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
- 格式:pdf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10
《史记选读》之《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2、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3、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1、师生共同揣摩文本,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2、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
特别是文后“词类活用(二)”要认真完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久享盛誉的名作。
作者以赞颂的激情、错综变化的笔法,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悲剧的一生,塑造出古代英雄的高大形象,卓立千古,彪炳万世。
《太史公自序》云:“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作《李将军列传》。
”本篇列传围绕着精于骑射,勇敢作战;热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繁三个特点,刻画了李广这样一个作者理想的一代名将的英雄形象,而对李广的坎坷一生,尤其是对他以及他整个家庭的悲剧结局,表现了无限的惋惜与同情,对汉代皇帝用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同时,作者在李广坎坷悲惨的一生际遇中,也寄寓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辛酸。
二、情节结构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故弗从”),写李广在文帝、景帝时期的生平际遇,重点记述他为上郡太守时的一段经历。
李广是西汉抗击匈奴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将领,也是千百年来人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
这一部分首先介绍李广是名将之后,出身于“世世受射”的家庭,从小练就一身高强的射技。
汉文帝时,从军击匈奴,因“杀首虏多”,提为汉中郎。
汉景帝时为上郡太守时,发生“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广解鞍惑胡骑”一事,表现李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超人胆略。
第二部分(从“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到“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写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李广为边将的一系列活动,重点记述他出雁门击匈奴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赞扬了他关心士卒、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
《李将军列传》教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史记》“贵乎真”的史家传统。
4、了解李广,并探讨李广的个性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了解作者对李广的观点。
【教学难点】字词整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对于李广大家不陌生。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里,常常出现李广的形象:“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怀念爱护士卒的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怀念李广)“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
”(沈彬《塞下三首》)。
那么李广究竟有什么事迹?二、文章第1-2节字词梳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叫做】李信,秦时为将,逐得【追获】燕太子丹者【的人】也。
故【故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传授】射【剑法】。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大规模】入萧关,广以【凭借】良家子【清白人家的子弟】从军击胡,用【因为】善骑射,杀首虏【敌人的首级】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是】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官吏的俸禄】八百石。
尝【常常】从【跟随】行【从行】,有所【有……的事情】冲陷折关【冲锋陷阵破关】及格【攻击】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假如】令【让】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难道】足道哉!”匈奴大【大规模】入上郡,天子使【派遣】中贵人从【跟随】广勒习【部署训练】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带领】骑数十纵【放马奔驰】,见匈奴三人,与(之)战。
三人还【转身】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将要】尽。
中贵人走【逃】广【到李广处】。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于是】遂【就】从【带领】百骑往【去】驰【追】三人。
三人亡【丢】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亲自】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布阵】。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一、教材分析《李将军列传》是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西汉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
本课文以传记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李广勇敢善战、忠诚爱国的形象,展现了古代传记文学的魅力。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李广的事迹,欣赏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李广的生平事迹,把握传记文学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传记文学的结构、手法和语言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传记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 李广的生平事迹及其特点。
2. 传记文学的结构、手法和语言特点。
四、教学难点1. 理解传记文学中的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
2. 分析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广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李广的生平事迹。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传记文学的手法和语言特点。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体会传记文学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记文学的特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李广的事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李广的生平事迹。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等,使学生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技巧。
3. 探讨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如严谨、生动、形象等,让学生感受传记文学的风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谈谈对忠诚、勇敢等品质的认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及李广的品质。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追获〕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徙〔迁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传授,学习〕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侵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因为〕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年俸禄〕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抵抗〕及格〔搏斗〕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约束,整顿〕习〔训练〕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率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转身〕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将〕尽。
中贵人走〔逃奔〕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急追〕三人。
三人亡〔没有〕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从左右两面包抄〕,而广身自〔亲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果然〕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捆绑〕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布阵〕。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距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逃跑〕,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大约〕,止。
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倘若,如果〕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来,表目的〕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监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解开〕马卧。
是时会〔恰巧〕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袭击,攻击〕之,胡皆引〔率领〕兵而去。
平旦〔天刚亮时〕,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往,到的地方〕,故弗从。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埋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领导〕属〔属于,接受〕护军将军。
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
其后四岁〔年〕,广以〔从〕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李将军列传》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李将军列传》译文: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