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格式:pptx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45
附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 年2月居民健康档案表单目录1.居民健康档案封面2.个人基本信息表3.健康体检表4.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见各服务规范相关表单)4.1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4.1.1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4.1.21~8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4.1.312~30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4.1.4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4.1.5 男童生长发育监测图4.1.6 女童生长发育监测图4.2 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4.2.1第1次产前检查服务记录表4.2.2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4.2.3产后访视记录表4.2.4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4.3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4.4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4.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记录表4.5.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4.5.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4.6 肺结核患者管理记录表4.6.1肺结核患者第一次入户随访记录表4.6.2肺结核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4.7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4.7.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4.7.2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5.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表5.1接诊记录表5.2会诊记录表6.居民健康信息卡居民健康档案封面个人基本信息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
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或重新填写。
若失访,在空白处写明失访原因;若死亡,写明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
若迁出,记录迁往地点基本情况、档案交接记录。
0~6岁儿童无需填写该表。
2.性别:按照国标分为男、女、未知的性别及未说明的性别。
3.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4.工作单位:应填写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
离退休者填写最后工作单位的全称;下岗待业或无工作经历者须具体注明。
老年健康医疗服务技术准则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老年健康医疗服务的技术准则,以提供给医疗机构、医生和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这些准则的目标是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福祉。
1. 健康评估和监测-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包括身体检查、疾病筛查和认知功能评估等。
-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应建立定期的监测机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医疗机构应提供便捷的预约和就诊方式,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 鼓励医疗机构与社区合作,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以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医。
3. 药物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老年人用药管理制度,包括合理开具药物处方、定期复查用药效果和副作用等。
- 医生和药师应向老年人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用量和不良反应等。
4. 预防和健康教育- 医疗机构应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提供针对老年人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知识。
- 鼓励医生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咨询,解答他们的健康问题和疑虑。
5. 紧急救援和护理- 医疗机构应制定老年人紧急救援和护理计划,确保老年人在突发状况下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护理。
- 医疗机构应培训相关人员,使他们具备处理老年人紧急情况的能力。
6. 信息保护和隐私-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信息保护和隐私政策,保障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
- 医疗机构应对老年人的医疗记录进行妥善保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老年健康医疗服务的技术准则,旨在为医疗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这些准则涵盖了健康评估和监测、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药物管理、预防和健康教育、紧急救援和护理,以及信息保护和隐私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准则,我们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和福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答案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答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权利,二是服务内容将根据国力改善、财政支出增加而不断扩大,三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原则与核心理念。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在考核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合格率时,血糖和血压必填,否则一票否决为不合格档案。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重性精神病等。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具体实施。
5、对健康档案的考核,主要指标包括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合格率和健康档案使用率。
6、健康档案体检表中的填写要注意,“日饮酒量”应折合相当于白酒“*量”,如白酒1两折合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1两。
7、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8、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至少要举办 6 次健康教育讲座。
9、根据国家规范要求,村卫生室宣传栏应不少于1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
10、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心理平衡。
11、在12月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乙肝、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风、乙脑 ;在18月内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 A群流脑 ;在24月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甲肝。
12、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包括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干预。
13、老年人健康体检免费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
14、老年人预防和减轻骨质疏松的方式包括多参加体育运动、注意合理营养、防止跌倒、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习惯。
长沙市民政局关于印发《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17.10.25•【字号】长民发〔2017〕28号•【施行日期】2017.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长沙市民政局关于印发《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长民发〔2017〕28号各区、县(市)民政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为加强对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根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长政发〔2015〕1号)等文件规定,特制定《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试行)》,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沙市民政局2017年10月25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服务内容和要求第三章服务管理第四章服务评价第五章附则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根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长政发〔201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通过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助餐、助洁、助浴、洗涤、助行、助医、助急、代办、康复辅助、精神慰藉、信息咨询等服务。
第三条本规范所指的服务对象为本市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人助餐点以及提供社区居家养老延伸服务的养老机构。
第五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应符合《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GB/T 33168—201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GB/T 33169—2016)和《长沙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长民发〔2015〕18号)等相关标准以及相关建筑设计、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和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
序号类 别服务对象 项目及内容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户籍居民1.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维护管理。
2健康教育辖区内常住居民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
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1.预防接种管理。
2.预防接种。
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4儿童健康管理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1.新生儿家庭访视。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3.婴 幼儿健康管理。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5孕产妇健康管理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1.孕早期健康管理。
2.孕中期健康管理。
3.孕晚期健康管理。
4.产后访视。
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6老年人健康管理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2.体格检查。
3.辅助检查。
4.健康指导。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检查发现。
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3.健康体检 。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1.检查发现。
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3.健康体检。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患者信息管理。
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3.健康 体检。
9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辖区内确诊的常住肺结核患者 1.筛查及推介转诊。
2.第一次入户随访。
3.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
4.结案评估。
10中医药健康管理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个月儿童1.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
2.儿童中医调养。
1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辖区内服务人口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
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2卫生计生监督协管辖区内居民1.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3月前言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至45元,先后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规范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包括12项内容,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在各服务规范中,分别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工作指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规定。
《规范》中针对个体的相关服务记录表应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管理,工作指标标准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免费、自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计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相关业务指导。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不断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范》进行修订。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2021年12月发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项目与质量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 50340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MZ/T 032养老机构安全管理MZ/T 048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相关第三方relevant edical and nursing services协助老年人完成医疗护理辅助工作的活动。
医疗服务medical care services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预防和保健的活动。
康复保健服务rehabilitation health services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老年人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活动。
委托服务trustee services受老年人及家属办理托付事项的活动。
安宁服务hosZ/T 032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服务风险等。
养老机构宜与有资质的外包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并建立监督退出机制。
养老机构应根据老年人需求,建立老年人评估机制,依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服务,制定个人服务计划。
养老机构应与老年人签订服务协议,老年人应确定委托人,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协议。
养老机构应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
工作人员应做好服务记录,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字迹清晰。
养老机构应制定投诉处理相关制度和流程,并公开投诉和负责人。
接到投诉时,应向投诉人深入了解相关事项细节,并由机构相关部门按照规范给予答复,10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相关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
老年健康服务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规范老年健康服务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权益,促进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机构设置1.设立老年健康服务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组成,负责老年健康服务的规划、协调和监督工作。
2.成立老年健康服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老年健康服务的宣传推广、卫生保健、医疗服务等各项工作。
三、服务内容1.健康宣传教育:开展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健康体检:组织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隐患,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3.健康管理:建立老年健康档案,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4.医疗服务:提供老年人专属的医疗服务,包括门诊诊疗、住院治疗等各项医疗服务。
5.康复护理:对需要康复护理的老年人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服务,促进老年人身心康复。
6.心理疏导: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服务,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7.社区关怀:建立老年人关爱基地,为孤寡老人和残疾老人提供关爱和帮助。
四、管理措施1.建立老年健康档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保障老年人个人隐私。
2.定期开展老年健康服务评估,评估设施和服务的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督促相关机构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老年健康服务的有效开展。
4.加强对老年健康服务的监督检查,确保服务效果和服务质量。
五、经费保障1.政府投入:各级政府按照相关规定,增加对老年健康服务的投入,确保服务项目的有效开展。
2.社会资助: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老年健康服务,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
3.医疗保险: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
六、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老年健康服务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老年健康服务管理制度范本即将初步设计完成。
我们欢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以~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域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干记实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
农村地域可以家庭为单位会合存放保管。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