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专项训练三
- 格式:pdf
- 大小:258.59 KB
- 文档页数:3
2021新⾼考修辞⼿法专项训练学⽣版【专题对点练】2021⼀轮⾼考新题型语⽤修辞专题对点16练(学⽣版)1.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三起点质量检测阅读下⾯的⽂字,完成18~20题。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道风景。
我对它有⼀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配。
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母吆喝着去睡觉。
它就是⼀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古板。
但有时候它⼜充满温情,⽐如除⼣夜⾥,它的每⼀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双神秘的⼤⼿放在挂钟⾥的,它每时每刻地⾏⾛着,⾛得不慌不忙,⽓定神凝。
⼗⼏年前的⼀天,我在北京第⼀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
我在梳头时发现了⼀根⽩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道明丽的雪线⼀样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时间其实⼀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只不过它这⼀次露出了痕迹⽽已。
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腔⾥⾏⾛,她的⽛齿脱落得越来越多。
我明⽩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的眼⾓绽放出花朵——鱼尾纹。
时间让⼀棵青春的⼩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座⽼屋逐渐驼了背。
我终于明⽩挂钟上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个表象⽽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常⽣活中。
(选⾃《迟⼦建散⽂》,有改动)19.⽐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中画横线的句⼦所⽤⽐喻进⾏简要分析。
(4分)2.2021届⼴东省新⾼考第⼀次统⼀联合考试阅读下⾯的⽂字,完成下⾯⼩题。
⼀群红上⾐红裤⼦的⼈,就像⼀个模⼦⾥倒出来,⼀样的耀眼炫红。
后⾯的拥着⼤⿎,前⾯的⼿拿铜镲。
(①);铜镲闪间,似⾼天亮起的闪电。
①雷,闪,雷,闪,雷闪、雷闪、雷闪!⼀只只甩起的重头⿎槌,⼀⽚⽚拍天的⾦黄镲⽚……3.⼴东省⾼研会2018级⾼三第⼀次阶段性学习效率检测调研卷阅读下⾯的⽂字,完成18-20题。
平顺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她贫困得异常富有。
平顺富有的恰是从前造成贫困的那些奇绝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纷纷上马特色小镇项目建设。
但很多所谓特色小镇只有耸立的高楼、光鲜的外表,其内部既缺乏特色产业,也没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反而让此项目和公共资源都浪费了。
而浙江省则能够结合本地特色,集聚创新要素,,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产值强劲的发展平台,实现了小平台大产业的发展目标。
比如,杭州余杭艺尚小镇,集聚23家服装类企业总部,引进24个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引领浙江省时尚产业的发展;再如,西湖云栖小镇不断积聚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资源,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云计算产业生态。
在浙江特色小镇的带动下,其他地区,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比如陕西礼泉一些特色小镇保留着乡村记忆的元素,既有包括古关中的磨面、织布、榨油、酿醋在内的传统手工作坊,又有的秦腔、民间说书等文化支撑。
从上述有“特色”的案例来看,只有拥有符合本地特色的实体产业,才能发挥出的内生动力来支撑小镇的长远发展。
一句话,()。
双管齐下,才能形成以小镇为载体的产业集聚空间,这也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所在。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不仅让此项目落了空,甚至浪费了公共资源。
B.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空有其貌,没有灵魂,最后不仅让此项目落了空,也浪费了公共资源。
C.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空有其貌,没有灵魂,最后反而让此项目和公共资源都落了空。
D.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由于浪费了公共资源而项目落了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实体产业和本地特色决定着特色小镇的建设。
B. 实体产业和本地特色促进特色小镇的建设。
C.实体产业或本地特色对特色小镇建设起促进作用。
七年级字词专项训练一、音汉互注攒拗确zao 菜qi 桑葚.蟋蟀..yong肿脑髓.sui 书塾.shu 蝉tui 人迹han至人声ding沸鸡毛掸.子肿胀..叮嘱.恐ju li歌花pu 木屐.丑lou 嫉妒..讪.笑荒草qiqi 世隶.耕泯.然 dian峰狂lan 哺.育哽.郝叟.. chi痛 hao鸣..阻抑.. ao..悔.祈祷..崎岖lan语斑lan 怪诞. gen古默qo 田long 蚱蜢..污秽.可汗.. pei头气传金柝.云bin zai ..鞍鞯割筹.划彷徨..妇ru皆知马革guo尸 qie而不舍群蚁排ya 校.补 jiong乎不同 wuwu穷年迭.起赫.然衰.微踌躇.. pan石重he 深suire人注目义愤填ying 归省.行.辈惮.撺掇..凫.水棹.着 kang奋 hui暗羁.绊 mo然rong杂烧灼戛.然而止撇.开 zhan墨惬.意口头chan 粲.然 chen视叱咤..风尽态极ya 花man 斗薮.呓.语夫hou声起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拽.毛骨song然 yangyang不乐毋.宁吞shi lei弱告qing lin冽销蚀.步lv 冻饿之yu 斫.痕 bian骨 lv践阴mai zizi不倦梦mei 眼jian 呷. mou子悲chuang xian熟甜ni 抽chu 放荡不ji 剽悍....窥伺..疮痍项lie qiu劲相得益zhang 面面相qu 犷.野瞑( )尻()寐()黠()二、解释加点的字父异.焉邑人奇.之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世隶.耕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或.以钱币乞.之木兰当户..织愿为市.鞍马但辞黄河去.但闻.黄河流水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即.更刮目相看及鲁肃过.寻阳蒙乃.始就学父抚儿乳.儿含乳.啼众妙.必备以为妙.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满坐.宾客众宾团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几欲先走.惊觉欠伸..意.少舒微闻.有鼠与日逐.走北饮.大河辩斗..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探汤.孔子不能决.孰为汝.多知.乎盖.以诱敌方欲.行断其股.止.有剩骨得骨止.意暇..甚意.将隧入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狼不敢前.一狼洞.其中犬.坐于前久之.亦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自后断其.股意将随入以攻其.后也一狼洞.其中其一犬.坐于前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 B.止增笑耳。
语用题基础知识——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1.概念:叠词是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为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使用非常普遍。
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
有人作过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词的有二百篇。
而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叠词也是频频使用。
高中课本的选文如《氓》、《声声慢》、《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有大量的叠词使用,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轻轻”“油油“”悄悄“等,读起来很优美,也很形象。
在高考中也多次对叠词的表达效果进行了考察。
2.作用: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就高考考察来看,叠词的表达效果一般体现在:①在形式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最常用的作用)②在内容上,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突出事物的形象美;③在情感抒发上,体现其感染力,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
3.解题思路:(1)鉴赏叠词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①文段使用“XX”“XX”等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②“XX”叠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xx(事物)······特点,(表达了·······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到文本具体分析)【强调:有时要逐一分析每一叠词表达效果,有时可几个叠词合起来一起分析。
得灵活处理。
】典题训练:1、【2024衡水真题密卷一】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
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句型作为英语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进行交流、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特制定本句型专项训练方案。
二、适用对象本方案适用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者,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句型运用能力较差的学生。
三、训练目标1. 掌握常用句型的结构、用法和变体;2. 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3. 提高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训练内容1. 常用句型分类(1)疑问句(2)祈使句(3)感叹句(4)否定句(5)条件句(6)让步句(7)转折句(8)比较句2. 句型结构分析(1)简单句(2)并列句(3)复合句3. 句型变体及运用(1)时态变化(2)语态变化(3)虚拟语气(4)非谓语动词五、训练方法1. 模拟训练(1)教师根据句型分类,设计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口语或书面表达;(2)学生根据所学句型,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对比训练(1)将相同句型的不同变体进行对比,让学生辨别差异;(2)通过对比训练,加深学生对句型结构、用法和变体的理解。
3. 创新训练(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所学句型进行创新组合;(2)通过创新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实践训练(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实际运用能力;(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句型,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六、训练安排1. 每周安排2-3次句型专项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1小时;2. 每月进行一次句型专项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和进度。
七、评估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实时反馈;2. 定期收集学生对训练方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训练方法;3. 对学生在句型专项训练中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句型专项训练方案的实施,相信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
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句子是英语表达的基本单位,掌握良好的句子结构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句子表达能力,特制定本句子专项训练方案。
二、训练对象及目标1. 训练对象: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
2. 训练目标:(1)使学生掌握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2)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能够准确地运用英语句子;(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句型,提高写作质量。
三、训练内容与方法1. 训练内容:(1)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2)常用句型的变化与运用;(3)英语句子中的语法知识;(4)英语句子中的连词与过渡词的使用;(5)英语句子中的语态与语气;(6)英语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2. 训练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训练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英语句子,使学生了解句子的构成和用法;(3)练习巩固:教师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训练中的问题;(5)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6)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训练步骤1. 理论学习:教师讲解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常用句型、语法知识等,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英语句子,分析其结构、用法和语法特点;3.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中的问题,共同解决;5. 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6. 写作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写作,提高写作水平;7.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训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角色扮演、写作训练等方式对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进行评价;2. 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易错点快攻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二:赏析句子表达效果(解析版)【典例演练】(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
我放下饭碗,下了楼。
《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
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奈何不得,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
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
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如醉如痴。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现场感更强;②原句单双音节变化使用,不呆板;③原句中单音节的"舞、踱"和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更能体现出仙鹤动作的轻盈。
【解析】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描写了皮影戏中仙鹤的种种动作。
本题是让考生比较原文"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和"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表达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
首先,两个句子都是表示某些动作正在进行,原文在每个动词后面都带了表示动作进行的"着",让整个句子有现场感,用来描写正在表演的皮影戏非常恰当。
现在完成时-小升初英语语法专项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Where is John? ()—He ________ to the library. He'll come back soon.A.has gone B.has been C.goes D.was 2.How long ________ you studied English? ()A.do B.are C.have3.I ________ Beijing for two years. ()A.have been to B.have gone to C.have been in D.have come to 4.—_______ you ever _______ to Beijing? ()—Yes, I have.A.Have; gone B.Did; go C.Do; go D.Have; been 5.—Hi! Bruce. I haven’t seen you for three weeks. ()—Hi! George. I _______ America.A.have gone to B.went to C.have been to D.have been in 6.My father isn’t here now. He _______ Shanghai. He _______ there twice. () A.has gone; has been B.has gone to; has been toC.has been to; has gone D.has gone to; has been7.—Look! That man looks like Mr. Brown.—It ________ be him, for he ________ America.A.can’t; has gone to B.may not; has goneC.mustn’t; has been to D.can’t; has been to8.Peter is young, but he _______ many foreign countries. ()A.has been in B.has gone to C.went to D.has been to 9.I haven’t heard from him _______ last week. ()A.since B.ago C.for D.before10.—_______ you ever _______ to London? ()—Yes, I have.A.Have; gone B.Did; go C.Do; go D.Have; been 11.—_______ you _______ the plates? ()—No, I haven’t.A.Did; wash B.Do; wash C.Are; washing D.Have; washed 12.The price _________, but I doubt whether it will remain so. ()A.went down B.will go down C.has gone down D.was going down13.How many times have you _____ to the factory? ()A.come B.came C.gone D.been 14.Jack ________ Shanghai, he will be back ________ a few days. ()A.has been to; in B.has gone to; in C.has been to; after D.has gone to; after15.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e students ______ to Hyde Park. ()A.have gone B.have been gone C.have been going D.are being gone 16.— _______ my glasses? ()— Yes, I _______ them on your bed a minute ago.A.Do you see; saw B.Had you seen; have seenC.Have you seen; saw D.Would you see; saw二、用单词正确形式填空17.I _________ (learn) English for three years.18.Patrick _______ (find) a new job. He is quite happy.19.Sarah _______ (visit) many interesting places since she came to live in Shanghai last year.20.So far (到目前为止), most of the children _____ (see) the film Harry Potter. 21.Mike _____ (live) in Paris for two years.22.He _____ not _____ his pen yet. (find)23.They _____ (be) in New York for seven years.三、补全句子24.—How long have they been away?—_____ 1997.四、看图完成句子25.—Have you got any dolls?—__________五、判断句子正误26.判断正(T)误(F),并改正He is always been a nice neighbou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选出错误选项并改正27.We has learned a lot of English words.A B C D( )___________七、改写句子28.I have already been to Seaside Town on Lucky Island. (改为否定句)I _____ been to Seaside Town on Lucky Island _____.29.Peter has already been to Dragon Bay. (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___ Peter ________ to Dragon Bay yet?八、连词成句30.learned, we, a, lot, English, have, words,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详解】句意:—约翰在哪里?—他去了图书馆。
语用专项训练三
第一组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基层栉风沐雨、摸爬滚打,与群众的10个春秋,给我的身心深深地烙上了“来自老百姓”的印记,乡亲们还馈赠我“农民书记”的绰号。
②“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的词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的热潮。
③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我们需要更多______的老干部,继续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前线,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A.水乳交融耳濡目染老骥伏枥B.如胶似漆耳濡目染老骥伏枥
C.水乳交融耳熟能详老当益壮D.如胶似漆耳熟能详老当益壮
3.C(如胶似漆: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
耳濡目染,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老骥伏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多用来赞扬老年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
“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
B.坚定不移地以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C.今年春晚表现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题,尤其是弘扬传统美德的歌舞小品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要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C(A项,句式杂糅,“是设在……”和“是在……举行的”,两种句式糅杂在一起;B项,残缺,“坚定不移地”后添加“走”;D项,语序不当,应是“识别、使用、传播”。
)
3,阅读下列材料,请为引力波下定义。
(不超过60字)(4分)
LIGO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引力波也称重力波,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
如同电荷被加速时会发出电磁辐射,同样有质量的物体被加速时就会发出引力辐射,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项重要预言。
引力波与流体力学中的重力波很相似,当液体表面或内部液团由于密度差异离开原来位置,在重力(gravity force)和浮力(buoyancy force)的综合作用下,液团会处于上下振动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即产生波动。
引力波则是由于空间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导致空间产生的波动。
引力波将帮助研究人员探测其它神秘而强大的宇宙事件,施茨说:“引力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们可使我们直接观测到超新星爆炸、伽马射线暴和其它大量宇宙隐藏秘密的更多信息。
”
引力波是一种由于空间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导致产生的以行进波的形式以光速向外传递的时空波动。
(原因1分,方式1分,速度1分,格式1分。
每超1字扣1分,扣完4分为止。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武术文化遗产与武术传承人及武术项目密切相关。
我国传统武术自古有师徒代代相传的习俗,由于社会习武环境的变化,①,所以常出现“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情况,②,引发传统武术文化的断层危机。
整理、传承优秀传统武术项目,用法律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吸引年轻人加入,成为当务之急。
①统武术后继乏人②大量优秀传统武术项目也正在流失(每空2分,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语意连贯即可)
第二组辽宁鞍山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二模)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年轻男子不远万里寻找危险而低廉的在渔船上的工作,甚至走私货物去沙特阿拉伯。
②当你只能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走投无路了;如果你犹豫不决,说明你其实还有办法,只是不愿意使用。
③与的防范系统能够抵御如此的袭击一样,其他的问题也能够在无人机发展过程中随之解决。
④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
A.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坚如磐石固如金汤
B.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固如金汤坚如磐石
C.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固如金汤坚如磐石
D.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坚如磐石固如金汤
13.答案B。
解析:“铤而走险”,是指冒着巨大风险或生死去干某件事;“孤注一掷”,指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固若金汤”,多形容所守的城池阵地无比坚固;“坚如磐石”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蒙在窗的建筑。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法国面临二级利亚战争后最严峻的安全挑战的事实,既强化了国际社会对极端宗教势力威胁的认知,野性化了人们对恐怖主义,赵英的深入思考。
D.为了对墓地所在国缅甸政府的尊重,忠魂归国筹备组已远争军阵亡人员家属的名义给缅甸当局提出了希望接回烈士遗骨的申请书。
14.答案C。
A重复,孺即小孩。
B成分残缺,“坐落”前加“建筑物”。
D为了后加“表示”,“提出”改为“提交”。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19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大革命激荡起来的情感热流在冷酷的现实面前碰得粉碎,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惊愕地发现,大革命所许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在转化为社会现实时竟然是一幅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讽刺画。
他们不得不冷静地重新思考这个世界。
有的文学史家称它为“现实主义文学”。
A.这种社会心态表现在文字上就出现了以描写、质询当代社会生活和以人为主题的文学潮流。
B.在文学上就出现了一种以描写、质询当代社会生活和以人为主题的文学潮流。
C.一种以描写、质询当代社会生活和以人为主题的文学潮流就在文学上表现出来了。
D.这种社会心态使得作家们把描写、质询当代社会生活和以人为主题作为写作趋向。
15.答案A
16.请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5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
近期,喜剧演员贾玲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木兰从军》小品中,身穿古装,啃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
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
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贾玲及剧组公开道歉
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成树认为,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传奇人物,她勇敢纯朴。
《木兰诗》被选入中学课本,花木兰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花木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节目中将她恶搞成贪婪自私等傻大姐形象,严重违背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精神。
这部闹剧,提供的全部是负能量,是误导群众,尤其是青少年。
7月7日,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栏目组以及主创人员,向社会公开道歉。
(《新华网》)
16.参考答案。
喜剧演员贾玲恶搞花木兰引争议,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要求其道歉。
(不超过30字,不包括标点符号。
)
17.请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写出漫画寓意,标题不超过5个字予以不超过50字。
17.参考答案:
标题:比穷酸。
寓意:一些地方正在将简朴务实的规定演变成一场比穷比寒酸的闹剧,讽刺了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