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的作用及调节方法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曝光是拍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了解和掌握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的作用以及调节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满意的照片。
本文将分别介绍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并探讨它们在摄影中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一、光圈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大小,它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多少。
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相反,光圈越小,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少。
光圈的单位是F值,常见的光圈值有F1.4、F2.8、F5.6等,其中F值越小,光圈越大。
调节光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相机上的光圈环来调节,另一种是在镜头上使用光圈控制环进行调节。
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影响到景深的效果,即照片中清晰区域的范围。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模糊效果越明显;相反,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整个画面都较为清晰。
二、快门速度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快门速度是指快门打开并关闭的时间间隔,也是相机曝光时间的一个重要参数。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1000秒、1/250秒、1/60秒等。
调节快门速度可以用来控制照片中的动态效果。
快门速度越短,快门打开并关闭的时间间隔越小,拍摄到的画面就越冻结,适合捕捉高速运动的物体;相反,快门速度越慢,快门打开并关闭的时间间隔越长,拍摄到的画面就越有模糊效果,适合拍摄流水、夜景等场景。
调节快门速度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相机上的拨轮或按钮进行调节。
如果手持拍摄,一般需要保持快门速度在1/60秒以上,以避免手持时的抖动导致照片模糊。
三、ISO的作用及调节方法ISO是感光度的单位,也是数字相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较高的ISO值代表着较高的感光度,能在较暗的环境中获取更多光线信息。
调节ISO的方法一般是在相机菜单中进行选择。
较低的ISO值(如ISO 100)适用于光线充足的场景,能够获得较少的噪点和较高的画面质量;较高的ISO值(如ISO 1600)则适用于光线较暗的场景,但会增加照片的噪点。
提高你的摄影技巧:如何使用ISO、快门速度和光圈摄影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技术性的活动。
为了拍摄出优秀的照片,摄影师需要掌握各种摄影技巧。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ISO、快门速度和光圈来提高你的摄影技巧。
1.了解ISO的作用ISO是摄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控制照片的感光度。
较低的ISO值(如ISO 100)适用于光线充足的场景,可以获得较低的噪点和较高的图像质量。
而较高的ISO值(如ISO 1600)适用于光线较暗的场景,可以提高摄影师在暗处拍摄的灵活性。
然而,较高的ISO值也会带来更多的噪点。
因此,在选择ISO值时,应根据拍摄场景和所需的图像效果来确定。
2.掌握快门速度的运用快门速度控制着曝光时间,即在单次拍摄中相机镜头所暴露在光线下的时间。
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30秒)适用于需要捕捉静止场景的拍摄,可以获得清晰的照片。
而较快的快门速度(如1/1000秒)适用于需要捕捉运动场景的拍摄,可以冻结动态并获得清晰的运动细节。
选择快门速度时,还要注意相机与主体之间的运动关系,以确保拍摄出所需的效果。
3.了解光圈的效果光圈控制着相机镜头的光线通过量。
较大的光圈(如f/2.8)可以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获得浅景深效果,将焦点主体与背景分离开。
而较小的光圈(如f/16)适用于需要获得更大的景深的场景,可以使整个画面保持清晰。
选择光圈时,还要考虑到所使用的镜头的最佳光圈范围,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4.理解ISO、快门速度和光圈之间的关系ISO、快门速度和光圈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中,要根据所需的效果来调整这些参数。
例如,在拍摄运动场景时,可以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来冻结运动,并适当增加ISO值以保持足够的曝光量。
而在拍摄静止场景时,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和较大的光圈来获得良好的景深和细节。
了解并熟练掌握ISO、快门速度和光圈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调整。
5.实践和实验除了理论知识,实践和实验也是提高摄影技巧的重要环节。
相机的光圈和快门有什么作用相机的光圈和快门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摄影作品的效果和质量。
在摄影过程中,光圈和快门的选择是摄影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相机的光圈和快门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指相机镜头中的一个孔,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量。
光圈的大小通常用f值来表示,如f1.4、f2.8、f4等。
光圈越大,表示相机的光线进入量越大;光圈越小,表示相机的光线进入量越小。
那么光圈的大小对于摄影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光圈的大小影响图像的景深。
景深指的是图像中清晰的距离范围,即前景和背景的清晰程度。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只有被摄体非常清晰,而背景模糊不清;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前景和背景都能保持相对清晰。
在人像摄影中,适当的使用大光圈可以突出被摄体,使其与背景产生更强烈的对比,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而在风景摄影中,选择小光圈能够保证整个画面的清晰度。
第二,光圈的大小影响照片的亮度。
光圈越大,相机接收到的光线越多,照片的亮度就会增加;光圈越小,相机接收到的光线越少,照片的亮度就会降低。
在拍摄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以选择大光圈来增加照片的亮度;在高亮度环境下,可以选择小光圈来降低照片的亮度。
第三,光圈的大小影响图像的散景效果。
散景效果是指背景物体在图像中呈现为模糊状态的效果。
使用大光圈可以产生浓郁的散景效果,使得背景呈现出模糊的、柔和的效果;使用小光圈则能够使得整个画面保持清晰。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快门。
快门是相机中的一个机械装置,通过控制快门的开合时间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持续时间。
快门的开合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比如1/1000秒、1/250秒、1/60秒等。
那么快门的开合时间对于摄影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快门的开合时间影响照片的曝光度。
如果快门的开合时间较长,相机接收到的光线的时间就会较长,曝光度就会增加;如果快门的开合时间较短,相机接收到的光线的时间就会较短,曝光度就会减少。
快门速度与光圈大小的组合关系以及作品艺术效果的变化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这俩家伙的组合关系,还有它们怎么让咱的作品艺术效果变得五花八门。
你想想啊,快门速度就像是个急性子或慢性子的人。
快门速度快,就像个急性子,能瞬间“咔嚓”一下抓住精彩瞬间,比如说拍正在飞奔的运动员,那一瞬间的爆发力和速度感,能被清晰定格。
要是快门速度慢呢,那就像个慢性子,能记录下时间的流动,比如拍夜晚的车水马龙,那一道道灯光的轨迹,是不是美极啦?再说说光圈大小,它就像个控制光线进出的大门。
光圈大,门开得大,进来的光线多,背景虚化得厉害,主体突出得那叫一个鲜明,就像舞台上的主角,光芒四射。
光圈小呢,门开得小,进来的光线少,整个画面都清晰,适合拍大场面,比如壮阔的山川河流。
那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组合起来,可就有大讲究啦!要是你想拍一个运动员在赛场上冲刺,你把快门速度调快,光圈开大,是不是就能把运动员那矫健的身姿拍得清清楚楚,背景还虚化得美美的?可要是你想拍星空,快门速度就得慢,光圈也得开得大,这样才能捕捉到那微弱而神秘的星光。
这就好比做菜,快门速度是火候,光圈大小是调料。
火候掌握不好,菜就容易糊或者不熟;调料放得不对,味道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只有火候和调料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一道美味佳肴。
你看,要是你去拍瀑布,快门速度慢,光圈小,那瀑布就像一条轻柔的白纱,缓缓流淌。
要是快门速度快,光圈大,瀑布就像被瞬间凝固,水珠四溅,充满力量感。
这效果能一样吗?再比如拍花朵,想突出一朵娇艳的花,就把光圈开大,快门速度适中,让那朵花在画面中脱颖而出。
要是想展现一片花海的繁荣,那就把光圈调小,快门速度根据光线来,让整个花海都清晰呈现。
所以说啊,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组合,就像是一对默契的舞伴,它们相互配合,才能跳出优美的舞蹈,让你的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想要拍出精彩的作品,就得好好琢磨这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组合,多尝试,多摸索,相信你一定能拍出令人惊艳的照片!。
摄影学公式大揭秘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摄影学公式大揭秘-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光线的捕捉和影像的创造来传达视觉的故事。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除了具备艺术天赋和才华外,了解和掌握摄影学中的基本公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揭秘摄影学中光圈与快门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为读者介绍如何运用这些公式来提高自己的摄影技巧。
一、光圈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光圈是指相机镜头中可调节的孔径大小,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
光圈的大小通常由F值来表示,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光线进入镜头的量越多。
光圈的大小不仅会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还决定了景深的深浅程度。
1.1 照片明暗程度光圈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
当光圈较大时,光线进入镜头多,照片会更亮;当光圈较小时,光线进入镜头少,照片会更暗。
因此,当拍摄光线较暗的场景时,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以增加照片明亮度,而在较亮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来减少光线的进入。
1.2 景深的深浅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呈现的范围,即近景和远景同时保持清晰的程度。
光圈的大小对景深有着重要影响。
当光圈较大时,光线通过镜头的范围更广,景深也较浅,只有被摄物体周围的一小部分会清晰呈现在照片上;当光圈较小时,光线只通过镜头的中心部分,景深则会更深,整个画面中的物体都能保持较好的清晰度。
二、快门速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快门速度是指相机镜头的快门打开时间,用来控制感光器件(胶片或图像传感器)暴露在光线下的时间长短。
快门速度通常以秒为单位来表示,如1/1000秒或1/30秒。
不同的快门速度决定了不同的效果和照片质量。
2.1 冻结运动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使拍摄的物体呈现清晰的状态。
当我们拍摄快速运动的主题时,比如体育运动或动物奔跑,需要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以防止图像模糊。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使光线进入镜头的时间非常短暂,避免了拍摄对象的移动造成的模糊效果。
2.2 增加曝光时间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增加曝光时间,捕捉更多的光线和细节。
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与光圈设置详解相机是摄影爱好者的必备工具,而单反相机则是许多摄影师的首选。
在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照片时,快门速度和光圈设置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参数的作用和如何合理地调整它们,以获得理想的照片效果。
一、快门速度的作用和调整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用来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1000秒、1/500秒、1/250秒等。
快门速度越快,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少,拍摄的照片就越暗;快门速度越慢,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越亮。
在摄影中,快门速度的调整对于冻结运动或者捕捉运动的效果非常重要。
当我们想要拍摄一张冻结运动的照片时,需要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以确保在快门关闭之前,物体的运动不会在照片中留下模糊的痕迹。
例如,当我们拍摄运动员奔跑的瞬间,选择1/1000秒的快门速度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每一个细节。
然而,有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来创造一些特殊的效果。
比如,在夜晚拍摄城市的夜景时,我们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让相机在较长的时间内接受光线,从而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光影效果。
这样的照片会呈现出模糊的轨迹,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二、光圈的作用和调整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部分,它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多少。
光圈的大小由一个称为“光圈值”的参数来表示,常见的光圈值有f/1.8、f/2.8、f/4等。
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相机接收到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越亮;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相机接收到的光线就越少,照片就越暗。
除了控制照片的亮度外,光圈还可以影响照片的景深。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即前景和背景的模糊程度。
当我们想要拍摄一个清晰的主体,而将背景模糊化时,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值。
这样可以使主体在照片中更加突出,背景模糊化,营造出一种聚焦的效果。
相反,如果我们希望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值。
光圈的调整还受到镜头的限制。
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最大光圈值,也就是最大的光圈开口大小。
光圈快门iso的关系口诀表光圈快门iso的关系口诀表:一、光圈越大越明亮,快门越慢越明亮,感光度越高越明亮。
环境光越强越明亮,闪光灯功率越大越明亮。
闪光距离越近越明亮。
二、光圈用F表示,后面跟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反比)。
大光圈(如f/1.4、f/1.8、f/2.8等等)进光量多,在暗处能使照片变亮,也可以配合快快门将飞快移动的物体“凝固”下来(比如鸟、飞机、运动员)。
三、小光圈配合慢快门,可以拍摄流水、星轨、车轨等,也可以拍摄光芒。
四、快门速度,分母越大越清晰,分母小点的运动轨迹会连成线。
五、感光度,用ISO表示,后面跟的数字越小,感光度越低,反之越高(正比)。
感光度低拍的画面清晰,感光度高拍的画面有很多噪点。
光圈设置技巧一、镜头的光圈数值是镜头入射光的直径与焦距之间所达成的一个比例的数值。
通过数码相机中呈现出光圈的数值越大,那么光圈就会越小,同样呈现的景深范围越大。
焦距越大,光圈越小,通过比例来看,景深的范围就会越大,同样来说,距离越远,景深就会越大。
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那么光圈就会是F22,F19这样来说,那么所拍摄的景深范围越大,可以拍摄出大范围内的风景图片。
二、拍摄人物相片主要是关注人物的神态,前景就要深,背景要简单而模糊,那么必须配合反光板,呈现出人物的光线为轮廓光,人物的脸部和头发呈现出轮廓线条光,这样会更显出人物神态。
通常拍摄风景相片,选择景深范围大的呈现,拍摄人像照片为了突出主体的题材,选择景深范围小,光圈越大,其中数值越小,F4.0的光圈来呈现。
三、拍摄风景照片,呈现景深大的大场面风景照片,拍摄天空白云拍摄风景来呈现,就要保证背景清晰的同时,更加要表现出天空的层次感,这样在数码相机中有一个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的功能,它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控制在拍摄照片中所呈现的景深的范围。
而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摄影镜头的最佳光圈是F5.6,F1.8的光圈来拍摄照片。
打开数码相机,将模式拨动到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AV,可以任意设置光圈的数值,而光圈设置太大,图片的对比度和锐度就会降低,所以可以设置F5.6,F8这样比较好,而设置从F11开始的光圈数值,图片会受到光线影响很明显。
在并不太复杂的环境下如室外拍摄,可将快门速度设定为1/125秒,感光度(ISO)为100,强烈阳光下光圈为32,一般阳光下光圈为16,薄云下为8,阴天为5.6,再暗一些为4,以此类推。
在ISO感光度为100时
海边/雪景晴天:光圈1/16 快门速度1/125 ISO 100
晴天:光圈1/11 快门速度1/125 ISO 100
晴天少云:光圈1/8 快门速度1/125 ISO 100
阴天:光圈1/4 快门速度1/125 ISO 100
如果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比如你拍人像的特写效果就需要大光圈(1/4)。
这个只是一个参考值。
如晴天选用的光圈1/11、快门速度1/125,和光圈1/8、快门速度1/250的暴光值是一样的,只是景深不同,照出的效果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景色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暴光组合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快门速度可以理解成相片的暴光时间,暴光时间越长,进光量就越大.
光圈可以理解成进光量。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
快门速度和光圈及感光度是同时配合使用的,用来完成不同的成象效果.
比如依照光圈的效果: 需要照特写的照片,需要大光圈突出主体,同时为了防止暴光过量,必须使用快速度. 如果需要照远景,则需要小光圈,同样为了正确暴光防止暴光不足,必须使用慢速度.
依照速度的效果:若照流水\飞驰的汽车等动态效果,必须使用慢速度,对应的光圈就要变小.。
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应用是摄影的基础技能,这里搜集整理了有关快门速度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巧供大家学习参考一、认识光圈和快门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 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射到胶片(数码相机是CCD/CMOS等图像传感器)上,为了能使光量得到控, 便由开启光圈大小来进行调节。
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系数来表示。
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进光量愈多,反之进光量愈少。
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把光孔开大的意思, 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二级到f2.8等。
同样,“关小光圈” ,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孔关小的意思, 如从f5.6关小一级到f8、或二级到f11等。
这种习惯上的说法是和镜头上所标示的光圈数值正好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错。
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小型相机一般使用镜间快门,而单反相机常用焦平面快门。
顾名思义,焦平面快门位于焦平面附近,也就是胶片(或CCD/CMOS)的前面。
焦平面快门一般拥有前幕和后幕两张帘幕,它们是靠一个上紧的弹簧装置来驱动水平或垂直地通过胶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门较多,现在几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门所取代。
当按下快门钮时,前幕开始自上往下走动,然后依照快门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紧跟着追赶下来,光线就从前幕和后幕之间所预留的空隙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
空隙越宽,通过的光量会越多,空隙越窄,通过的光量便会越少。
快门速度越快,空隙便会变窄,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
在快门速度的标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 、1/60、1/125等。
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
譬如说,1/30秒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两倍。
反过来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倍减。
二、光圈与快门对曝光的控制光圈和快门是调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装置,它们是倍增或是倍减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
快门和光圈的配合规律快门和光圈是摄影中最基本的两个参数,也是影响照片曝光的关键因素。
快门控制着照片的时间长度,光圈则控制着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它们之间的配合规律对于拍摄出一张好照片至关重要。
一、快门与光圈的作用1. 快门快门是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的一个装置,它控制着相机镜头前面的快门幕板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长短。
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快门幕板打开,让进入镜头内的光线通过,并在一定时间后关闭。
2. 光圈光圈则是控制进入相机镜头内部的光线量大小的一个装置。
它通过调整镜头内部透过光线的孔径大小来改变进入相机内部的光线量大小。
二、快门和光圈对曝光量的影响1. 快门对曝光量的影响在摄影中,快门速度越慢,则曝光时间越长,进而捕捉到更多运动轨迹或者拍摄到暗场景下更多细节。
但是,快门速度过慢会导致拍摄的照片模糊不清。
因此,在拍摄运动场景时,需要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来冻结运动,而在拍摄静物或者夜景等情况下,则需要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捕捉更多细节。
2. 光圈对曝光量的影响光圈大小越大,则进入相机内部的光线量就越大,曝光量也就越大。
因此,在拍摄暗场景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光圈来增加进入相机内部的光线量。
而在拍摄明亮场景时,则需要使用较小的光圈来控制进入相机内部的光线量。
三、快门和光圈配合规律1. 快门和光圈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当我们想要改变曝光量时,可以通过调整快门和光圈来实现。
例如,在场景中曝光不足时,可以通过增加快门时间或者扩大光圈大小来增加进入相机内部的光线量;反之,在场景中曝光过度时,则可以通过缩短快门时间或者缩小光圈大小来控制进入相机内部的光线量。
2. 快门和光圈的配合需要根据具体场景来决定在实际拍摄中,快门和光圈的配合需要根据具体场景来决定。
例如,在拍摄运动场景时,需要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来冻结运动,同时也需要使用适当大小的光圈来保证曝光量;而在拍摄静物或者夜景等情况下,则需要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捕捉更多细节,同时也需要使用较大的光圈来增加进入相机内部的光线量。
摄影快门知识:摄影的绝配——快门速度与光圈的配合在摄影中,快门和光圈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是摄影技术中的绝配,可以帮助摄影师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达到所需的拍摄效果。
快门速度是指摄像机快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
快门速度可以从很短的时间(例如1/8000秒)到很长的时间(例如30秒)调节。
快门速度是获取标准曝光的基本因素之一。
当光圈固定时,快门速度的改变可以影响曝光量。
如果改变快门速度,则快门会打开并关闭后一段时间,从而在快门关闭之前使用相机来捕获图像。
如果快门速度较快,快门的时间很短,图像会比较清晰,没有明显的模糊,相反,如果快门速度较慢,则图像会模糊。
光圈是镜头的开口大小,通常使用F作为符号,例如F2.8或F16。
F值越小,光圈的孔径越大,相反,F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
光圈大小的改变会影响曝光量和深度。
如果光圈较小,则镜头的深度会更深,而光圈较大,则镜头的深度会更浅。
光圈大小还可以影响焦点深度和背景模糊度。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
将快门速度和光圈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拍摄效果。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快门速度和光圈结合进行摄影。
1.正确曝光快门速度和光圈的配合可以帮助摄影师获得正确的曝光。
通常,相机可以通过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来实现任意组合。
使用自动模式,相机将自动选择最佳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
使用手动模式,摄影师可以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以获得所需的曝光。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摄影师可以使用光度计测量当前照明条件,然后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2.冻结动态效果如果要拍摄运动中的主体,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动态效果。
例如,像拍摄运动员跑步时,建议使用1/500秒或更快的快门速度。
这也有助于捕捉快速移动对象的细节。
3.创造运动效果与冻结动态效果的快门速度相反,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创造出运动效果。
当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时,摄像机将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而不是完全冻结物件。
这可以创造出特殊的运动效果,例如车辆的尾焰或流水的模糊效果。
快门速度和光圈的最佳组合对于一种胶卷,有着相当多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可在达到同样合适的曝光最。
例如,将某一书门速度调快一档,这时胶卷上所接受的曝光量则为原快门速度时的一半,为了保持总的曝光量不变,就必须相应快门速度和光圈的最佳组合地将光圈开大一级。
当然,也能用另一种方法来取得总的曝光量不变,那就是将快门速度调慢一档,而将光圈缩小一级。
除了获得合适的曝光最外,由于外面三条原因,你则必须用某一种具体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
1、为了使相机的受震减轻,一个通用的快门速度是1/125秒。
而1/250秒这一较高的快门速度则可以用来拍摄相当清晰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最佳组合照片。
使用望远镜头,必须配以较高的快门速度,然而此时你又必须使光圈较正常的开大一些才能获得合适的曝光量。
要记住,当按下快门钮时,即使是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也要尽可能地使你手中的相机保持平稳。
2、抓住动作。
1/125秒的快门速度能抓住人的步行动作。
当然,当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时,是有可能抓住如跑动着的人等稍快一些的动作的。
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时,必须用较大的光圈,以保持获得相同的曝光量。
例如某一胶卷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时的指南是1/125秒、f/11,那么获得同样曝光量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另外组合可以是1/250秒、f/8或者1/500秒、f/5.6。
3、景深的控制。
在保持正确的曝光量的同时,通过使用或大或小的光圈配以适当的快门速度能增加或减少清晰程度或景深。
下面是拍摄照片时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最佳组合的准则。
选择光圈(f值)镜头孔径准则50mm f/2镜头最大孔径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照明。
具有最小的景深。
就结像技师来讲是该镜头最差的一档f/2较最大孔径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
景深浅,有助于使背景离开焦点,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
f/2.8较最大孔径小二至三级具有该镜头最佳的结像质量。
比上述较大的孔径具有稍大的景深。
相机的光圈和快门有什么作用基本上现在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自己的数码相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的是更加高端的单反相机。
那么光圈和快门是什么?调节这些参数对我们拍出来的照片有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相机各个参数的作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相机的光圈作用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它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光圈通常在镜头内。
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通常我们用F 值来表达光圈的大小。
而快门是控制照相机曝光时间的机件,快门速度单位是“秒”。
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光圈特性(一):控制进光量光圈作为相机镜头内的一个元件,它的作用是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件的光量,所以光圈的一大功能就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我们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不同数值的光圈和它孔径大小的关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光圈f 值越大,通光孔径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少,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
同理,F2是F8通光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 f2.8~f11之间。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 1/3 级的调整。
光圈特性(二):控制景深我们在使用相机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楚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楚”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楚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超过这个范围就不能清楚的被拍摄。
摄影光圈知识:光圈对照表——理解摄影中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摄影中的光圈与快门速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们在摄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拍摄静止物体时。
其中,光圈的作用尤为突出。
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可以调节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在摄影中,可以利用光圈来控制图片的景深,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画面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摄影中的光圈对照表,进一步了解光圈对于摄影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光圈。
在相机镜头的内部,有一个孔径大小可调的圆片,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这就是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用F数来表示的,例如F4、F5.6、F8等。
F数越大,光圈就越小,此时进入相机镜头的光线就会减少。
反之,F数越小,光圈就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就会增加。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我们通常会把F数分为三档:大光圈,中光圈和小光圈。
大光圈通常为F2.8、F2、F1.4等,光线进入相机的量很大,景深很浅,背景虚化效果非常好,适合拍摄近景、远景以及光影照明等场景;中光圈通常为F5.6、F8、F11等,景深比大光圈稍深,适合拍摄人物、建筑、风景等场景;小光圈通常为F16、F22等,景深最深,适合拍摄远景、全景等场景。
光圈对于摄影的影响主要在景深方面。
景深指的是在一定距离内能够保持清晰的范围。
光圈越小,景深就越深;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
当你想拍摄一个人,使其脸部清晰而背景虚化时,就需要使用大光圈来控制景深。
反之,当你想拍摄整个广场的风景时,就需要使用小光圈来获得更深的景深。
因此,选择光圈大小需要根据景深需求来定。
其次,需要了解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
快门速度与光圈的大小决定了图片的曝光程度。
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而光圈越小,则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少,曝光就会减少。
因此,在拍摄静止物体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大光圈配合较慢的快门速度,这样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曝光效果。
而在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小光圈配合较快的快门速度,以获得更为清晰的效果。
相机快门、光圈、感光度ISO与成像质量的关系影响照片的质量的因素与是否正确曝光直接相关,其涉及到3个因素为:光圈,快门(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
如果进光量不够,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
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照片的质量也会下降。
因此,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光圈的大小关系:光圈从大到小顺序: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每1级的通光量是上1级的1倍;快门速度每家每档次的机子不一样的ISO是50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一、ISO定义及范围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
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
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通常,应该喜欢高感光度。
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
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
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不同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的作用
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与光圈构成曝光组合,可以满足不同的摄影需要。
从技术层面看:主要为了通过合理的曝光组合以获得曝光准确的照片。
在同样照度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
所需曝光时间就少,可选择较高的快门速度: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
所需曝光时间就多,应选择较低的快门速度。
在照度不变和选择的感光度不变的前提下.收缩一档光圈需减低一档快门速度以保持曝光总量不变;开大一档光圈需提高一档快门速度以保持曝光总量不变。
通过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调整后,作用于底片或影像传感器的“感光量”仍然保持了准确性.可获得准确曝光。
从艺术表现力层面看: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与光圈构成曝光组合.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利用景深原理形成特定成像效果(请参阅本报发表l的关于光圈和景深的文章);二是不同的快门速度在表现动体时能产生不同效果。
快门速度越低曝光时间越长,被摄对象运动速度越快.图像越呈虚化状,越容易给人动感强烈的印象。
相反的是,快门速度越高.曝光时间越短,被摄对象的运动速度越慢。
物体的动感就越不易体现,但物体也将被表现得更清晰。
因此,通过对快门的合理选择.摄影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被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做强化或弱化处理,以实现表达主题的不同需要。
选择快门速度须注意三点:
第一.如手持相机拍摄,不宜采用过低的快门速度,以免因相机晃动导致图像虚化.借助开大光圈或提高感光度,可适当提高快门速度;
第二,选择高速快门便于将运动对象“凝固”,拍摄运动对象时如快门速度过低,将导致影像明显虚化;
第三.选择低速快门时可以夸张运动对象的“动感”.甚至于使运动对象在画面上消失。
如选择1/4 秒的快门速度,人物正常行走时晃动的腿将被虚化得似乎不存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