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种防水胶水 固化方法各不相同

三种防水胶水 固化方法各不相同

三种防水胶水 固化方法各不相同

三种防水胶水固化方法各不相同

胶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见到,但如果是卫生间或者其他有水的地方需要胶水,比如水箱漏水了,得封上,就要用到防水胶水。玻璃胶玻璃胶是很多家庭常用的一种黏合剂,比如卫生间安装马桶的时候都会用到。其中有一种是单组份的硅酮胶,这种玻璃胶一般在解除了空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形成固化。从固化原理来看是适用于卫生间的防水胶水。还有一种是防霉性的硅酮密封胶。这种防水胶水的使用时间比一般的玻璃胶更长、牢固,而且不宜脱落,对于卫浴、厨房这类比较潮湿、容易长霉菌的环境都挺适用的。一般的玻璃胶很难避免变黑发霉的微粒体,即使是有防水性的玻璃胶也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如果是长期有水或者浸水的地方不宜用这种胶施工,或者选用防霉性的硅酮密封胶。对于玻璃胶的施工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因其要有空气中的水分参与才能固化,所以对于密闭、干燥的空间,普通玻璃胶是无法使用的。有机硅胶粘剂有机硅胶粘剂是一种半透明膏体状的防水胶,一般涂抹在粘接处后自然固化。这种胶粘剂之所以被成为防水胶水,是因为有比较高的透水性能,不会由于被水浸泡就改变本来的状态。环氧树脂胶在需要硬质高强度粘接时,就要用到环氧树脂胶这种专门的防水胶水。环氧树脂胶的主题也就是环氧树脂,胶水不会自然

固化,一般还需要添加环氧树脂固化剂。环氧树脂胶的品种很丰富,包括了耐低温胶、水下用胶、潮湿面用胶等多达16种的胶水,不仅能用于一般环境,对于有防水、耐油、耐强酸强碱的环境也适用。环氧树脂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就是用本胶和固化剂相混而得。因为环氧树脂自己是不能固化的,所以大家在购买时应该购买相同类型的固化剂,使用时按照1:1的比例调和均匀,再涂抹在要粘接的物体表面。这种胶水是热固型胶水,常温下要24小时才能固化。要说明的一点是,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防水胶水,在涂刷之前都要先把接着物体的表面清理干净,并且在使用防水胶水前,要保持物体表面的干燥。只有在胶水干透以后物品才能入水。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参数(耐酒精,耐水煮,玻璃粘合金属)

光固化胶粘剂 UV-903
产品简介 产品简介
UV-903 是为液晶显示器(LCD)专用的单组分无溶剂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用于 LCD产 品封口以及LCD管脚装配。
产品特点 产品特点
1.优异的固化能力,可在较低照度下实现完全固化。 2.良好的与玻璃和金属的粘接能力,能确保外界杂质不会进入液晶盒内。 3.高纯度及稳定性,对液晶及PI无不良影响。 4.极佳的可靠性,具有优良的耐水煮和抗冷热冲击性能。
技术特性 技术特性
1.固化前特性 主要成分: 改性丙烯酸酯树脂 外 粘 比 观: 淡黄色透明液体 度: 20000±1000mPa.s(20℃,JD-1 型旋转粘度计,转速 6rpm) 重: 约 1.1(20℃,重量杯法,参照 GB/T 13354-92)
2
2.标准固化方法 紫外线照射量:1200mJ/cm 3.固化物特性 外 观:无色透明固体
2
粘接强度:10MPa(不锈钢/玻璃@1200mJ/cm 曝光量) 铅笔硬度:1~2B(测试方法:参照 GB6379-86)
包装规格 包装规格
遮光塑料瓶包装,1Kg/瓶
有效期限 有效期限
密封避光冷藏(5±5℃):6 个月。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避光冷藏(5±5℃)保存,避免受热和吸潮。使用前先不要开盖,常温下回温2小时 以上后再开盖。 2.本品一经倒出的未用完胶液不可倒回原包装瓶,以免造成污染。
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 版 次 更新日期
FR-SMS-B903 Fisher UV-903 A/00 2011.04.11

写 核 准
戚仁宏 王胜林 刘呈贵 2011.04.11
产品说明书
审 批
生效日期

UV胶水作业指导书

UV胶水作业指导书 UV胶是绿色环保经济化工产品, 不含任何有机溶剂, 百分之百固含量胶水.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致毒致癌致病变性危害.UV胶的主要成分是丙烯酸酯系列的低聚物和部分丙烯酸酯系列的单体,丙烯酸酯单体有一定的挥发性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在初次接触时,如果保护不当的情况下直接接触或长期暴露高浓度环境下,会导致皮肤过敏,如眼睛红肿,身上起疹子,痒等现象.但当适应一段时间后就不会再引起过敏,皮肤起疹子等现象.因此在操作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一定要严格注意下面的事项: 1.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操作人员务必戴穿上防护服,眼镜,口罩,手套或指套等

3.注意勤洗手,勤更换衣物手套等 4.胶水一旦接触到皮肤或身体其它任何部位,立刻用大量清水冲 洗,再用肥皂水冲洗干净. 5.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差的操作人员,在初次接触使用胶水时,请口 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息斯敏、开瑞坦等(一般药店均有售)两个星期左右. 6.对于已经引起过敏的操作人员,在过敏初期,切忌用手去抓,以 防感染其它身体部位.首先吃点抗过敏药或者打抗过敏针,一般过敏现象很快就会消失.请勿恐慌. 7.对于过敏肤质或者抵抗力特别差的人建议更换工作岗位,不要 操作使用UV胶水. 广东然生化工技术服务部由于UV固化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皮肤接触(不是摄入也不是吸入),所以,应该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尽量减少或者消除皮肤接触。比如穿戴上具有保护性的衣服、手套、眼镜,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戴上能够遮住整个头部的面罩。此外,防护霜和清洗液也很有效,但是,应该只结合手套使用。如果了皮肤接触到了UV材料,要用肥皂和水清洗接触部位,不要用溶剂。这些规定不为别的什么,都只是为了达到良好的生产卫生保健,而且,不论使用的是什么化学物质,都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执行。

在印刷生产车间,有三种方式会接触到化学品,即摄取、吸入和皮肤接触。通常而言,UV 光固化油墨、UV涂布材料和UV粘合剂中含有的食毒性物质非常少,当然我们建议不要摄取这些物质进入口中。但是,不好的健康习惯会导致这些物质意想不到地进入口中。例如,吃饭之前没有洗手或没有把手洗干净,手碰了食物和饮料之后,会导致少量的毒性物质进入口中。遵循下面的健康习惯,能够很容易地避免这个问题,即无论是碰了UV光固化油墨,还是传统的油墨,一定要谨慎地避免化学物质进入口中。

胶粘剂的基础知识

胶粘剂的定义和历史 定义: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简称胶(bonding agent, adhesive),是使物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在两个被粘物面之间胶粘剂只占很薄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能有效的将物料粘结在一起。 历史:考古学证据显示粘合剂的应用历史已经超过60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在博物馆里展出的许多物体在经 过3000多年后依然由粘合剂固定在一起。进入20世纪,人类发明了应用高分子化学和石油化学制造的“合成粘结剂”,其种类繁多,粘结力强。产量也有了飞跃发展。 胶粘剂的应用和分类 应用:电子,汽车,工业,化工,建筑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用到胶粘剂。 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化学类型分类 无机胶粘剂(sauereisen的高温水泥) 有机胶粘剂:分为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 合成胶粘剂按化学成分主要分为:Epoxy, PU, Silicone, Acrylic, etc. 2 按物理形态分类 水基型:基料分散于水中形成水溶液或乳液,水挥发而固化。 溶液型: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一定黏度的溶液,靠溶剂挥发而固化。 膏状和糊状: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高黏度的胶粘剂,用于密封和嵌缝。 固体型:把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粒状或块状,加热熔融,冷却时固化。 膜状:将胶粘剂涂于基材上,呈薄膜状胶带 3 按固化方式分类 热固化:通过加热的方式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产品有很大区别。 湿气固化: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UV固化:光引发剂紫外光照射下,形成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粘合剂的聚合反应而固化。厌氧固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空气存在会阻碍聚合反应。 催化固化: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4 按工艺分类 粘合剂(Adhesive):特殊有导电胶,导热胶,芯片的粘结。 密封剂(Sealant) 灌封胶(Potting & Encapsulation) 敷形涂敷(Conformal Coating) 底部填充胶(Underfill) 顶部包封(Glob Top) 5 按受力情况 (1)结构胶(2)非结构胶 常见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1 环氧树脂(Epoxy) 固化机理:固化剂分两类:胺类及其衍生物,和酸酐类。 其中胺类固化剂是与高分子链中的环氧基发生开还聚合反应,酸酐类固化剂是与高分子链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最终都是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常见的环氧树脂是:双酚A型最典型,线型甲酚型,酚醛环氧树脂等。

胶粘剂的种类与介绍

胶粘剂的种类与介绍 α-氰基丙烯酸酯胶是单组分、低粘度、透明、常温快速固化胶粘剂。又称为瞬干胶。粘接面广,对绝大多数材料都有良好的粘接能力,是重要的室温固化胶种之一。不足之处是反应速度过快,耐水性较差,脆性大,耐温低(<70℃),保存期短,耐久性不好,故配胶时要加人相应的助剂,多用于临时性粘接。主体材料为特定的氰基丙烯酸酯,再加一些辅助物质如稳定剂、增稠剂、增塑剂、阻聚剂等。配胶时应尽可能隔绝水蒸气,包装容器也应用透气性小或不透气的。国产胶种有501,502,504,661等。 反应型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最常用的基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这种胶的特点是固化快、粘接强度大、粘接面广,胶接物表面不需严格处理,双组分胶的各组分用量也勿需严格要求。缺点是气味不好闻。单纯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形成的胶固化后较脆,抗冲击性能差,故常加入其他一些化合物以改善胶层韧性,提高胶层的力学性能和耐环境性能。如果加入的化合物在胶液固化时不参与反应,仅存在于其中起增韧剂作用,这类胶称为第一代丙烯酸酯结构胶(FGA)。若加入的化合物在胶液固化时可与单体进行接枝共聚,从分子内进行增改性,这类胶称为第二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还有一类在配胶时以光敏剂、增感剂代替过氧化物引发剂与促进剂,则构成了以紫外光或电子束固化的第三代丙烯酸酯胶粘剂(TGA),其固化更快、贮存更稳定,并且是单组分的。 ===合成胶粘剂介绍==== 1.胶粘特点 用胶粘剂把物品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叫胶接,也称粘接。具有以下特点: 1)整个胶接面都能承受载荷,强度较高,避免了应力集中,耐疲劳强度好。 2)可连接不同种类的材料。 3)胶接结构质量轻,表面光滑美观。 4)具有密封作用 5)胶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2.胶粘剂的组成 又称粘接剂、胶合剂或胶水。有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之分,也可分为有机胶粘剂和无机胶粘剂。主要组成基料+固化剂+填料+增塑剂+增韧剂+稀释剂。 3.常用胶粘剂 (1)环氧胶粘剂基料主要使用环氧树脂,我国用于最广的是双酚A型,俗称“万能胶”。 (2)改性酚醛胶粘剂耐热性、耐老化性好,粘接强度也高,但脆性大、固化收缩率大。 (3)聚氨酯胶粘剂柔韧性好,可低温使用,但不耐热、强度低。 (4)α-氰基丙烯酸酯胶常温快速固化胶粘剂,又称“瞬干胶”,但耐热性和耐溶性较差。 (5)厌氧胶这是一种常温下有氧时不能固化,当排掉氧后即能迅速固化的胶。主要成分是甲基丙烯酸的双酯。

胶粘剂的固化

为了便于胶粘剂对被粘物面的浸润,胶粘剂在粘接之前要制成液态或使之变成液态,粘接后,只有变成固态才具有强度。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胶粘剂的固化。不同的胶粘剂往往采用不同的固化方式 热熔胶的固化 热塑性高分子物质加热熔融了之后就获得了流动性,许多高分子熔融体可以作为胶粘剂来使用。高分子熔融体在浸润被粘表面之后通过冷却就能发生固化,这种类型的胶粘剂称为热熔胶。 热熔胶的固化是一种简单的热传递过程,即加热熔化涂胶粘合,冷却即可固化。固化过程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环境温度低,固化快。为了使热熔胶液能允分湿润被粘物,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熔融温度和晾置时间,对于粘料具结晶性的热熔胶尤应重视,否则将因冷却过头使粘料结晶不完全而降低粘接强度。 溶液型胶粘剂固化 热塑性的高分子物质可以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成为高分子溶液而获得流动性,在高分子溶液浸润被粘物表面之后将溶剂挥发掉就会产生—定的粘附力。许多高分子溶液可以当作胶粘剂来使用,最常遇到的治液溶液胶粘剂剂是修补自行车内胎用的橡胶溶液,许多胶粘剂是溶液型的。 溶液型胶强剂固化过程的实质是随着溶剂的挥发。溶液浓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一定的强度。溶液胶的固化速度决定于溶剂的挥发速度,还受环境温度、湿度、被粘物的致密程度与含水量、接触面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配制溶液胶时应选样特定溶剂改组成混合溶剂以调节固化速度。选用易持发的溶剂,易影响结晶料的结晶速度与程度,甚至造成胶层结皮而降低粘接强度,此外快速挥发造成的粘接处降温凝水对粘接强度也是不利的。选用的溶剂挥发太慢,固化时间长,效率低,还可能造成胶层中溶剂滞留,对粘接不利。在使用溶液胶时还应严格注意火灾与中毒现象。 乳液型胶粘剂的固化

UV胶紫外光固化胶优缺点与操作事项

U V胶紫外光固化胶优缺点与操作事项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U V胶(紫外光固化胶)优缺点与操作事项 产品特点 UV胶适用范围极广、塑料与各种材料的粘接都有极好的粘接效果;粘接强度高、通过破坏试验的测试可达到塑料本体破裂而不脱胶,东莞天诺科技TN-231UV胶可几秒钟定位、一分钟达到最高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化后完全透明、产品长期不变黄、不白化;对比传统的瞬干胶粘接、具有耐环测、不白化、柔韧性好等优点;P+R按键(油墨或电镀按键)破坏实验可使硅橡胶皮撕裂;耐低温、高温高湿性能极优;可通过自动机械点胶或网印施胶、方便操作。 优点 环境/安全 ●无VOC挥发物,对环境空气无污染; ●胶粘剂成分在环保法规中限制或禁止的比较少; ●无溶剂,可燃性低 经济性 ●固化速度快,几秒至几十秒即可完成固化,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线,提高劳动生产率 ●固化后即可进行检测以及搬运,节约空间 ●节省能源,例如生产1g光固化压敏胶的所需能量仅需相应水性胶粘剂的1%,溶剂型胶粘剂的4%。可用于不宜高温固化的材料,紫外光固化所消耗的能量与热固化树脂相比可节约能耗90% ●固化设备简单,仅需灯具或传送带,节约空间 ●单组分系统,无需混合,使用方便 相容性 ●对于温度,溶剂和潮湿敏感的材料可以使用 ●控制固化,等待时间可以调整,固化程度可以调整 ●可以重复施胶多次固化 ●紫外灯可以容易地安装在已有的生产线,不需较大改动 缺点 ●原料成本高,不含低成本的溶剂和填料,胶粘剂价格高 ●紫外光对某些塑料或半透明材料穿透力较弱,固化深度有限,可固化产品的几何形状受到限制,不透光的部位及紫外光照射不到的死角不易固化 ●一般的UV胶只能粘接透光材料,粘接不透光材料需要配合其他技术,例如光延迟(阳离子)固化,光热双固化,光-湿气双固化等。 操作原理 无影胶上胶过程无影胶又叫紫外线胶水,它必须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到胶液的前提下才能固化,也就是无影胶中的光敏剂与接触到紫外线会与单体相接合,理论上没有紫外线光源的照射下无影胶几乎永远不固化。 紫外线的来源有自然日光和人造光源两种。紫外线越强固化速度越快一般固化时间在10-60秒不等。对于自然日光而言,晴朗的天气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比较强固化速度越快。但是,没有强烈阳光时只能用人造紫外线光源了。人工紫外

胶粘剂的固化工艺

固化方法胶粘剂的固化通过物理方法,如溶剂的挥发,乳液凝聚和熔融体冷却与化学方法。 (1)热熔胶:高分子熔融体在浸润被粘表面之后通过冷却就能发生固化。 (2)溶液胶粘剂:随着溶剂的挥发、溶液浓度不断增大,渐达到固化具有一定强度。 (3)乳液胶:由于乳液中的水逐渐渗透到多孔性被粘物中并挥发掉,使乳液浓度不断增大,最后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高分子胶体颗粒发生凝聚。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乳液凝聚成连续的胶膜,而环境温度低与最低成膜温度(MFT),就形成白色的不连续胶膜。乳液胶主要是聚醋酸乙烯酯及其共聚物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4)热固性胶粘剂热固性树脂的多官能团单体或预聚体进行聚合反应,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同时进行着分子链的变化和交联,形成不溶不熔的凝胶化或叫基本固化。在一定范围的延长固化时间和提高固化温度并不等效,降低固化温度难以用延长时间来补偿。因为胶粘剂和被粘物表面之间需要发生一定化学作用,这就是需要足够高的温度才能进行。固化压力: 有利于胶粘剂对表面的充分浸润;有利于排除胶粘剂固化反应产生的低分子挥发物;有利于排出胶层中残留的挥发性溶剂;有利于控制胶层厚度;粘度大的胶粘剂往往胶层较厚,固化压力的调节控制胶层的厚度范围。 在涂胶后放置一段时间,这叫做预固化。待胶液粘度变大,施加压力,以保证胶层厚度的均匀性。 固化温度 固化温度过低,胶层交联密度过低,固化反应不完全;固化温度过高,易引起胶液流失或使胶层脆化,导致胶接强度下降。加热有利于胶粘剂与胶接件之间的分子扩散,能有利于形成化学键的作用。 (1) 烘箱直接加热法:用鼓风装置,使其均匀传热。 (2) 外加热法:使热量迅速传到胶层内部,大大缩短固化时间。声波加热法:对具有粘弹性的胶粘剂、无溶剂胶液受热固化,不适用于热固性刚性胶。

光固化基础知识简介

光固化胶粘剂基础 Tian xing jian Photo‐curing Adhesives 2012-04 辐射固化是指在光(紫外光UV、可见光Visible Light)或高能射线(电子束EB)的作用下,液态的组合物(树脂,单体,光引发剂等)发生交联聚合形成固态高分子的过程。光固化是辐射固化的一类。由于光固化大多使用紫外光(UV)为光源进行辐射固化,所以许多人把光固化胶粘剂称为UV 胶。UV 胶在玻璃水晶等透明材料粘接中经常使用,而且大多数胶水是透明的,固化后看不出痕迹,又被形象地叫作无影胶。 紫外光固化广泛地应用在涂料、油墨、胶粘剂、电子工业、微细加工和快速成型等领域。知识点:什么是UV? UV 是英文Ultraviolet Rays 的缩写,即紫外光线。紫外线(UV)是肉眼看不见的,是可见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 的范围.通常按其性质的不同又细为以下几 段: 真空紫外线Vacuum UV 10--200nm 短波紫外线UVC 200--280nm 中波紫外线UVB 280--315nm 长波紫外线UVA 315--400nm 可见光Visible light 400--760nm 紫外光固化利用的是200-400mm 这一波段,部分光引剂也可以在可见光下引发固化。 紫外线会损害皮肤和眼睛,UVA 会使皮肤变黑、松驰、皱纹;UVB 会产生 急性皮炎(即晒伤)等症,皮肤会变红、发痛,长期照射还容易导致皮肤癌变,因此在进行光固化作业时,应注意防护: ? 固化机应有适当屏敝装备,紫外光不易透出 ? 戴防紫外线眼镜、面罩,不要直视灯具 ? 适当的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布工作手套 ? 注意环境通风,以防臭氧积聚 光固化胶粘剂优点 环境/安全: ? 无VOC 挥发物,对环境空气无污染; ? 胶粘剂成分在环保法规中限制或禁止的比较少; ? 无溶剂,可燃性低 经济性: ? 固化速度快,几秒至几十秒即可完成固化,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线,提高劳动生产率,? 固化后即可进行检测以及搬运,节约空间 ? 室温固化,节省能源,例如生产1g 光固化压敏胶的所需能量仅需相应水性胶粘剂的1%,溶剂型胶粘剂的4%。可用于不宜高温固化的材料,紫外光固化所消耗的能量与热固化树脂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综述及应用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综述及应用 紫外光固化是辐射固化的一类,辐射固化是利用电磁辐射,如紫外线(UV)或电子束(EB)照射涂层,产生辐射聚合、辐射交联和辐射接技等反应。迅速将低分子量物质转变成高分子量产物的化学过程,固化是直接在不加热的底材上进行的,体系中不含溶剂或含极少量溶剂,辐照后液膜几乎100%固化,因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很低。因此,自60年代末以来,这一技术在国际上得到飞速发展,其产品在许多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 一、概述: 紫外光固化是辐射固化的一类,辐射固化是利用电磁辐射,如紫外线(UV)或电子束(EB)照射涂层,产生辐射聚合、辐射交联和辐射接技等反应。迅速将低分子量物质转变成高分子量产物的化学过程,固化是直接在不加热的底材上进行的,体系中不含溶剂或含极少量溶剂,辐照后液膜几乎100%固化,因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很低。因此,自60年代末以来,这一技术在国际上得到飞速发展,其产品在许多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 1、分类: 辐射固化按应用可分为辐射固化胶粘剂、辐射固化涂料、辐射固化油墨。按所用的辐射源可分为紫外(UV)光固化、电子束(EB)固化、可见光固化。如下图(1)、(2)。 2、紫外光基本知识: 紫外线(简称UV)是属于电磁波辐射的一段,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红处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波长范围从10-14米至106米,如图3所示。紫外线只其中很窄的一段,波长范围为10~400nm(nm:纳米,1nm=10-9 m)可划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UVB)、短波紫外线(UVC)、超短波紫外线。波长越短,能量越强,穿透能力越弱。 长波UVA,波长介于320~400nm,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玻璃,这一波段的紫外线能量与多数化学键能相当,容易引光化学反应,通常用于光固化的即是UVA。

粘合剂的配方,工艺,注意事项等等

粘合剂 配方 淀粉粘合剂是水、生淀粉、熟浆糊、苛性钠、硼砂和甲醛的混合物,大概比例是:水80%;淀粉20%(其中生淀粉占85%,熟淀粉占15%);苛性钠(淀粉总量的)2.4-2.8%; 硼砂(淀粉总量的)2.7-3.2%,约10摩尔;甲醛微量。 美国一些纸箱厂使用的淀粉大多是玉米淀粉。有的是未经处理的纯玉米粉,有的则经过了化学处理,特别是经过处理的专用淀粉具有良好的稳定粘性和极好的含水性能。有些淀粉呈粉状,有些为粒状。颗粒只是粉末围成的松块,用于下糊糟中调配整批糊。 有的工厂使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玉米淀粉专门制造一种单一粘度的粘合剂,其胶化点为61℃开始,63℃完成。虽然胶化点较低,但粘合剂在粘结时像一般的双面机糊一样,胶化迅速。粘度通常在27~32秒之间。680加仑的浆糊用500公斤淀粉。 淀粉在常温水中搅动后,其质点分散成乳状,但不会溶解,也不会吸收水分。如果停止搅动,淀粉则沉淀于底部逐渐结成硬块,一旦硬块型成,再分散就不那么容易了。分散于水中的淀粉,加热时即开始吸收水分而膨胀。粘合剂配方中使用的是生淀粉,大约在70℃开始膨胀。温度升高到90℃,膨胀作用完成。胶化的淀粉很粘稠,其程度视水中的淀粉量而定。 原料工艺 硼砂 硼砂也有粉状和粒状之分,细粒状的硼砂最好。硼砂根据强度分两种级别。10摩尔硼砂有10个水分子,称10级水硼砂。5摩尔硼砂有5个水分子,称5级水硼砂。5摩尔硼砂的浓度较高。0.35公斤的5摩尔硼砂相当于0.454公斤10摩尔硼砂。同样量的两种硼砂用错的话,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将硼砂加入生淀粉和水乳液中,然后将混合物加热,淀粉吸水后迅速膨胀,并变得比没加硼砂时更粘稠。 硼砂的添加量有一定的限度,否则的话,会影响淀粉的膨胀,胶化的浆糊会变脆,干燥时呈粉末状态。

胶水特性介绍

1)502胶水特性介绍 2)801建筑胶水配方 3)AB胶 4)导电型胶粘剂 5)紫外光固化粘合剂 6)热熔压敏胶粘剂得特性 7)水性强力快干胶 8)透明水晶胶使用说明 9)密封胶粘剂简介 10)特种瞬干胶 11)全透明环氧AB胶 12)特级万能胶粘合剂 13)超强万能胶粘合剂 14)总结胶粘剂得选择 一502胶水特性介绍 502胶水特性介绍502强力胶水,无色透明流动性良好得液体,易挥发,遇水即聚合固化。本产品单组份、固化速度快、使用方便、粘接力强、粘接材料广泛,可用于钢铁、有色金属、橡胶、皮革、塑料、陶瓷、玻璃、木材等,但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制品,材料表面需经特殊处理。广泛用于电器、仪表、机械、电子、光仪、医疗、轻工民用等到行业。 二801建筑胶水配方

原料重量% 聚乙烯醇 10、26 水 84、93 甲醛 3、74~4、21 尿素适量 盐酸 0、74~10、53 氢氧化钠中与用量 生产工艺: 将水加入反应锅中,升温至70℃,然后徐徐加入聚乙烯醇,并升温至90~95℃,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将聚乙烯醇溶液冷却至80~85℃,滴加盐酸,再搅拌20分钟,加入甲醛进行缩合,大约需要60分钟左右。 降温并调节pH值后,加入尿素进行氨基化处理,经取样检验合格后,把pH调至中性,降温40~50℃,出料。产品应符合下列标准: 外观:微黄或无色透明液体 固体份:11~12% 游离甲醛含量:≤1% pH值:7~8 比重:1、05

三AB胶 1)AB胶得优点1、可以油面粘接。 2、粘接材料广泛。 3、固化速度快。室温下510分钟可定位。 4、工艺简单,不需精确称量及混合,A、B两组份二面涂胶合拢即可。 5、无需专门得加温、加压施胶设备。 6、抗冲击强度高,可用作结构粘接。 2)AB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方法一: 室温下(25℃)将A胶与B胶以目测1:1比例重叠涂布或在一个被粘件涂A胶,另一被粘件涂B胶,然后粘在一起,前后做23次磨合后固定510分种。 方法二: 室温下(25℃)将A胶与B胶以目测1:1比例用涂塑胶料片混合后立即涂于待粘合得表面,固定510分钟即可基本定位。(不可一次大量混合胶液)。 该胶胶在贴合3050分钟后可使用强度,可在60℃100℃得环境使用。有效期 在室温下(25℃)存放,有效期为一年,切勿将胶置于高温环境下存放,也不可让太阳暴晒或靠近热源,以免胶得性能下降或提前失效。 使用注意事项 1.不可让儿童接触,切勿入口。 2.本品气味较大(但无毒性),应保持操作场地得通风。

胶粘剂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943-94 代替GB 2943-82 胶粘剂术语 Terms of adhesive 1.一般术语 粘合 adhesion 两个表面依靠化学力、物理力或两者兼有的力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同义词:粘附 内聚 cohesion 单一物质内部各粒子靠主价力、次价力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机械粘合 mechanical adhesion 两个表面通过胶粘剂的咬合作用而产生的结合。 同义词:机械粘附 粘附破坏 adhesive failure;adhesion failure 胶粘剂和被粘物界处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内聚破坏 cohesive failure;cohesion failure 胶粘剂或被粘物中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时具有相互亲和的能力。 胶粘剂 adhesive 通过粘合作用,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被粘物 adherend 准备胶接的物体或胶接后胶层两边的物体。 基材 substrate 用于在表面涂布胶粘剂的材料。 注:这是比“被粘物”更广义的术语。 湿润 wetting 液体对固体的亲和性。两者间的接触角越小,固体表面就越容易被液体湿润。 同义词:润湿 干燥 dry

通过蒸发、吸收,使溶剂或分散介质减少,以改变被粘物上胶粘剂物理状态的过程。 胶接 bond 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表面连接在一起。 同义词:粘接 固化 curing;cure 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聚合、交联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硬化 setting;set 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如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凝胶化作用、水合作用、冷却、挥发性组分的蒸发等),获得并提高 胶接强度、内聚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胶层 adhesive layer 胶接件中的胶粘剂层。 交联 crosslinking;crosslink 在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并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过程。 分层 delamination 在层压制品中,由胶粘剂、被粘物或它们的界面破坏所引起的层间分离现象。 溢胶 squeeze-out 对装配件加压后,从胶层中挤出的胶粘剂。 粘连 blocking 材料之间出现的一种不希望有的粘合现象。 干粘性 dry tack;aggressive tack 某些胶粘剂(特别是非硫化的橡胶型胶粘剂)的一种特性。当胶粘剂中挥发性的组分蒸发至一室程度,在手感似乎是干的情况 下,本身接触就会相互粘合。 胶瘤 fillet 填充在两被粘物交角处的那部分胶粘剂(如蜂窝夹芯与面材胶接时,夹芯端部所形成的胶粘剂圆角)。固化度 degree of cure 胶粘剂固化时所表征的化学反应程度。 老化 ageing 胶接件的性能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粘性 tack

三种防水胶水 固化方法各不相同

三种防水胶水固化方法各不相同 胶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见到,但如果是卫生间或者其他有水的地方需要胶水,比如水箱漏水了,得封上,就要用到防水胶水。玻璃胶玻璃胶是很多家庭常用的一种黏合剂,比如卫生间安装马桶的时候都会用到。其中有一种是单组份的硅酮胶,这种玻璃胶一般在解除了空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形成固化。从固化原理来看是适用于卫生间的防水胶水。还有一种是防霉性的硅酮密封胶。这种防水胶水的使用时间比一般的玻璃胶更长、牢固,而且不宜脱落,对于卫浴、厨房这类比较潮湿、容易长霉菌的环境都挺适用的。一般的玻璃胶很难避免变黑发霉的微粒体,即使是有防水性的玻璃胶也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如果是长期有水或者浸水的地方不宜用这种胶施工,或者选用防霉性的硅酮密封胶。对于玻璃胶的施工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因其要有空气中的水分参与才能固化,所以对于密闭、干燥的空间,普通玻璃胶是无法使用的。有机硅胶粘剂有机硅胶粘剂是一种半透明膏体状的防水胶,一般涂抹在粘接处后自然固化。这种胶粘剂之所以被成为防水胶水,是因为有比较高的透水性能,不会由于被水浸泡就改变本来的状态。环氧树脂胶在需要硬质高强度粘接时,就要用到环氧树脂胶这种专门的防水胶水。环氧树脂胶的主题也就是环氧树脂,胶水不会自然

固化,一般还需要添加环氧树脂固化剂。环氧树脂胶的品种很丰富,包括了耐低温胶、水下用胶、潮湿面用胶等多达16种的胶水,不仅能用于一般环境,对于有防水、耐油、耐强酸强碱的环境也适用。环氧树脂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就是用本胶和固化剂相混而得。因为环氧树脂自己是不能固化的,所以大家在购买时应该购买相同类型的固化剂,使用时按照1:1的比例调和均匀,再涂抹在要粘接的物体表面。这种胶水是热固型胶水,常温下要24小时才能固化。要说明的一点是,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防水胶水,在涂刷之前都要先把接着物体的表面清理干净,并且在使用防水胶水前,要保持物体表面的干燥。只有在胶水干透以后物品才能入水。

光引发剂对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第21卷 第3期 辐 射 研 究 与 辐 射 工 艺 学 报 V ol.21, No.3 2003年8月 J. Radiat. Res. Radiat. Process. August 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776002)和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 第一作者:夏兰英,女,1978年11月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现为北京化工大学2000级研究生,从事感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黄毓礼 收稿日期:初稿2003-01-13,修回2003-03-12 光引发剂对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夏兰英1 孙 芳2 黄毓礼1 吕 芸1 1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29) 2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北京100029) 摘要 制备了以IR651和IR1700为引发剂的紫外光(UV )固化胶粘剂,研究其感光性能和粘接性能。在曝光30s 后,以IR1700为引发体系的UV 固化胶粘剂的剪切强度可达8.3 MPa , 而引发体系为IR651的剪切强度仅为0.6 MPa 。比较了两种光引发剂时的感光性能, IR1700体系的感度值为2.85 mJ/cm 2, 而IR651的为4.03 mJ/cm 2。经深度固化研究表明,IR1700具有深度光固化的优异性能。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光引发剂,自由基光聚合,感度值 中图分类号 TQ57 与其它胶粘剂法相比,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法不但具有储存期长、不含溶剂,以及固化时和固化后气味低等长处,更突出的优点还在于该法具有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高、生产能耗低等。因此,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法在光学、电子、精密器械等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适用于一些塑料元器件不易受热和高速生产等场合[1, 2]。聚氨酯丙烯酸酯因为兼有聚氨酯的柔韧性、耐磨性、抗老化性、高撕裂强度和丙烯酸酯良好的耐候性、优异的光学性能等多方面综合优点,所以,在紫外光固化胶粘剂体系中备受关注[3]。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此研究进行得相当迅速,尤其在应用上已开发出多种系列产品,而我国则尚处于起步阶段[4] 。 本文制备高感光度、高粘接强度、用于塑料粘接的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研究了光引发剂对其感光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供配方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IR651(北京化工大学),化学纯;IR1700(瑞士Ciba 公司),化学纯;丙烯酸酯单体(北京东方化工厂),化学纯;聚氨酯丙烯酸酯(美国Saromer 公司),化学纯。 1.2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配制 将50%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50%的丙烯 酸酯活性稀释单体和4%(总重)的光引发剂混合均匀,避光保存,备用。 1.3 固化 将胶粘剂均匀涂布于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聚酯片间,在750W 高压汞灯(照度为3.10mW/cm 2)下曝光,固化。 1.4 光固化性能测试 用凝胶率法测定交联固化产物含量方法[5],即测定固化产物与固化前的光敏体系的重量比。凝胶率与曝光时间的关系曲线为感光特性曲线,50%凝胶率对应的曝光时间即为光敏体系的感度。 S =I ×t S :感度(mJ/cm 2),I :照度(mW/cm 2),t :曝光时间(s ) 1.5 粘接性能测试 将配制好的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均匀涂布于标准塑料件间,在不同的曝光时间内固化,用ZLL ?30型拉伸实验机(中国宜宾)测定其剪切强度。

胶粘剂基本知识

一,胶粘剂得分类 1、按基体材料分:合成胶粘剂热固性树脂胶粘剂:环氧树脂胶,酚醛树脂胶,聚氨酯胶,氨基树脂胶,不饱与聚酯胶,有机硅树脂胶,杂环聚合物胶 热塑性树脂胶粘剂:丙烯酸酯胶,聚醋酸乙酯胶,聚乙烯醇胶 橡胶胶粘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聚硫橡胶,硅橡胶,丁苯橡胶特种胶粘剂:热熔胶,密封胶,压敏胶,导电胶等 无机胶粘剂:磷酸盐胶粘剂,硅酸盐胶粘剂 天然胶粘剂:植物胶:淀粉胶、糊精胶、阿拉伯树胶与松香胶 动物胶:虫胶与皮骨胶 矿物胶:沥青胶、地蜡胶与硫磺胶 2、按应用分:结构胶、非结构胶与特种胶,其中,结构胶要求受力部件得胶接头承受应力与被粘物相当或接近。 二,胶粘剂得组成 1、胶粘剂:又称粘合剂、接着剂,将经过表面处理得两个或两个以上胶粘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具有一定力学强度得化学性质。例如,环氧树脂、磷酸一氧化铜、白乳胶等。 2、固体材料(基料):决定胶接头得主要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例如,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等。 3、固化剂: a)固化:液体得胶粘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变成固体得过程。物理方法有溶解挥发、乳液凝聚、熔融体冷却;化学方法使胶粘剂聚合成高分子物质。 b)固化剂:固化过程所使用得化学物质。

4、固化促进剂:能促进固化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得化学物质,又称催化剂。 5、增韧剂:能提高胶粘剂固化物得韧性,主要就是酯类与弹性化合物。 6、填料:能提高接头得力学强度。 7、其它辅助材料:着色剂、溶剂(稀释剂)、防老剂与偶联剂等。 三,胶粘剂得选择 1、选择胶粘剂得原则 (1)考虑胶接材料得种类性质大小与硬度; (2)考虑胶接材料得形状结构与工艺条件; (3)、考虑胶接部位承受得负荷与形式(拉力、剪切力、剥离力等);(4)考虑材料得特殊要求如导电导热耐高温与耐低温。 2、胶接材料得性质 (1)金属:金属表面得氧化膜经表面处理后,容易胶接;由于胶粘剂粘接金属得两相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胶层容易产生内应力;另外金属胶接部位因水作用易产生电化学腐蚀。 (2)橡胶:橡胶得极性越大,胶接效果越好。其中丁腈氯丁橡胶极性大,胶接强度大;天然橡胶、硅橡胶与异丁橡胶极性小,粘接力较弱。另外橡胶表面往往有脱模剂或其它游离出得助剂,妨碍胶接效果。 (3)木材:属多孔材料,易吸潮,引起尺寸变化,可能因此产生应力集中。 另外,抛光得材料比表面粗糙得木材胶接性能好。 (4)塑料:极性大得塑料其胶接性能好。 (5)玻璃:玻璃表面从微观角度就是由无数部均匀得凹凸不平得部分组成、使用湿润性好得胶粘剂,防止在凹凸处可能存在气泡影响、另外,玻璃就是以

UV胶紫外光固化胶优缺点与操作事项

UV胶(紫外光固化胶)优缺点与操作事项 产品特点 UV胶适用范围极广、塑料与各种材料的粘接都有极好的粘接效果;粘接强度高、通过破坏试验的测试可达到塑料本体破裂而不脱胶,东莞天诺科技TN-231UV胶可几秒钟定位、一分钟达到最高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化后完全透明、产品长期不变黄、不白化;对比传统的瞬干胶粘接、具有耐环测、不白化、柔韧性好等优点;P+R按键(油墨或电镀按键)破坏实验可使硅橡胶皮撕裂;耐低温、高温高湿性能极优;可通过自动机械点胶或网印施胶、方便操作。 优点 环境/安全 ●无VOC挥发物,对环境空气无污染; ●胶粘剂成分在环保法规中限制或禁止的比较少; ●无溶剂,可燃性低 经济性 ●固化速度快,几秒至几十秒即可完成固化,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线,提高劳动生产率 ●固化后即可进行检测以及搬运,节约空间 ●节省能源,例如生产1g光固化压敏胶的所需能量仅需相应水性胶粘剂的1%,溶剂型胶粘剂的4%。可用于不宜高温固化的材料,紫外光固化所消耗的能量与热固化树脂相比可节约能耗90% ●固化设备简单,仅需灯具或传送带,节约空间 ●单组分系统,无需混合,使用方便 相容性 ●对于温度,溶剂和潮湿敏感的材料可以使用 ●控制固化,等待时间可以调整,固化程度可以调整 ●可以重复施胶多次固化 ●紫外灯可以容易地安装在已有的生产线,不需较大改动

●原料成本高,不含低成本的溶剂和填料,胶粘剂价格高 ●紫外光对某些塑料或半透明材料穿透力较弱,固化深度有限,可固化产品的几何形状受到限制,不透光的部位及紫外光照射不到的死角不易固化 ●一般的UV胶只能粘接透光材料,粘接不透光材料需要配合其他技术,例如光延迟(阳离子)固化,光热双固化,光-湿气双固化等。 操作原理 无影胶上胶过程无影胶又叫紫外线胶水,它必须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到胶液的前提下才能固化,也就是无影胶中的光敏剂与接触到紫外线会与单体相接合,理论上没有紫外线光源的照射下无影胶几乎永远不固化。 紫外线的来源有自然日光和人造光源两种。紫外线越强固化速度越快一般固化时间在10-60秒不等。对于自然日光而言,晴朗的天气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比较强固化速度越快。但是,没有强烈阳光时只能用人造紫外线光源了。人工紫外线光源的种类很多,功率差异也非常巨大,小功率的可以小到几瓦,大功率的可以达到上万瓦。 不同厂家生产的无影胶或不同的型号固化速度不同。用于无影胶必须被光照射才能固化,因此用于粘接的无影胶一般只能粘接透明的两个物件或其中之一必须是透明的,以便是紫外线光可以透过而照射到胶液上面。 操作指导 1、将被粘接的两物体有一个是透明的且表面清洗干净、干燥并无油脂; 2、将UV无影胶涂在其中的一个表面上,合拢两平面,用合适波长(通常为365nm -400nm)及能量的紫外灯或照明用高压汞灯进行照射,光照时要从中央向周边,并确认光线确实能照透至粘合部位; 3、建议光照6s左右、初步定位时,去除工件上剩余胶水再重新光照至完全固化; 4、固化时间应根据不同的备战材料、胶厚、紫外线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建议用户购置紫外线强度测试仪,粘接前作光线强度测试以减少废品率; 5、气温对胶水的活性也有少许影响,气温低时固化时间应适当延长; 6、操作时不应用力挤压和反复磨擦需粘接的材料,并建议使用固定工具; 7、塑料粘接时,应考虑塑料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偏高的含量将严重影响紫外线的透过率,因而也对胶水的固化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甚至导致胶水无法

胶粘剂术语 Terms of Adhesive

胶粘剂术语Terms of Adhesiv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943-94 代替GB 2943-82 1、一般术语 粘合 adhesion 两个表面依靠化学力、物理力或两者兼有的力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同义词:粘附 内聚 cohesion 单一物质内部各粒子靠主价力、次价力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机械粘合 mechanical adhesion 两个表面通过胶粘剂的咬合作用而产生的结合。 同义词:机械粘附 粘附破坏 adhesive failure;adhesion failure 胶粘剂和被粘物界处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内聚破坏 cohesive failure;cohesion failure 胶粘剂或被粘物中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时具有相互亲和的能力。 胶粘剂 adhesive 通过粘合作用,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被粘物 adherend 准备胶接的物体或胶接后胶层两边的物体。 基材 substrate 用于在表面涂布胶粘剂的材料。 注:这是比“被粘物”更广义的术语。 湿润 wetting 液体对固体的亲和性。两者间的接触角越小,固体表面就越容易被液体湿润。 同义词:润湿 干燥 dry 通过蒸发、吸收,使溶剂或分散介质减少,以改变被粘物上胶粘剂物理状态的过程。

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表面连接在一起。 同义词:粘接 固化 curing;cure 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聚合、交联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硬化 setting;set 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如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凝胶化作用、水合作用、冷却、挥发性组分的蒸发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内聚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胶层 adhesive layer 胶接件中的胶粘剂层。 交联 crosslinking;crosslink 在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并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过程。 分层 delamination 在层压制品中,由胶粘剂、被粘物或它们的界面破坏所引起的层间分离现象。 溢胶 squeeze-out 对装配件加压后,从胶层中挤出的胶粘剂。 粘连 blocking 材料之间出现的一种不希望有的粘合现象。 干粘性 dry tack;aggressive tack 某些胶粘剂(特别是非硫化的橡胶型胶粘剂)的一种特性。当胶粘剂中挥发性的组分蒸发至一室程度,在手感似乎是干的情况下,本身接触就会相互粘合。 胶瘤 fillet 填充在两被粘物交角处的那部分胶粘剂(如蜂窝夹芯与面材胶接时,夹芯端部所形成的胶粘剂圆角)。 固化度degree of cure 胶粘剂固化时所表征的化学反应程度。 老化 ageing 胶接件的性能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粘性 tack 胶粘剂与被粘物接触后稍施压力立即形成相当胶接强度的性质。

快干胶水固化机理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刘洁,李志梅,师力) 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施胶后短时间内只能起到定位作用,若要达到良好的耐化学性能,其常温固化时间至少24h。为了缩短其完全固化的时间,采用两种可能加速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的方法———促进剂法和加热法(70~100℃)。结果表明加热法可以达到缩短固化时间的目的。 1·影响瞬干胶应用范围的主要原因 α-氰基丙烯酸酯瞬干胶具有(常温)无需加热加压即可快速固化的特点,但是其施胶后短时间内只能起到定位作用,若要达到良好的耐化学性能,其固化时间至少24h。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应用范围常因现场用胶工艺、环境及生产周期等条件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即不可能等其24h完全固化后再使用或进入下道工序)。为了缩短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固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文采用两种方法(促进剂法和70~100℃加热法)来加速α-氰基丙烯酸乙酯胶粘剂(简称α-胶)的固化反应。 2·促进剂法与加热法缩短α-胶固化时间的机理 由于α-氰基丙烯酸乙酯分子中含有吸电子性较强的氰基和羰基(即富有亲电子性),故其在弱碱存在的条件下(如接触材料表面碱性物质或吸收空气中的水)会进行阴离子聚合而实现粘接层固化。根据此固化机理,各种胺类和吸水性物质都应该是α-胶的良好固化促进剂。但是,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大多数胺类物质在α-胶中的溶解性较差,而聚醚类吸水性物质在α-胶中的溶解性较好。因此,本文选用聚醚类物质作为α-胶的促进剂。 由于α-氰基丙烯酸乙酯单体除阴离子聚合外,还会在光、热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根据此固化机理,本文分别选用70、80、90、100℃对α-胶进行加热固化。 3·促进剂法与加热法缩短α-胶固化时间的利弊分析 不同加速固化方法对试样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如表1所示,加热固化与常温固化对试样剪切冲击强度的影响如表2所示。由表1可知:①当固化时间相同时,采用促进剂法固化1、2、3h后,试样的剪切强度均低于加热(或常温)固化的试样。这是由于促进剂会导致α-胶反应过快,致使形成的聚合物具有较短的分子链和较低的相对分子质量,故胶接接头的强度变差。②采用加热法可以加快α-胶的固化速率,但是α-胶的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固化温度为100℃时,其剪切强度甚至低于常温固化的试样。这是由于固化后呈线性结构的α-胶,在高温条件下易降解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