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第十七章 常用经编花色织物与编织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8.42 MB
- 文档页数:95
经编工艺流程经编是一种工艺流程,用于制造或加工纺织品。
经编工艺流程涉及一系列的步骤和操作,可用于生产各种织物,包括针织品、布料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经编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
首先,在经编工艺流程的第一步,需要筛选和准备纱线。
根据所需的织物规格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纱线,比如棉纱、毛纱、化纤纱等。
然后进行纱线的清理和整理,确保纱线的质量和适用性。
接下来,是织物设计和编织规划的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确定织物的结构和花样,并制作相应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中包括织物的颜色、图案、纹理等细节,以及编织的规格、密度等参数。
这些设计图纸将作为后续编织工作的依据。
然后,进行编织机的准备和设置。
根据织物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编织机器,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编织机的参数包括编织速度、编织密度、针织针数等。
通过合理设置编织机的参数,可以使织物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接下来,是织物的编织和加工的步骤。
将纱线穿过编织机的针床,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编织操作。
编织机通过不断循环运动,将纱线编织成织物。
在编织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编织机的运行状态和织物的质量,及时调整和修正。
织物编织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工。
这包括剪刀修剪边缘、烫平平整、染色、印花等工序。
这些工序旨在提高织物的整洁度、美观度和质感,增加织物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织物经过质检和包装,准备出厂。
质检部门对织物的质量、结构、颜色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产品标准和客户要求。
然后,将织物进行包装和标识,准备出货。
以上就是经编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和操作。
经编工艺流程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生产和加工,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织物。
经编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是纺织品行业的重要工艺技术。
第十章 经编概述经编: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经向喂入平行排列的工作织针,同时成圈的工艺过程一、经编针织物1、 结构经编线圈——圈柱 1-2、4-5 针编弧 2-3-4 延展线 5-6线圈的形式——开口线圈:线圈基部的延展线互不相交(A ) 闭口线圈:线圈基部的延展线相互交叉(B )重经线圈:一根纱线同时在相邻的两枚织针前垫纱 2、 形成(1)成圈过程: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牵拉(2)形成方式:经纱从经轴上同时引下,穿入导纱梳栉的导纱针,导纱针围绕织针运动(前后摆动、左右横移),织针同时作上下运动,由此将纱线垫在针上,并在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
4、 分类(具体分类见第十六、十七章) ● 基本组织:一切经编组织的基础● 变化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经编组织的纵行相间配置而成● 花色组织:在经编基本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垫纱运动的变化或另外附加一些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花色经编针织物 5、 结构的表示方法1) 线圈图:直观形象,但绘制繁琐费时2) 垫纱运动图与穿纱对纱图:在点纹纸上根据导纱针的垫纱运动,自下而上逐个横列做出垫纱轨迹 注:·需画出每一梳栉的垫纱运动图·若某些梳栉的部分导纱针未穿纱,还应在垫纱运动图下方画出各把梳栉的穿纱对纱图 ·若梳栉上穿有不同颜色或类型的纱线,可以在穿纱对纱图中用不同的符号表示I :导纱针穿纱 IIIII:满穿 :导纱针空穿 I·I·I:带空穿3)垫纱数码表示规则:·垫纱运动图中,数字写在点列的中间·“0”起始于梳栉横移机构一侧:在左侧,数字从左向右标注;在右侧,从右向左标注·Raschel经编机,针前序号0,2,4……Tricot经编机针间序号0,1,2,3……·每一横列之间数码用“/”分隔,一个完全组织后用“//”结束例:1-0/1-2/2-3/2-1//【二行程(针前横移一次,针后横移一次)】针前横移动程;针后横移动程【三行程(针前横移一次,针后横移二次)】针前横移动程;针后第一次横移动程;针后第二次横移动程4)意匠图——用于设计某些经编花色组织的花型。
第十章经编概述经编: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经向喂入平行排列的工作织针,同时成圈的工艺过程一、经编针织物1、结构经编线圈——圈柱1-2、4-5针编弧2-3-4延展线5-6线圈的形式——开口线圈:线圈基部的延展线互不相交(A)闭口线圈:线圈基部的延展线相互交叉(B)重经线圈:一根纱线同时在相邻的两枚织针前垫纱2、形成(1)成圈过程: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牵拉(2)形成方式:经纱从经轴上同时引下,穿入导纱梳栉的导纱针,导纱针围绕织针运动(前后摆动、左右横移),织针同时作上下运动,由此将纱线垫在针上,并在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
纬编经编结构每一根纱线上的线圈沿着横向分布;每一个线圈横列是由一根或几根纱线的线圈组成每一根纱线上的线圈沿着纵向分布;每一个线圈横列是由一组(一排)或几组(几排)纱线的线圈组成供纱条件筒子纱多采用经轴垫纱方式通常导纱器固定,顺序垫纱导纱器将经纱绕垫在织针上,同时垫纱形成(成圈方式)在一个成圈系统由一根或几根纱线沿横向垫入各枚织针顺序成圈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纵向垫入一排织针同时成圈4、分类(具体分类见第十六、十七章)●基本组织:一切经编组织的基础●变化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经编组织的纵行相间配置而成●花色组织:在经编基本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垫纱运动的变化或另外附加一些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花色经编针织物5、结构的表示方法1)线圈图:直观形象,但绘制繁琐费时2)垫纱运动图与穿纱对纱图:在点纹纸上根据导纱针的垫纱运动,自下而上逐个横列做出垫纱轨迹注:·需画出每一梳栉的垫纱运动图·若某些梳栉的部分导纱针未穿纱,还应在垫纱运动图下方画出各把梳栉的穿纱对纱图·若梳栉上穿有不同颜色或类型的纱线,可以在穿纱对纱图中用不同的符号表示I :导纱针穿纱IIIII:满穿:导纱针空穿I·I·I:带空穿3)垫纱数码表示规则:·垫纱运动图中,数字写在点列的中间·“0”起始于梳栉横移机构一侧:在左侧,数字从左向右标注;在右侧,从右向左标注·Raschel经编机,针前序号0,2,4……Tricot经编机针间序号0,1,2,3……·每一横列之间数码用“/”分隔,一个完全组织后用“//”结束例:1-0/1-2/2-3/2-1//【二行程(针前横移一次,针后横移一次)】针前横移动程;针后横移动程【三行程(针前横移一次,针后横移二次)】针前横移动程;针后第一次横移动程;针后第二次横移动程4)意匠图——用于设计某些经编花色组织的花型。
经编针织物技术手册经编织物品种繁多,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和产业领域。
随着纤维技术和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经编产品的档次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产品向多样化、高档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经编产品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大,从传统的服装和装饰领域扩大到了其他产业领域。
现在,经编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土工工程、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国防军事、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卫生等产业领域,并取得了成功。
一、经编针织物的分类(一)根据用途来分类1.服装用经编针织物:如内衣、外衣、运动衣、泳衣、头巾、袜子、手套等。
2.装饰用经编针织物:如窗纱、窗帘、帷幔、缨穗、床罩、沙发布、台布、地毯、汽车用布、墙布以及其它家具装饰用布、枕巾、床单、蚊帐、浴巾、毛巾等。
3.产业用经编针织物:如筛网、渔网、传送带、水龙带、绝缘布、过滤布、油箱布、降落伞、育秧网、护林网、帐篷、土工布、纱布、绷带、止血布、人造血管等。
(二)根据经编针织物形成方法、结构与性能特点来分类1.特里科经编织物:如外衣、衬衣、运动衣、头巾、服装衬里、海滨服、便服、睡衣等。
2.弹性经编织物:如弹性内衣、泳装、紧身衣、运动衣、体操服、滑雪服等。
3.贾卡经编织物:如窗纱、台布、沙发靠背与扶手、床罩和装饰性服装面料。
4.多梳经编织物:如服饰花边、多梳窗帘和时装面料等。
5.产业用网眼经编织物:如建筑用防护网、农业用防护网、军事用隐蔽网、遮荫网等。
6.取向经编织物:如土工格栅、灯箱布、涂层基布、头盔、**衣、风力发电叶片和**机身的增强骨架材料等。
7.双针床毛绒织物:沙发面料、汽车座椅面料、玩具绒、腈纶毛毯、棉毯、人造毛皮、地毯等。
8.经编间隔织物:如用作层压制品的取代品、复合材料的加强结构、运动服、安全防护服和医疗领域的过滤网等。
9.双针床筒形织物:如弹性绷带、包装袋、连裤袜、手套、三角裤、人造血管等。
二、经编针织物的特点针织物是由线圈相互串套连结而成的,根据编织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大类。
0000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试题一、填空题(30%)1、平针、罗纹、双反面、双罗纹四种基本组织中,横向延伸性最好的是();纵向延伸性最好的是();能顺逆编织方向脱散的是()。
2、针织物的基本单元是(),它由()、()组成。
3、在单面圆纬机上编织添纱衬垫时一般需要采用三路成圈系统,其顺序依次为()()、()、(),并需要采用特殊的()沉降片。
4、编织绕经组织组织一般需要()系统()系统和()系统,其三系统可以编织()横列。
5、在消极式给纱的针织机上,一般是通过调整()来调节线圈长度的,而在积极式给纱的针织机上,一般是通过调整()来调节线圈长度的。
6、菠萝锭络丝机一般适用于()原料的卷装,其筒子形状为();而普通的络纱机一般适用于()原料的卷装,其筒子形状为()。
7、针织机的机号一旦确定,可以加工的纱线支数最粗与()有关,最细与()有关。
8、常用的收针方法有()收针、()收针和()收针。
9、横机上若采用三级式嵌入式花色三角的原理进行选针编织,其舌针一般分为( )。
10、两块棉平针织物,若其纱支相同,则可用()指标来比较其稀密程度;若其纱支不同,则需采用( )指标来比较其稀密程度。
11、袜机上双向针三角座的作用是( )。
12、在圆纬机的牵拉机构中加装扩布装置的作用是( )。
13、采用沉降片双向运动技术的优点是( )。
14、要得到纬编绒类产品,可采用( )组织、( )组织和( )组织。
15、单面纬编针织物中,线圈圈柱覆盖于圈弧之上的一面称为( ),线圈圈弧覆盖于圈柱之上的一面称为( )。
二、问答题1、试比较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在其组织结构、性能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成圈机件配置上的不同点。
(10%)2、下图1所示是在舌针多三角机上编织单面纬平针组织时舌针运动轨迹。
试根据该轨迹图指出成圈各阶段分别对应于何处,并指出弯纱过程的特点。
(5%)图13、简述针织圆纬机与横机在编织部分及产品方面各有什么特点?(6%)4、如图2所示为某一单面织物的编织图。
针织学1(纬编)作业习题第一章(纬编概述)习题1.线圈由哪几部分组成,纬编针织物的结构有何特征?2.舌针、复合针和钩针的特点和主要应用。
3.编结法和针织法的成圈过程分为哪些阶段,两者有何不同?4.如何来获取针织物的线圈长度,它对针织物性能有什么影响?5.比较针织物稀密程度有哪些指标,应用条件是什么?6.纬编针织物组织分几类,各有何特点。
7.表示纬编针织物结构的方法有几种,各自的适用对象。
8.纬编针织机一般包括哪几部分,主要技术规格参数有哪些?9.机号与可以加工纱线的细度有何关系?10.常用的纬编针织机有几类,各自的特点与所加工的产品是什么?11.针织用纱有哪些基本要求?12.筒子的卷装形式有几种,各适用什么原料?第二章(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习题1.平针组织有哪些结构参数,其相互关系如何?2.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3.平针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4.单面圆纬机针的上升动程影响到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垫纱?5.弯纱过程的最大弯纱张力与哪些因素有关?6.圆纬机实际编织时,如何改变线圈长度,调整弯纱三角位置的作用是什么?7.双向运动沉降片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
8.变化平针组织的结构和编织工艺与平针组织有何不同?9.罗纹组织种类有哪些,如何在不同种类的罗纹组织之间比较它们的横向密度?10.罗纹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11.滞后成圈,同步成圈和超前成圈的特点与适用对象。
12.双罗纹组织的结构与罗纹组织有何不同,前者有何特性和用途?13.比较双罗纹机与罗纹机在成圈机件及其配置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4.如要在双罗纹机上编织下列图示的花色双罗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的花型),试编织图,作出相应的织针和三角排列以及色纱配置。
•双反面组织的结构和外观特征怎样,有何特性和用途?•双反面机有哪些成圈机件,其如何配置,双反面组织如何编织?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习题1.结构均匀与不均匀提花组织有何区别?完全与不完全提花组织有何区别,其反面哪些,各有何特点?提花组织如何编织?2.什么是线圈指数,它的大小关系到什么?3.连续集圈次数的多少将影响到什么?集圈组织如何编织?4.添纱组织有哪几种,结构各有何特点?影响地纱和添纱线圈的正确配置的因素有5.衬垫纱的衬垫方式有哪些?添纱衬垫组织如何编织?6.衬纬组织的纬纱对织物性能有何影响,衬纬组织如何编织?7.毛圈组织有哪些种类,结构各有何特点?常用的毛圈沉降片有哪些构型,它们在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如何改变毛圈长度?8.调线组织可以在哪些纬编组织基础上得到?四色调线装置如何完成调线过程?9.什么是绕经组织的花宽,它取决于哪些因素?绕经导纱器的配置和垫纱与普通导何不同?10.长毛绒组织有几种,其结构和编织方法有何区别?11.纱罗组织与菠萝组织在结构和编织方法方面有何不同?移圈用机件与普通成圈机何不同?12.瑞士式与法式点纹组织有何区别?画出与这两种点纹组织编织图相对应的三角排图?13.胖花组织与提花组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4.双罗纹机型复合组织与罗纹型复合组织在结构和性能方面有什么不同?15.纬编花色组织中,哪些组织可以形成下列花色效应:(1)色彩图案(2)横条纹(3)纵条纹(4)孔眼(5)凹凸(6)毛绒表面(7)丝盖棉第四章(圆纬机的选针与选沉降片原理及应用)习题??1.选针与选片装置分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2.分针三角选针的特点和适用对象是什么?3.多针道变换三角选针的花宽和花高与哪些因素有关?4.画出与编织图3-86和3-92相对应的织针与三角排列图,并说明这两种组织在织机上编织。
《针织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针织学课程编号:10120213英文课程名称:Knitting Technology适用专业:纺织工程总学时数:60 学分数:4学分理论教学时数:54 实验与上机教学时数:6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针织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限选课。
主要目的:1.使学生掌握针织、针织物、针织机以及针织生产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分析和解决针织生产中所遇到的工艺和质量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针织物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讲课2学时)了解针织、针织物和针织机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针织物的结构参数和性能指标。
了解常用针织机的种类和纬编织前准备设备和工艺要求。
第二章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其编织工艺(讲课4学时)掌握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理解各组织的成圈与编织原理,了解相应圆机编织机械的结构特点及其区别。
第三章纬编花色组织及其编织工艺(讲课8学时,实验2学时)掌握提花组织、集圈组织、衬垫组织、毛圈组织、添纱组织、横条组织和复合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及产品设计和编织方法,了解菠萝组织、纱罗组织、波纹组织、绕经组织、衬经衬纬组织和长毛绒组织等组织的结构特点和编织方法。
第四章纬编圆机选针机构与选针原理(6学时,实验2学时)了解纬编圆机选针机构的种类及其特点。
掌握多针道选针机构、拨片式(插片式)选针机构、提花轮选针机构、电子选针机构的工作原理和上机工艺。
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讲课2学时)了解纬编圆机成形原理及编织工艺。
第六章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讲课8学时)了解纬编横机成型原理,掌握横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织工艺。
第七章给纱与牵拉卷取(2学时)掌握针织生产对给纱和牵拉卷取的要求,了解给纱和牵拉卷取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八章经编概述(2学时)了解经编针织物的分类和表示方法;了解经编机的分类及其区别;了解经编机的结构和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