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97.18 KB
- 文档页数:2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措施及生态水利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河道治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措施的应用,促进了生态水利的发展,保护了水资源,提高了水利效益。
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河岸及周围地区采取措施,解决河道水位过高、水流速度过快、河床冲刷等问题,以改善河道水文条件和防治水患。
常见的河道治理措施包括疏浚、堤防修筑、水源涵养、河道景观设计等。
疏浚是一种常用的河道治理措施。
通过清理河道淤积物和水草,增加河道的通水能力,稳定河道水位,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疏浚的方法包括机械疏浚、人工疏浚和生物疏浚等。
机械疏浚使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清理河道淤积物,效果明显且快速。
人工疏浚则通过人工清理河道淤积物,适用于一些较小的河道。
生物疏浚则利用水生植物等生物控制河道淤积物的生长,减少淤积。
疏浚的措施能够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质。
堤防修筑是一种改善河道水文条件的重要措施。
通过修筑堤坝,增加河道的容积,减少洪水过程中的洪峰流量和洪水来袭的时间,减轻洪水灾害的程度。
堤防修筑的方法包括护岸工程、堤坝修建等。
护岸工程能够保持河岸的稳定,防止河岸侵蚀,提高防洪能力。
堤坝的修建则能够控制洪水位,减少洪水泛滥。
堤坝的建设需要根据河道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以充分发挥其防洪效果。
水源涵养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设计措施。
通过关停不合理的抽水设备、压减非合理用水,加大河湖水源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水资源压力。
水源涵养的方法包括设立水源保护区、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水源涵养的目的是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维护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和数量。
河道景观设计是一种将自然、人文及艺术元素融入河道治理的措施。
通过在河道周边修建步道、休闲设施和景观美化等,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河道景观设计的要求包括景观保护、景观提升和景观复养等,以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和提高河道的综合效益。
生态水利对河道治理工程的作用发布时间:2023-03-10T02:34:04.951Z 来源:《科技潮》2022年35期作者:李宗健[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
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1摘要:水是生命之源,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百姓生活对水资源量与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
然而,由于长期不重视河道的生态保护,我国水污染极其严重,已经影响到百姓的安全用水。
为保证百姓的用水安全,做好河道治理工程意义重大。
生态水利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构建为基础的水利工程建设理念,对河道治理工程的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
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
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第二,影响河流的水质。
河流水速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第三,影响气候和地质。
水库的建设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最终使得原来的气候被改变。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大量植被的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使得施工占地而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将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使得河道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变,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恶化。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卢艳绒摘要:如今,生态建设理念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
河道治理是城市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符合新时代生态建设的理念和需求。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地探讨,从生态设计理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工程措施,以给业内有关人士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生态水利措施;河道治理工程;应用分析引言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各种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来改善河道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河道水流的效果。
通过对生态河道治理也能够改善城市内部水循环,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
在对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措施积极解决在河道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促进河道治理的整体质量。
1、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1.1河道治理难度大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河道周边的居民为了自身的便利,在河道中随意的倾倒垃圾或者是通过开采河沙的方式来破坏原有的河道,有的为了自己的方便,在河道中放置障碍物,通过混凝土等方式拦截河道迫使河水的流向发生变化,导致河道受到影响。
1.2河道生态系统受损在很多区域由于河道受到混凝土的拦截,导致无法与其他的水源进行交换,造成河道中的水资源无法形成自净,而且很多的河道为了可以降低污染,往往会利用城市自来水管道中的水冲污,这样的措施只是减少水体污染的数量,没有对水体内部的污染进行解决,甚至还会导致水体负担加剧,造成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1.3水质污染问题严重当前多数的河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了较多影响,由于对河道的过度开采以及垃圾的倾倒造成水污染非常严重,超出了河流自净的能力,也无法满足河道治理的整体效果。
1.4城市周边水环境受污染问题严重一直以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管理,导致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受破坏的问题无法及时的解决,也没有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样就造成河道内部的水生物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河道内部的生态系统,而且也会造成河道水流受污染的问题加剧。
分析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摘要:就一般情况而言,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自然的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为了较少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河流生态恢复的相关理论以及工程实践被相继提出,生态水利的实践以及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在环境保护领域,河流生态系统与水利工程已经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对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方法进行简单的讲述。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水利;生态环境;应用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的影响(一)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建立在自然河道的基础上的,因此,工程的建设就会直接对河流长时间演化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河流的局部形态出现了非连续化以及均一化,最终让河流原有的多样性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尤其是在建设大型水库的过程中,由于水库建设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当受到外界阳光的辐射时,就会形成特殊的水温结构,这就使得天然河道原有的水温以及水质均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当水面受到太阳辐射时,其热量辐射值就会增大,这就使得水库在蓄水后的水温比天然河道的水温要高出许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对河流原有的水质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而且还会对河流中各种鱼类的繁殖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河流原有的水流速度就会减小,使得河流中的污染物的扩散迁移能力以及气、水界面的交换速率受到阻碍,导致河流的自净化能力降低,同时还会对原有河道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附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河道附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河道周围的植被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受到严重的破坏。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关系,河道周围的陆地植被必然会受到河道建设的破坏,对栖息在河道周围的陆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河道的理化性质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最终使得栖息在河道岸边的所有生物的生存以及生活环境逐渐恶化。
简述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的重要性1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河道的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提高河道治理的规划设计水平,在满足人类供水、防洪、航运和灌溉等需求的同时,加大生态建设环境工程的开发力度。
(1)生态水利在保证生态系统用水需求的基础上,维持了生态的平衡发展,有效防止了植被退化、河流断流、水生物锐减等严重生态问题,改善了生态的循环系统。
(2)在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降低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只有稳定生态环境的发展,才能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生态水利将人和水土置身在统一的整体范围内考虑,兼顾了人与自然的利益,在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利工程中,采用了自然化和多样化的方法,丰富了河道治理的内容。
2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河道的治理改变了以往水利工程单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的模式,要提高河道治理的规划设计水平。
2.1 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以水边多样化生物的栖息为建设核心,在保证河道具有足够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将河道建设成接近自然状态。
首先是创造丰富多样的结构,提供接近自然河流的丰富生态环境,譬如岸线呈不规则形状设计,宽窄有度,陡缓错落,浅滩和深潭结合构筑,顺应自然的动力,允许侵蚀、淤积、冲刷等出现在河岸和河底,就能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河流生态系统,为河道生物提供生存的自然空间。
其次是河道和周边环境的生态网络搭配,将河道的生态系统和周边环境结合起来,扩大河道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范围,需要恢复混凝土河岸和河床恢复自然形态,将暗渠改成明渠,增加岸线绿地和树木,形成与水底生物结合的生态网络系统,使得整个河道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最后是河流景观尽量简洁朴实,采用自然的植被和石材,并协调地应用在河道设计方案当中,使得河道接近自然状态。
2.2 生态河堤的建设生态河堤的作用是以人工护岸的模式,实现了河岸和河水水体水分的交换和调节功能。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摘要:在河道治理的水利工程中,传统治理方案多考虑水资源的利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和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对河道治理的生态性能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近些年的生态水利工程,在满足河道治理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和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河道的生态恢复和动植物保护。
因此文章主要对对未来河道治理项目提供一定的工程经验,对生态水利的理念推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重要性;应用引言:目前,河道水利工作面临很多难题,一部分是自然因素,即自然灾害对于沿岸植被及自然系统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河堤腐蚀等情况,同时更为主要的是人为因素,工业污水的肆意排放,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等,都极大地阻碍了河道治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简单分析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重点围绕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一)河道防洪能力不足河流系统的汛期防洪泄洪工作是水利部门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但由于沿岸生态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加之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导致河床泥沙淤积情况非常严重,十分影响河流防洪能力。
同时,一些老旧河道工程受当年施工技术的限制,施工的质量无法达到现今的要求河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垮塌、下陷等现象,容易在泄洪过程中造成危险。
此外,由于水利部门对于河道的护堤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重要的河道流域没有配备相应的护堤,这极大地增加了这些区域在汛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极易给沿岸居民带来人身财产损失。
(二)河道施工缺乏环境前瞻性当前的河道治理工作中,一些部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尽可能地扩展流域面积,以实现采砂、水域渔业资源、供水能力的最大化,极大地破坏了沿岸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同时,一些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过分注重河流的防洪泄洪能力,盲目地改变河道原始形状,破坏河道沿岸固有地形地貌,影响沿岸原有生态系统的的平衡。
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生态水利是一种综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治理方法,它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非常
重要。
以下是关于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的一些介绍: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
优化水资源利用,
减少对河道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是生态水利的一个重要任务。
通过对河道水文特征和水资源
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确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生态
水利还可以通过建设水库、调水水渠等工程设施,使水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满足不同用
水需求,从而保护河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还表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
河道的生态环境是生态
水利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通过分析河道的水质、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因素,可以
评估河道生态环境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护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在河道
治理中,可以采用湿地修复、植被保护、水生态系统修复等措施,使河道生态环境的结构
和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维护河道的生态平衡。
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通过优化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
环境,实现河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为河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浅谈生态水利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水利发展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紧密结合,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水利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水利发展有助于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水源地的保护对于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水利发展可以通过修建水库、修复湿地、开展水土保持等措施,保护水源地的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利用,保障了饮用水安全和灌溉农田的水资源供应。
生态水利发展还可以恢复和保护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文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生态水利发展有助于防洪抗灾和水资源调度。
水灾是全球性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活损失。
生态水利发展可以通过调节水流、保护河道、修建防洪工程等措施,减少洪水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提高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态水利发展还可以优化水资源的调度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水利发展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河湖河道退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生态水利发展可以通过水污染治理、河湖生态修复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和排放,改善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
生态水利发展还可以修建生态景观,丰富生活空间,提供更多的生态资源,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生态水利发展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实现。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往往追求速度和规模,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生态水利发展提倡在工程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遵循生态环境的法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水资源,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水利发展还可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耗,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