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3
《内能与热机》单元复习班级姓名座号_______一.温度与内能1.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
单位: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
(2)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方法:A、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B、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
2.物体的内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而具有的,以及分子之间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
3.热量及热传递(1)热量: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内能由向传递。
二.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所吸收的。
(2)单位:,符号:。
2.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需吸收的热量。
3.热量的计算(1)物体吸收热量公式:。
(2)物体放出热量公式:。
三.内燃机热机效率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转化为的装置。
2.内燃机(1)定义: 直接在发动机 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2)分类:常见的内燃机有 和 。
(3)四冲程:是指 , , , 。
(4)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把 转化为 ,做功冲程把 转化成 。
3.热机效率(1)热值: 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 。
(2)热机效率: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 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一.填空题1.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它的_____________。
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2. 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的方式有___________、对流、辐射。
3. 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壶水用去1/3后,剩余的水比热容为原来的 倍。
专题02内能与热机清单01物体的内能一、物体的内能1.组成物质的分子在运动,每个分子都具有。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并且有,因此,物质的分子还具有。
3.概念: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4.如果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温度越低,其内能越。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1.热传递(1)概念:内能从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叫热传递;(2)条件:存在;(3)实质:同种形式能的;2.做功(1)实质:不同形式能的;(2)对物体做功,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
三、热量1.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热量,用字母表示;2.单位:。
3.实验表明,1kg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kg的热量。
4.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低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
清单0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1.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不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也不同。
这表明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情况(相同/不同)。
2.实验方法:、、。
二、物质的比热容:1.物质的比热容(1)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降低)的温度的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
(2)定义式:(3)单位:(4)决定因素:、(5)说明: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2.水的比热容(1)大小:(2)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可以用作、、等。
3.热量的计算(1)吸热公式:(2)放热公式:注:公式中:Q——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单位焦耳(J);c———初温,单位摄氏度(℃);—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单位千克(kg);tt——末温,单位摄氏度(℃);△t——温度的变化,单位摄氏度(℃)。
清单03内燃机一、热机1.热机:利用做功的机器,工作过程中,把能转化为能。
第十二章内能及热机一、温度及内能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试验室温度计,用于试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接着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及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4、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确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及温度有关。
对同一个物体,温度上升,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肯定上升〔比方晶体溶化〕。
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肯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变更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变更物体内能本质上是内能及其他形式能之间的互相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削减;低温物体温度上升,内能增加。
热传递变更物体内能本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变更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变更。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变更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3〕计算公式:〔1〕物体的温度由t0℃上升到t℃时汲取的热量:Q吸=cm(t-t0)〔2〕物体的温度由t0℃降低到t℃时放出的热量:Q放=cm(t0-t)二、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汲取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内能1、概念: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2、单位:焦(J)3、对内能的认识⎪⎩⎪⎨⎧①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②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变大③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④物体温度不变时,内能有可能变化------如:晶体熔化、凝固,液体的沸腾⑤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⑥当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就吸收热量----如: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6、应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制冷剂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①海水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②沙石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沪科版《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知识脉络【知识脉络】内能的利用 ⎪⎪⎪⎪⎪⎪⎩⎪⎪⎪⎪⎪⎪⎨⎧燃料热值热机-----内燃机 2、工作过程:①吸气冲程②压缩冲程③做功冲程④排气冲程 3、几个认识 ⎪⎩⎪⎨⎧①发生能量转化的冲程: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 ②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做功冲程 ③排出尾气的冲程是:排气冲程 ④每完成一个循环,活塞往还2次,曲轴转动2周,向外输出一次功 1、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效率 1、计算公式 2、能量去向 ①有用机械能 ②废气内能 ③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散热损失 ④机械摩擦损耗能量 ⎩⎨⎧3、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 ⎩⎨⎧①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 ②提高燃料利用率 ③减少机械摩擦 ⎪⎪⎪⎪⎪⎪⎩⎪⎪⎪⎪⎪⎪⎨⎧内能与热机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经测试,一只装水2 kg 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 h ,瓶内的水温从95 ℃降低到65 ℃.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完全燃烧1 m 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为8.7×107 J/m 3,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 )3、 使10 t 水温度从20 ℃升高到70 ℃,需燃烧多少千克的煤气?(假定煤气完全燃烧,且产生热量全部被水吸收,煤气热值为4.2×107 J/kg )4某柴油机的效率为40%,若完全燃烧2 kg 柴油可做多少有用功?(柴油热值为4.3×107 J/kg )。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知识点(一)、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1)国际单位制:采用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K)(2)常用单位:摄氏度(0C)。
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0 0C,____________的温度为100 0C,在0到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0C。
3、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1)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要弄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_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__________后才读数;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___________。
(3)温度计测物体温度的步骤:估、选、放、读、取。
(4)体温计: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分度值______,量程__________:使用前要将液柱甩回玻璃泡.(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_________和分子之间的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___、状态、质量、体积和物质的种类。
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时内能越________。
3、内能的单位:焦耳(J)4、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途径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如:压缩气体做功;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做功等);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做功改变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间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能量(内能)从高温的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过程。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____________。
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总结1、内能: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3、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
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是不变的,故选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物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A.地球外的陨石,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炎热的夏天,西瓜在冷水浸泡后吃起来更加凉爽可口C.划着火柴,火柴燃烧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答案】B【解析】A.流星是由于陨石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燃点燃烧形成的,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B.西瓜在冷水浸泡后温度降低,是由于西瓜与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改变了它的内能,B符合题意;CD.划火柴、锯木头,都是由于外界对他们做功内能增大,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
物体的内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
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4、(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①实验:如下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②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①实验:如下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知识点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
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同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其内能会发生变化。
所以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3)物体内能的大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及物态有关。
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与体积、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例如:摩擦生热);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例如: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烧瓶里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时,烧瓶中出现“白雾”)。
实质:能量从一种形式的能(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
2)热传递: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同(即没有温度差)为止。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4.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整个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能;整个物体也可以处于相对高度为零的位置而没有势能,但它一定具有内能。
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5.热量、温度和内能:“热量不能含、温度不能传、内能不能算”。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内能与热机》复习提纲一、内能的初步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内能是微观的,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三、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做功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如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解释事例: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厚玻璃筒里放有小团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燃点使棉花燃烧。
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
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当看到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4、热传递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内能与热机必考点总结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J)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
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第10讲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章末总结课程要求课标解读1.内能、热量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改变内能的途径;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及其应用;3.热量的计算;4.热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5.燃料的热值及热机效率。
1.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知道温度、内能和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知道热值的概念,会根据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解释一些有关的现象;5.会利用吸、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6.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目标导航知识点01 内能1.内能: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 。
3.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
【即学即练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那天,小梦帮妈妈煮粽子时,用大火将煮粽子的水加热到沸腾,此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粽子的内能;当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将粽子煮熟。
小梦的做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热传递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解析】[1]用大火将煮粽子的水加热到沸腾,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粽子的内能。
[2]当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将粽子煮熟,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02 热量1.定义: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2.单位:焦耳,符号是J 。
3.实质: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也就是说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变化)【即学即练2】现有两个使用同一种燃料的加热器,用它们分别对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加热。
已知甲物质的比热是乙物质的2倍,甲物质的质量是乙物质的13,当甲物质升高的温度是乙物质的34时(甲、乙物质的物态都不发生改变),加热甲物质所用燃料是加热乙物质的12,则两加热器利用热能的效率之比是( ) A .3:4 B .1:1C .3:2D .2:1【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2c c =甲乙,13m m =甲乙,34t t ∆=∆甲乙,由Q 吸=cm △t 可得,甲、乙物质吸收的热量之比是1321342c m t Q c m t Q c m t c m t ⋅⋅∆∆===∆∆乙乙乙甲吸甲甲甲乙乙乙乙乙乙乙吸知识精讲两加热器的燃料都相同,那么燃料的热值是相同的,加热甲物质所用燃料是加热乙物质的12,也就是说甲、乙两物质消耗燃料的质量关系是''12m m =甲乙,由Q 放=qm 可得,两加热器消耗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是''''''1122m Q qm m Q qm m m ====乙放甲甲甲乙乙乙放乙由热机效率公式100%Q Q η=⨯吸放可知道,两加热器利用热能的效率之比是 121121Q Q Q Q Q Q Q Q Q Q Q Q ηη==⨯=⨯=⨯=甲吸甲放甲甲吸放乙甲吸放乙乙吸乙乙吸乙吸放甲放甲放乙∶ 两加热器利用热能的效率之比是1∶1。
12内能与热机一、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这个物质的内能。
内能大小跟温度有关,当一个物质的温度升高时,该物质的内能增大。
3、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 T=273+t0K 的温度是达不到的。
在0K 分子停止运动 4、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它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5、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2)热传递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压缩空气内能增加,棉花燃烧实验。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方式:做功改变内能) 6、热传递热传递的条件:同一物体的两个部分或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对流、热辐射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把热量传给温度低的部分。
7、热量: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用Q 表示,单位J (焦耳) 8、内能、温度、热量的关系定义:a: 内能物体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是能量的一种,单位J定义:分子势能与分子动能之和内能与热机内能温度温度计国际单位 使用热力学温标T ,单位K ,T=273+t 改变方式做功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热传递热量比热容 t m ∆=c Q 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热值 q 单位 J/kg 计算 mq Q =热机效率提高热机效率把握点火或喷油最佳时间 煤研成粉末,用风吹入锅炉 简化机械传动部分 选用优良润滑材料 热传递的方式: 对流 热辐射 热传导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过程b: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c: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
是能量的一种,单位是J 1)对某种物质体积变化不大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对某种物体,热量与温度无关,但与温差变化有关,温差变化越大,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大3)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学习,能正确理解热量、比热容、热值、效率的概念、公式。
2.通过练习,能计算有关物质热量、比热容、热值、效率的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通过本节学习能利用热量、比热容、热值、效率的概念、公式,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课前准备:课前回顾《内能与热机》并完成知识梳理学习过程:【知识疏理】1.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叫做热量,其符号是,国际单位是。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物体将能量向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
3.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物质的。
符号是,国际单位。
4.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5.人们把1Kg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
符号是,单位:或6.热机转变为的能量与燃料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的。
7. 酒精的比热容是 2.4×103焦耳/千克·℃,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的燃烧值是 3.0×107焦耳/千克,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1千克酒精分成两等份,则每一份与等分前相比,下列物理量变化情况是:质量__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比热容__________,燃烧值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 热值、比热容和热量公式①.求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 ,其中C为比热容。
②.燃料燃烧:Q放= ,其中q为热值。
变形求:燃料质量m= 。
③.利用率:η= ,变形求:Q吸=Q放×η④.热机效率:η= ,变形求:Q有= Q总×η【典例分析】例1.现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容C铝>C铁>C铜。
(1)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后,吸收热量最多的是块(2)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末温最高的是块例2.小华家给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了20℃,如果此时水吸收了=4.2×103J/(kg.℃) 1.68×105J的热量,问加热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C水例3.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0.1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复习教案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了表自己的见解。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了解热量的概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
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
(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
(3)计算公式:
(1)物体的温度由C t ︒0升高到C t ︒时吸收的热量:)(0t t cm Q -=吸
(2)物体的温度由C t ︒0降低到C t ︒时放出的热量:)(0t t cm Q -=放
二. 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
热容。
(2)单位: J/(Kg。
℃)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
(3)水的比热容是)
kg
⨯。
J︒⋅
2.43C
/(
10
三、内燃机
1、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
3、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四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
1、热值:①定义:把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②单位:J/Kg
③热值与热量的关系:Q=mq
2.热机效率:①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②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上要尽量减少各种能量损失,有效减少摩擦。
③公式:n=Q有用/Q总×100%
3.环境保护
(6)人们在使用燃料的同时,排放的烟尘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采取集中供热,在城市普及煤气和天然气的使用是保护环境,控制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