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21.23 KB
- 文档页数:4
矩阵代数在物理学中的运用矩阵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物理学中。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而矩阵代数则为物理学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描述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首先,矩阵代数在量子力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中粒子行为的理论,而矩阵代数则是量子力学的基础。
在量子力学中,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可以用矩阵表示,而矩阵的乘法和加法运算则对应了物理量的组合和相加。
通过矩阵的运算,我们可以计算出各种物理量的期望值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量子力学中的现象。
其次,矩阵代数在电磁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而矩阵代数可以用来描述电磁场的传播和变化。
例如,在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可以用矩阵表示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输关系,通过矩阵的运算,可以计算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
此外,矩阵代数还可以用来描述电磁场的极化和散射现象,通过矩阵的运算,可以计算出电磁场的偏振状态和散射角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电磁学中的现象。
再次,矩阵代数在力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而矩阵代数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例如,在刚体运动中,可以用矩阵表示刚体的旋转和平移变换,通过矩阵的运算,可以计算出刚体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此外,矩阵代数还可以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传递,通过矩阵的运算,可以计算出物体之间的力和加速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力学中的现象。
最后,矩阵代数在统计物理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统计物理学是研究大量粒子的集体行为的学科,而矩阵代数可以用来描述粒子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例如,在热力学中,可以用矩阵表示粒子的状态和能量,通过矩阵的运算,可以计算出粒子的平均能量和熵。
此外,矩阵代数还可以用来描述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变现象,通过矩阵的运算,可以计算出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和相变温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统计物理学中的现象。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系统自动运行的学科。
它涉及到数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是由人们对系统的自动化处理的需求和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优化的追求所推动的。
这篇文章将通过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来了解自动控制理论的演进过程。
自动控制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水门和钟摆控制。
当时的人们通过调节水的流量或小球的重量来实现门的自动开合,或者通过改变钟摆的长度或质量分布来维持钟摆的稳定。
这些简单但实用的控制方法显示了自动控制的价值和潜力。
然而,自动控制理论真正的发展要推迟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机械工业的兴起,人们开始需要控制工业过程中的各种机械装置。
这时,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和英国工程师巴贝奇等人开始研究和应用微积分和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来分析和改善自动控制系统。
在20世纪初,控制论的形成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控制论是一种在一定规律下将输入转换为所需输出的通用方法。
美国工程师诺里伊特(H.W. Norrhte)、俄罗斯数学家卢埃特中心之莫齐托夫、德国工程师亨维茨(A.V. HellwicZ)等人率先提出和发展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
他们通过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反馈控制和矩阵论等工具,提出了理论化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并首次将控制论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控制论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军事和航空工业中,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被用于导弹制导、自动驾驶和火箭发动机控制等方面。
这一时期,美国工程师维纳(N. Wiener)提出了现代控制论的概念,并将统计学方法引入到控制论中,开创了系统论的研究领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自动控制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推动了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优化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矩阵论在工程学中的应用讨论矩阵论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用数值表示具有相似数学性质的物象,为各个学科提供了通用的数学方法。
在工程学中,矩阵论的应用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筑设计到机械运转,都离不开矩阵论的帮助。
一、矩阵论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结构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矩阵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利用矩阵的运算规则,可以将结构物进行离散化处理,使得其可以被抽象为矩阵的形式。
这样处理之后,我们可以应用矩阵的求解方法来计算结构物的力学特性,如位移、强度等等。
矩阵论不仅大大简化了计算流程,而且还方便了结构力学的理解和分析。
二、矩阵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是一个涉及电机、变压器、开关等电力设备的复杂系统,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电源和负载电流的精确和及时地计算和控制。
矩阵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负载流量的均衡问题,二是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利用矩阵论的方法,可以快速求解电力系统中的负载流量分配、发电机输出功率等问题,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同时,矩阵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也可以被应用于电网中的电力负荷控制和优化。
三、矩阵论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现今工程学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它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对多种工作场合中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矩阵论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运用矩阵来描述机器人的坐标系变换,描述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设计和优化机器人控制算法等。
矩阵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机器人的运动和控制精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四、矩阵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信系统是现代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矩阵论在其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矩阵论则可以被用于信号去噪、信道等化、多输入多输出等问题的求解。
此外,矩阵论还可以被用于视频信号压缩、语音和文字识别等方面的问题求解。
矩阵论的应用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旋转矩阵在机器人运动学中的应用摘要:旋转矩阵是机器人学的重要的数学工具,在机器人运动学中应用甚广,非常适合机器人的机构描述与运动学分析。
在介绍有关性质的基础上,本文还给出了部分算例,可为机器人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有一的支持。
关键词:旋转矩阵机器人运动学引言: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涉及到各个关节的空间位置和姿态以及关节之间的空间关系。
矩阵的旋转变换不仅仅应用到机器人上,还涉及到了很多领域,比如彩票,再次不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正文:首先介绍下机器人坐标系统,刚体运动是指物体上任意亮点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运动,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及其控制,实质上就是研究刚体运动的问题。
其次介绍下几个概念:位置和姿态:要全面的确定一个刚体在三位空间的状态就需要有三个位置的自由度和三个姿态自由度。
刚体姿态的描述可以是用:横滚、俯仰和侧摆来实现,我们将物体的六个自由度的状态成为物体的位姿。
刚体运动的坐标表示:早在19世纪初期,Chasles已经证明:刚体从一位置到另一位置的运动可通过绕某一直线的转动加上沿平行于该直线的移动得到。
在基坐标系B和手坐标系H的原点补充和,且姿态也不同的情况下r0,r,rp,R的含义如下图::规定一个过度坐标系C,使C的坐标原点与H系重合,而C的姿态和B保持一致。
可得到rp=ro+rc=r0+Rr.齐次坐标变换:在此我们不再介绍齐次坐标的由来,由齐次坐标得到的上面r到rp的变换的表达式为:T矩阵为齐次变换矩阵,建成齐次矩阵。
齐次矩阵T是个4x4的矩阵,一般的能够用来表示平移、旋转、伸缩的变换。
可以把T的4部分表示为:其中R3x3是表示两坐标系间的旋转关系的旋转矩阵,f1x3矩阵表示沿3根坐标轴的透视变换,f3x1=[a b c]的转置,表示两坐标系间的平移,右下角的演艺元素矩阵k1x1为使物体产生总体变换的比例因子,在机器人运动学中,透视变换值总是取零,而比例因子则总是取1,征缴变换都是线性变换,故其次变换是用其次平移变换也可以解释为两个向量之和。
江西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培养方案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学科,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涵盖“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技术”等研究领域的完整的机械工程硕士培养体系。
依托“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中心”、“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级科研平台。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产品及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与系统、检测与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机械装备运行维护理论与技术。
围绕经济建设中起支柱作用的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研究和设计开发,在高效矿冶装备及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机器人技术、设备及制造系统监测与产品质量控制、车辆设计与制造技术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本学科主要课程为计算方法、矩阵论、系统建模、制造系统
工程、高等机械设计、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摩擦与润滑原理、现代控制工程、机械动力学、信号分析与处理、先进制造技术、矿冶装备及智能化等。
高等数学在机械工程专业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是机械工程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机械设计、力学分析、控制理论、工程计算等方面都需要运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
具体来说,以下是高等数学在机械工程专业中的应用:
1.微积分:在机械设计中,需要使用微积分的知识进行物理量的分析和计算,如速度加速度、力矩转矩、功率等,以及进行曲面、曲线的拟合和优化。
2.矩阵论:机械工程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使用矩阵论的方法进行描述和求解,如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等。
3.偏微分方程:在机械工程中,许多现象和问题可以用偏微分方程来描述,如热传导、弹性变形、电磁场等。
4.多元统计学:机械工程中的实验数据通常是多维度的,多元统计学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模型建立,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在机械工程专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机械工程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
- 1 -。
“矩阵论”课程研究报告科目:矩阵理论及其应用教师:舒永录姓名:朱月学号:20140702057t 专业:机械工程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4 年9月至2014年12 月考生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相关变量的独立变换摘要:用矩阵的理论及方法来处理实际生活中或现代工程中的各种问题已越来越普遍。
在工程中引进矩阵理论不仅是理论的表达极为简洁,而且对理论的实质刻画也更为深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将矩阵论的知识用于解决实用机械可靠性设计问题。
正文一、问题描述在建立机械系统可靠性模型时,一般总假设个元素间关于强度相互独立。
但是实际中,各元素间关于应力和强度又往往是相关的,并且这种相关性有时会对系统的可靠度产生显著影响。
对于一些随机变量之间不是完全相关,但也不是完全独立的情况,就要进行相关变量的独立变换。
二、方法简述设系统的基本变量为),,(21n x x x X ,⋯⋯,各变量之间相关,则随机变量x 的n 维正态概率密度函数为[1])1()()(21exp ||2()(1212⎭⎬⎫--⎩⎨⎧-=---X X T X X nX C X C X f μμπ)式中⎪⎪⎭⎪⎪⎬⎫⎪⎪⎩⎪⎪⎨⎧=2321232212131212),cov(),cov(),cov(),cov(),cov(),cov(),cov(),cov(),cov(21nX n n n n X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C σσσ称为随机变量X 的协方差矩阵。
矩阵中的任意元素),cov(j i x x 是变量i x 与变量j x 的协方差,|C X |是协方差矩阵的行列式,1-X C 是协方差矩阵的逆矩阵,X ,Xμ及)X X μ-(是n 维列向量 ⎪⎭⎪⎬⎫⎪⎩⎪⎨⎧--=-⎪⎭⎪⎬⎫⎪⎩⎪⎨⎧=⎪⎭⎪⎬⎫⎪⎩⎪⎨⎧=n n X n X n x x X x x μμμμμμ 1111,,X显然,当n=1时,有[][]2122X /1,||,σσσ===-X X C C C 即变为以为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矩阵论”课程研究报告科目:矩阵理论及应用教师:舒永录姓名:张晋红学号:20140702109 专业:机械工程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4 年09月至2014 年12月考生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航班问题摘要:针对城市路线选择中的航道数目统计问题,采用最小多项式的方法,得出了城市A 到B 的某个数目的相连的航班数目和不超过某个数目的相连的航班数目。
本文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多城市间航道统计问题。
正文一、问题描述一家航空公司经营A 、B 、C 、D 和H 五个城市的航线业务,其中H 为中心城市。
各个城市间的路线见图1。
图 1假设你想从A 城市飞往B 城市,因此要完成这次路线,至少需要两个相连的航班,即A →H 和H →B 。
如果没有中转站的话,就不得不要至少三个相连的航班。
那么问题如下:(1) 从A 到B ,有多少条路线刚好是三个相连的航班;(2) 从A 到B ,有多少条路线要求不多于四个相连的航班。
二、方法简述定义:设A 是n 阶方阵,若存在多项式)(λf ,使得()f 0A =,即()f A 是零矩阵,称)(λf 是矩阵A 的零化多项式。
下面指出两点:1)对任何n 阶方阵A ,都存在零化多项式。
因为线性空间n n K ⨯是2n 维的,故E , A ,……,2n A 必线性相关。
故存在不全为0的数0122,,......,n k k k k ,使220122......n n k k k k ++++=0E A A A即多项式220122().....n n f k k k k λλλλ=++++是A 的零化多项式。
2)任何矩阵的零化多项式不唯一。
因为若)(λf 是A 的零化多项式,则)()(λλg f 也是A 的零化多项式,这里的)(λg 可以是任意的非零多项式。
定理(Hamliton-Caley 定理)设111()||n n n n f a a a λλλλλ--=-=++++ E A则11()...n n n n f a a a -=+++=0A A A A E定义:在n 阶方阵A 的所有零化多项式中,次数最低的首一多项式,称为A 的最小多项式,记为)(λm 。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线性代数是一门基础的数学课程,在同济大学的学生中被广泛的学习。
这门课是针对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的能力,特别是一般有关矩阵,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概念学习。
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学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加之对线性结构和算法分析的基本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线性代数。
主要内容线性代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矩阵论、向量空间论、线性变换论、线性方程组论及其应用。
1.矩阵论:学习矩阵的基本定义、特性及其操作,包括行列式、矩阵函数、条件数、广义逆矩阵、奇异值分解、正定矩阵和矩阵分解等知识。
2.向量空间论:学习矢量空间的定义、性质及其基本操作,包括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维数、正交基、正交坐标系、向量的线性组合等。
3.线性变换论:学习线性变换的定义、性质及其基本操作,包括线性变换、秩、固有值及其固有向量、行列式、圆及其上的线性变换等。
4.线性方程组论及其应用:学习线性方程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包括稀疏矩阵、最小二乘法、最优结构及其应用等。
这门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数学课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非常多,特别是在机械工程、电子工程、金融工程等行业中。
性代数对于解决计算机中的各种技术问题、设计优化算法和表示几何信息也有重要的作用,学习线性代数后,可以更加熟练地应用线性代数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目,对学生们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数学以及其它学科中扩展思维,打下有力基础的一门课程。
在学习同济大学线性代数课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而且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力,也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的重要课程。
矩阵理论在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践导言机械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实现预定的运动轨迹和操作效果。
而在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中,矩阵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矩阵理论在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实践,并展示了矩阵理论在提高机械控制系统性能和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
一、矩阵理论的基本概念矩阵理论是现代线性代数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各种类型的矩阵及其相应的运算规则。
在机械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将各种运动参数抽象成二维矩阵的形式,并利用矩阵运算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矩阵概念和运算规则。
1.1 矩阵表示在机械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将机械设备的各种运动参数表示为一个矩阵。
例如,对于一个三自由度机械臂,我们可以将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分别表示为三个矩阵,即位置矩阵、速度矩阵和加速度矩阵。
1.2 矩阵运算在机械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通过矩阵运算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
例如,通过对位置矩阵和速度矩阵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位置和速度控制;通过对加速度矩阵进行微分和积分运算,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加速度和力矩控制。
二、矩阵理论在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践在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中,矩阵理论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矩阵理论在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2.1 轨迹规划在机械控制系统中,轨迹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进行矩阵运算,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运动轨迹的精确规划。
例如,对于一个经典的工业机械臂,可以通过对其位置矩阵和速度矩阵进行矩阵乘法运算,从而得到实现指定轨迹运动所需的驱动信号。
2.2 摆动控制在某些机械控制系统中,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精确的摆动控制。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进行矩阵运算,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摆动参数的精确控制。
例如,对于一个振动台,可以通过对其位置矩阵和速度矩阵进行矩阵加减运算,从而实现对振动频率和振幅的精确控制。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课程研究报告科目:矩阵理论及其应用教师:蒋卫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3 年10 月至2013 年12 月考生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最小二乘法问题摘要:无论在哪个专业领域,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测量所得到的一批数据。
这些数据看似杂乱无章,但对于特定的时间却是符合特定的规律。
而要发现这些规律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
矩阵理论作为一门具有强大功能的学科再此发挥了它重要的作用。
用矩阵论的理论来处理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各种问题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在工程技术中引进矩阵理论不仅使理论的表达极为简捷,而且对理论的实质刻画也更为深刻,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更由于计算机和计算方法的普及发展,不仅为矩阵理论的应用开辟了崭新的研究途径。
矩阵理论与方法已成为研究现代工程技术的数学基础。
因此,对于数据的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法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关键词:数据处理,矩阵理论,最小二乘法正文一、引言最小二乘法已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它首先由Gauss K F提出并被应用于天文计算中,现已被广泛地用来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它已被成功地应用到过程控制系统的参数估计领域,数字计算机技术又使最小二乘原理更有实践价值。
参数估计现在模型结构已知时,用实验法所取得的数据来确定表征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参数。
最小二乘法原理提供了一个数学程序,通过它可以获得一个在最小方差意义下与实践数据拟合最好的模型,它在稳态系统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方面应用已很成熟,在动态系统的参数辨识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参数估计的收敛性质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在参数估计领域中最小二乘方法已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本文讨论的问题如下:一颗导弹从敌国发射,通过雷达我们观测到了它的飞行轨迹,具体有如下数据:i0 1 2 3 4我国军情处分析得出该导弹沿抛物线轨道飞行。
问题:预测该导弹在什么水平距离着地。
二、预备知识基本术语解释从整体上考虑近似函数()p x 同所给数据点(),0,1,()i i i m x y = 误差()()0,1,i i i r p x y i m =-= 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范数:绝对值的最大值0max||i i m r ≤≤1—范数:误差绝对值的和m||i i r =∑2—范数(欧式范数):误差平方和m20i i r =∑的算术平方根。
机械原理中的矩阵应用一、引言•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和力学性能的科学,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
•矩阵是线性代数的一种重要工具,也广泛应用于机械原理中。
•本文将介绍机械原理中矩阵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矩阵在刚体运动学中的应用•刚体运动学研究刚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状态。
•刚体运动学中使用矩阵来描述刚体的运动,包括位移矩阵、速度矩阵和加速度矩阵等。
2.1 位移矩阵•位移矩阵描述了刚体在运动中的位置变化。
•位移矩阵可以通过刚体的位移向量和旋转矩阵来计算。
2.2 速度矩阵•速度矩阵描述了刚体在运动中的速度变化。
•速度矩阵可以通过刚体的速度向量和旋转矩阵来计算。
2.3 加速度矩阵•加速度矩阵描述了刚体在运动中的加速度变化。
•加速度矩阵可以通过刚体的加速度向量和旋转矩阵来计算。
三、矩阵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力学分析研究物体受力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
•矩阵在力学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包括力矩阵、应力矩阵和刚度矩阵等。
3.1 力矩阵•力矩阵描述了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矩的变化。
•力矩阵可以通过力向量和力矩向量来计算。
3.2 应力矩阵•应力矩阵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应力矩阵可以通过应力张量和力矩向量来计算。
3.3 刚度矩阵•刚度矩阵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刚度性能。
•刚度矩阵可以通过刚度张量和位移矩阵来计算。
四、矩阵在力学系统模型中的应用•力学系统模型是对力学系统的建模和分析,矩阵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矩阵可以用于描述力学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和振动特性等。
4.1 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力学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矩阵可以用于构建力学系统的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
4.2 稳定性分析•矩阵可以用于稳定性分析,判断力学系统在外部扰动下的稳定性。
4.3 振动特性分析•矩阵可以用于分析力学系统的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和振型等。
五、总结•矩阵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矩阵论”课程研究报告科目:矩阵理论及其应用教师:姓名:学号:专业:机械工程类别:学硕上课时间: 2014 年 9 月至 2014 年 12 月考生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 (签名)矩阵论在机械传动方面的应用摘要:矩阵被认为是最有用的数学工具,既适用于应用问题,又适合于现代理论数学的抽象结构。
而本文着重讨论矩阵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根据滚动轴承几何学、运动学基本原理和Hertz弹性体接触理论,同时考虑径向载荷、轴向载荷、球离心力和陀螺力矩的影响, 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矩阵的计算模型。
计算了某型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在实际工况中的刚度矩阵,为该型发动机轴承- 转子系统的动态分析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边界条件。
关键词: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矩阵机械传动一、引言矩阵理论是一门研究矩阵在数学上的应用的科目。
它本来是线性代数的一个小分支,但其后由于陆续在图论、代数、组合数学和统计上得到应用,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过多年来人们对矩阵的研究,现在已经有很多矩阵的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且一些方法对人们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而刚度矩阵是将一个受力物体划分为n个单元,各单元刚度矩阵集成为结构总刚度矩阵,实现了从单元刚度矩阵形成总体刚度矩阵的过程。
在机械传动中,我们通常在分析某个零部件时,都要计算该零部件在实际工况中的刚度矩阵,为后续的动态分析提供较为准确的边界条件。
而角接触球轴承是轴承-转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支承,在机械传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刚度参数对转子的动态特性有重要影响,所以很有必要建立角接触球轴承在实际工况中的刚度矩阵。
二、矩阵论在机械传动方面的应用1、问题描述角接触球轴承是轴承-转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支承,其刚度参数对转子的动态特性有重要影响。
为提高轴承-转子系统的动态分析精度,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矩阵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径向载荷、轴向载荷、球离心力和陀螺力矩的影响。
计算了某型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在实际工况中的刚度矩阵,为该型发动机轴承-转子系统的动态分析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边界条件[1]。
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旨在介绍和概括整个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把握。
本文将讨论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即当一个矩阵满足特定条件时,它被称为反对称矩阵。
进一步地,我们将探讨这些充要条件的推导和相关性质,以及反对称矩阵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反对称矩阵在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的特殊性质使得它们在许多问题的建模和解决中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它们的性质,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反对称矩阵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通过了解反对称矩阵的特征和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
接着,将详细阐述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并给出其推导过程和证明。
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反对称矩阵的特点和定义。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反对称矩阵不仅在数学上具有独特的性质,还在物理学中常常出现,如刚体力学、电磁场等领域。
深入研究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价值,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有助于我们在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更好地应用和探索反对称矩阵的相关概念。
同时,本文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深入了解反对称矩阵的起点,以便进一步拓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反对称矩阵展开讨论,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对反对称矩阵的定义和性质进行简要说明以及文章结构的概述。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通过推导和证明得出反对称矩阵必须满足的条件。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所得出的反对称矩阵的充要条件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探讨反对称矩阵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矩阵论”课程研究报告科目:矩阵理论及其应用教师: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类别: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至2013 年 12 月考生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 (签名)坐标变换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啮合方程中的应用摘要: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和传动效率高等突出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矿山、冶金、化工、纺织、国防工业等领域。
近年来在精密传动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根据齿轮啮合原理、由圆柱针齿及给定的运动,运用矩阵论中的与坐标变换相关的知识,建立行星轮共轭啮合齿廓的通用方程。
从而表示标准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啮合方程式。
一、 问题描述如图1所示。
件1为针轮,件2为行星轮。
在针轮和行星轮的中心分别建立于之相固连的动坐标系11b O x y 以及22g O x y ,在针轮中心建立整体固定坐标系OXY 。
在初始位置,X 轴与1x 轴重合,2x 轴与X 轴平行。
针齿中心分布圆半径为z R ,针齿的半径为z r 。
针轮与行星轮的齿数分别为b z 和g z ,两轮中心距,即输入转臂轴承的偏心距为e 。
为了简化问题的讨论,采用转臂(曲柄)固定法。
将行星轮绕2z 轴逆时针旋转a θ角,根据相对运动关系,针轮也将随行星轮绕1z 轴逆时针旋转b θ角。
求出行星轮的齿廓方程。
图1 坐标系的建立二、 方法简述问题中要求出行星轮,即摆线轮的齿廓方程。
换而言之要求出短幅外摆线的曲线。
一般以内摆法形成短幅摆线;而短幅摆线和针齿满足齿廓啮合定律以及连续传动条件。
与渐开线等齿轮共轭啮合传动的理论大致相同。
在该问题中,可以用方程式表达出针齿齿廓的方程,再根据针齿齿廓与行星轮齿廓共轭的条件,最后求出行星轮齿廓方程,即与针齿相啮合的曲线方程。
在通过针齿齿廓求解出行星轮齿廓的过程中,由于针轮与行星轮存在偏心距,即两者所处的坐标不同,这样会导致啮合过程中,不能根据齿轮啮合原理直接变换。
在此,运用矩阵理论相关知识,完成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过程。
矩阵论在机械中的应用
矩阵论在机械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使得机械工程的许多计算变得简便。
在机械工程中,经常需要处理许多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间常存在着线性关系,而某些非线性关系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用线性关系近似表示,因而许多问题就涉及求解线性方程组。
例如,描述液压或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组的求解,各种机械部件强度设计或应力求解等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利用“矩阵运算”来表达这些大型线性方程组,可以具有符号简单、运算简易、分析方便、求解迅速等优点。
例如,在推导复杂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由于其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可达数百个,使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组非常复杂。
如果我们利用“矩阵运算”来表达这些大型线性方程组,可以简化计算。
总的来说,矩阵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优化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控制系统分析以及机构分析等方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入门书
基础课程类:《机械原理》、《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机械设计》、《电机学》等;
该专业入门书如下:
基础数学类:《托马斯微积分》、《向量代数在几何中的应用》、
《矩阵论》、《平面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学》等;
基础力学类:《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等;
基础课程类:《机械原理》、《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机械设计》、《电机学》等;
专著类:《螺纹联接的理论与计算》、《螺纹及其联结》、《滚动轴
承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滚动轴承安装设计》、《齿轮啮合原理》等。
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报告
课程名称:矩阵论
任课教师:XXX
论文/研究报告题目:
矩阵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完成日期:2013 年10 月22 日
学科:矩阵轮
学号:
姓名:袁XX
成绩:
矩阵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矩阵论在机械工程中无论是在设计、制造、运行、试验、测试过程中都有广泛应用。
矩阵论使得机械工程的许多计算变得简便。
关键词:矩阵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液复合系统;数控机床;机器人; 引言:机械工程上无论在设计、制造、运行、试验、测璧等过程巾,经常要处理许多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间常存在着线性关系,而某些非线性关系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用线性关系近似表示,因而许多问题就涉及求解线性方程组。
例如描述液压或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组的求解,各种机械部件强度设计或应力求解,汽轮机、柴油机气缸等部件用有限元素法求解温度场等等.又例如,从一组测量数据
y x i i ,,(i=0,1,2…)去求出表示变量y 与二函数关系的近似公式x a a a n n x x f y +++==....)(10解的问题,可归结为求解以多项式系数
a a a a n ......,,210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再如,用有限元素法求构件应力分布,就要建立并
求解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这类方程组中也常有几百个未知量,构成大型线性方程组;另外在推导一复杂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由于其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可达数百个,使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组非常复杂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利用“矩阵运算”来表达这些大型线性方程组,可以具有符号简单、运算简易、分析方便、求解迅速等优点,因而它已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本文拟对矩阵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
【1】
矩阵论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矩阵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机械结构的校核阶段需要对机械结构的强度、刚度、柔度进行设计、校核计算,在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力学等复杂力学知识进行校验时存在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普通数学方程来表示会显得十分冗杂,并且求解过程也不是很方便,往往通过矩阵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矩阵来求解未知变量。
例如:摩擦接触在工程中很普遍,如齿轮传动、摩擦传动等。
摩擦的影响给原本就很复杂的接触分析带来了巨大困难,所以,摩擦接触行为的分析,被认为是固体力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摩擦接触问题的研究,有人采用增量解法,理论阐述严谨,算例解答合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许多学者都引用它的算例和分析结果,不足之处是占内存大,迭代求解过程繁琐,计算量大。
这也是摩擦接触分析面临的普遍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工程应用。
有人提出三维弹性接触分析的边界元柔度矩阵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计算也是矩阵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一大体现,矩阵的应用大大减少了边界元处理的数据量、建模简便、求解精度高而且由于柔度矩阵的使用使得在用计算机进行运算时占用内存少,迭代速度明显提升
【2】。
在机械动力学设计过程中,由于要计算各点在每一时刻的位姿,必须引入矩阵来描述各个构建的位姿、速度、加速度。
虽然可以通过各种仿真软件来进行仿真,但其内部计算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矩阵运算、变换来完成的。
例如: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是纺织、轻工等多种工作机械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组合机构。
它除可以保持原来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在运动学、动力学和传动性能等方面获得优良的性能,它能分别或同时准确地实现
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
研究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综合方法的文献甚多,综述之,所用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
在图解法中,若采用手工绘图,其结果十分粗略,无法达到应用的水平,若采用计算机仿真其原理,多为矩阵的变换。
在解析法中,主要采用环路矢量法【3】,若不采用矩阵,现有的解析法由于在分析中引入的中间变量较多,所列的非线性方程组较为繁杂,方程维数多,求解较难。
采用矩阵来描述和求解凸轮轨迹以及连杆的运动,就可以简化计算。
矩阵在机械制造过程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由于刀具和工件之间存在着及时的位姿关系,为了定位到工件的特定位置就需要,通过矩阵来计算工件的装卡位姿以及刀具轨迹。
矩阵在机、电、液等复合系统中的应用
在干、复合系统中为建立了机、电、液元(部)件传递矩阵模型的统一表示形式,列出了典型元(部)件的传递矩阵模型。
将网络节点及扰动边界条件表示成标准矩阵形式,建立了适合于分布参数机电耦合系统频域建模的通用传递矩阵法,为大规模机、电、液网络的频率特性计算及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研究结果表明: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可用规范的系数矩阵描述。
通过常规矩阵运算可有效地对网络的固有特性进行频域仿真[4]。
矩阵论在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机器人的求解空间大多在坐标系的环境下进行的,这样,在机器人创新设计阶段,描述其在直角坐标系下的运动特征,以避免方案组合爆炸减少筛选盲目性就成为必要,而目前的拓扑机构学研究尚未能满足这一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拓扑机构学机构方位特征矩阵基础上,结合齐次坐标知识,特提出齐次方位输出特征矩阵的概念,简称齐次特征阵。
通过各关节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几何其次坐标矩阵,描述各关节相对位置;各关节之间相对运动建立运动其次坐标矩阵,描述个坐标之间的相对运动。
并通过这些矩阵的变换可以得到加机器人的腕关节相对于基座的运动功能矩阵,通过运动功能矩阵与作业空间矩阵可以得到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以实现机器人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正解和反解。
为设计机器人的设计及计算提供了简洁明了的工具。
数控机床的求解空间和机器人类似,区别在于,机器人多在关节空间下求解,而数控机床多在直角坐标下求解,所以数控机床的作业空间解析和机器人作业空间解析完全相同。
所以数控机床也是通过矩阵运算来求解刀具轨迹,作业空间,各关节进给量等变量。
由以上可以看出,矩阵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广泛性。
机械工程上无论在设计、制造、运行、试验、测验等过程中都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州河.矩阵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上海柴油厂
【2】巩云鹏,张伟华,鲍劲松,王丹. 三维弹性摩擦接触分析的边界元柔度矩阵法.东北大学,2000
【3】王良文,方毅. 用位移矩阵综合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3 【4】贺尚红,段吉安,钟掘. 机电系统通用建模矩阵法.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