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大四学生自立人格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大学生的自立人格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研究大学生的自立人格和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自立人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自立人格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能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法。
他们更加自信,能够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相比之下,缺乏自立人格的大学生容易感到无助和焦虑,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具有自立人格的大学生对于就业焦虑的程度相对较低。
社会支持对于大学生的自立人格和就业焦虑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
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和实质性的帮助,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信念,促进他们的自立人格的形成。
社会支持也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让他们感受到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和信心。
大学生的自立人格和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具有自立人格的大学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更加积极地与他人沟通,寻求帮助。
而得到社会支持的大学生也更容易形成自立人格,更加乐观和自信,从而减轻就业焦虑。
自立人格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大四学生的自立人格和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自立人格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焦虑,而社会支持则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立人格和减轻就业焦虑。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应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自立人格,并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以更好地面对就业挑战。
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大学生提高自立人格,减轻就业焦虑,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焦虑情绪的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焦虑情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然而,一个人不必完全依赖自我调节来处理焦虑情绪,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焦虑情绪的社会支持以及几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通过社交关系中的资源、信息和情感来获得支持和帮助。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支持:一种传达关心、理解和鼓励的方式,可以通过亲密关系中的合理表达来提供。
例如,朋友之间的倾诉、家人的鼓励和理解等。
2. 信息支持:通过提供有关应对方法、解决问题的信息和建议来帮助他人。
例如,给予建议、分享经验、提供知识等。
3. 实质支持:指通过行动来为他人提供帮助,例如提供经济支持、帮助处理一些实际问题等。
二、应对策略除了社会支持外,还有一些应对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焦虑情绪:1. 放松技巧:通过深呼吸、冥想、肌肉放松等方法来降低身心紧张度,减轻焦虑情绪。
2. 积极转移注意力:将焦虑情绪从消极思维和担忧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如运动、听音乐、阅读、追剧等。
3. 心理暗示:运用自我暗示和积极思维,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有能力应对困难”。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焦虑情绪长时间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专家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焦虑。
总结:焦虑情绪的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在我们应对焦虑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寻求社交关系中的支持,我们可以获得情感、信息和实质上的帮助。
同时,通过放松技巧、转移注意力、心理暗示以及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减轻焦虑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并灵活运用多种应对策略来应对焦虑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社会支持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论文社会支持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及社会支持与其关系。
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57份。
调查工具包括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结果8.1%的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其中男生6.63%,女生9.42%;理工类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最高,为14.29%,医学类学生最低,为4.55%;2检验显示社交焦虑与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
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有负相关性。
结论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发生有影响,应帮助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
【关键词】社会支持;学生;社交焦虑;问卷调查relationshipbetweensocialsupportandsocialanxietyofcolleg estudentswangjuan1,fanjia瞝u1,panhe瞤ing2.1.schoolofhumanityandsocialsciences,anhuimedicaluniver sity,hefei230032,china;2.departmentofepidemiologyandbiostat istics,schoolofpublichealth,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 03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basicsituationofsocialanxietyandrelations hipbetweensocialsupportandsocialanxiety.methodsbyanonymousq uestionnaires,357studentswerecollectedasoursample.anonymous questionnairesincludedsocialphobiainventory(spin),socialavo idanceanddistressscale(sad),perceptionofsocialsupportscale( psss)andsocialsupportratingscale.resultstherateofsocialanxi etyamongoursamplewas8.1%(inmale6.63%,infemale9.42%);student sofscienceandtechnologyschoolhadthehighestrateofsocialanxiety(14.29%),whilethosefrommedicalschoolthelowest(4.55%);itwa sshownthatstatisticallysocialanxietywasnotsignificallyassoc iatedwithgenderandthelikefactorsby2test.socialsupportwasneg ativelyassociatedpocialanxietybyttestandlogisticregression. conclusionssocialanxietyisinfluencedbysocialsupport,andstud entsshouldbehelpedtoestablishasocialsupportsystemandtakeful ladvantageofit.【keywords】socialsupport;students;socialanxiety;questionnaires1问题提出社交焦虑障碍(又称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害怕与人交往,不敢与人对视,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说话等,由此造成孤独、自卑的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功能。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知的影响研究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给个体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焦虑。
尤其是在大学生阶段,社交焦虑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将探讨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知的影响。
1. 社交焦虑的定义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产生过度关注和担忧的心理状态。
它并不仅仅是害羞或内向的表现,而是一种过度担心他人评价、害怕被拒绝或嘲笑的心理状态。
大多数大学生都会经历社交焦虑的阶段,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焦虑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2. 社会支持感知的定义社会支持感知是个体对来自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关心的感知和评估。
大学生在求学阶段面临着各种学业和生活上的困扰,而能够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的支持和关心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3. 社交焦虑对社会支持感知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会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感知产生负面影响。
社交焦虑的个体更容易对社交互动中的负面信息敏感,并对他人的支持与关心产生怀疑,导致他们对社会支持感知的评估偏低。
他们可能会对他人的好意产生误解,认为别人只是出于礼貌或利益考虑而表达支持,而不是真心实意。
4. 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的社交焦虑会使大学生产生自卑感、孤独感和失落感,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又会进一步加剧对社会支持感知的负面影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5. 缓解社交焦虑的方法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缓解其影响。
首先,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通过参加团队活动、社交聚会等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
其次,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最后,如果社交焦虑问题严重影响了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帮助。
结论: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知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焦虑及与社会支持关厉飞飞(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摘要:本文作者采用《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选取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均分高于女生;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焦虑社会支持1.引言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压力.增强积极向上、主动参与竞争的能力;过度的焦虑,会干扰人的正常活动,使其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
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即将走出校门,面临职业选择的大学生来说,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
是一种常见现象。
2008年中国社科院举行“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会上专家披露:去年500万高校毕业生至今仍有100万没找到工作[1]。
伴随全球经济的变化,就业岗位日趋减少。
昔日贵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由l l t dF出了很多苦恼和焦虑。
在此种情况下.大学应届毕业生所产生的主要是择业焦虑。
择业焦虑是个体尤其是初次就业的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改变。
姜桂兰、丛兆举[2]采用Zung氏焦虑量表(SA S)X于农业院校1995届毕业生的焦虑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屁示应届毕业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毕业生。
来自农村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城镇者,男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且毕业分配是影响毕业生焦虑的首要因素。
李淑英[3]等人用焦虑自评量表随机调查河南师范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在校二年级学生各100名,结果显示毕业生组焦虑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就业过程中,家庭、社会的支持.无疑将缓解学生的焦虑状况,长期缺乏社会支持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丧失信心。
鉴于此,有必要对当前大学生择业焦虑的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研究,这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的心理问题.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毕业生揭示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生存焦虑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生存焦虑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毕业生们面临着就业压力、经济负担、自我期待以及社会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从就业形势、经济困境、自我压力和社会竞争等方面探讨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生存焦虑。
就业形势是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变得异常竞争激烈。
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发现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尤其是在某些热门行业,岗位供求比例失衡导致了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增大。
这使得大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焦虑感。
经济困境也是现代大学生生存焦虑的一大来源。
大学生们通常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包括学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销。
父母的期望加之社会的压力,让大学生们感到了沉重的负担。
有的学生甚至不得不通过兼职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感。
自我压力也是大学生面临的困扰之一。
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他们通常被要求在学业、就业、社交等各个方面都要取得优秀的成绩。
这种高标准的期望使得大学生们不得不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感。
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社会竞争是导致大学生焦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高,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生们需要在学业成绩、实习经历、社团活动、语言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所突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这种激烈的社会竞争,无疑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感。
面对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生存焦虑,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
首先,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给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其次,大学、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提供更好的经济支持,减轻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此外,我们还应该建立一个宽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鼓励大学生们积极面对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生存焦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存在,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大学生学习动机、社会支持和焦虑的相关研究作者:吴海燕吴静来源:《活力》2015年第22期[摘 ; 要]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的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
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焦虑是影响学习动机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社会支持能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人的精神和躯体健康有明显的影响,对焦虑有直接效应或/和调节效应,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焦虑影响学习动机中可能存在调节作用。
[关键词]学习动机;社会支持;焦虑一、相关概念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的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
它是大部分人类行为的基础,通过对人类动机的了解,人们可以对个体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众多动机研究成果也被应用到教育和组织管理等实践领域,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组织领导者制定有效的教学行为策略和培训方案的理论依据。
关于动机的研究通常要探讨动机的类型或性质问题。
其中一个基本的观点是,将动机明确区分为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
内生动机是个体为了寻求挑战和乐趣,满足好奇心而参与活动的倾向;而外生动机是个体为了活动本身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奖励、他人认可和评估、完成上级的指示、与他人竞争等而参与活动的倾向。
近年来,研究者在考察内生和外生动机与认知、元认知、创造力、自我监控及学业成就等变量的关系后得到许多重要结论。
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教师和家长对学习动机的重要性都有相当的认识,然而他们对影响学习动机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他们不知道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时看似积极的措施恰恰是在损害学生的学习动机。
焦虑是影响学习动机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焦虑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研究学习过程,Horwitz等人认为焦虑是既是学习的动机,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情感状态(如学习焦虑)的出现。
焦虑是一种一般性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失败,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摘要: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许多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影响和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一、引言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业的压力,大学生焦虑症的问题日益凸显。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常常伴随着失眠、食欲不振、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大学生焦虑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焦虑症的原因1.学业压力:大学课程的复杂性和考试、论文等压力是导致大学生焦虑的重要因素。
2.人际关系:大学生处于人际关系的新阶段,与同学、老师、家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不当,也会引发焦虑。
3.未来就业: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担忧也是大学生焦虑的原因之一。
4.个人问题:个人性格、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焦虑水平。
三、大学生焦虑症的表现形式1.情绪症状:大学生焦虑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症状。
2.生理症状: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头痛、身体酸痛等生理症状。
3.行为症状: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逃避、依赖、强迫等行为症状。
4.思维症状: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思维症状。
四、大学生焦虑症的影响1.学习效率下降:焦虑症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2.生活质量下降:焦虑症会使大学生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其生活质量。
3.人际关系受损:焦虑症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使其难以与他人正常交往。
4.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焦虑可能导致抑郁、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
五、大学生焦虑症的解决方案1.心理咨询: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通过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来缓解焦虑症状。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焦虑。
例如,增加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方法。
方法:本研究采用经过修订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某市三所大学34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论:①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间的内部呈显著正相关,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
②在大学毕业生中,男生的焦虑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女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男生;③理科毕业生的焦虑倾向显著高于文科毕业生,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文科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④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和焦虑状况受到地域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05-02
大学毕业生处于向社会化转型的过渡时期;他们面临诸多的人生选择,如找工作、考研、和同学的分离、生活方式变化等。
由于生活工作都处于不确定的变数中,因此这个时期呈现出的许多心理问题。
前人在对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毕业生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之一,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保持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在常州市选取三所大学作为施测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
其中男生133名,女生212名;毕业生189名,非毕业生156名;文科生208名,理科生137名;来自城市83名,来自城镇107名,来自农村155名。
从345名有效被试中筛选出189名大学毕业生,占全体被试的54.8%。
(二)研究工具及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经过修订后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将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整理。
运用spss10.0版对整理出的数据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检验等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上表显示:除了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两维度之间相关比较显著之外,大学毕业生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总分之间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对感受到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支持利用度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同样,大学毕业生所感受到的焦虑状况在各维度及总分上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
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各纬度以及总分同焦虑状况各纬度以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大学毕业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
越多,则有较少的焦虑情绪;相反,得到较少的社会支持,就会感受到较高的焦虑程度。
(二)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的对比分析
本文除了对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同时针对毕业生的性别、学科、地区等方面的焦虑倾向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对大学毕业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毕业生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男女生之间的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状况各维度差异显著,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平均分均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得到较高的社会支持;在焦虑分上,男生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女生。
不同学科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的对比分析中,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文理科毕业生之间的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状况各维度差异显著,社会支持方面文科毕业生平均分均高于理科毕业生,说明文科毕业生得到较高的社会支持;在焦虑分上,理科毕业生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文科毕业生,说明理科毕业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文科毕业生。
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所有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来自于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在社会支持及焦虑倾向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用lsd方法做后续检验,结果显示:在客观支持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1.01,p=0.037),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1.07,
p=0.014);在支持利用度的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0.88,p=0.020),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0.84,p=0.014);在社会支持总分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2.64,p=0.045),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3.26,p=0.006);在状态焦虑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
(f=-3.32,p=0.039),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4.24,p=0.004);在特质焦虑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2.85,p=0.050),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4.44,p=0.001);在焦虑总分维度上,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6.17,
p=0.033),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f=-8.68,p=0.001)。
(三)大学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焦虑倾向以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对比分析
在大学生中,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三个维度上,毕业生与非毕业生差异显著,非毕业生在以上三个维度上平均分均高于毕业生,说明非毕业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毕业生;其他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
三、结论
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内部正相关显著,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系统能有效
地减缓大学毕业生焦虑的程度,社会支持越丰富,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则焦虑状况越轻。
参考文献:
[1]张兰君,李涛.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结构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2]肖凌燕.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大学生与社会支持感知[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