大小调有许多相同点。
1、调号是相同的。
如G大调与它的平行小调e小调的调号都是一个。
E大调与它的平行小调#c小调的调号都是四个。
2、使用的音列是相同的。
如F自然大调的音列是F、G、A、b B、C、D、E,而它的平行小调d自然小调所使用的音列是D、E、F、G、A、b B、C。
比较一下就知道它们的音列是相同的,间与音之间的全音、半音关系也是相同的,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罢了。
6.1.2平行大小调式的不同点平行大小调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1、主音不同。
主音相差小三度,大调的主音在小调的主音上方小三度。
2、大调式音阶与小调式音阶的音高不同。
除了主音相差小三度外,其它的调式音级也相差着三度,具体比较如下:ⅠⅡⅢⅣⅤⅥⅦ小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ⅰⅱⅲⅳⅴⅵⅶ第四单元 6.2 同主音大小调式第二节同主音大小式同主音大小调式是指主音相同、但调式结构不同的大调式与小调式,也称为同名调式。
同主音大小调式地主音相同,还有Ⅱ、Ⅳ、Ⅴ级音相同,使得两个调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同时由于音阶结构的差异,尤其是Ⅲ级音的不同,分别与主音形成大三度和小三度,使得两个调式在色彩上有着较大的对比。
乐理中的大小调式及变化规律解析,学音乐人的福利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加强推进,各大音乐考级纷纷加试音基知识,乐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其中作为重中之重的“调式调性”,往往最让琴童抓狂。
没关系,你们的福利来啦!!针对那些琴童们通常记不清、搞不懂的知识点,哆哆都帮你们整理好了,赶紧收藏吧!1、各大小调调名通过这张图片可以清楚、直观的看见各调的调名、大小调之间的关系及各升降号调所对应的调号个数。
相关重要知识点记忆规则如下:音阶始音(开始音符)是主音,主音音名即调名。
2 . 小调上三找大调大调下三是小调3 . 调号差1距离是纯五多向上,少向下五度循环,主音相等是等调。
2、各调调号及变化规律C大调是基本调,无升降变化。
其关系小调是a小调,同样无升降。
其他升降调调号记谱如下:可按照以下规律记忆:(#)升号调: 4 1 5 2 6 3 7(b)降号调: 7 3 6 2 5 1 4(小编温馨提示:把数字替换成相对应的音符唱名记忆效果更佳!)3、常用和声,旋律大小调变化音1. 和声大调降六级,上下行一样:旋律大调上行不变,下行降六七级:(旋律大调不常用)2. 和声小调升七级,上下行一样:旋律小调上行升六七级,下行还原:(小编温馨提示:和声,旋律大小调中的变音记号是临时的,不记入调号中!)有关于调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就是这些啦!小编在文中提供了一些记忆的要点,记忆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块记忆,切勿着急。
同时也要注意记忆的反复性。
小编还想说的是:学习与记忆乐理理论知识点是必要的,但要也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乐理知识要服务于音乐。
切记哦!。
第四单元第三课各类大调式1 定义大式是由七个音级组成的,其中Ⅰ级(主)音(首唱名为“do”)与Ⅲ级音之间是大三度的,,称为大调或大调式。
大调式的Ⅰ、Ⅲ、Ⅴ级是稳定音级,所构成的主和弦是大三和弦。
大调式音阶的最大特点是主音与其上方三度音构成大三度。
相对小调式而言,这个大三度具有大调式的明亮色彩。
此外,主音与其上方六度音、上方七度音分别构成大六度和大七度。
从而可知,自然大调中有三个具有明亮色彩的音程,这就是大三度、大六度与大七度,我们呼将其称之为大调色彩音程。
大调式具有明亮的色彩,适于表现明朗抒情、响亮有力的情绪。
大调式中,包括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三种类别。
其中自然大调是大调式的基本形式,使用非常广泛。
第四单元 3.2 三种大调式_自然大调式,和声大调式,旋律大调式【式】由自然音级所组成的大调,叫做“自然大调”。
自然大调调式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任何能构成这种结构的音阶都一定是自然大调式。
我们可以取任何一音为主音,然后向其上方按“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顺序排列而得的调式音阶,即为自然大调式(亦称自然大音阶)。
我们可将自然大调式的音阶结构归纳为“全全半全全全半”来记。
这时,半音的位置出现在调式音阶的第3音与第4音之间以及第7与第1音之间。
【】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即构成了和声大调。
和声大调由于是把自然大调的第6级音降低而得来的,那么与第6级音相邻的关系就随之发生了变化。
其调式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半音、增二度、半音”,,任何能构成这种结构的音阶都一定是和声大调式。
我们可以取任何一音为主音,然后向其上方按“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半音、增二度、半音”的顺序排列而得的调式音阶,即为和声大调式(亦称和声大音阶)。
我们可将和声大调式的音阶结构归纳为“全全半全半增半”来记。
这时,半音的位置出现在调式音阶的第3音与第4音之间、第5音与第6音之间以及第7与第1音之间。
关于乐理知识“调式”干货分享乐理知识:调式最早的调式是中古调式,源于民间音乐,被教会广泛采用,中古调式一共有七种,分别是伊奥尼亚、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爱奥尼亚、洛克里亚调式,其实这其中调式就是对应CDEFGAB每个音作为主音的音阶(当然可以移调),但是进入巴洛克时期以后,逐渐就弃用了很多调式,而只保留了大调和小调两种调式,大调相当于伊奥尼亚调式,小调相当于爱奥尼亚调式。
在学习大调和小调之前呢,先要清楚两个概念:半音和全音。
半音指在键盘上相邻的两个键:两个红星的关系就是半音,两个蓝点的关系也是半音。
全音指在键盘上相隔一个键的两个键:两个红星的关系就是全音,两个蓝点的关系也是全音。
大调如何构成呢?它有自己的公式:大调公式:全全半全全全半。
公式里说的全就是全音,半就是半音,它告诉了我们大调中每两个音之间的关系。
如果以C作为第一个音,正好所有的白键就构成了公式,所以得到了下面的C大调音阶。
(为了方便观看,全音用太阳、半音用月亮表示)如果以其它音作为第一个音呢?比如G大调就会产生升降号了:为什么这里是用升号不是用降号呢?因为不仅要满足公式,而且在大调音阶中音名必须是连续的,如果黑键用的升降号不对,就会发生音名不连续的现象,例如:这个音阶虽然满足公式,但是后面的音名没有连续,说明升降号用错了。
大调音阶中出现的升降号归纳起来就成了大调调号,所以我们看到上面G大调音阶要#F,这和G大调调号是一样的。
接下来看看小调,小调公式:全半全全半全全。
如果以a作为第一个音,正好所有的白键就构成了公式,所以得到了下面的a小调音阶。
如果以其它音作为第一个音呢?比如e小调就会产生升降号了:同样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到音名的连续,小调中的升降号归纳起来也就成了小调调号,所以我们看到上面的e小调音阶要#f,这和e小调调号是一样的。
在实际使用中,上面讨论的升降号都会用调号的形式表示出来,所以乐曲中是没有临时升降号的,这样的调叫做自然大调或自然小调,然而还有其他的一些调要用临时升降号变化而来:和声小调:用临时升降号升高自然小调中第7级音得到的小调,例如a和声小调:旋律小调:上行时用临时升降号升高自然小调的第6级和第7级音,下行是还原第7级和第6级音得到的小调,例如a旋律小调:在这两种小调里的临时升降号不能归纳为调号,要始终采用临时记号表示。
调与调关系调调是极为抽象的概念,国内外大家对它的解释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总结起来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音高度与调式类别两个方面。
所谓的主音高度是指音乐当中以某个音为主,这个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他音对于它都有一定的倾向性;调式类别即调式,它是指几个音按照一定的音高次序排列起来,并且在这几个音中以某一个音为主,这种音与音形成的音高关系称为调式。
C大调就个调性名称,其中主音为C,大调便是它的调式类别。
调号用来表示调调的记号称为调号。
简谱当中的调号使用1=?来记写,而在五线谱当中,则是使用升降记号进行标记。
由七个基本音级构建起来的C调称为“基本调”:1=C 1 2 3 4 5 6 7 1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在“基本调”当中,音与音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全半音关系,也就是调式,我们将音与音存在的关系看成是一种“模式”。
那么在C调主音的基础上将主音移高纯五度,也就是G音,按照这种“模式”将各音排列出来:1=G 1 2 3 4 5 6 7 1 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这样也就形成了G调。
构成G调的各音与C调各音相比,出现了一个不同的音即#F,将#F这个音记写在谱号之后,也就是G调的调号。
同样,在G音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向上按照这种五度相生,可以得出D调、E调、B调、#F调、#C调等。
将构成它们的音排列出来,与C调各音相比,将加以升高的音用调号的形式记写:C调 G调 D调 A调 E调 B调#F调#C调这些调号都是使用升记号进行记写的,称之为升号调。
升号调的书写有着一定的次序:#F、#C、#G、#D、#A、#E、#B。
将基本调C调的主音移低一个纯五度,也就是F音,以F音作为主音,按照基本调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排列出来:1=F 1 2 3 4 5 6 7 1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这样构成的F调各音与C调各音进行比较,出现了b B这个音,同样我们用调号的形式记写:在F调的基础上,向下按照连续的五度相生可以产生出b B调、b E调、b A调、b D调、b G调、b C调等。
『音乐乐理知识』基础乐理知识(调式)调式稳定音不稳定音在音乐中,要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仅仅依靠一个孤立的音、和弦或多个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是难以实现的。
1.调式的定义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2:调式中音的分类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
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
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
不稳定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
音的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
我们常见的某一个音(或和弦)在某一调式体系中是稳定的,但在另一调式体系中可能变得不稳定,即便在同一调式体系中,因为和声处理的不同,某些稳定音也可能暂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3:调式的分类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
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
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
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
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
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
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
第Ⅱ级、第Ⅳ级、第Ⅵ级、第Ⅶ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二度关系进行稳定音的倾向。
(1)大调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大调为例:I II III IV V VI VII I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A:主音、导音: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级音做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主音\",而第七个音为VII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级音常常被称为\"导音\"。
调及调的关系-基本乐理第一节什么是调?简单的说,“调”就是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的高度,确切一点说就是“主音”的音高位置。
我们在听音乐会的时候,经常会听降e小调奏鸣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这个“降e小调”和“D大调”就是说,这个作品是以降e或者D做为主音的,也可以这样写。
1=be 1=D 在任何一个作品里,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
总的来说,调一共有12个,调名一共有17个,(这是由于有等音的关系,比如就音高来说,(#5=ba #c=bd)。
这些调名有:C调、升C调(bd调)、D调、升D调(be调)、E调、F调,#F 调(bG调)、G调、#G调(bA调)、A调、#A调(bB调)、B调。
另外“调”也包括了调式和调性,比如说,一首乐曲演奏到一段会出现“转调”的情况,这里面就可能出现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有可能是改变了调式,另一种可能是改变了音高。
注:另外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民间乐曲里的曲名会出现“调”。
比如“紫竹调”、“长调”、“小调”、“花灯调”、“爬山调”等等。
这种名字只是指曲调的意思,并不代表调性。
还有歌剧中也会出现一些“咏叹调”、“宣叙调”。
这大部分是指的作品的体裁或者是风格。
以上这两种情况出现的“调”,与我们讲的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第二节:调的形成首先我们先讲讲C调。
谱例1:789)this.width=520" border=0>这是七个最基本的音,没有任何的变化。
(就是没有任何升降音),由这七个基本音构成的调就是C调,也是基础调,其它的调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在音阶里每一个音都有一个名称叫“音级”,一般的是用罗马数字来代表各个音级,ⅠⅡⅢⅣⅤⅥⅦ。
这里面,Ⅰ级音是主音,在各个调的音阶中,其它音都要随着主音来进行变化。
在一个调式里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而变化只能由音来升高或降低。
)谱例2:789)this.width=520" border=0>这C调是自然音阶,是由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组成的(注:V 大二度、∩小二度)。
六、调1. 调: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
2. C调:由开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
它的调号标记是没有升降号。
3. G调:将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都移高纯五度,也就是把C调中的音都移高纯五度。
由G 音开始,将F音改为#F。
就叫做G调。
(为什么要把F改为#F?从纵的关系看,B到F是减五度,必须把F升高半音,才能成为纯五度;从横的关系看,由C音开始,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开个基本音级。
相邻之间的关系是: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
因此,在G调中,只有将F改为#F,才能符合基本音级所形成的音列的音程结构。
4. D调:将C调移高一个大二度,也就是将G调移高一个纯五度,由D音开始,这就是D 调。
D调的调号标记是两个升号,# F和#C。
5. F调:假如将C调移低一个纯五度,由F音开始,将B改为bB,其调号是一个降号,降B6. 基本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构成的调,C调。
由基本调开始,向下,按照纯五度连续相生,依次可以产生F调/bB/P957. 降号调:所有用降号表示的调叫降号调。
(其书写有固定的位置和次序。
都是照纯五度向上或向下依次增加。
出现的次序是对称的、相反的。
由于谱表的不同,调号在不同谱表上的位置也不同。
如图P968. 等音调:根据十二平均律所有半音相等的理论,不仅产生了等音、等音程、等和弦,还产生了等音调。
就是两个调之间的所有音都是等音关系。
如前面说的#F调和b G、#C和b D调、等都是等音调。
(等音调虽然音高相同,但在音乐表现中,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作用)。
9. 调的五度循环:将各调按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
P100,可以无穷尽地继续下去。
但由于等音关系,有条件使调的五度循环通过等音调构成一个圆圈。
从图中可以看到,基本调、升号调、降号调,加在一起共有十七个之多,但就钢琴上的音高而言,实际只有十二个。
10. 调关系:调与调之间的关系。
有远有近。
区分调关系的远近主要根据两调之间共同音的多少。
两调之间共同音越多,调的关系就越近。
基础乐理教程之调式知识讲解基础乐理教程之调式知识讲解各种调式因其音阶结构、调式音级间相互关系以及音律等方面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与表现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关于调式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调式的由来及概念The Modes,又叫做教会旋法调,它起源于欧洲古代星期基督教赞美诗,是当今大小调的先驱,自从大小调式在16世纪以后逐步确立了统治地位之后,其它各个调式都慢慢被融入统一到大小调中了。
但是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特别是JAZZ乐的兴起,被扩展了的旋法调又以各种形式重新开始独立出现,并被大量运用在现代的音乐形式中。
1、Ionian Mode:1 2 3 4 5 6 7 =大调音阶2、Dorian Mode:1 2 b3 4 5 6 b7=大调2级音阶3、Phrygian Mode:1 b2 b3 4 5 b6 b7 =大调3级音阶4、Lydian Mode:1 2 3 #4 5 6 7=大调4级音阶5、Mixolydian Mode:1 2 3 4 5 6 b7=大调5级音阶6、Aeolian Mode:1 2 b3 4 5 b6 b7 =大调6级音阶=小调音阶7、Locrian Mode:1 b2 b3 4 b5 b6 b7=大调7级音阶在学习理解这些调式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几音乐概念1、调式:按照一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7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2、同主音关系调:主音相同,调式结构不同的调。
比如C大调和C小调。
3、平行大小调:主音相距小三度的两调,都以同一音阶材料构成,或者说用同样音组成的大小调,我们叫做平行大小调,或者叫关系大小调。
比如C大调和a小调.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理解The Modes了。
首先,根据第一个调式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知道不管是Dorian调式还是Locrian Mode,它们无非就是以一个音为主音,然后按照各自特定的音阶排列规则组成的一种调式而已。
乐理零基础⼊门系列教程(6)——⾳阶、调式、调性、各种调九⽉朔风2019.1.122. ⾃然⾳阶是⼀种七声⾳阶,具有七个调式,每个调式都具有独特的听觉⾊彩。
其中“明亮”的⼤调与“忧伤”的⼩调,在调性⾳乐中得到⼴泛使⽤,发展出24种不同的调。
3. 享有同⼀条⾳阶的调(或调式)互为关系调(式),享有同⼀主⾳的调(式)互为同主⾳调(式)。
4. ⼤调与⼩调五声⾳阶不含半⾳程。
因为不存在极不稳定的⾳程,⾊彩变化较⾃然⾳阶来得弱,但产⽣的旋律听感也更为协和稳定。
经过第四和第五课,学会了如何命名⼋度中每个刻度上的⾳与⾳程。
我们分别介绍了两套思维⾳⾼的系统:唱名和⾳名。
唱名可以随着主⾳Do移动,⽽每个⾳名都是固定的,在物理上有⼀个固定的频率。
今天,我们就通过⼗⼆平均律的⾳和⾳程来观察和理解什么是⾳阶、调式以及调性。
1. ⾳阶与调式⼋度中选取任意⼀组⾳,它们的⾳⾼由低到⾼依次排列就能组成⼀条⾳阶。
⾳阶就像是楼梯,⾳阶中每个⾳都⽐它前⾯的那个⾳要⾼出⼀个台阶。
每级台阶的⾼度不⼀定均匀,不同⾳阶的“形状”也因此各不相同。
⽐如⼤调⾳阶的⾳程组合是:全全半全全全半,在全⾳程组合中掺杂着两个半⾳程;⽽⼩调则是全半全全半全全,与⼤调⾳阶形状就有所不同。
⾳阶不需要包括所有⼗⼆个⾳,它可以只包含⼋个⾳,三个⾳,甚⾄只有⼀个⾳也叫⾳阶。
像⼤调这类有七个独⽴的⾳的调式⾳阶就叫做七声⾳阶。
⾳阶中最稳定的⼀个⾳叫做主⾳。
以主⾳为第⼀级,⾳阶中每节台阶都有⾃⼰的编号,叫作⾳级。
⾳级体现了每个⾳与主⾳之间的关系,它也可以⽤来衡量⾳与⾳之间的⾳程距离。
在⼤调中,主⾳Do的⾳级数字是1,Re的⾳级是2,Mi是3,以此类推。
⽽平均律中,⾮⼤调⾳阶的⾳级可以在数字前标记升降号来表⽰,⽐如降Mi是b3。
⾳阶的类型叫做调式。
从主⾳出发,特定的⾳程组合形成特定的调式类型,如⼤调,⼩调,或下⽂会介绍的Dorian等。
每⼀类调式都具有固定的⾳阶“形状”,“台阶数量”,以及独特的听觉⾊彩。
乐理知识六:调和调式1.调的概念“调”的狭义概念就是音乐的高度,更准确地说,是主音的音高。
当我们说某一首歌是“A调”时,意思往往是do=A。
任何一个音都可以成为调式的主音,所以,这个意义上的“调”有12 个,但由于等音的关系,共有个17 个调名:C 调,升C(降D)调, D 调,升D(降E)调,E 调,F 调,升F(降G)调,G 调,升G(降A)调, A 调,升A(降B)调,B 调。
广义地讲,“调”还包含调性、调式的概念,也就是说,一首乐曲在调高和音阶组织方面的所有因素都被这一个字概括起来。
比如说“转调”,既可能是改变了音高,也可能是只改变了调式,还可能是两者都被改变。
在不太严谨的非专业语言中,“调”字的含义更加广泛。
例如:中国民间歌曲和乐曲常用这个字来作标题,象“开花调”、“紫竹调”、“爬山调”,这里的调是“曲调”的意思;欧洲歌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则是对于体裁(或者风格)的说明。
这一类的说法不在我们这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内。
2.调式的概念调式是由一个主音统辖几个音构成的固定音群组织。
我们可以试一试:随便找一首歌,将其中出现的音一一记下来,删除重复的音,就会发现一共只有七个(或者六个、五个)音。
反复哼唱这段旋律,还会发现在这七个音中有一个音起“领袖”作用,其它的音都有向它靠拢的趋势,这就是主音。
例如,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作为分析对象,其中出现过的音(按照在歌中出现的顺序,并且删除了重复的音)是:do,so,mi,re,la,si,fa,共七个音。
不管这首歌有多么长,也不管某一个音重复使用了多少次,我们可以断定不会有第八个音出现。
在这首歌中,开始的音是 do,结束的音也是do,因此,毫无疑问它就是主音。
这样,知道了谁是主音,也知道了调式中包含哪几个音,就已经懂得了这种调式,所差的就是给它一个名称。
将这几个音从主音开始依次向上排列,直到高一个八度的主音为止,就构成了“音阶”。
可以说,音阶是调式的逻辑归纳,而调式是音阶的实际运用,这两个概念一表一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四单元第六课调关系
6.1平行大小调式
第六讲调关系(调式关系)
调关系实际是调式关系的简称。
调与调之间有远近之分,区分调(调式)的远近主要根据两个调(调式)之间内在联系的各种因素,即两个调(调式)之间的共同音、共同和弦的多少来定。
第一节平行大小调式
平行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音阶(音列关系)相同、主音高度不同的两个调式(一个大调式、一个小调式),也称关系大小调式。
构成平行大小调的两个调式的主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为小三度。
由于它们的调号是相同的,在同为自然调式时,它们的的基本音组和音列关系是相同的,只有主音音高不同。
当已知一个大调式时,在其主音下方的小三度即为它的平行小调式的主音所在;同样,当已知一个小调式时,,在其主音上方的小三度即为它的平行大调式的主音所在。
也可以说一个自然大调式的Ⅵ级音就是它的平行小调的主音;一个自然小调式的Ⅲ级音就是它的平行大调式的主音。
6.1.1平行大小调式的相同点
平行大小调有许多相同点。
1、调号是相同的。
如G大调与它的平行小调e小调的调号都是一个升号。
E大调与它的平行小调#c小调的调号都是四个升号。
2、使用的音列是相同的。
如F自然大调的音列是F、G、A、b B、C、D、E,而它的平行
小调d自然小调所使用的音列是D、E、F、G、A、b B、C。
比较一下就知道它们的音列是相同的,间与音之间的全音、半音关系也是相同的,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罢了。
6.1.2平行大小调式的不同点
平行大小调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1、主音不同。
主音相差小三度,大调的主音在小调的主音上方小三度。
2、大调式音阶与小调式音阶的音高不同。
除了主音相差小三度外,其它的调式音级也相差
着三度,具体比较如下:
ⅠⅡⅢⅣⅤⅥⅦ
小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
ⅰⅱⅲⅳⅴⅵⅶ
第四单元 6.2 同主音大小调式
第二节同主音大小调式
同主音大小调式是指主音相同、但调式结构不同的大调式与小调式,也称为同名调式。
同主音大小调式地主音相同,还有Ⅱ、Ⅳ、Ⅴ级音相同,使得两个调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由于音阶结构的差异,尤其是Ⅲ级音的不同,分别与主音形成大三度和小三度,使得两个调式在色彩上有着较大的对比。
同主音大小调式的主要特点是“主音相同、调号不同、音列各异”
6.2.1同主音大小调式的相同点
我们来进行以下的对比,来找出同主音大小调式的相同点:
自然大调式与旋律小调式的对比:
和声大调式与和声小调式的对比:
旋律大调式与自然小调式的对比: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发现它们的调式音阶基本相同,只有第Ⅲ级音不同。
而且它们的骨干音级上所构成的和弦,除了主和弦不同外,其它的属和弦与下属和弦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
6.2.2同主音大小调式的不同点
通过前面的对比,我们知道在同主音大小调中的最大不同是调式的Ⅲ级音的不同。
由于第Ⅲ级音的不同而引起主和弦也是不相同的:大调式的主和弦是大三和弦,小调式的主和弦是小三和弦。
Ⅲ级和弦与Ⅵ级和弦在同主音大小调式中也不相同。
三种大调式、三种小调式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
第四单元 6.3 同宫系统各调式
第三节同宫系统各调式
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各个调式,由于它们所使用的音阶相同,并且使用同一个宫音,所以我们称它们为同宫调式(或同宫音调式),而将这些调式的总和称为同宫系统。
在同宫系统中,各个调式使用相同的音列、同一个宫音,就如同平行大小调式一样,相互转换十分方便,在音阶中的五个正音都可以作为调式主音而构成同宫系统的五个调式。
如:以G为宫的音阶是G、A、B、D、E,,它们的调号都是一个升号,用这五个正音作为主音所形成的调式分别为G宫调式、A商调式、B角调式、D徵调式、E羽调式。
如果再加入两个偏音构成七声调式,就会有清乐G宫调式、清乐A商调式、清乐B角调式、清乐D徵调式、清乐E羽调式;燕乐G宫调式、燕乐A商调式、燕乐B角调式、燕乐D徵调式、燕乐E羽调式;雅乐G宫调式、雅乐A商调式、雅乐B角调式、雅乐D徵调式、雅乐E羽调式这十五个同宫调式。
第四单元 6.4 民族调式中的同主音调式
第四节民族调式中的同主音调式
在民族五声调式中,凡是主音相同的调式就叫同主音调式(五声)。
它们的特点是“主音相同、宫音各异、调号不同”。
如C宫调式:
c商调式:
c角调式:
C徵调式:
c羽调式:
它们的宫音都是C音,但宫音和调号却各不相同。
C宫调式的宫音是C、调号是不升不降;c商调式的宫音是b B、调号是两个降号;c角调式的宫音是b A、调号是四个降号;C徵调式的宫音是F、调号是一个降号;c羽调式的宫音是b E、调号是三个降号。
第四单元 6.5 近关系调式
第五节近关系调式
一般将两个调式之间的远近关系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关系调(调式)。
一级关系调也叫近关系调;二级、三级、四级关系调统称为远关系调。
在此我们主要来讲解近关系调式中的一些关系,远关系调不在此教程的讲解范围(可参考和声学、作曲等课程)。
6.5.1一级关系调式
一级关系调包括以下几种:
1、调号相同、调式不同的两个平行关系调式。
如C大调式与a小调式,它们的主音相差小三度音程,但使用的音列是相同的。
2、相差一个调号、调式相同与调式不同的四个调式。
它们之间的共同音与共同和弦是最多的(共同音有六个,共同和弦有四个),所以相差一个调号的调式是最近的一级关系调。
如与C大调式相差一个升降记号的G调和F调:
G调中的大调式和小调式(G大调式和e小调式):
以及F调中的大调式和小调式(F大调式和d小调式)。
3、同主音大小调式。
它们虽然相差三个升降号的调,但通过前面的比较就可以发现同主音大小调式是多么相近。
如C大调式和c小调式。
4、同宫系统各调式。
这包括五种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如
果再加上三种七声调式,,就会更多。
如C宫系统的各种调式。
6.5.2二级关系调式
二级关系调在此只作了解,不进行详细的讲解,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相差两个调号、调式相同与调式不同的调式。
2、大调式的小下属调式、小调式的大属调式(也有人将其归为一级关系调)。
3、同中音大小调式。
6.5.3远关系调式
三级关系调在此也只作了解,不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以下几种:
1、相差三个调号、调式相同与调式不同的调式。
2、相差四个调号、调式相同与调式不同的调式。
3、相差五个调号、调式相同与调式不同的调式;
二级关系调、三级关系调、四级关系调统统称为远关系调式。
四级关系调主要是指相差六个调号以上、调式相同与调式不同的调式,又被视为极远关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