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引进及杂交改良技术示范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24
2020.6作者简介:荣柏庆(1977.8-),男,吉林省梨树县人,大学本科,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家畜繁殖改良。
肉羊品种改良及人工授精技术及应用荣柏庆(吉林省梨树县畜牧总站136500)摘要:近年来,肉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养羊业逐渐推广应用,开始成为养羊业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
通过优化和改良肉羊品种,能提升养殖效益,本文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就肉羊品种改良及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肉羊;品种改良;人工授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羊肉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想要更好地满足肉品需求,需要重视畜禽品种改良。
人工授精技术就是充分利用品种杂交优势,加快对畜禽品种的改良过程。
在肉羊品种改良过程中大采用人工授精的技术,能实现短时间的肉羊品种改良对提升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肉羊品种改良及人工授精技术1.1器材药品的准备肉羊人工授精需要的器械包括假阴道内胎、假阴道外科、输精器、集精杯、开膛器、显微镜及各种常见药物和消毒物品。
1.2公羊准备要重视公羊饲养管理,为公羊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同时在配种前进行分群管理,加强营养,每天补充所需要的营养,鸡蛋、萝卜、鲜草、干草混合食用。
公羊在放牧期间一定要多加注意,防止出现交配。
在公羊准备阶段要对公羊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和观察,强化防疫,提高公羊免疫力。
母羊一般的发情期都在16d 左右,持续在12~24h,在此期间早晚交配1次。
相关的操作人员要及时将发情母羊与公羊进行配种,不要错过发情期。
1.3采精就目前来说,肉羊采精方法大都采用假阴道法。
在进行精液采集前,需要将假阴道的内胎清洗干净,并且还要使用酒精棉球等对其内部进行消毒处理。
处理好后,在假阴道的1/3处涂抹一定量的凡士林,然后将消毒好的集精杯安放在假阴道的一端并固定好,同时对阴道夹层内水温和湿度进行合理控制。
在做好准备工作后,采精员要将种公羊引导到母羊前,在公羊爬跨过程中,快速接近公羊右侧,右手握住假阴道,前端与母羊对齐,左手握住公羊阴茎,将其引入到假阴道中。
酒泉市肉羊生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推广酒泉市肉羊生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推广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草原牧区。
作为农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肉羊养殖在酒泉市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推动肉羊养殖业的发展,酒泉市积极倡导肉羊生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推广。
本文将就酒泉市肉羊生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推广的措施和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酒泉市肉羊生产试验示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酒泉市肉羊养殖业的科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和草原资源的保护。
为此,酒泉市提出了三个重点任务:改良品种,强化管理,提高养殖技术。
首先,酒泉市采取了改良品种的措施。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的肉羊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通过引进外地良种,进行本地化繁殖和选育,逐渐改良了酒泉市的肉羊品种。
新品种既具有抗病力强、适应力强等优点,又能够获得更高的肉质质量和产仔率。
这方面给酒泉市的肉羊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酒泉市加强了肉羊养殖的管理。
无论是草场管理还是饲养管理,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
在草场管理方面,酒泉市加大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旋犁插根、田间粪肥还田等措施,改善了草场的生长环境,增加了草场的产草量。
在饲养管理方面,酒泉市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制定了精细化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配方、喂养方式、病虫害防治等。
这些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得肉羊的生长速度更快、疾病发生率更低,从而提高了肉羊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酒泉市还大力推广了肉羊养殖的相关配套技术。
通过配套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了肉羊养殖的科学性和效益。
比如,酒泉市积极推广了先进的饲料加工技术,将饲料粉碎、调配和配送等工序实施标准化,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同时,酒泉市还引进了现代化的饲喂设备,如自动喂食器、饮水设备等,使得饲养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此外,酒泉市还积极推广了草场智能监测技术,通过遥感技术、无线传感器等手段,实时监测草场生长状况,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肉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年第10期肉羊养殖面对传统繁育技术产量低、品质差等情况,影响了肉羊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与养殖效益。
当前,应做好肉羊良种繁育技术的探究和应用,同时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技术应用质量,推动肉羊养殖工作发展。
品种会对肉羊生产性能、肉质等产生直接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对于高品质羊肉及制品需求进一步提高,饲养时,应关注肉羊品质,应选择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和饲料转化率高的肉羊品种,保障肉羊产量与品质。
本文分析了肉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应用及推广措施,以期为相关饲养繁育工作提供参考。
1肉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1.1科学选择肉羊品种肉羊品种质量直接影响其繁育性能,若要保障最终繁育效果,还需科学选择肉羊品种,为后期饲养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养殖人员需保证肉羊品种具备抗病性强、肉质好、饲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在选择肉羊品种后,可选择优质肉羊品种和当地肉羊的杂交后代。
选择的品种要适合羊的生长,结合养殖地的地形条件、环境特征等,确定适宜的品种,保证其能够适应养殖地环境。
黄羊、马头羊对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平原及平坦丘陵地区饲养。
波尔山羊、黄羊、萨能羊价格相对较高,可以选本地优质母羊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进行后续的繁殖工作,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够获得优质杂交羊。
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引种,保证成本投入科学,养殖规模合理,降低养殖风险。
选择杂交品种时,肉羊杂交父本可选择无角陶赛特羊、萨福克、夏洛莱、特克塞尔羊、杜泊羊、波尔山羊等优质肉羊品种;母本可选择肉质好、繁殖性能良好的优良品种,像小尾寒羊、南江黄羊等品种,之后可以合理确定引羊时间。
一般可选择春秋季气候相对温和时进行引种,不宜长途运输[1]。
1.2明确种公、母羊选择标准首先,在选择种公羊时,可以从多产母羊后代中选择,种公羊应具备体格健壮、肌肉丰满、后裆开阔、小腿肥厚等特征,同时精液品质好。
羊养殖中的育种与改良措施育种是提高羊养殖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优良的种羊进行繁殖,可以有效改良和提升羊的品质、产量和适应环境能力。
本文将探讨羊养殖中的育种与改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选种与配种等相关内容。
一、品种选择在进行羊的育种与改良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羊种,可以提高羊在生长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1. 肉羊品种选择在进行肉羊养殖时,可以选择一些肉质好、生长快的品种,如绵羊、山羊等。
这些品种生长迅速,肉质鲜嫩,适合肉羊养殖场养殖。
2. 毛羊品种选择毛羊品种的选择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适应寒冷气候的毛羊品种有新疆细毛羊、蒙古羊等,而适应温暖气候的毛羊品种有山羊、绵羊等。
3. 乳用羊品种选择乳用羊品种的选择需要考虑产奶量和产奶期。
常见的乳用羊品种有酪羊、东北山羊等,它们的乳量较高,适合乳品加工业的需要。
二、选种与配种选种与配种是进行羊的育种与改良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和配种优良的种羊,可以有效提高羊的品质、产量和遗传性状,从而达到改良的目的。
1. 选种选种的目的是选择一些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羊进行繁殖。
选择种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个体健康、外貌正常的种羊。
(2)选择生长迅速、体型适中的种羊。
(3)选择适应能力强、疾病抗性好的种羊。
(4)选择肉质好、产奶量高的种羊。
(5)选择具有良好繁殖力的种羊。
2. 配种通过合理的配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羊的品质和产量。
在配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优良公羊与优良母羊的配种可以产生优良的后代。
(2)避免近亲繁殖,以免出现遗传问题。
(3)选择适合自然配种的公羊,确保成功率。
(4)选择正确的配种时间,以确保母羊的怀孕率。
三、改良措施除了选种与配种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改良措施,进一步提高羊的品质和产量。
1. 饲养管理改良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羊的品质和产量的关键。
要定期对羊进行疫苗接种、驱虫等防治措施,确保羊群的健康状况。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3.024基层地区的养殖户在长期的肉羊养殖管理期间,由于不注重加强种质资源的科学保存和科学养殖,选育优良种羊的生产能力逐渐变差,现有的肉羊品种,生产能力不足,养殖周期较长,饲料利用率低下,生产出来的后代品质低劣,已经不能够满足肉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
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注重加强优良肉羊品种的引进工作,并与本地的繁殖母羊进行杂交改良,充分利用不同羊品种的生产性能,生产杂交后代,发挥杂交优势,确保生产出来的杂交羊适应能力更强,养殖周期更短,进一步增加肉羊养殖效益,推动肉羊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究探讨了良种肉羊的引进方案和杂交利用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推广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良种肉羊的引进1、明确引种目的在肉羊杂交改良背景下,引进良种肉羊可以带来更高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
良种肉羊具有良好的遗传背景和优良的肉质品质,能够提高养殖场羊群的整体产量和质量。
同时,良种肉羊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引进良种肉羊可以增加养殖场羊群的抗病力,提高羊群的健康状况和生存率。
引进良种肉羊可以丰富养殖场的基因库,通过与本地或其他优良品种的杂交,提高羊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
此外,良种肉羊的引进也可以提供更多的遗传资源和优良基因,为后续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良种肉羊的引进还可以提供高品质和高产量的肉羊产品,提高养殖场的市场竞争力。
高品质的肉羊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优质肉类的需求,从而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收益。
2、良种肉羊的引进方案①遵守国家法律规范良种肉羊引进需要遵循的国家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了动物引进、运输、交易、屠宰、加工等环节的防疫要求和措施,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了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管理体制和法律责任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杜泊羊与本地绵羊杂交技术及其改良效果-养羊技术近年来我国养羊业蓬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绵羊的养殖数量、出栏量以及产肉量均位于世界第一。
虽然我国绵羊的品种较多,但是这些品种多为兼用型品种,存在着生长速度慢、生产周期长、产肉性能低、养殖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肉羊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国外的一些优良的肉羊品种在生产性能上要明显的优于我国地方品种,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肉羊的生产水平和适应性,在实际生产中多选用国外优良绵羊品种为父本与我国本地绵羊进行杂交,充分的利用杂交优势对我国的肉绵羊品种进行改良,以提高羊的生长速度、产肉性能、出栏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事养殖业的人都知道杜泊羊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品种,它有很多其他品种没有的优势,常被用来选作杂交改良的种羊。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杜泊羊与本地绵羊的杂交技术以及其改良效果。
1、杜泊羊的品种特征杜泊羊为肉用绵羊品种,原产自南非,是由有角陶赛特羊与波斯黑头羊杂交而成的。
其特点是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胴体品质好。
杜泊羊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不受季节的限制,产羔在150%以上,产奶量多,可很好哺育多胎后代。
因此经过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全年有计划的生产肥羔。
另外,杜泊羊的繁殖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繁殖率,发情期的受胎率极高,且多胎高产,可有效增加肥羔的数量,饲养管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两年可产三胎。
杜泊羊的生长速度较快,羔羊的增重速度快,平均日增重可达300 g,断奶体重较大,3-4月龄的羔羊体重可达36 kg,胴体重18 kg左右,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品质较好。
成年杜泊羊的体重较大,成年公羊体重为120 kg,母羊为85 kg。
杜泊羊的肉质良好,其胴体品质在形状和脂肪分布上都可达到较高的等级,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特别适合生产羔羊肉,养殖经济效益良好。
因此,可利用杂交优势将其与我国地方肉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可显著的提高其产肉性能。
2、杂交改良的方法级进杂交,是常用的一种杂交方法,是指利用品质较为优良绵羊作为父本,配待被改良的绵羊的各代的杂种母羊进行交配,一代一代的交配下去,一直到后代产生接近或者完全达到改良品种的特性。
优质肉羊品种改良与标准化养殖技术实施方案****乌海市优质肉羊品种改良与标准化养殖技术实施方案一一年四月一日二〇****乌海市优质肉羊品种改良与标准化养殖技术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区肉羊产业发展~大力推广良种肉羊杂交改良技术、母羊高频繁育技术、羔羊快速育肥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切实加强基层技术员和农牧民技术培训~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实用的肉羊产业化技术体系~大幅度提升养羊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之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地区确定在乌海市推行优质肉羊品种改良与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促进工作~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现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推广技术与经济技术指标- 1 -,一,主要推广技术:1.肉羊经济杂交优势杂交组合与生产技术模式,2.母羊两年三产或三年四产生产高频繁育技术,3.育肥羊优化日粮配方,4.肉羊疫病防治技术。
,二,经济技术指标:1.6月龄羊胴体体重增加4kg~达到23-25kg/只~羔羊胴体品质得到改善,2.母羊受胎率达到95%以上~繁殖率达到150%以上,3.推广肉羊人工授精技术~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模式~利用反季节生产技术~实现两年三产,4.示范区累计改良培育肉用多胎型母羊1万只~新增育肥出栏商品肉羊3万只;5.培训肉羊养殖技术人员100人次~培训农牧民500人次~发放肉羊养殖技术手册1000册。
二、预期经济效益累计培育肉用多胎型母羊1万只~新增育肥出栏商品肉羊3万只~新增产值,按活体计价0.08万元/只,2400万元。
三、总体方案与年度计划,一,总体目标:依据乌海市肉羊产业发展规划~分别在皇宫镇、西大沟- 2 -镇推广萨福克×阿勒泰羊(小尾寒羊,经济杂交模式~因地制宜推广二元或三元经济杂交模式。
以提高本地羊产羔率、产肉性能与羊肉品质及经济效益为目标~示范推广肉羊高效养殖技术体系~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逐步扩大推广示范规模~带动周边肉羊业的发展。
引进优良品种开展肉羊杂交改良畜牧所畜牧技术工程中心汤继顺我国肉羊专门化生产起步较晚,专门化肉羊品种较少,除极少部分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产肉性能尚可外,绝大多数地方品种不适合肉羊专门化生产的基本要求。
因此,要想发展肉羊产业就必须走杂交改良之路,利用引进的优良肉用品种羊来提高地方羊品种的肉用性能。
目前,在肉羊杂交改良上常采用级进杂交和经济杂交。
1 级进杂交级进杂交是杂交改良中常用的杂交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品种的利用方向。
用引进优良纯种羊与本地品种羊一代一代杂交,使杂交后代生产性能逐步接近引进品种。
但由于我国某些地方羊品种的生活力、抗病力、适应性和繁殖力很强,因此级进代数不应过高,一般以级进3~5代为宜。
安徽省现有的肉羊品种为安徽白山羊,该品种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但体型较小、生长缓慢、产肉率低。
引进波尔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生产高品质瘦肉的山羊品种,体型大,生产性能好,耐粗饲和适应性强,是我省引进的主要肉用山羊品种,养殖范围广。
针对安徽省肉羊养殖现状,利用波尔山羊对安徽白山羊进行级进杂交,提高生长和生产性能。
波尔山羊作为父本,安徽白山羊作为母本,连续杂交3~5代。
杂交后代选留母本,杂交公畜经选留后,剩余全部育肥出售。
2 经济杂交经济杂交主要是利用品种间的杂种优势生产商品肉羊,最常采用的方式有两个品种和三个品种的简单杂交或两个品种的回交。
经济杂交所产生的杂交后代在生活力、抗病力、繁殖力、育肥性能、胴体品质等方面均比亲本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而成为当今肉羊生产中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实用技术。
2.1 二元简单杂交和回交二元杂交用生产性能优良的羊品种作父本,用繁殖性能较好的羊品种作母本,杂交F1代全部育肥进行肉羊生产,或选留F1代杂交羊与亲代品种的任何一种进行回交。
如利用杜泊羊作为父本,湖羊作为母本进行二元杂交改良,继续选留杜湖杂交羊生长性能良好的F1代公羊再与湖羊回交,生产出F2代肉羊。
2.2三元杂交三元杂交以本地羊做母本,选择肉用性能好的羊,作第一父本,选留杂交F1母羊,作为母本,再与第二父本(终端父本)羊杂交,生产三元杂交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肉羊引进及杂交改良技术示范推广单位名称:山丹县品玉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推荐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编写时间:2013 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O一三年制目录第一章总论 (3)一、申请项目概述 (3)二、项目预期目标 (3)第二章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5)一、简述 (5)二、项目创新点 (6)三、知识产权状况 (6)第三章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7)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7)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8)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10)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2)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13)六、项目实施计划 (16)第四章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8)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18)二、经济效益分析 (18)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21)第五章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23)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23)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24)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25)四、单位管理情况 (26)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26)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27)第一章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本项目是对甘肃省畜牧管理总站研发的“肉羊引进及杂交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成果转化。
其关键技术是引进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萨福克等肉羊品种,采用纯种繁育、杂交改良、高效繁殖、饲料配合、科学饲管、规范肥育和疫病防治等多项实用技术,建立以肉羊二元、三元杂交模式为主题的肉羊生产体系。
其创新点在于:1、推广适合我省的二元杂交组合道寒、特寒和萨寒,三元杂交组合特×(道×寒)、萨×(道×寒)。
2、建立母羊高效繁殖、羔羊早期断奶和快速育肥的肉羊高效生产体系。
推广母羊“二年三产”、“三年五产”技术和哺乳羔羊2月龄断奶及羔羊短期育肥技术。
3、建立符合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推广体系。
首次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投母还羔的肉羊发展模式。
肉羊高效繁育技术一、选择优良品种父本应选择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谱广、饲料(草)报酬高、产肉性能和肉质好、屠宰率高、适应性强的品种。
实践中常用杜泊羊作第一父本或波尔山羊作第一、第二父本。
本地母本数量多、繁殖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必须对其进行选育选种、提纯复壮。
二、确定杂交模式羊杂交有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和轮回杂交3种方式。
如果饲养的是本地山羊,可以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称为二元杂交,三元杂交是用二元杂交的优良母羊作母本,与另外一优良种公羊杂交的称为三元杂交。
轮回杂交是利用2个或2个以上品种有计划地轮流杂交。
目前以二元杂交、三元杂交模式应用最多。
三、把握适度规模肉用山羊养殖的适度规模决定于养殖户的投资能力、市场价格、饲草面积、饲养管理条件和公母比例等诸多因素。
能繁母羊饲养的最小规模不宜少于20只,适度规模应为40~50只。
从事羔羊育肥的专业大户,养殖规模宜为100~150只。
四、合理分群饲养由于种羊、妊娠母羊或羔羊的生产目的不同,对饲草饲料质量和饲养管理条件就有着不同的要求,混养容易造成羔羊营养缺乏,使育肥期延长,增加饲养成本;种公羊乱交滥配,影响其利用率,甚至导致羊群的整体退化。
因此,应当根据生产目的、要求和年龄结构对羊群合理分群饲养。
五、建设高床羊圈漏缝地板羊圈具有干燥、通风、粪便易于清除等优点,可以大大减少山羊疾病的发生。
漏缝地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50厘米,板材可选用木条和毛竹片等,木条(竹片)间距为3厘米。
冬季还应在漏缝地板上放置木质羊床供羊躺卧。
六、种植优质牧草提供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质牧草是山羊优质高效养殖的关键。
农户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如秋播牧草的品种有冬牧-70黑麦、黑麦草等,可同时混播少量豆科牧草。
播种方式应采用条播或撒播,5月上旬移栽。
实践表明:种植每亩牧草可满足8~10只羊的需求量。
七、羔羊舍饲育肥目标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在保证充足青绿饲料或干草的前提下,补饲矿物质和精饲料。
肉羊品种改良技术及推广应用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以舍饲养殖肉羊为主农区畜牧业。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肉羊存栏、饲草料基地、基础设施有了一定规模。
当前肉羊养殖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之一,在农牧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鄂尔多斯市肉羊养殖中品种杂乱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肉羊品种改良与产业发展,因此积极推广应用肉羊品种改良技术成为一项关键性工作。
1 肉羊品种改良的技术要点1.1 杂交改良技术肉羊杂交改良技术,是指将不同品种的羊进行配种进而获得杂交后代,可显著提升肉羊生产性能,覆盖有害、不良基因,并且杂交后代具备更强的生命力和体质。
试验表明,应用杂交改良技术后,母羊产羔率提升25%,增重率提高20%,羔羊成活率提高30%~40%。
应用杂交技术进行肉羊品种改良前,需科学选择杂交亲本。
首先,选择杂交母本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优选当地具备较强适应性,较高繁殖力、较强泌乳力,较高产肉性的优质母羊。
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蒙古羊、驯化湖羊是最佳的母本选择。
其次,选择杂交父本时,应优选具备较快生长发育速度,繁殖性能好,较强产肉性能,较高饲料转化率,较大体格的优质公羊,如:萨福克、杜泊羊、特克赛尔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杂交改良效果。
1.1.1 经济杂交是指利用不同品种羊的杂交优势,提升肉羊的生产水平,其后代具备多种优点,如:较快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强的适应性、较高的饲料利用率等。
经济杂交的后代,以商品用为主,当前经济杂交技术凭借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简单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肉羊杂交改良工作中。
肉羊经济杂交技术包括:(1)二元杂交。
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从当地蒙古羊中选择优质母羊60~80 只作为母本,然后选择优质萨福克4~5 只作为父本,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所生产的后代全部育肥销售,不留种用,该技术简单,在大中小型养殖场均可应用。
(2)三元杂交。
选择从当地蒙古羊中选择100~120 只优质母羊作为母本,然后选择优质湖羊公羊4~5 只作为父本,两者杂交后产出F1 代,从F1代中挑选出各项生长性能较好的母羊40~50 只作为母本,再以优质萨福克公羊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最终获得F2 代。
肉羊在我国各地都有养殖,但每个地区的肉羊品种都有不同,所以为了提供养殖效益,一些养殖户们就会专门引进优良的肉羊品种来进行饲养。
但优质的肉羊品种价格很高,而且数量有限,如果直接引入本土生产不仅养殖成本高,外来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养殖习惯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引入外来品种可以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利用杂交的优势来改良本地肉羊的生产性能,这样既经济又适用。
是迅速发展本地肉羊品种产业的有效方法。
养殖户可以选择适当的优秀父本进行杂交,充分利用好多胎基因进行改良。
一般杂交一代具有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性,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家畜的生产方式,即是经济杂交。
据研究,羊的二品种杂交,子代产肉量比父母代平均提高12%,繁殖率提高15%。
肉羊经济杂交大力推广使用大体型的羊种,可引进高脚羊、杜泊等优良的肉羊品种搞二元、三元经济杂交,在不断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肉羊的繁殖力。
杂交过程中,为提高种公羊和母羊的繁殖体况,应加强饲养。
在配种前及配种期,给予公母羊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营养状况会直接影响公羊的精子生成,对母羊的胚胎早期存活也有很大影响。
有试验表明,从配种前15天开始,每日补喂禾荬草、牧素草等青饲料和混合精料,连续补喂2个月,母羊的发情受胎率可提高29.97%。
在配种前2~3周,适当提高母羊的营养水平,能有效提高母羊的排卵率和发情率。
维生素对繁殖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母羊缺乏维生素A,会使性成熟延迟,卵细胞生长发育困难,流产多,产下的羔羊体质虚弱。
母羊缺乏维生素D可抑制发情征候,推迟发情日期。
保持中等偏上。
母羊在配种时期膘肥体壮,排卵数量增加,能有效提高产羔率。
有条件的养殖户在肉羊配种前1个月最好进行短期优饲,给每只母羊每天补饲混合精料0.2~0.25kg。
应注意日粮的合理搭配,做到饲草料种类齐全、营养丰富。
此外,要保证种羊进行适当的运动。
饲养杂交肉羊防疫管理和上市出栏特别重要。
防疫方面可采用一羊双针及“三联四防苗”防疫方法效果较好。
肉羊品种改良的四项关键技术吴晓平(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畜牧兽医站 271401)金停祥(山东省宁阳县畜牧兽医局)中图分类号:S826.9+1.4 种公羊要求 种公羊具有个体大、多胎、早熟、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好等特证,对整个羊群的生产影响很大,好的种公羊能很好的促进肉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1)雄性特征比较明显,精力充沛,敏捷活泼,性欲旺盛。
符合国家规定的种肉羊品种种用特级或一级等级标准,凡低于一级标准的不可引进和留种;(2)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具有发育良好,结构匀称,角颈粗大,鬓甲高,胸宽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紧凑不下垂,体躯较长大,四肢粗大端正,被毛短而粗亮等特性;(3)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单睾、隐睾一律不能引进和留种,睾丸大而对称,以手触摸富有弹性,不坚硬;(4)按照一只种公羊在6月龄成熟后平均配种15只母羊,9月龄以上配30只母羊的需求标准配备一定数量的种公羊,或从双胞胎中选留,多胞胎更好,单胞胎的羔羊不宜留种;(5)种公羊一般使用到4岁,4岁后,配种能力下降,应及时予以淘汰。
1.4 种母羊要求 种母羊具有耐粗饲、母性好、早熟、四季发情、抗逆性强、适应当地环境、个体较大等特性。
选择优质良种母羊品种,配套杂交后产出优质羊肉进行繁育和推广。
(1)按优质品种规定标准引进和使用特级、一级、二级种母羊,低于二级标准以下的不予引进和留种;(2)体型外貌特征具有骨架大,四肢粗壮,鼻孔大,嘴头齐,角叉深,眼大,明亮有神,向外凸出,耳大且长,颈较粗,长短适中,颈肩结合良好,肋骨弓张,胸宽、深、腹园而大,背平腰长,肷窝大,尻体长宽而平,毛短而亮等特性;(3)生殖器官发育正常,乳房大、球形、基部宽广、左右大小对称、弹性好、无硬结,无附奶头;(4)从每胎双羔、多羔中选留,单羔不能留种;(5)种母羊一般在正常有效年内使用到6岁。
6岁后,繁殖能力下降应及时淘汰。
2 改良模式选择2.1 二元杂交利用肉用优良品种公羊作父本与本地母羊进行二元杂交,产生的后代羔羊优势更加明显,羔羊初生体重达3.5~4kg,哺乳期平均日增重300g以上,全部用于商品和育肥。
利用杂交方式,将肉羊改良育肥一、技术简介肉羊改良与育肥技术就是利用各种杂交的方法,以本地肉羊为母本,引进优良肉用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同时,利用当地资源和适当的精料对杂交后代进行肉羊生产的一种技术。
这样培育的商品肉羊既保留了本地肉羊粗放、适应性强的特点,又有外来优良品种长速快、产肉多、肉质好的优点,并且使当地的草山草坡和各种农副资源得以合理地利用,有利于农民致富奔小康。
二、技术操作1、肉羊的改良(1)主要的肉羊品种:主要的肉用绵羊品种有小尾寒羊、湖羊、夏洛来羊、特克赛尔、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
主要的肉用山羊品种有:成都麻羊、南江黄羊、槐山羊、万载山羊、马头山羊、波尔山羊和沙能奶山羊。
(2)用于优质肉羊生产的常见杂交组合有:夏洛来(♂)X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全部育肥;波尔山羊(♂)X成部麻羊(♀),杂一代公羊用于育肥,杂一代母羊与波尔山羊杂交,杂二代全部育肥;波尔山羊(♂)X南江黄羊(♀),FI(♂)用于羔羊生产,FI(♀)与波尔山羊(♂)杂交,杂二代全部用于肥羔生产;成都麻羊(♂)X本地山羊(♀),杂一代公羊用于育肥,杂一代母羊与波尔山羊杂交,其后代全部育肥。
2、优质肉羊肥育技术要点(1)优质肉羊饲养要点①肥羔生产肥羔生产分为舍饲生产系统和放牧生产系统,在此只介绍舍饲肥羔生产系统。
幼龄羔具有两个生理特点:一是在6月龄以前,生长发育很快,此后,生长速度减慢。
二是4月龄以前,瘤胃发育不完全,瘤胃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相对较弱,因此,食入的精饲料在瘤胃中仅有少量的降解就进入到真胃内,然后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被吸收,这样饲料的利用率较高,经济效益好。
选择早熟和个体较大的品种。
羔羊的补饲,可用谷料饲料搭配适量大豆饼(粕),也可用混合精料。
例如:玉米55%、麦麸22%、豆粕30%、食盐1%、鱼粉2%o羔羊的精料喂量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加。
20日龄到二月龄,每只羔羊喂量为50-70克,1-2月龄为100-150克,2-3月龄为200克,3-4月龄为250克,每日补喂2次。
肉羊新品种培育方法与杂交利用古丽沙拉•加别力1,2(1.阿勒泰市畜牧工作站,新疆阿勒泰836500*.阿勒泰市散德克库木种畜示范中心,新疆阿勒泰836500)摘要:畜牧生产是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
阿勒泰羊是当地重要的品种,其生产性能良好,经济效益较高。
基于此,本文就肉羊新品种培育方法与杂交利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肉羊;新品种培育;杂交1羊是哈萨克羊中的一个优良分支,在生物学分类上羊品种,属于肉用羊。
这种的羊具有体实、增膘快、产肉高、耐粗饲、抗严寒、抗逆性强、适于放牧等优良特点,是阿勒的种。
但羊着双羔的问题,约3%〜5%,基本上羔,严重制约着产性能的提高,并且这几年出现的品种退化问制约着当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新品种的来越大:1](2新品种培育现状本羊的新品培育工作中也做了诸多的努力,以此来强羊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一是对引进特、一级种公羊提高,并且在近3年来引羊优质种公羊3200只,为杂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二是积极发展人工技术,为了提高杂交的质量与效率,在人工技术的发展方加大了投入,有力的促进了羊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三是种群力度加强,克种畜示「心加强对羊种羊产工作,严建核心母羊群36群,-上母羊1万只,其示的羊种公羊2000只,有10只特色种公羊,的努力,今 羊最高饲达到63.3万只,羊达标率93%,每年平均最多就是1000只左右,据价格显示,该地的肉羊价35元/kg左右,因羊业经济效到明显提高。
3品种培育方法与杂交利用3.1培育方法(1)确定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
在肉羊新品种的培育中,的目标提高长速度、产肉性能、繁殖性能、饲料转化率以及抗病能力等方面,因此新品种的首确定这个目标,然后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合适的品种杂交,掌握好杂交的代数方面情况,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需据实际情时,直至确保每隔参与杂交的品种在新品种血缘中所占的比最合适的囚。
(2)种群种模式的。
肉羊育种中可以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即利用本地的品种作本,然后引入外来品种作本杂交,因本的:至关,需要相关严格按照育种目标杂交品种,制定方案,从而确保理想的后代能够被顺利来。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肉羊引进及杂交改良技术示范推广单位名称:山丹县品玉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推荐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编写时间:2013 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O一三年制..页脚.目录第一章总论 (3)一、申请项目概述 (3)二、项目预期目标 (3)第二章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5)一、简述 (5)二、项目创新点 (5)三、知识产权状况 (6)第三章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6)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6)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7)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9)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0)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11)六、项目实施计划 (13)第四章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5)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15)二、经济效益分析 (15)..页脚.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18)第五章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20)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20)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20)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22)四、单位管理情况 (22)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22)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23)..页脚.第一章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本项目是对甘肃省畜牧管理总站研发的“肉羊引进及杂交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成果转化。
其关键技术是引进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萨福克等肉羊品种,采用纯种繁育、杂交改良、高效繁殖、饲料配合、科学饲管、规范肥育和疫病防治等多项实用技术,建立以肉羊二元、三元杂交模式为主题的肉羊生产体系。
其创新点在于:1、推广适合我省的二元杂交组合道寒、特寒和萨寒,三元杂交组合特×(道×寒)、萨×(道×寒)。
2、建立母羊高效繁殖、羔羊早期断奶和快速育肥的肉羊高效生产体系。
推广母羊“二年三产”、“三年五产”技术和哺乳羔羊2月龄断奶及羔羊短期育肥技术。
3、建立符合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推广体系。
首次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投母还羔的肉羊发展模式。
积极推广肉羊杂交改良技术,杂交改良母羊10万只,示范区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
二、项目预期目标1. 总体目标项目计划总投资240万元,已完成投资100万元,新增投资140万元。
到项目完成时,建立纯种肉羊生产线1条,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萨福克等纯种肉羊饲养量达到500只,年向社会提供种公羊200只;肉羊生产生产能力由原来的年出栏6000只提高到12000只;建成肉羊杂交改良示范基地5个,实验示范点30个,专业示范户100户;杂交改良母羊10万只,基地母羊存栏数达到2万只,年生产育肥羔羊6万只,形成肉羊杂交改良新工艺1条;举办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肉羊养殖户800人次,培养养殖技术人员150人。
..页脚.项目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1)项目区二元、三元母羊普及率达到95%以上,繁殖率达到200%以上;(2)建立纯种肉羊生产线1条,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萨福克等纯种肉羊饲养量达到500只,年向社会提供种公羊200只;(3)羔羊断奶后育肥2个月出栏,平均胴体重达到20公斤,新增产值8060万元,利润2048万元。
2. 阶段目标2013年7月—2013年12月,引进种公羊60只,开展纯繁和杂交改良,授配母羊3万只,举办各类培训8场次。
完成项目投资90万元。
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推广三元杂交技术,授配母羊7万只,出栏肥羔1.2万只;建成示范基地5个;开展技术培训10场次。
完成项目投资30万元。
2015年1月—2015年6月,创建杂交改良实验示范点30个,专业示范户100户,出栏肥羔6万只,开展技术培训2场次,完成项目投资20万元。
3. 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项目计划总投资240万元,已完成投资100万元,新增投资14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转化资金60万元,企业自筹80万元。
项目在执行期内由单位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页脚.第二章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绵羊产肉性能的主要方式,国外肉羊生产发达国家,已建立肉羊杂交利用的技术体系。
国外羊肉生产收入增加的30%-60%是经济杂交的结果。
两品种杂交羔羊总产肉量比纯种亲本提高12%,到四个品种为止,每增加一个品种,其产肉量提高8%~20%。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重视肉羊生产,由于起步较晚,肉羊生产方式落后,良种化程度低,加工分散,产业化生产滞后,肉羊生产整体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项目以肉羊品种引进和二元、三元杂交生产为基础,以高效合理的日粮配制和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为突破口,以疫病防制技术为保障,以推广羔羊短期育肥为最终目标,总结已有的科研及推广成果,择优集成,组装配套,优化饲草料资源利用,提高肉羊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羊只生产潜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先进实用,具有很好的推广转化应用价值。
二、项目创新点1、推广适合我省的二元杂交组合道寒、特寒和萨寒及三元杂交组合特×(道×寒)、萨×(道×寒)。
2、建立母羊高效繁殖、羔羊早期断奶和快速育肥的肉羊高效生产..页脚.体系,推广母羊“二年三产”、“三年五产”技术和哺乳羔羊2月龄断奶及羔羊短期育肥技术。
3、建立了符合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推广体系。
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投母还羔的肉羊发展模式。
三、知识产权状况本项目技术由甘肃省畜牧管理总站研发,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该项目“肉羊引进及杂交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已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科技成果验收,于2010年4月7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称号。
公司已同甘肃省畜牧总站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一些技术成果或知识产权可以共享,山丹县品玉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已作为甘肃省畜牧总站实验示范基地。
第三章项目实施方案分析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1、项目的转化主要内容:(1)纯种肉羊的引进与扩繁。
引进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萨福克等纯种肉羊对其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并组织纯种繁育使其饲养量达到500只确保年产200只得供种能力,保障杂交改良技术的推广。
(2)良种肉羊繁育及杂交生产技术。
利用肉羊产肉性能高和小尾..页脚.寒羊繁殖率高的特点,开展肉羊杂交改良,推广适合我省的二元杂交组合道寒、特寒和萨寒及三元杂交组合特×(道×寒)、萨×(道×寒)。
(3)羔羊育肥和适时出栏技术。
通过采取经济杂交和直线育肥的方式提高产肉量和饲料报酬。
(4)肉羊高效繁殖技术。
应用孕马血清、氯前列烯醇及中草药诱导母羊同期发情,提高肉羊产羔数;大面积开展人工授精;实行羔羊早期断奶采用频密繁殖技术,建立“二年三产”、“三年五产”生产体系,加快母羊繁殖速度。
2、项目的技术路线:本项目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是:以原种肉羊场为依托,畜牧技术服务体系为骨干,规模养殖户、养羊小区(场)为主题开展联合攻关;技术上以良种肉羊扩繁、引进推广、杂交改良、羔羊育肥生产为主线,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提高个体产肉量为目标,采取关键技术引进、攻关与成熟技术相结合,抓住关键技术,组装配套其他适用技术,使之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技术配套率,扩大技术覆盖面。
方法上按照“扩大范围,提高档次,技术配套,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从宣传、抓点示范和市场开发入手,连片推广,规模养殖,整县推进,突出整体效益。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1、项目开展生产性试验示范的具体地点与规模:本项目中间性试验及生产性试验示范的具体地点位于甘肃省张掖..页脚.市山丹县。
其中肉羊良种繁育推广基地示范点覆盖全县肉羊养殖区域,建成肉羊杂交改良示范基地5个,实验示范点30个,专业示范户100户;杂交改良母羊10万只,基地母羊存栏数达到2万只,年生产育肥羔羊6万只,形成肉羊杂交改良新工艺1条;举办各层次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班20次,培训肉羊养殖户800人次,培养养殖技术人员150人。
肉羊纯种繁育生产线位山丹县品玉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内,到项目完成时,建立纯种肉羊生产线1条,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萨福克等纯种肉羊饲养量达到500只,年向社会提供种公羊200只。
项目技术成果转化所涉,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推广应用均由山丹县品玉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独立承担,工艺技术由甘肃省畜牧管理总站承担。
2、开展本项目各项工作所需设备、原辅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1)开展本项目各项工作所需设备:开展本项目各项工作所需设备均有项目合作单位提供。
(2)原辅材料的来源及供应渠道山丹县是甘肃省养羊大县,绵羊养殖量达100多万只,其中小尾寒羊饲养量达30多万只,拟杂交改良10万只,项目原材料供应充足。
山丹县品玉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饲养纯种肉羊150只,其中种公羊15只,拟从甘肃省农牧厅农牧业良种场引进种公羊60只以满足项目需要。
3、简述转化过程中的“三废”情况及处理的措施和方案(1)废渣:肉羊粪便;生活垃圾。
处理措施和方案:生活垃圾及时分类清理,集中处理。
粪便可作为..页脚.肥料加以利用。
(2)废水:清洗羊舍废水含少量有机物。
处理措施和方案: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各羊舍的洗涤和冲洗废水,需进入污水处理池处理,本工程已建污水处理池,拟采用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3)噪声源生产中一些设备如饲料粉碎机、铡草机、饲料混合机等产生的噪声。
处理措施和方案:对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均选用国产优质产品使噪声降低,同时采取布置时局部隔离,安装时减震,吸声等措施,将噪声控制在65分贝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本项目主要产品是二元、三元杂交母羊、育肥羔羊和纯种肉羊种羊。
1、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1)二元、三元杂交母羊主要用于生产育肥羔羊,充分发挥其产肉量高和繁殖率高的杂种优势以提高肉用羔羊的产肉量和饲料报酬。
(2)纯种肉羊种羊主要用于肉羊种羊的扩繁和作为父本生产二元、三元杂交羊。
(3)育肥羔羊则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羊肉的需求。
2、市场分析近年来,世界上出现羊肉消费上升的趋势,羊肉产量逐年增加。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69-1970年,全世界生产羊肉727.2万吨,..页脚.1985年增加到854.7万吨,1990年达到941.7万吨,1993年增加到1002万吨,全世界人均消费羊肉达到2kg。
顺应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等养羊业发达的国家,现今已把养羊业主体变为肉用羊生产,历来以细毛生产为主的澳大利亚、苏联、阿根廷等国,其肉羊生产也占居重要地位。
我国1995年羊肉总产量达到201.52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人均l.67kg,分别较1990年增长47%和37%,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羊肉占3.8%。
据统计,1995年-1998年间,中国进出口羊肉仅占世界贸易量170一190万吨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