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功能的优化
- 格式:pdf
- 大小:659.16 KB
- 文档页数:8
简论知识产权融资担保的法律障碍和问题论文摘要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差,有形资产少,严重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的数额和期限。
而知识产权的兴起使得中小企业有了新的希望,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信用评级的复杂性和风险变现的困难性以及不健全的法律制度都影响其整个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机制,填补立法的空白,改革现有的知识产权的交易平台等等,本文就此情况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探讨。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融资担保法律障碍一、知识产权融资的概述和必要性知识产权融资是债务人和第三人用自己合法的知识产权出质,向债权人做出担保债权实现,获得贷款的融资方式。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见于:《担保法》第75条第3款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并签订合同,相关本门登记自登记起生效。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
”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的融资需求大,而信用低,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价值少并且未被充分利用,而银行和中介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传统的负面影响,知识产权的未来使用费的风险大,贬值高成为了其担保的障碍和观念的误区,并且法律的相关漏洞使融资得不到保障。
在我国,中小企业拥有的专利占总量的65%,新产品占8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国民生产总值)60%,上缴税收占税收总额53%。
所以知识产权的融资的市场和机会很多。
并且加强知识产权的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减少政府的负担,符合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高整体对外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我国现存知识产权融资法律规定所存在的问题(一)知识产权的法律规范不清,权利界定过于笼统我国虽然有相关的《担保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的出台,但是对如《担保法》:第七十九条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其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及其法律适用摘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的一种模式。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概念、原理、流程、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适用正文: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概念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是走出传统融资瓶颈的新途径。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原理和流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原理是基于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的价值进行融资。
企业可以将其持有的知识产权进行鉴定,并将其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
金融机构会根据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价值,对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贷款。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企业拥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 企业将鉴定报告和质押协议提交给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根据鉴定报告和质押协议进行评估→ 金融机构根据评估结果提供贷款→ 企业将贷款用于资金周转或其他用途。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优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了融资渠道。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扩大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2、提高了融资效率。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流程相对简单快捷,能够有效提高融资效率。
3、减少了融资成本。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贷款利率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较低,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4、利用了企业的潜在资产。
企业的知识产权是其潜在的资产,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得以充分利用这些潜在资产,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评估难度大。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引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中小企业可以获取到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其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认定难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认定一直是一个难题。
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往往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资源,导致无法准确评估自身知识产权的价值。
这给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带来了困难。
对策:1. 加强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建设。
政府应引导或鼓励专业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工作,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客观的评估服务。
2.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标准化。
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评估标准,使各方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认定达成共识。
二、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高中小企业在开发和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成本。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常常面临专利侵权等问题,导致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进一步增加。
对策:1. 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其能够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
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咨询和指导,降低企业的保护成本。
三、融资渠道有限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窄,这也限制了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发展。
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需要相应的金融机构作为融资方,但许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质押贷款犹豫不决或风险较高。
对策:1. 支持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质押贷款的风险担保,吸引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其中。
2. 加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如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建议作者:暂无来源:《华东科技》 2012年第4期文/王进朱建栋近年来,我国多个地方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尝试,上海的浦东新区、闵行区、杨浦区,和北京市,都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实践,且相关进展频见报端。
可以说,各地政府在意图引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措施又不尽相同,如何进一步完善仍待求解。
结合知识产权的特点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本文对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和企业、银行等机构参考。
政府引导的重点需要关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平台实质整合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使得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有关银行的积极性不高,在起步初期必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政府不断培育这个市场。
政府可以采取知识产权贷款利息贴息、担保费、评估费、律师费、合同见证登记费补贴等多种补贴手段进行鼓励。
这也是目前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虽然各个地方政府采取的补贴类别不尽相同。
但实际上,除了目前政府普遍采取的贴息和补贴等激励措施外,我们认为政府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至关重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银行、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知识产权交易机构的多方参与;具体业务的顺利开展,更有待于这些多方主体的互相配合和衔接。
政府如将这些机构有效的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将能极大的提高质押融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看,无论是贷款企业还是银行都很难单方充分地调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做到有机的结合。
特别是在培育市场的阶段,也只有政府能有效的整合这些资源。
整合的目标是使得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能在一个窗口就能联系到所有的有关主体,从而避免自己再去一家一家找银行、评估、担保的迷茫。
并且有关主体是能充分了解知识产权质押运作的体系和流程,能及时高效地开展质押融资业务。
形象一点说,整合的目标是建立一条高效的自动生产流动流水线,而不是简单把这些单位拼凑在一起。
论CISG中卖方知识产权的权利担保问题丁寻韬【摘要】CISG第42条规定了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责任,其立法目的是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防止权利滥用。
但条文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诸如担保发生的时间点、第三方利益的保护等与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相违背之处,这也使得该条文在国际贸易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该条款的完善能够避免国际贸易中的诸多纠纷,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同时对我国《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The Article 42 in CISG set rules for bargainer’ s warran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ts objective i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benefit balance between purchaser and bargainer, to avoid abusing of civil rights. Bu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defects, such as the beginning time point of guarantee which breaches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and honesty, and it also makes the article less effectiv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rticle can avoid many disput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sure the benefit balance between purchaser and bargainer. In addition, the improvement will afford Contract Law of China the significant reference.【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21【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CISG;知识产权;卖方权利担保;完善【作者】丁寻韬【作者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9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CISG)第42条规定了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责任,即在国际贸易中,卖方有义务保证其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享有合法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金筹集方式。
本文将介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定义、特点、优势、适用范围、政策支持等方面,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定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是指以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通过融资机构向融资对象提供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质权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质押给融资机构,融资机构再向融资对象提供资金。
如果融资对象不能按时还款,融资机构有权根据质押合同的约定,以质押物代偿。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特点(一)可大幅提高融资效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大幅提高融资效率。
传统融资方式需要大量的担保物,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只需要一份质押合同,就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融资效率,而且可以减轻企业负担。
(二)有较高的风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有较高的风险。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要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进行评估,如果评估不准确,就可能导致质押物价值不足以支撑融资额度。
此外,如果融资对象不能按时还款,融资机构有权以质押物代偿,这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三)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持。
这些机构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产权评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以确保融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这些机构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优势(一)提高融资效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大幅提高融资效率。
传统融资方式需要大量的担保物,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只需要一份质押合同,就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融资效率,而且可以减轻企业负担。
(二)降低融资成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相比于传统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需要大量的担保物,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建议在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但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和空白。
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权益保护、质押物处置、追索权等问题,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评估和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核心在于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并给予合理的信用评级,作为融资的依据。
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知识产权评估和信用评级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的可质押性和估值准确性,降低质押融资的风险。
第三,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资金支持体系。
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建立专门的资金支持机构,提供差异化的融资产品和服务。
例如,对于初创企业,可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为其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中小微企业,可以设立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服务,降低其融资风险。
此外,应鼓励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贷款和融资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市场化发展。
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还比较不发达,交易活跃度不高,缺乏市场化的竞争机制。
为此,应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市场化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形成。
同时,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最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质押物的真实性、可流转性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质押物的审查和管理,防范风险的发生。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风险评估、合同担保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