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概述黄达的金融学精编版第四版
- 格式:ppt
- 大小:995.00 KB
- 文档页数:106
第四章金融市场4.1 金融市场概述4.2 金融工具4.3 货币市场4.4 资本市场及其有效性4.5资金盈余者的资产选择4.6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的概念: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金融市场广义、狭义之分金融市场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交易主体:企业、政府、家庭、金融中介机构、中央银行等2、交易对象:货币资金随着二级市场的发展和衍生市场的兴盛,实际的交易对象已经不再重要,更关注金融工具3、交易工具也称金融工具,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4、交易价格利率(收益率)----转让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同向变化性三、金融市场的分类(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又称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或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1、一级市场:证券发行的市场(1)一级市场上的证券发行方式:私募发行公募发行代销:签合约收佣金,风险由发行方承担。
助销:投行买进未销证券,收取较高佣金。
包销:以承销价买断发行证券,再卖给投资者,发行风险由投行承担。
(2)一级市场上的证券发行价格溢价发行、平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证券发行价格的决定因素2、二级市场:已发行的证券进行流通转让的市场。
包括:(1)证券交易所(2)场外交易市场(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区别:一级市场的交易量增加证券存量;二级市场交易量只代表现有证券所有权的转移,并不能使证券存量的增加。
联系: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和前提;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存在的必要条件:为证券提供流动性,有利于新证券的发行;二级市场提供给投资者有关资产的公平或公认的信息;二级市场的状况影响新证券的价格。
(二)场外交易市场和场内交易市场1、证券交易所:集中、固定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特点:固定场所内集中交易采用经纪制(委托---代理)竞价方式决定成交价格:价格优先、时间优先交易证券是经批准的上市证券,且交易数量达到规定的成交单位2、场外交易市场: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特点无固定场所,通过通信网络进行;证券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直接进行,无交易席位的限制;双方协商议定价格;交易证券主要是非上市证券种类: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却转到场外交易的市场第四市场:证券买卖双方利用电脑网络直接进行的大宗证券交易所形成的市场(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货币市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
第4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一、概念题1.直接融资答: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
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票、债券,取得货币资金;资金所有者,买进股票、债券,付出了货币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的中介者处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之间,所以用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概括,以区别于间接融资。
2.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研]答: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即金融票据,亦称“融通票据”“空票”,是不以商品交易为基础,专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一种票据。
它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后产生,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一方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出票人则于票据到期前把款项归还付款人,以备清偿。
融通票据有商人签发商人承兑、商人签发银行承兑和银行签发银行承兑几种形式。
此种票据不反映真实的物资周转,只为获取资金而签发;拟获得资金融通的公司或商号,须事先向承兑公司申请承兑信用额度,在其额度内开立以承兑公司为付款人的融通票据。
3.金融答: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那么,与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存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
这就是“金融”。
金融或可界定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4.补偿贸易答:补偿贸易是指技术贸易、商品贸易和信贷结合的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是国际信用的一种形式。
基本含义是,由外商直接提供或在信贷基础上提供机器设备或技术给本国企业,本国企业用该设备或技术生产的产品或其他产品,分期偿还进口设备或技术的价款和利息。
第二篇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第六章金融市场概述第一节金融市场及其要素一、金融市场的概念1.金融市场是以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资金供求关系的总和。
金融市场发达与否,是一国经济、金融发达程度及制度选择取向的重要标志。
2.这一概念可做如下说明:(1)金融市场是特殊的商品市场,它是进行资金融通,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
(2)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市场。
(3)金融市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和资金供求者之间的直接融资。
狭义的金融市场则限于资金供求者之间的直接融资。
(4)市场通过金融工具的交易,最终实现社会实际资源的配置。
二、金融资产的特点1. 具有货币性和流动性:金融资产的货币性质是指它们很容易转换成货币。
一些金融资产本身就是货币,如现金和存款;有些金融资产很容易变成货币,如政府债券等。
其它金融资产,如股票、公司债券等,较之非金融资产,也具有显明的流动性。
2. 期限性:是指在进行最终支付前的时间长度。
有两个极端的特例:一个是零到期日,如活期存款;一个是无限长的到期日,如股票或永久性债券。
对当事人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是从持有金融工具(如从二级市场购入)之日起到该金融工具到期日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持有者将用这个时间来衡量收益率。
3、与实物资产的相关性:在金融资产价值决定中,如股票、公司债等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如厂房、设备、土地等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称原生性金融工具(underly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
但是,也有不少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的价值联系并不那么直接,如期货、股票指数期权等;它们的价值变化取决于股票、债券的价值变化。
也称衍生性金融工具(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 。
4. 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资产的本金有遭受损失的风险。
本金受损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5. 收益性:指投资金融资产可获得一定的收益,一般用各种收益率来衡量。
《金融学》黄达目录•金融学概述•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学概述金融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金融学的定义研究对象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古代金融思想近代金融学的形成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实证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行为金融学方法规范研究方法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与本质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货币形式的演变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
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质凭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
以信用为基础,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的货币。
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类型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发展信用的起源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信用形式不断丰富,从实物借贷发展到货币借贷,从单一信用形式发展到多种信用形式并存。
信用的作用信用形式及其特点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信用工具的种类与功能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利息与利率利息的本质与计量利息的本质利息的计量利率的种类与决定利率的种类包括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等。
其中,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的核心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利率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物价变动幅度、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性因素等。
利率的作用与传导机制利率的作用在宏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储蓄、投资、消费和就业等方面。
同时,利率也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
利率的传导机制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的变量,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利率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着货币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的变量,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各种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