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古诗词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2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人教版:
1.山中杂诗
2.竹里馆
3.峨眉山月歌
4.春夜洛城闻笛
5.逢入京使
6.州西涧
7.江南逢李龟年
8.送灵澈上人
9.约客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独坐幽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
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初一下必背古诗词译文人教版初一下册人教版必背的古诗词包括了多篇经典作品,以下是部分诗词的译文:1. 《观刈麦》- 白居易译文:在麦收时节,我看见农民们辛勤劳作,他们汗流浃背,但仍然快乐地歌唱。
我感叹农民的辛劳,同时也感到自己生活的安逸。
2. 《望岳》- 杜甫译文:我站在泰山之巅,远望四周的山峦,它们如同波浪一般起伏。
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壮丽。
3. 《春望》- 杜甫译文:春天来临,国都长安城中草木茂盛,但我却因战乱而感到忧伤。
我思念远方的亲人,希望他们平安无恙。
4. 《游子吟》- 孟郊译文:慈母手中的针线,为游子缝制衣物。
游子在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母亲的爱。
5. 《悯农》- 李绅译文:农民在炎炎夏日辛勤耕作,汗水滴入土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尊重。
6. 《江雪》- 柳宗元译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江雪画面,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7. 《静夜思》- 李白译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8.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译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9. 《登鹳雀楼》- 王之涣译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胸怀壮志的情感。
10. 《绝句》- 杜甫译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好版)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分开了,陈太丘分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答复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分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分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誉;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教版七年级语⽂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寒假期间,有许多同学依然坚持每天⾃觉学习。
假期学习,我们除了复习上学期的知识,还可以提前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馆 王 维 独坐幽⾥,弹琴复长。
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译⽂:我独⾃坐在幽深的⽵林,⼀边弹琴⼀边⾼歌长啸。
没⼈知道我在⽵林深处,只有明⽉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夜⽵林的幽静;以明⽉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的⼤⼿笔。
前两句写诗⼈独⾃⼀⼈坐在幽深茂密的⽵林之中,⼀边弹着琴弦,⼀边⼜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雅闲淡、超凡脱俗的⽓质,⽽这并⾮常⼈可与之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意思是说,⾃⼰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轮皎洁的⽉亮还在时时陪伴着⾃⼰。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 啸(肃 萧) (⼆)春夜洛城闻笛 李 ⽩ 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不起故情。
译⽂:夜深⼈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夜⾥,忽然听到感⼈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 赏析:“谁家⽟笛暗飞声”,谁家的⽟笛,在静夜⾥悄悄地响起?诗⼈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
⼀曲笛声不期⽽响,夜深⼈静,清远⽽动听。
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哪⾥。
“⽟笛”,指⽟制的笛,或是笛⼦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夜的安静。
唯其如此,才会在诗⼈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
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吴均王维李白
山际见来烟,独坐幽篁里,峨眉山月半轮秋,竹中窥落日。
弹琴复长啸。
影入平羌江水流。
鸟向檐上飞,深林人不知,夜发清溪向三峡,云从窗里出。
明月来相照。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涧
李白岑参韦应物
谁家玉笛暗飞声,故园东望路漫漫,独怜幽草涧边生,散入春风满洛城。
双袖龙钟泪不干。
上有黄鹂深树鸣。
此夜曲中闻折柳,马上相逢无纸笔,春潮带雨晚来急,何人不起故园情。
凭君传语报平安。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风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
杜甫刘长青赵师秀
岐王宅里寻常见,苍苍竹林寺,黄梅时节家家雨,崔九堂前几度闻。
杳杳钟声晚。
青草池塘处处蛙。
正是江南好风景,荷笠带斜阳,有约不来过夜半,落花时节又逢君。
青山独归远。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以下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1. 唐代:白日依山尽(杨万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唐代: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宋代: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 宋代: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宋代: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 宋代: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
牛渚西江夜,青桥逆浪来。
忽闻杜鹃声,沉思到玉台。
7. 宋代:泊船瓜洲(杨炯)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 宋代: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动被严嵩拘还。
袖手无缘车马客,贵妃愁对镜台颜。
中宵将至忽自省,善钓无人见钓竿。
悲来月晓皆同泣,闲坐河阳犯晚山。
9. 宋代: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宋代: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的十首古诗文。
七年级下册1.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乡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他天生聪明,像这样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2.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3首人教版第一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首:江城子江城子,夜半钟,断肠声里,Does she know about me?天上明月光,照的我心头空。
第三首:鹅鹅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第四首: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第五首:别董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第六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七首:望海潮[晋]陆游望海潮,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第八首:芙蓉楼送辛渐[宋]苏轼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九首: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第十首:过春园[唐]李煜春园空人烟,夜来风雨声。
花落满地伤,君王莫恨早。
第十一首:士林夜歌[宋]范仲淹秋皇老矣,独守空房。
人不见,洛水阴平。
第十二首:望天门山[唐]杜牧望天门山,烟雨依旧,箫鼓声声不已。
第十三首:江城子·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托。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本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译文:4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5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6注释:7(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8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9(2)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10(3)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11(4)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12(5)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1314151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8译文:19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20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21注释:22(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23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24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5(2)闻说:听说。
26(3)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27(4)缘:因为。
282930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4译文:35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36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37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38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9注释:40⑴腊酒:这里指腊月里酿造的酒。
41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中代指猪肉。
42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3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44⑸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45谷神,祈求丰收。
46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47⑺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48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49505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5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3译文:54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55涯一般。
56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57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58注释:591.选自《龚自珍全集》60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612.浩荡:无限。
623.吟鞭:人的马鞭。
634.东指:东方故里。
64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656.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667.花:比喻国家。
678.即:到。
68697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7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4译文:75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76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77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78注释:791.岱宗:指泰山802.齐鲁青未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齐鲁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81今山东境内,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823.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83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844. 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
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85阴,山南水北为阳。
割:分。
5.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866.决眦(zì)人归鸟: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87即看到。
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887.会当:终当,定要。
898.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凌:登上。
909. 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
曾,同“层”。
91929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9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5译文:96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97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98注释:99(1)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100(2)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101(3)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102(4)深林:指“幽篁”。
103(5)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04(6)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105吹口哨为啸。
106107108春夜洛城闻笛[ 唐 ] 李白10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1译文:112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113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114注释:115(1)洛城:今河南洛阳。
116(2)玉笛:精美的笛子。
玉:指玉石。
117(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声:声音。
118(4)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119(5)闻:听;听见。
120(6)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胡仔《苕溪121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122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123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124的哀怨感情。
125126127128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2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30译文131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132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133注释134(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135(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136(3)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137(4)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138139晚春[ 唐 ] 韩愈14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41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42译文143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144145注释1461.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1472.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1483.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
斗芳菲:争芳斗艳。
1494.杨花:指柳絮。
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榆荚(jiá):榆树150的果实。
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151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
"才思:才气和思致。
《后汉书·文苑传》:"(刘152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1535.惟解:只知道。
154泊秦淮[ 唐 ] 杜牧15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5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57译文158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159河畔,临近酒家。
160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161注释162(1)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163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164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165(2)泊:停泊。
166(3)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167(4)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168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169170贾生[ 唐 ] 李商隐17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17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73译文174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
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175叹息。
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176注释1771、宣室:汉末央宫前殿的正室。
1782、访:征询。
1793、逐臣:放逐之臣,指贾谊。
贾谊被贬长沙后,过了几年汉文帝又把他召回长安,在宣室180里接见了他。
1814、才调:才气。
1825、无伦:无人能比得上。
伦:比。
1836、可怜:可惜。
1847、虚:空自、徒然。
1858、前席: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坐席,靠近贾谊,以便更好的倾听。
1869、苍生:老百姓。
187188189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190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91译文192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193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194注释195(1)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196(2)莫言:不要说。
197(3)赚得:骗得。
198(4)错喜欢:白白的喜欢。
199(5)拦:阻拦,阻挡。
200201约客[ 宋 ] 赵师秀20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0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4译文205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206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207出的疙瘩。
208注释209(1)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
210(2)黄梅时节: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211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
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212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213(3)处处蛙:到处是蛙声。
214(4)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落,使……掉落。
215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