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系统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测试1.化学药,俗称西药,其标识是()。
A:国药准字HB:国药准字ZC:国药准字XD:国药准字B答案:A2.进口分包装药品标识是()。
A:国药准字HB:国药准字JC:国药准字ZD:国药准字B答案:B3.送服药物(如片剂、胶囊剂等)一般应选用()。
A:酒水B:温开水C:凉水D:糖水答案:B4.药物是指用于()。
A: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B: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C: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D:预防疾病的化学物质答案:ABCD5.非处方药的特点包括()。
A:疗效确切B:标签适宜C:使用方便D:质量稳定E:使用安全答案:ABCDE6.OTC代表处方药。
()A:错B:对答案:A7.甲类非处方药标识是“绿底白字”。
()A:对B:错答案:B8.饭前服用的药品是指饭前30-60 min服用。
()A:错B:对答案:B9.内服片剂可以不用温开水送服而直接干吞。
()A:错B:对答案:A10.病人卧床时不宜服药。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睾丸除了产生精子,还可分泌液体。
()A:错B:对答案:B2.每毫升精液少于400万个精子时,不易受精。
()A:错B:对答案:B3.卵巢分泌的激素主要包括雄激素和孕激素两大类。
()A:错B:对答案:A4.一般而言,一个精子入卵后,其余精子都不能再进去。
()A:对B:错答案:A5.人从受精卵到出生称为“怀胎十月”,共300天。
()A:错B:对答案:A6.自然分娩是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母婴都有益。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可以选用:()。
A:氧氟沙星滴眼液B:利巴韦林滴眼液C:磺胺醋酰钠滴眼液D:阿昔洛韦滴眼液E: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答案:ACE2.泡腾片的特点:()。
A:泡腾片溶解速度快B:内服泡腾片不能直接吞服C:入水会起泡D:内服泡腾片大多味酸甜答案:ABCD3.皮肤软组织细菌感染可选用()。
A:莫匹罗星软膏B:红霉素软膏C:氧氟沙星凝胶D:酮康唑乳膏答案:ABC4.皮肤起水痘(病毒感染)可选用()。
第13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被动吸烟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主要是()A.体重减轻B.呼吸道疾病C.过敏反应D.发育迟缓2.下列哪项不是吸毒的危害?()A.损害人的神经系统B.降低人体免疫功能C.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D.对社会影响不大3.下列不是毒品的是()A.海洛因B.咖啡C.大麻D.吗啡4.香烟中常见的致癌物质是()A.尼古丁B.酒精C.醋酸D.葡萄糖5.传染病的特点是()A.由病毒引起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D.通过呼吸道传播6.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指()A.患者的生活空间B.流行性感冒的患者C.患者使用过的毛巾D.空气、飞沫7.下列各组疾病中,都是传染病的是()A.狂犬病和坏血病B.百日咳和白化病C.糖尿病和非典型性肺炎D.流行性感冒和艾滋病8.以下几种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B.消灭患病动物C.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预防菌痢D.注射卡介苗预防肺结核9.注射青霉素之前,都要先用少量的青霉素做皮试,如果注射处有较大红肿现象,该患者则不能注射青霉素。
由此可知,对这个患者来说,青霉素成为()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失效药物10.蛔虫病的传播途径和一种预防措施分别是()A.空气传播,做好环境卫生B.饮食传播,饭前便后要洗手C.生物媒介传播,大力消灭害虫D.土壤传播,经常扫地11.下列为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得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B.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C.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D.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12.为了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我国政府规定婴儿出生后应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这样可以()A.杀死乙肝病毒B.产生非特异性免疫C.产生相应抗体D.增加婴儿营养13.香烟中会减慢血液中氧的运输速度,从而诱发冠心病的是()A.焦油B.烟碱C.一氧化碳D.以上都不是14.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它可以直接危害()A.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B.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C.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D.以上都是15.除________项外,其他均属不良的行为与生活方式()A.不合理膳食B.吸烟C.酗酒D.缺乏保健知识16.下列对毒品抱有的态度不正确的是()A.坚决拒绝,决不沾染B.举报身边有吸毒行为的人C.有新鲜感,想试一试D.积极参加反吸毒的宣传活动17.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传染源的一项是()A.结膜炎病人使用过的毛巾B.患狂犬病的狗C.肺结核病人吐出的痰D.已完全康复的“非典”患者1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淋巴结对病原菌的过滤B.皮肤对痢疾病原菌的屏障作用C.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感染性D.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19.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B.控制传播媒介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20.一个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属于()A.病原体B.传播途径C.传染源D.易感人群21.皮肤角质层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人体的这种免疫属于()A.特异性免疫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非特异性免疫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22.隔离患有传染病的病人,其主要目的是()A.保护容易感染该病的易感人群B.控制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便于更好的给患者进行治疗23.为严重烧伤的患者移植他人的皮肤,移植的皮肤不易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皮肤属于()A.疫苗B.抗原C.抗体D.病原体24.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B.给小孩服用小儿麻痹糖丸C.给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25.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乳酸的杀菌作用B.麻疹患者痊愈后不会再患麻疹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6.下列在生活中看到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不属于过敏反应?()A.有些人吃了虾后,会发生腹痛B.一些人脖子等处接触了化纤后起红斑C.一些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哮喘D.皮肤接触了过热的水后,会起水泡27.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主要诱发人体患()A.多种消化系统疾病B.多种运动系统疾病C.多种呼吸系统疾病D.多种神经系统疾病28.下列不是动脉硬化引起的疾病的是()A.冠心病B.心绞痛C.糖尿病D.心肌梗塞29.下列行为习惯中,有助于减少患心血管疾病机率的是()A.多吃肥肉B.多吃高脂肪食物C.多吃高糖食品D.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二、非选择题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巴斯德将一只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
绪论单元测试1.A:错B:对答案:B2.Boole中的语句不能粘贴到Fitch中。
()A:对B:错答案:B第一章测试1.要打开Tarski’s World,点击文件Tarski’s World.exe。
A:对B:错答案:A2.在Tarski’s World中,要打开事先保存的世界文件和语句文件,可以点击File菜单中的Open命令。
A:对B:错答案:A3.在Tarski’s World中,要保存一份世界文件,最安全的命令是Save World 。
A:对B:错答案:B4.在棋盘上放置一个模块,点击工具栏中的()。
A:New按钮B:Play Game按钮C:Verify按钮D:打印按钮答案:A5.要删除一个世界文件的方法之一是()。
A:在File菜单中,点击Clear命令B:点击Play Game按钮C:Verify按钮D:点击New按钮答案:A6.当你在语句窗口中,输入的是一个合式公式时,靠近语句标号的左边显示()。
A:FB:+C:*D:T答案:B7.在Tarski’s World中,模块的大小有()这几种情况。
A:中B:大C:较小D:小答案:ABD8.在Tarski’s World中,模块的形状有()这几种情况。
A:立方体B:圆C:十二面球体D:锥体答案:ACD9.在Tarski’s World中,一个模块的名字可以有()。
A:三个B:一个C:四个D:两个答案:ABCD10.Tarski’s World不允许给一个模块命名多个名字。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要打开Fitch,点击文件Fitch.exe.A:对B:错答案:A2.在Fitch中,要打开Fitch练习文件夹中的文件,可以使用File菜单中的Open命令。
A:错B:对答案:B3.在Fitch中,要保存一份已完成的证明,用Save As命令。
A:对B:错答案:A4.在Fitch的一个证明过程中,要在一行的前面增加一行,点击Proof菜单中的()。
初中物理能力测试卷-第十三章-附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三个相同的热源分布在一横放着的圆筒内,圆筒的侧壁和一个底部均绝热,另一个底部开口并被导热膜封住,用另两个导热膜在圆筒内隔出两个竖囱,从而将三个热源互相隔开并形成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假设周围环境的温度恒定,并且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每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均匀,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分别为△t A,△t B和△t C,则△t A:△t B:△t C为()A.3:2:1 B.6:3:2 C.5:3:1 D.6:5:32.在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热量与两个物体的温差成正比。
冬天的北方比较寒冷,房间内都有供暖系统。
如果房外温度为﹣20℃,则房内温度为18℃;如果房外温度为﹣30℃,则房内温度为12℃.那么,房间暖气管的温度为()A.75℃B.70℃C.65℃D.60℃3.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
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
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A.50℃,50℃B.52℃,39.2℃C.40℃,60℃D.55℃,55℃4.如图是热水炉的示意图,a为出水口,b为进水口,c为受热部位。
其中画得正确的是()A.B.C.D.5.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B.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C.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6.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10℃,再向容器内倒入一杯相同质量和温度的热水,容器中的水温又升高了6℃.如果继续向容器中倒入一杯同样的热水,则容器中的水温会升高()A.5℃B.4℃C.3℃D.2℃7.有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和乙球比热△t.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t,则甲球比热c甲c乙大小的关系是()A.c甲>c乙 B.c甲<c乙C.c甲=c乙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甲、乙两个杯子,盛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另有a、b两不同材料的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相同,现将a、b两球分别投入甲、乙两杯中,达到热平衡后,测得甲杯的水温升高6℃,乙杯中水温升高3℃,若不计热损失则()A.a球的比热容大于b球的比热容B.a球的比热容小于b球的比热容C.a球放出热量等于b球放出的热量D.a球放出的热量小于b球放出的热量9.比热容是2.44×103焦/(千克•℃)的酒精和水(4.19×103焦/千克•℃)均匀混合后,比热容变成了2.94×103焦/(千克•℃),则混合液中酒精和水质量之比是()A.5:2 B.2:5 C.29:35 D.29:5010.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4:1,放出热量之比是3:1,则它们的比热之比和降低温度之比分别是下列四种情况,可能满足题设条件的是()①1:1,3:4;②2:1,1:3;③1:2,3:2;④1:3,9:4。
第一章测试1.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A:是否除颤B:时间的早晚C:有气管插管D:在医院E:是否给药答案:B2.最简单、快捷适用于现场复苏的人工呼吸方法是:()A:面罩人工呼吸B:呼吸机控制呼吸C:食道堵塞通气法D:徒手人工呼吸E:喉罩人工通气法答案:D3.心脏骤停,最迅速、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A:气管插管B:托起下颌C:心前区除颤D:胸外心脏按压E:口对口人工呼吸答案:D4.关于复苏后的治疗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心肺复苏后应保持呼吸和循环功能良好和稳定B:为了不影响神志,病人寒战抽搐应禁止用镇静止惊药。
C:预防应激性溃疡D: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加以判断和评估预后E:预防肾功能衰竭答案:B5.生存链包括哪些:A:早期按压B:早期除颤C:早期用药D:早期呼叫答案:ABD6.单人心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为30:2,而双人时按压/通气比则为15:2。
()A:对B:错答案:B7.对心搏暂停病人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而对有症状心动过缓患者则考虑起搏治疗。
()A:对B:错答案:A8.婴幼儿按压手法有双指按压法、双手环抱法。
()A:对B:错答案:A9.两人或多人参与CPR时,建议5个循环或2分钟后更换胸外按压者是为了避免操作者过度疲劳,影响复苏效果。
()A:错B:对答案:A10.开放气道的方法有仰头抬颈法、仰头举颏法、双手托颌法三种,此三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心肺复苏病人。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下列疾病中哪项最不容易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A:甲状腺机能减退B:心源性休克C:大面积烧伤D:丹毒合并脓毒症答案:A2.下下列关于SIRS的诊断标准错误的是:()A:PaCO2<32mmHgB:HR<90次/分C:T>38℃或T<36℃D:R>20次/分答案:B3.下列关于MODS的鉴别诊断要点叙述错误的是:()A:MODS发病前大多数器官功能良好B:受损的器官往往不是原发病直接损伤的器官C:MODS主要病理变化为广泛的急性炎症反应D:从最初打击到远隔器官功能衰竭,进展迅速,常在24小时内出现答案:D4.下列哪项不属于MODS的抢救和治疗措施:()A:调控炎症反应,阻断SIRS的发展B:器官功能支持与保护C:积极治疗原发伤病D:尽快将患者转出ICU答案:D5.下列哪些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感染性因素:()A: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B:急性肾盂肾炎C:多发伤D: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答案:AB6.感染性因素如细菌、真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等感染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因素。
第一章测试1.生物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A:错B:对答案:A2.生物体后天获得的性状不能遗传。
A:对B:错答案:A3.遗传学诞生于()年。
A:1910B:1866C:1900答案:C4.“泛生论”是由()提出的。
A:达尔文B:孟德尔C:拉马克答案:A5.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A:达尔文B:孟德尔C:拉马克D:摩尔根答案:B第二章测试1.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A:错B:对答案:B2.遗传是指子代的性状必须和亲代相似,例如红花植株的后代都是红花。
A:对B:错答案:B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后代,约有1/2的可能性患病。
A:对B:错答案:A4.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Rr×rr杂交,后代产生()。
A:rrB:1/2RR,1/2rrC:RrD:1/2Rr,1/2rr答案:D5.如果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独立分配的,从AaBb个体中得到AB配子的概率是()。
A:1/4B:1C:1/8D:1/2答案:A第三章测试1.采用碱性染料对未进行分裂的细胞核(间期核)染色,会发现其中具有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称为染色体。
A:对B:错答案:B2.主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故又称为核仁组织者。
A:错B:对答案:A3.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A:错B:对答案:B4.有丝分裂的间期是鉴定和计数染色体的最好时期。
A:对B:错答案:B5.经过了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来细胞的一半。
A:对B:错答案:B第四章测试1.遗传学上把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表型变化范围叫()。
A:一因多效B:外显率C:表现型D:反应规范答案:D2.下面是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第13章系统测试 (1)13.1 介绍 (1)13.2 系统测试规程 (2)13.2.1目的 (2)13.2.2角色与职责 (2)13.2.3启动准则 (2)13.2.4输入 (2)13.2.5主要步骤 (3)[Step1] 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3)[Step2] 设计系统测试用例 (3)[Step3] 执行系统测试 (3)[Step4] 缺陷管理与改错 (3)13.2.6输出 (3)13.2.7结束准则 (4)13.2.8度量 (4)13.3 实施建议 (4)第13章系统测试系统测试(System Test, ST)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系统测试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系统测试的规程,该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3.1 介绍系统测试流程如图14-1所示。
由于系统测试的目的是验证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所以当产品需求和系统设计文档完成之后,系统测试小组就可以提前开始制定测试计划和设计测试用例,而不必等到“实现与测试”阶段结束。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测试的效率。
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所有缺陷必须用统一的缺陷管理工具来管理,开发人员应当及时消除缺陷(改错)。
图13-1 系统测试流程图项目经理设法组建富有成效的系统测试小组。
系统测试小组的成员主要来源于:✧机构独立的测试小组(如果存在的话)。
✧邀请其它项目的开发人员参与系统测试。
✧本项目的部分开发人员。
✧机构的质量保证人员。
系统测试小组应当根据项目的特征确定测试内容。
一般地,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测试。
即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其依据是需求文档,如《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第13章系统测试 (1)
13.1 介绍 (1)
13.2 系统测试规程 (2)
13.2.1目的 (2)
13.2.2角色与职责 (2)
13.2.3启动准则 (2)
13.2.4输入 (2)
13.2.5主要步骤 (3)
[Step1] 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3)
[Step2] 设计系统测试用例 (3)
[Step3] 执行系统测试 (3)
[Step4] 缺陷管理与改错 (3)
13.2.6输出 (3)
13.2.7结束准则 (4)
13.2.8度量 (4)
13.3 实施建议 (4)
第13章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System Test, ST)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系统测试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系统测试的规程,该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3.1 介绍
系统测试流程如图14-1所示。
由于系统测试的目的是验证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所以当产品需求和系统设计文档完成之后,系统测试小组就可以提前开始制定测试计划和设计测试用例,而不必等到“实现与测试”阶段结束。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测试的效率。
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所有缺陷必须用统一的缺陷管理工具来管理,开发人员应当及时消除缺陷(改错)。
图13-1 系统测试流程图
项目经理设法组建富有成效的系统测试小组。
系统测试小组的成员主要来源于:
✧机构独立的测试小组(如果存在的话)。
✧邀请其它项目的开发人员参与系统测试。
✧本项目的部分开发人员。
✧机构的质量保证人员。
系统测试小组应当根据项目的特征确定测试内容。
一般地,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功能测试。
即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其依据是需求文档,如《产品需
求规格说明书》。
由于正确性是软件最重要的质量因素,所以功能测试必不可少。
✧健壮性测试。
即测试软件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行的能力。
健壮性有两
层含义:一是容错能力,二是恢复能力。
✧性能测试。
即测试软件系统处理事务的速度,一是为了检验性能是否符合需求,
二是为了得到某些性能数据供人们参考(例如用于宣传)。
✧用户界面测试。
重点是测试软件系统的易用性和视觉效果等。
✧安全性(security)测试。
是指测试软件系统防止非法入侵的能力。
“安全”是相
对而言的,一般地,如果黑客为非法入侵花费的代价(考虑时间、费用、危险
等因素)高于得到的好处,那么这样的系统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安装与反安装测试。
系统测试过程域产生的主要文档有:
✧《系统测试计划》,模板见[SPP-TEMP-ST-PLAN]。
✧《系统测试用例》,模板见[SPP-TEMP-TEST-CASE]。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见[SPP-TEMP-TEST-REPORT]。
✧《缺陷管理报告》,由缺陷管理工具自动生成。
13.2 系统测试规程
13.2.1 目的
●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
计。
13.2.2 角色与职责
●项目经理组建系统测试小组,并指定一名成员任测试组长。
●系统测试小组各成员共同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撰写相应的
文档。
测试组长管理上述事务。
●开发人员及时消除测试人员发现的缺陷。
13.2.3 启动准则
●产品需求和系统设计文档完成之后。
13.2.4 输入
●产品需求和系统设计文档
13.2.5 主要步骤
[Step1] 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系统测试小组各成员共同协商测试计划。
测试组长按照指定的模板起草《系统测试
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
✧测试范围(内容)
✧测试方法
✧测试环境与辅助工具
✧测试完成准则
✧人员与任务表
●项目经理审批《系统测试计划》。
该计划被批准后,转向[Step2]。
[Step2] 设计系统测试用例
●系统测试小组各成员依据《系统测试计划》和指定的模板,设计(撰写)《系统测试
用例》。
●测试组长邀请开发人员和同行专家,对《系统测试用例》进行技术评审。
该测试用
例通过技术评审后,转向[Step3]。
[Step3] 执行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小组各成员依据《系统测试计划》和《系统测试用例》执行系统测试。
●将测试结果记录在《系统测试报告》中,用“缺陷管理工具”来管理所发现的缺陷,
并及时通报给开发人员。
[Step4] 缺陷管理与改错
●从[Step1]至[Step3],任何人发现软件系统中的缺陷时都必须使用指定的“缺陷管理
工具”。
该工具将记录所有缺陷的状态信息,并可以自动产生《缺陷管理报告》。
●开发人员及时消除已经发现的缺陷。
●开发人员消除缺陷之后应当马上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不会引入新的缺陷。
13.2.6 输出
●消除了缺陷的最终软件系统
●系统测试用例
●系统测试报告
●缺陷管理报告
13.2.7 结束准则
●对于非严格系统可以采用“基于测试用例”的准则:
✧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100%;
✧非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80%时。
●对于严格系统,应当补充“基于缺陷密度”的规则:
✧相邻n个CPU小时内“测试期缺陷密度”全部低于某个值m。
例如n大于10,
m小于等于1。
●本规程所有文档已经完成。
13.2.8 度量
●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统计测试和改错的工作量,文档的规模,以及缺陷的个数与类
型,并将此度量数据汇报给项目经理。
13.3 实施建议
●对系统测试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测试效率。
●项目经理和测试小组根据项目的资源、时间等限制因素,设法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
作量,例如减少“冗余或无效”的测试。
●系统测试小组根据产品的特征,可以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的各种文档模板。
●对系统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代码和有价值的文档进行配置管理。
●为了调动测试者的积极性,建议企业或项目设立奖励机制,例如:根据缺陷的危害
程度把奖金分等级,每个新缺陷对应一份奖金,把奖金发给第一个发现该缺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