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办公楼公摊面积标准是多少办公楼公摊面积比例一般是多少.doc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办公建筑计容面积标准
办公建筑计容面积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对于办公建筑的使用面积进行规定和计算的标准。
这个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旨在保证建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同时也是建筑设计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办公建筑计容面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办公区域面积:办公区域面积是指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休息室等办公场所的使用面积。
根据不同的办公类型和人员数量,规定了不同的面积标准,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办公面积应该在6-10平方米之间。
2. 公共区域面积:公共区域面积是指楼道、电梯间、洗手间、储藏室等公共场所的使用面积。
这些区域的面积标准一般是根据建筑总面积的比例来规定的,一般来说,公共区域的面积应该占建筑总面积的15%-30%之间。
3. 设备区域面积:设备区域面积是指机房、配电室、空调机房等设备房间的使用面积。
这些房间的面积标准一般是根据建筑总面积和设备
数量来规定的,一般来说,设备区域的面积应该占建筑总面积的5%-10%之间。
4. 其他区域面积:其他区域面积是指储藏室、厨房、餐厅等其他使用场所的面积。
这些区域的面积标准一般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来规定的。
总的来说,办公建筑计容面积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建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同时也是建筑设计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应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规划,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效益。
使用率、实用率、得房率、分摊率、分摊系数、土地分摊系数使用率和实用率的区别一、了解使用率和实用率的区别,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1、销售面积:也就是建筑面积,因其中既包括房屋本身的建筑面积,又包括分摊的面积。
2、套内使用面积:就是所谓的地毯面积,是指房子真正可以摆放家具、用起来的地盘大小。
当然,不能铺地毯的厨房、卫生间也算在内,但阳台除外。
3、套内墙体面积:算法较复杂,因为每套房屋都有和邻居共用的墙和自家独用的墙。
共用墙墙体算一半面积,非共用墙墙体则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4、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封闭阳台全算,未封闭阳台算一半面积。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中条规定,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5、套内建筑面积:即2、3、4总和。
二、“分子”多变,使用率算法有不同使用率的分母是统一的,即“销售面积”,但因开发商对使用率的计算方法不统一,分子便有了以下几种变化:1.套内建筑面积÷销售面积。
因分子中包括了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使算出的使用率较高,故是较通行的算法。
也被称为“实用率”。
2.套内使用面积÷销售面积。
分子中刨除了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面积,这个公式算出来的使用率较低,因此不被多数开发商接受。
又因这是买房人真正可使用的居室面积占购买面积的比例,也被称为“使用率”。
一般高层塔楼在72%~75%之间,板楼在78%~80%之间。
三、使用率计算,关键看分摊了多少平方米看上去口径一致的“销售面积”每个项目也大相径庭。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据了解,电梯井、大堂等这些明摆着的地方超标计算分摊不大可能,最容易“注水”的是物业管理用房这块,比如类似值班室、警卫的休息室等地方。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面积之比。
也称之为“K”值。
?套内建筑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发布单位】80103【发布文号】【发布日期】2000-11-03【生效日期】2000-11-03【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暂行规定(2000年11月3日)一、一、根据建设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二、商品房建筑面积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三、三、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为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四、四、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一)套内的使用面积住宅套内的使用面积,按《住宅建设设计规范》(GBJ96-86)第2.5.2条的规定计算。
其他建筑可参照上述规范或按专用建筑设计规范计算。
(二)套内墙体面积商品房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分为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共用墙指商品房各套之间分隔墙、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
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公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三)阳台建筑面积,按国家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1、封闭式的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2、挑阳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3、凹阳台按其净面积(含挡板墙墙体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4、半挑半凹阳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进部分按其净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五、五、公用建筑面积分摊原则(一)商品房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以幢为单位。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本幢内的公用建筑面积,与本幢不相连的公用建筑面积不得分摊到本幢房屋内。
(二)为整幢商品房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由该幢楼各套商品房分摊;为局部范围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摊。
北京住宅公摊标准
北京的住宅公摊面积标准是依据房屋类型而定。
对于多层住宅,7层以下的公摊率为7%-12%,而7-11层的公摊率为10%-16%。
特别地,7层以上的住宅必须配备电梯,因此它们通常被归类为小高层住宅,其公摊率介于10%-20%之间。
此外,对于高层建筑,公摊比例一般在15%-20%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室、车棚、车库等作为人防工程使用的地下室通常不计入公摊面积,但小区楼房内的通道、电梯等公共设施会产生公摊面积。
在选择购房时,建议仔细了解项目的公摊面积,以确保符合个人需求。
办公用房面积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室空间分配规范》在国家行政机构的办公空间的建设、配置和使用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行政机构办公空间的面积标准1、办公区域:按照负责人及其下属人数及其职能要求,确定每个部门办公区域的总面积,由同一负责人管理的不同部门可以共享同一办公区域。
办公区域的总面积=负责人(即机构的领导)的办公室面积+负责人办公室的检查室(会议室)面积+负责人领导下属职员的办公室面积+办公室公共区域面积。
独立机关,县级以上行政机构,负责人办公室面积为25m2以上;乡级以上行政机构,负责人办公室面积为15m2以上;办公室检查室(会议室)面积,独立机关,县级以上行政机构,每个检查室(会议室)面积不低于15m2;乡级以上行政机构,每个检查室(会议室)面积不低于10 m2;负责人领导下属人员办公室面积,以每人6 m2计算;办公室公共区域,一般应该按2/3个人面积计算。
2、设施设备区:设施设备区主要用于储存办公室常用设备,以及改造旧设备和保管新设备。
根据每个行政机构的情况,确定其面积,一般应不少于10 m2。
1、依据本规范要求,根据办公空间的总面积确定分配的办公空间。
2、负责人办公室的安排应具有有利的健康空气条件,位置应尽可能离主要办公室近,且与主要办公室有承连关系。
3、符合办公空间环境安全规范,符合行政机构办公空间布局、配备设施和设备要求。
4、被共享的办公室应满足办公室面积、文件储存等需求,各种设施及设备应保持完好,并定期检查、维护。
5、空间分配应包括办公室内外灯具、空调、办公用家具、网络、复印机、电视等设施设备的安排,提供必要的绝对的检修条件,保证设备正常经营和安全使用。
1、办公室应注意保护和维护,应禁止乱扔垃圾,伤害设施设备,放置违禁物品等行为,应以“尊重原则、卫生原则、必要条件和安全原则”等为规范。
2、下属职员被安排为同一负责人聘任下属的职务,可以共享同一办公区域。
3、行政机关下属有特殊职能要求的工作人员,应依据所需要求分配其办公空间。
办公建筑人均建筑面积标准
办公建筑的人均建筑面积标准因地区、行业和具体需求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办公建筑人均建筑面积标准的参考范围:
1. 一般办公区域:在一般的商业办公区域中,人均建筑面积通常在8-15平方米之间。
这个范围可以提供基本的工作空间和办公设施,如工作台、座椅、办公桌、文件柜等。
2. 开放式办公区域:随着开放式办公环境的普及,人均建筑面积可能会稍微减少。
在开放式办公区域中,人均建筑面积通常在5-10平方米之间。
这种布局通常采用共享工作空间,人员可以共享桌面、会议室和其他资源。
3. 高端办公区域:对于高端商务中心或豪华办公楼,人均建筑面积可能会更大,通常在15-25平方米之间。
这样的办公区域通常提供更宽敞和豪华的办公环境,包括额外的休息区、会客区、高级设备和定制化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仅供参考,实际的人均建筑面积标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预算、法规、工作性质、工作流程和组织文化等。
在实际设计和规划办公建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人员数量、工作需求和舒适度等因素,制定合适的人均建筑面积标准。
1/ 1。
办公用房标准
办公用房标准是指对办公用房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地区以及具体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办公用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办公用房的面积要求:办公用房的面积应根据单位人数确定,一般每个工作岗位应有合适的工作空间。
通常每个人的工作区域面积都要求在4-6平方米之间。
2. 办公用房的布局:办公用房的布局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舒适度。
通常要求提供工作间、卫生间、会议室、休息区等。
3. 办公用房的通风与采光:办公用房应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要求有窗户,并能打开和调节窗帘。
4. 办公用房的设施设备:办公用房应配备基本设施设备,如空调、供暖、照明、网络等。
另外,还要根据具体需要提供一些特殊设施,如音响设备、投影仪、复印机等。
5. 办公用房的安全设施:办公用房要考虑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要求有安全门、防火设施、监控系统等,并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6. 办公用房的环境保护:办公用房要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要求使用环保材料,合理使用能源和水资源。
总之,办公用房标准是为了提供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办公用房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和环境要求。
公摊面积怎么算?(山西)■省测绘局总结的房产测量与公摊面积的计算口诀(仅供参考)外墙隔墙量中线,套内墙体全计算;阳台区分封闭否,封闭全算未封半。
量具离地一米二,阳台应测底平面;本楼共用本楼算,多楼使用不能摊。
"开发商的办公室算进了公摊面积""交房时的公摊面积比预售时增大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新交付入住的楼盘越来越多,省测绘局房产测绘咨询热线接到的类似投诉也越来越多。
为此,省测绘局权属界线测绘处5月31日发布公告,就公摊面积如何定义、如何计算等问题做出说明。
管理用房能否公摊看位置小区管理用的房、开发商设立的办公室究竟该不该算进公摊面积,是许多业主打来电话询问的内容。
对此省测绘局权属界线测绘处副处长赵卫平介绍,房屋公摊面积也叫共有公用建筑面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房产测量规范》规定,房屋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包括:共有的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观光井(梯)、提物井;共有的楼梯间、电梯间;为本幢服务的变电室、水泵房、设备间、值班警卫室;为本幢服务的公共用房、管理用房;共有的门厅、大厅、过道、门廊、门斗;共有的电梯机房、水箱间、避险间;共有的室外楼梯;共有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什么叫水平投影面积?无论房屋多少层,建筑总面积多大,水平投影面积是定值。
假设太阳正当顶时,此房屋落在地上的阴影外轮廓线包围的面积就叫它的水平投影面积。
水平投影面积与建筑总面积无必然关系。
)房屋不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包括:作为人防工程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车库、车棚;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设备用房、管理用房;用作公共休息用的亭、走廊、塔、绿化等建筑物;用作公共事业的市政建设的建筑物。
至于小区管理用房和设备间如何公摊,赵卫平解释,如果建在一座楼内,并且仅为此楼住户服务,则应该由此楼住户共同分摊。
如果建在本楼,不但为本楼住户服务,也为小区其他建筑的住户服务,则不能进行分摊,更不能仅由建筑所在楼住户分摊。
商业写字楼的公摊面积标准
公摊面积是商业写字楼中分摊给各租户使用的共用区域面积。
在商业写字楼中,公摊面积标准的设定对于租户的使用权和租金定价都起到重要的影响。
公摊面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走道和楼道面积:商业写字楼的公共走道和楼道面积通常是按照整个楼
层面积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的,一般来说,占整个楼层面积的10-20%。
2. 大堂和接待区面积:商业写字楼通常会设立大堂和接待区,用于接待来访客
户和提供基本办公服务。
大堂和接待区面积的标准根据楼层总面积的一定比例确定,一般为1-3%。
3. 客梯和货梯面积:商业写字楼的客梯和货梯通常是为租户提供垂直交通,用
于进出楼层和运送物品。
客梯和货梯面积的标准主要根据楼层总面积和楼层高度来确定。
4. 客用洗手间面积:商业写字楼需要为来访客户提供洗手间。
客用洗手间面积
的标准通常根据楼层总面积的一定比例来确定,一般为1-2%。
5. 公共设施和服务区域面积:商业写字楼通常会设立公共设施和服务区域,如
会议室、休息室、健身房等,用于满足租户的其他需求。
这些区域的面积标准通常根据楼层总面积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并根据各楼层的租用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商业写字楼的公摊面积标准是根据典型的租户需求和楼层总面积来确定的,旨
在提供合理而公正的空间分配,确保每个租户都能享受到公共资源和服务。
同时,公摊面积标准的正确设定也可以为租户的租金定价提供依据,确保租金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因此,商业写字楼的公摊面积标准对于租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业公摊计算公式
在物业管理中,常常涉及到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的维护和管理,这就需要对公摊面积进行计算。
公摊面积是指共同使用的场所或设施,如楼道、电梯、绿化带、停车场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物业管理,需要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公摊面积 = 总建筑面积 x 公摊系数
其中,总建筑面积是指整个物业的建筑面积,包括所有的住宅、商业、办公等区域的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是指在总建筑面积中,用于计算公摊面积的比例系数。
公摊系数一般是由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制定的,根据不同的物业类型和建筑结构进行具体的制定。
举例说明:
某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公摊系数为0.2,则公摊面积为10万平方米 x 0.2 = 2万平方米。
此时,2万平方米的面积将分配给电梯、楼道、绿化带、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和场所。
总之,物业公摊计算公式是根据总建筑面积和公摊系数来计算公摊面积的方法,对于物业管理和业主权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1 -。
北京办公楼公摊面积标准是多少办公楼公摊面积比
例一般是多少
在购买房子的时候,都是有公摊面积的,对于公摊面积主要都是业主公摊的。
当然现在办公楼在我们的生活也开始比较普遍,这样的楼房也是有公摊面积,也有一定的比例,业主需要按照比例计算,但是很多人不了解。
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北京办公楼公摊面积标准是多少?北京办公楼公摊面积比例一般是多少?
一、北京办公楼公摊面积标准是多少?
1、其实国家对公摊面积所占比例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合同中约定建筑面积的同时,应该将套内建筑面积与公摊面积分别进行约定,法律并没有规定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的上限。
不过规定了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参照此方法核实,你的公摊是否合理:
有关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有关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有关公用建筑面积=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整栋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2、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的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
理用房建筑面积;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二、北京办公楼公摊面积比例一般是多少?
1、其办公楼实用面积并不多,利用率较低,实用面积可以达到50%到80%之间就是比较合理的面积比例。
公摊面积应占多少比例,并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所以只要符合买卖合同里面或是建设图纸上的承诺就可以。
公摊面积是根据实际需求而建成,所以比例并不会过于多。
办公楼的公摊面积比例在20%至50%之间。
2、在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在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是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