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皮疹识别
- 格式:pptx
- 大小:997.95 KB
- 文档页数:43
小儿常见病毒性皮疹1)水痘:按临床表现,属于水疱型;按病毒特点,属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
前驱期较短,不超过24小时即出疹。
皮疹先发于躯干,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疹,后迅速成丘疹,数小时后即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可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2-3天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病程2周。
在儿科中可见的异型有大疱型水痘及新生儿水痘。
偶尔发生少见的并发症有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我们60-80年代曾抢救过多例水痘合并脑炎,现几乎未见)。
2)麻疹:按病毒种类属于rna病毒-付粘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3天左右,热度上升,卡他症状明显。
发疹的部位从耳后-面颈-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态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还可有内疹出现,那就是发病1-2天后在颊粘膜发生koplik斑。
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3)风疹:属大dna风疹病毒引发,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作前需有轻度咳嗽,发疹情况从面部-躯干-四肢,疹形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整体表现为软腭斑疹或瘀点,分拆颈及枕头后淋巴结肿胀。
孕妇例如患病或致胎儿畸形。
4)幼儿急疹: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萨奇病毒)所致,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称第六病。
多见6个月-2岁,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突发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度,3-5天体温骤退时出疹,先发生颈部-躯干-上肢下腿-面部。
疹形为玫瑰红色斑丘疹,无内疹。
合并有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5)手-肢-口症: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于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组与16、4、5、7、9、10型,b组与2、5、13型;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为常用。
儿童常见皮疹的识别与处理方法儿童期是皮肤问题高发期,许多孩子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皮疹。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孩子突然出现皮肤状况不佳的情况,无法准确判断以及处理。
因此,了解常见的儿童皮疹类型、特点和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健康,并及时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1.湿疹湿疹,也称为特应性皮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其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红肿、瘙痒以及出现红色斑块或糜烂的皮肤。
婴儿期的湿疹主要出现在面部、颈部和关节弯曲处,而幼儿期则多见于弯曲部位和躯干。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涤剂,避免过度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如:氨基酸肥皂和纱布。
同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过度洗澡和穿戴过多的衣物,也可以减少湿疹的发作。
2.痱子痱子是因为儿童体温升高并过度出汗时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问题。
其特点是小红点或小水泡,主要出现在皮肤摩擦或衣物紧贴部位,如脖颈、腋下、腹股沟等。
对于婴儿来说,痱子主要出现在大泡与皮疹接触的区域,特别是皱褶的地方。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出汗,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通风透气的衣物和使用凉爽的沐浴液也是预防痱子的好方法。
3.脚气病脚气病,也称为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儿童的脚。
症状包括足部潮湿、发红、瘙痒和脱屑。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保持足部干燥和清洁,每天洗脚并彻底擦干。
使用抗真菌的爽足粉或者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外用的抗真菌药膏。
同时,鞋袜要勤换,保证衣物透气性。
4.痘痘痘痘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问题,但在儿童期也会有类似的皮疹。
痘痘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而堵塞毛孔,导致细菌感染所致。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面部干净,定期清洁并用温水洗脸,避免乱挤痘痘。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些许温和的抗痘霜或者专业的护肤品。
5.风疹风疹是一种顽固性的、可传染性的皮疹,常见于儿童群体。
症状表现为红色小颗粒状斑丘疹,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如:手臂、腿部和面部。
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局部护理。
小儿常见皮疹及其识别方法引言:小儿时期,皮肤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其中皮疹是最常见的。
了解常见的小儿皮疹类型以及其特征,对于家长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儿皮疹类型,并提供一些识别方法,以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湿疹/特应性皮炎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疹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红肿、瘙痒,甚至有水疱出现。
在婴儿脸部、颈部、手臂等部位最为常见。
识别湿疹的方法包括注意观察皮肤的症状,询问患儿是否有瘙痒感,以及排除其他皮肤问题。
二、荨麻疹荨麻疹常见于幼儿,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的斑块或荨麻疹样丘疹,可呈现点状、片状或大片状。
常见的引发因素包括过敏、感染和环境刺激等。
识别荨麻疹的方法是注意观察皮肤上的症状,了解患儿是否存在过敏史,并进行相关的过敏测试。
三、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疹。
它的特征是全身起红疹,疹子逐渐演变为水疱,进而结痂。
水痘常见于儿童,通常与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一起出现。
识别水痘的方法是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及相应的皮疹,以及是否有接触到患水痘的病人。
四、湿疹型皮肤病湿疹型皮肤病包括多种类型,例如接触性皮炎、牛乳疹等。
这些皮疹的特征是皮肤发红、瘙痒,可出现水疱或糜烂。
识别湿疹型皮肤病的方法包括观察皮疹的特点和患儿的生活环境,以及了解患儿是否接触到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
五、风疹风疹是一种病毒性皮疹,通常伴随着发热、喉咙痛和淋巴结肿胀等症状。
皮疹一开始出现在面部,然后蔓延至全身。
风疹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接触患者可能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识别风疹的方法是观察全身皮疹的发展过程,并了解患儿是否接触到可能传染病毒的人群。
六、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色素失调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
这些斑块可能会逐渐扩散。
白癜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识别白癜风的方法包括观察患儿皮肤上是否有白色斑块,以及了解患儿是否有家族史。
结论:小儿常见的皮疹类型有很多,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
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儿科临床上有很多疾病伴发各种各样的皮疹,有时候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复杂,我们把这些疾病罗列在一起进行讨论,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皮疹的分类从皮疹的形状可以分为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参见图示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紫癜出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斑疹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玫瑰疹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丘疹直径小于1cm,除局部颜色改变外还隆起皮面,为局限、充实的浅表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及湿疹等。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见于风疹、猩红热、湿疹及药物疹等。
荨麻疹又称风团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得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
皮疹也可以分为出血性皮疹和充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是指小血管充血,没有血管内成分外漏出来,所以按压后皮疹颜色就会变淡或消失;出血性皮疹就是指有血液成分外漏到血管外,按压后皮疹的颜色、大小都不会明显改变。
从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把皮疹分为感染性皮疹、过敏性皮疹、免疫风湿性疾病相关性皮疹,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皮疹。
我们将从这个分类详细描述。
二、儿科常见出诊性疾病(一)感染性皮疹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奶疹、假麻疹、婴儿玫瑰疹,是一种较轻的由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弱,常见于6个月到1.5岁之间;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患本病,甚至1.5岁以上的小儿也不会患病;冬春季节最常见。
本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
患儿突然高烧,体温可升至39--41度。
儿科常见出疹性疾病的皮疹特点儿科中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有很多种,每种疾病的皮疹特点都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常见的儿科疾病以及它们的皮疹特点。
1. 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它的特点是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然后逐渐蔓延至全身。
皮疹呈红色丘疹,边缘清晰,直径约2-4毫米。
疹子之间有正常皮肤的间隙,这种“麻点”特色是麻疹的典型皮疹特征。
麻疹通常伴有高热、咳嗽、流鼻涕和结膜炎等症状。
2.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皮疹起初是红斑,然后逐渐变成水疱,水疱内含有清亮的液体。
水痘通常先从头部开始,然后向全身蔓延。
疹子会出现连续分布或散在分布的情况。
水痘皮疹多数会痒,有时还伴有低度发热和全身不适等不适症状。
3. 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风疹皮疹通常是均匀而粉红的红丘疹,个别疹子可能较大。
疹子可以蔓延至全身,但不包括手掌和脚底。
风疹疹子通常会持续2-3天,并会伴有头痛、发热、咳嗽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 花柳病:花柳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皮肤病,是由副发性梅毒病原体引起的。
花柳病起初会出现一个或几个微小的、红色的丘疹,然后逐渐扩散成小片或大片的扁平红斑。
斑块表面常呈现不同颜色的脱屑,有时还会有破了后出血的症状。
花柳病通常伴有发热、咽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5.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它的皮疹特点是手、足、口腔和臀部等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
水疱通常是红色的,有时还带有少量的液体。
手足口病通常伴有发热、咳嗽、流鼻涕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6. 猩红热:猩红热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皮疹特点是从颜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
皮疹起初是红色的斑丘疹,然后变成红色的斑丘疹合并为片,呈现出“猩红热舌苔”,也就是舌头上的小红点。
猩红热还会伴有高热、喉咙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7. 青霉素过敏性皮炎:青霉素过敏性皮炎是由对青霉素过敏产生的一种皮疹。
儿童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儿童皮疹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率高、种类多、病因复杂。
正确鉴别儿童常见皮疹的病因是诊治过程中的基础,而恰当的治疗原则也能提高疗效,并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一、皮疹的分类及鉴别诊断方法1. 感染性皮疹感染性皮疹常见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情况下。
鉴别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皮损病理学检查。
a. 病史询问:了解患儿的发热史、接触史、疫苗接种史等,以排除病毒感染、传染性疾病等可能。
b. 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特点,如出现红色丘疹、麻疹样皮疹、荨麻疹等,有助于对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c.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患儿的血液、尿液、咽拭子等样本,进行病原体的检测或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查。
d. 皮损病理学检查:对于疑难病例,可通过皮肤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因和进行确诊。
2. 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疹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的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药物过敏性皮炎等。
鉴别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皮肤过敏试验、排除法等。
a.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儿的过敏史,包括食物、药物、接触物等过敏源,以及过敏反应的表现和发作情况。
b. 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部位、分布、形态等特点,辅助对过敏性皮炎进行鉴别。
c. 皮肤过敏试验:通过皮肤刺激试验,测试患儿对特定过敏源的过敏反应程度,以明确过敏原。
d. 排除法:根据过敏性皮疹的临床特点和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皮疹。
3. 免疫性皮疹免疫性皮疹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鉴别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a. 病史询问:了解患儿的发病过程、病程长短、家族史等,为免疫性皮疹的鉴别提供线索。
b. 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特点,如红斑、鳞屑、瘙痒等,对免疫性皮疹的诊断和分类有一定指导意义。
c.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检查、免疫学指标检测等,以确定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
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儿科临床上有很多疾病伴发各种各样的皮疹,有时候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复杂,我们把这些疾病罗列在一起进行讨论,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皮疹的分类从皮疹的形状可以分为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参见图示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紫癜出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斑疹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玫瑰疹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丘疹直径小于1cm,除局部颜色改变外还隆起皮面,为局限、充实的浅表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及湿疹等。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见于风疹、猩红热、湿疹及药物疹等。
荨麻疹又称风团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得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
皮疹也可以分为出血性皮疹和充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是指小血管充血,没有血管内成分外漏出来,所以按压后皮疹颜色就会变淡或消失;出血性皮疹就是指有血液成分外漏到血管外,按压后皮疹的颜色、大小都不会明显改变。
从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把皮疹分为感染性皮疹、过敏性皮疹、免疫风湿性疾病相关性皮疹,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皮疹。
我们将从这个分类详细描述。
二、儿科常见出诊性疾病(一)感染性皮疹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奶疹、假麻疹、婴儿玫瑰疹,是一种较轻的由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弱,常见于6个月到1.5岁之间;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患本病,甚至1.5岁以上的小儿也不会患病;冬春季节最常见。
本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
患儿突然高烧,体温可升至39--41度。
儿童常见皮疹的识别和针对性治疗指导儿童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皮肤常见问题之一就是皮疹。
皮疹在儿童中非常常见,但在正确的识别和治疗方面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向您介绍常见的儿童皮疹,以及相应的识别和针对性治疗指导。
1. 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常见。
水痘的特点是起初出现红色丘疹,随后发展成水疱,伴有瘙痒感。
治疗上主要采取对症护理,如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同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局部抗病毒药物、口服抗病毒药物或局部抗瘙痒药物。
2. 湿疹湿疹,也称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儿童中尤为普遍。
湿疹通常呈现为红色斑块、糜烂、瘙痒,严重时可出现水疱。
治疗上,重要的是保持皮肤的湿润和滋润,并避免刺激性物质的接触。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局部激素药膏、抗组胺药物等控制炎症和瘙痒。
3. 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色、肿胀的斑块或丘疹,伴有剧烈的瘙痒感。
常见的诱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昆虫叮咬等。
治疗上,首要目标是消除过敏原。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类固醇药膏等缓解瘙痒和炎症。
4. 痱子痱子是由于汗腺导管堵塞引起的,主要见于儿童的夏季高温季节。
痱子表现为红色的小疹子,常见于脖颈、腋下、手肘、腹部等部位。
治疗上,主要是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防止过度出汗,并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
5.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一种由过敏原直接接触皮肤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比较常见于儿童。
接触性皮炎可表现为红色、水肿、糜烂、起疱等症状。
治疗上,关键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局部激素药膏、抗组胺药物等来缓解炎症和瘙痒。
在面对儿童常见皮疹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就医:当孩子出现皮疹时,应该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处方药物。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穿着透气、舒适的衣物,避免过度搔抓和刺激性物质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