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倍数的求法》微课
- 格式:ppt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6
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P14例题2及P15题3~6)教学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②使学生掌握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③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自学预设:1.自学内容:P14 的例2、2.自学指导:(PPT1)(1).仔细看例2,怎样找倍数?例如18,36的倍数是什么?(2).倍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有最大的倍数吗?有多少个倍数?(3).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区别?(4).同桌互相说说20内数每个数的5个倍数3.尝试练习:(PPT2)(1).试着完成P13的“做一做”(2).求出下面数的倍数6 9 15 7二.预习反馈认定目标:1. 预习反馈:(1).巡视检查P13“做一做”(2).点名回答: 求出下面数的倍数6 9 15 72.教学目标:(PPT3)1.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掌握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培养抽象的概括能力。
3.复习引入:(PPT4)1.求下列各数的因数。
25的因数有(),49的因数有(),17的因数有(),60的因数有()。
2.根据3×5=15,请你说出谁是谁的倍数?三.交流探究新知: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1)出示P14例2: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反馈问题:你想怎样找2的倍数?(2)学生反馈:只要把2与一个非0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
全班一起找2的倍数,得出2的倍数有:2、4、6、8、10……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无数个)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写不完,所以后面用省略号表示。
用图表示为:2 的倍数2、4、6、8、10……(3)尝试练习。
完成P14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圈、写,集体订正。
(4)观察,为什么它们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呢?这些数的倍数中最小的倍数是多少?小结:(PPT5)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是: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倍数主备人:白慧萍一、内容解析及学情分析(一)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的第2课时。
教学教材第6页例3,处理练习二第2(2)及第3-8题。
例3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因为被除数相当于积,所以求2的倍数可将2和任意非零自然数相乘得到。
学生在列乘法算式时就会发现这样的算式是列不完的,因此,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接着也用集合图表示出2的倍数,为后面学习用交集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奠定基础。
最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分别是什么,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个数的结论,在其中渗透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思想方法。
教学例3时,也应根据倍数的概念去思考。
除了教材给出的方法,还可以用除法,即固定除数2,改变被除数,使商是整数。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并会求出一个数的因数。
所以,求一个数的倍数对于学生而言不算很难。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会求一个数的倍数。
难点:求倍数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与倍数有关的规律。
关键点:弄清楚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二、目标分解和重构(一)课程标准表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教师用书表述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2.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尝试练习、全班交流,知道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2.会按规范的格式表示一个数的倍数。
(四)教学评价目标1采用课中提问、小组交流并评价的方式进行。
目标2采用纸笔测试评价。
评价样题练习二的第3题。
三、教法、学法教法:列举法、讲解引导学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四、教学提醒1.因为这部分教学是后面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能灵活、准确、迅速掌握这些知识,对约分和通分的学习很关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西师大版教案: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教学内容1. 理解倍数的意义;2. 学习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3. 探索倍数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骰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出一个实际问题:小华有5个苹果,他想知道他的苹果可以分给几个朋友,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倍数的意义:我会用骰子作为教具,让学生看到骰子的每个面上的数字,解释倍数的意义。
例如,骰子的面上的数字是1的倍数,因为1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那个数本身。
3.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我会给学生一个数,比如6,然后让学生尝试找出6的所有倍数。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发现,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就是将这个数分别乘以1、2、3、4、5等,直到乘积大于这个数为止。
4. 探索倍数的规律:我会让学生观察他们找到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倍数的规律。
比如,他们会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比如:找出12的所有倍数。
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我会给出解答过程和答案。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比如:找出15的所有倍数,找出20的所有倍数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1. 理解倍数的意义;2.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将这个数分别乘以1、2、3、4、5等,直到乘积大于这个数为止;3. 倍数的规律: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找出24的所有倍数;2. 找出30的所有倍数。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是指可以被这个数整除的所有整数。
2. 培养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某个数的倍数。
3. 通过求倍数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 倍数的概念:一个数的倍数是指可以被这个数整除的所有整数。
2.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利用乘法,将这个数分别乘以自然数1, 2, 3, 4, 5……,得到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3.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倍数的概念。
例如,2的倍数是指可以被2整除的所有整数,如2, 4, 6, 8, 10等。
2. 讲解:详细讲解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倍数的定义和意义。
然后,介绍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即利用乘法,将这个数分别乘以自然数1, 2, 3, 4, 5……,得到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求倍数的练习,包括求一个数的倍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等。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进行求倍数的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观察学生对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在课后,通过作业和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求倍数的练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灵活和敏捷。
2. 在练习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让学生在求倍数的练习中,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3. 在课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知道整数乘除法算式中的因数和倍数;学生对倍数在字面上有一定的理解。
虽然有些理解,但也有一定的难度,不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完成教学问题。
又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理解层次差异大,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训练。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使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2.加强学生通过练习去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然后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并掌握其特点。
2.能与大家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资源《p12-13页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描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求一个数的因数,你想怎样求?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3、求出下列各数的因数。
2549176021这些数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因数是()4、根据3×5=15,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提问:什么叫倍数?(两个非零的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自然数的倍数。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就来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和有什么特点。
二、带着问题,探索新的学习任务。
1、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例题2)(1)、出示例题: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提问:你想怎样找2的倍数?(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汇报)三、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1、学生思考后汇报。
(1)、第一种:因为两个非0的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自然数的倍数,所以只要把2与一个非0的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
(2)、第二种:因为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2的倍数,所以只要找出能被2整除的数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