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3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二、能力目标1、能利用提供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观察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能运用所学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生物学信息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1、掌握观察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从实际出发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掌握观察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启发、举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出示两组图片,请同学们看后谈感受?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那么请思考人类主要通过哪些方面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影响?明确:(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砍伐森林、环境污染)二、探究新知课前学生已经查阅了资料,收集了大量有关土地利用、砍伐森林、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的资料,首先请同学们看所显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五分钟之后进行抢答式的互动交流。
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屏幕显示1.土地有什么作用?我国目前土地的状况如何?不合理利用土地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2.森林有什么作用?无节制砍伐森林有什么危害?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森林?活动一: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林场场长或餐馆经理)3.环境污染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分析人类环境中的污染物来源教师播放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大量图片,出示14-3人类环境中的污染源反思(反思自己和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三、小结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着破坏环境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环境才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果地球上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主要阐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特殊成员,有义务保护好生物圈,并为第二节课做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曾经为了自己的生存,不科学、无节制地利用资源已经对生物圈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也威胁人类的生存,使学生产生危机感,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目标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年纪小,独自生存能力差,团结协作性差,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认识不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他们发现环境污染无处不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交流,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图片、模型的分析,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整理及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四、重点和难点1学生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2.教师采取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质疑、解疑、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运用启发,举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
六、教学过程首先(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其次屏幕上演示美丽曲周山水画图片,山上的藏书阁、南开街牌坊近景、黄庄美丽乡村街景、县城公园一角、四疃银杏林。
随着图片的演示,让学生讨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再演示雾霾天气图片、大气排放图片、垃圾图片、水污染图片,让学生讨论这样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引入本节内容。
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足调换学习的踊跃性,指导他们在课下依据自己的实质状况自主选择小组,自觉地参加到检盘问题、采集资料、准备讲话的活动中去。
在讲堂教课中充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踊跃性,创建民主、宽松、和睦、快乐的讲堂氛围,突出人文主义教育。
二、教材剖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是《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的第一课时,是“生物圈中的人”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章,主要论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特别成员,有义务保护好生物圈。
在教课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认识到人类为了自己的生计,不科学、无克制地利用资源已经对生物圈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类影响实质上也威迫人类的生计,使学生产生危机感,认可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中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课目的[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 能力目标 ]能初步学会采集资料,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剖析和解决一些身旁的生物学识题的能力。
培育学生初步拥有近一步获取课本之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类意识转变为真切的行动,培育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3、教课要点和难点认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做到从实质行动出发保护环境。
采纳让学生采集资料,整理资料,解疑,合作沟通的方法突出要点,打破难点的方法。
4、学情剖析本课内容目标完成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此刻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儿女,团结协作性较差,家庭条件各不同样,全班学生可分红三大组:第一组为家中有电脑并已上网的学生,检查采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有关资料第二组和第三组为家中无电脑的学生,分别从报刊、书本等采集人类为改良环境所做的努力的资料。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教学目标1.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有限,了解保护生物圈的基本方法2.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3.组织学生调查本市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4.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环保活动,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有限性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资料,学生提前做好的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调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人类活动强烈地干扰生物圈的自然发展,并逐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上收集到如下资料:近年来,由于人类不注重保护环境,地球环境日益恶化。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图片展示)* 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砍伐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师:这组同学调查得很好!现在请大家讨论:目前生物圈的状况如何?要不要采取措施保护?生:热烈讨论、总结。
得出结论: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生:(第二组学生代表)汇报提前做好的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调查淮北市在塌陷土地和塌陷湖的再利用方面的成就(图片展示)师:第二组准备得非常充分!如何才能保护好生物圈?展示保护生物圈的措施(图片展示)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延伸拓展: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物圈?建立环保小组,制定环保计划生:(第三组学生代表)介绍垃圾分类方法,生活中环保节能的小知识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生活中环保节能的具体做法,发出环保倡议,树立绿色生活,节约为先的理念。
三、总结巩固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四、作业布置:建立环保小组,落实环保计划板书设计:第二节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一、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二、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1.保护生物圈的措施2.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保护生物圈。
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重点: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
2.参加关于环保问题的讨论和调查活动,形成环保意识。
知识点一: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人口迅速增加,土地承担着空前的压力。
2.不科学、无限制地利用土地的危害: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危及人类的生存。
知识点二:砍伐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1.森林的核心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等。
2.破坏森林的危害: 森林资源的匮乏;破坏动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引发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知识点三: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到环境中,使环境恶化。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及生物圈的稳定。
2.引发环境污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寄生虫卵、病毒、致病菌;容易导致环境污染的化学毒物有有机毒物、无机毒物、放射性物质等。
1.牵线搭桥——讨论,黑板展示,纠错。
2.活动: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的实例,请你尝试对这些行为提出具体的改正措施。
(1)随地吐痰、吐口香糖。
把痰、口香糖吐在纸巾里,扔进垃圾桶。
(2)生活污水和人粪尿可以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河道。
应把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3)稻、麦收割后,秸秆就地焚烧。
把秸秆再利用,如堆肥。
(4)购买食品时选用一次性塑料袋,方便省事。
改用其他材料做的、能够多次使用的购物袋。
(5)垃圾处理厂的工人把回收到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集中埋在地下。
应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能利用的部分可以进行填埋处理。
第2节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教学目标】1.知道与能力: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维持生物圈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环保活动,形成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人类为改善环境所做努力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生物圈方面应尽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生物圈中各种资源的有限性。
【教学过程】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人类活动强烈地干扰生物圈的自然发展,并逐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因此,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请同学们谈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资料一:近年来,由于人类不注重保护环境,地球环境日益恶化。
根据专家会诊地球已患有以下十种“疾病”:(1)土壤遭到破坏,110个国家的可耕地肥沃程度在降低;(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在威胁着整个人类;(3)生物多样性在减少;(4)森林面积日益减少;(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病因和1/3死亡者的死因与水污染有关;(6)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7)混乱的城市化;(8)海洋环境危机加重;(9)空气污染加重;(10)极地出现臭氧空洞,地球两极的臭氧空洞在扩大,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30%,南极损失在50%以上。
资料二:全世界每分钟发生以下环境灾难: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损失2100万公顷;森林:每分钟有21公顷消失,每年损失1100万公顷;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土地为600万公顷;泥沙: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为250亿吨;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为4500亿吨;人: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500万人因此丧命。
第 2 节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教课目标】1.知道与能力:认识可连续发展对保持生物圈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关注环境问题,参加环保活动,形成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经过各种门路采集人类为改进环境所做努力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交流。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生物圈方面应尽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课要点】认识可连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形成环保意识。
【教课难点】认识生物圈中各种资源的有限性。
【教课过程】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余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人类活动激烈地搅乱生物圈的自然发展,并逐渐以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不但破坏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计条件,并且已经达到威迫人类连续生计和发展的地步。
所以,保护生物圈火烧眉毛。
请同学们说说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资料一:最近几年来,因为人类不侧重保护环境,地球环境日趋恶化。
依据专家会诊地球已患有以下十种“疾病”:(1)土壤遇到破坏, 110 个国家的可耕地肥饶程度在降低;(2)天气变化,温室效应在威迫着整个人类;(3)生物多样性在减少;(4)丛林面积日趋减少;(5)淡水资源遇到威迫,发展中国家 80%~90%的疾病病因和 1/3 死亡者的死因与水污染有关;(6)化学污染日趋严重,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7)凌乱的城市化;(8)大海环境危机加重;(9)空气污染加重;(10)极地出现臭氧空洞,地球两极的臭氧空洞在扩大,北极的臭氧层损失 20%~30%,南极损失在50%以上。
资料二:全球每分钟发生以下环境灾害:耕地:每分钟损失 40 公顷,每年损失 2100 万公顷;丛林:每分钟有 21 公顷消逝,每年损失 1100 万公顷;沙漠化:每分钟有11 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土地为600 万公顷;泥沙:每分钟有4~8 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为250 亿吨;污水:每分钟有85 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为4500 亿吨;人:全球每分钟有 28 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 1500 万人所以丧命。
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力目标: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维持生物圈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环境,参与环保活动,形成不但意识。
【学习重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学习难点】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维持生物圈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模式】(本节采用《选编》中的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自学质疑(阅读课本第121页——第125页,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5分钟)1、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惟一适合各种生物生存的场所,也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
人类不仅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而且对生物圈的未来发展有圈套的影响,所以,人类有义务保护生物圈_。
2、土地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_森林_起着核心作用。
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__防风固沙、增加湿度_、_制造氧气、_净化空气、_减弱噪音_。
4、保护、恢复、扩大森林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维护生物圈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5、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__有害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
6、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和自觉参与。
我们第一个人,都应成为新一代的“__绿色使者”,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人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15分钟)1、下列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积极影响的是( D )。
A.砍伐森林 B.排放废水 C.施用化肥 D.植树造林2、关于森林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叙述错误的是( B )。
A.使很多动物的物种濒临灭绝B.一年四季气候分明C.森林资源匮乏D.自然灾害不断3、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
A.沙土太多B.风太大C.植被破坏D.水资源缺乏4、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 B )。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从互联网上收集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危害,从而认识到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2.组织学生调查本村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枯竭对人类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3.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人类为改善环境所做努力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生物圈方面应尽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设计思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城市、农村学生各占一半左右,故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第一组为家中有电脑并已上网的城市学生,调查收集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第二组为家在农村的学生,以村为单位,调查本村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第三组为家中无电脑的城市学生,可从报刊、书籍等收集人类为改善环境所做的努力的资料。
〖课堂实录〗
师: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人类活动强烈地干扰生物圈的自然发展,并逐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因此,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生:(第一组学生代表甲)我们从网上收集到如下资料:一是地球的“疾病”,近年来,由于人类不注重保护环境,地球环境日益恶化。
根据专家会诊地球已患有以下十种“疾病”:
(1)土壤遭到破坏,110个国家的可耕地肥沃程度在降低;
(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在威胁着整个人类;
(3)生物多样性在减少;
(4)森林面积日益减少;
(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病因和1/3死亡者的死因与水污染有关;
(6)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
(7)混乱的城市化;
(8)海洋环境危机加重;
(9)空气污染加重;
(10)极地出现臭氧空洞,地球两极的臭氧空洞在扩大,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30%,南极损失在50%以上。
生:(第一组学生代表乙)二是全世界每分钟发生以下环境灾难: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损失2100万公顷;
森林:每分钟有21公顷消失,每年损失1100万公顷;
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土地为600万公顷;
泥沙: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为250亿吨;
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为4500亿吨;
人: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500万人因此丧命。
师:很好,请继续。
生:(第二组学生代表)我们调查了长江的水资源和古圣等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发现这些地方土地和水资源利用问题很多,土地破坏、污染严重,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长江水越来越浑浊;人均耕地越来越少,有的村有些人已无地可种。
(列举的具体数据略)
师:这些同学调查得很好!现在请大家讨论:目前生物圈的状况如何?要不要采取措施保护?我们铜陵的环境如何?母亲河长江的环境如何?是否亟待保护?我们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生:热烈讨论、总结。
(具体内容略)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
据课本第125页内容(具体内容略)总结,得出结论: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下面学习本节第二部分。
生:(第三组学生代表)人类有能力保护生物圈。
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各种生态环境的健康,维护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等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对生物资源的保护要加强法制管理和科学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重建和改建生态环境的
重大而有效的措施。
我们从报刊、书籍中收集了很多人类为保护生物圈所做的努力的资料,如我国已颁布了28个环境法规和70余个环境规章;建立自然保护区近900个,大型生态工程近20个;世界各国每年都在开展“环境日”“水日”“土地日”等活动。
(列举的大量资料略)总而言之,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师:谈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谈谈如何才能保护好生物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讨论、交流、总结。
(具体内容略)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
据课本第125~126页有关知识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课本第127页“小资料”“课外读”内容。
(具体内容略)
师:(建议活动,参看课本第126页)周末有兴趣的同学可去附近的磷铵厂、造纸厂或其他厂矿调查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的状况,并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能开阔学生眼界;采取讨论法、谈话法、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了环保意识,养成了环保习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收集的资料较多,课前未进行筛选,浪费了教学时间且不利于组织教学,此举有待改进。
〖教学点评〗
由于学生年幼且对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缺乏感性认识,因此,组织好学生的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等活动,成为开展教学的前提。
殷老师针对本校学生的状况,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分别以不同活动方式完成收集资料的学习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可见,在课前准备工作是极为深入细致的,认真备课和充分准备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
殷老师在课后分析中,找出自己进一步努力改进的方面,深信他的教学水平会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