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葡萄糖2
- 格式:pdf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6
葡萄糖知识点
碳原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氧位于环的后方;环平面与纸面垂直,粗线部分在前,细线在后;将费歇尔式中左右取向的原子或集团改为上下取向,原来在左边的写在上方,右边的在下方;D-型糖的末端羟甲基在环上方,L-型糖在下方;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同
侧的为β-异构体,异侧的为α-异构体.
(四)葡萄糖的构象
葡萄糖六元环上的碳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有船式和椅式两种构象。
椅式构象比船式稳定,椅式构象中β-羟基为平键,比α-构象稳定,所以吡喃葡萄糖主要以β-型椅式构象C1存在。
二、单糖的分类
单糖根据碳原子数分为丙糖至庚糖,根据结构分为醛糖和酮糖。
最简单的糖是丙糖,甘油醛是丙醛糖,二羟丙酮是丙酮糖。
二羟丙酮是唯一一个没有手性碳原子的糖。
醛糖和酮糖还可分为D-型和L-型两类。
三、单糖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旋光性除二羟丙酮外,所有的糖都有旋光性。
旋光性是鉴定糖的重要指标。
一般用比旋光度(或称旋光率)来衡量物质的旋光性。
公式为
[α]tD=αtD*100/(L*C)
式中[α]tD是比旋光度,αtD是在钠光灯(D线,λ:589.6nm与589.0nm)为光源,温度为t,旋光管长度为L(dm),浓度为C(g/100ml)时所测得的旋光度。
在比旋光度数值前面加“+”号表示右旋,加“-”。
高中必修二化学葡萄糖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
2. 掌握葡萄糖的基本性质,如溶解性、还原性等;
3. 探究葡萄糖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移液器、玻璃棒等;
2. 葡萄糖样品;
3. 碘液、硫酸浓溶液等药品;
4. 实验报告表格。
教学步骤:
一、引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葡萄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研究葡萄糖性质和用途的问题。
二、实验探究
1. 实验一:葡萄糖的溶解性
将一小块葡萄糖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摇匀观察葡萄糖的溶解性。
2. 实验二:葡萄糖的还原性
将碘液滴入含有葡萄糖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实验三:葡萄糖的酸性
将葡萄糖溶液加入硫酸浓溶液,观察气体释放情况。
三、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并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四、拓展应用
讨论葡萄糖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并让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
五、总结反思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展示对葡萄糖的新认识。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文献查阅作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和讨论,学生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验和实际场景的讨论,拓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高二化学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第一节葡萄糖蔗糖(2课时)第二课时【说明】:本练习配套人教版化学读本,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适合省级示范高中或一些学校的优生使用,也可以作为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资料适用。
完成本练习的时间为30分钟,如果是高三第一轮复习,完成时间为20分钟。
后面有配套的参考答案,方便使用。
【习题内容】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但与葡萄糖具有相同的实验式,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甲醛B.麦芽糖 C .甲酸甲酯 D.甲酸钠2.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Y两种有机物,X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Y能与小苏打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实验测得,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X、Y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则原有机物是A. C2H5BrB. HCOOC2H5C. C12H22O11D. CH3COOC3H73.将蔗糖与稀硫酸共煮后,向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原因是A.没有葡萄糖生成B.加热温度过高C.没有将作催化剂的硫酸中和掉D.产物无还原性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HCOOCH3B.蔗糖C.葡萄溏D.麦芽糖5.具有下列分子组成的有机物中,不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C6H12O6B.C12H22O11C.C2H4OD.C2H6O6.某共价化合物含C、H、N三种元素,分子内有4个N原子,且4个都排列成四面体(如白磷结构):每两个N原子间有一个C原子,已知分子内无C-C键和C=C键,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CH4N4B.C6H12N4C.C6H10N4D.C4H4N47.某学生做麦芽糖的还原性实验,取4mL0.5mol/L的CuSO4溶液和4mL0.5mol/LNaOH的溶液,混合后,滴入1.0mL的10%麦芽糖,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A.麦芽糖溶液太浓B.加热时间不够C. CuSO4溶液不够量D. NaOH溶液不够量8.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用银镜反应区别的是A.丙酸和乙酸甲酯B.蔗糖和麦芽糖C.苯甲酸和苯甲醛D.葡萄糖和麦芽糖9.蔗糖3.42g与麦芽糖3.42g 混合并完全水解,生成mg葡萄糖和ng果糖,则m∶n 为A.1∶3 B.1∶5 C.5∶1 D.3∶110.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CF2Cl2B.C C.C6H12O6D.C2H4O211.在下列物质中加入浓硫酸共热,浓硫酸不起脱水剂作用的是A 蔗糖B 乙醇C 苯D 苯、浓硝酸12.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醇的是A 乙烯B 一氯乙烷C 葡萄糖D 蔗糖13.已知氯酸钾与蔗糖反应的产物为KCl、CO2和水,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3︰2B 2︰3C 8︰1D 1︰814.水解前和水解后的溶液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是A 麦芽糖B 蔗糖C 甲酸乙酯D 乙酸甲酯15.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B 蔗糖被还原C 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 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16.棉子和甜菜中含有棉子糖,使棉子糖水解,一分子棉子糖水解为一分子蔗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高二化学第七章 第一、二节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七章 第一、二节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二. 教学要求:1. 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理解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用处。
2. 理解葡萄糖的复原性、蔗糖、麦芽糖的水解反响。
3. 理解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响。
三. 重点、难点:葡萄糖、蔗糖的性质和用处。
四. 知识分析:(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 糖类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m n O H C )(2。
对通式的理解应留意:(1)该通式只说明糖类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并不反映糖类的构造;(2)该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通式,而少数物质符合通式又不是糖类。
2.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它们的互相转化关系为:多糖水解二糖水解单糖−−−←−−−←缩聚(二)葡萄糖1. 葡萄糖的组成及构造:葡萄糖的分子式为6126O H C ,构造简式为CHO CHOH OH CH 42)(。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由于含有醛基,它跟醛类一样具有复原性。
2. 物理性质: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 化学性质(氧化反响):(1)银镜反响(用于保温瓶胆上镀银)OH NH Ag CHO CHOH OH CH 2342)(2)(+−→−∆COOH CHOH OH CH 42)( O H NH Ag 2342+↑+↓+(2)与新制2)(OH Cu 反响(检验人的尿液是否含超量的葡萄糖——检验是否患糖尿病)242)(2)(OH Cu CHO CHOH OH CH +OH CH 2−→−∆COOH CHOH 4)(↓+O Cu 2 O H 22+ (葡萄糖酸) (红色)(3)人体内的氧化反响(作为营养物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6)(6)(6)(2226126l O H g CO g O s O H C +→+mol 1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2804kJ 的热量。
葡萄糖葡萄糖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葡萄糖为多羟基醛(五羟基己醛) 葡萄糖的性质:1.葡萄糖的物理性质葡萄糖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显还原性)a.燃烧b.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的缓慢氧化反应c.与新制Cu(OH)2反应(用于检验糖尿病)实验操作:在试管里加入2mL10%(质量分数) NaOH溶液,滴加2%(质量分数)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Cu(OH)2,振荡后加入2mL10%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
反应原理: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把新生成的氢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发生的反应为d.银镜反应(用于制镜或在保温瓶胆上镀银)葡萄糖在热水浴中能被银氨溶液氧化,洁净的试管壁上会产生光亮的银镜,此反应称为银镜反应。
可用于葡萄糖的检验。
e.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加成反应③酯化反应④与活泼金属钠反应⑤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考点13 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精确解读】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③能被H2还原:CH2OH-(CHOH)4-CHO+H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④酯化反应:CH2OH-(CHOH)4-CHO+5CH3COOH→CH2OOCCH3(CHOOCCH3)4-CHO(五乙酸葡萄糖酯);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精细剖析】1.葡萄糖是多羟基醛,有醛基的性质和醇羟基的性质,可以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2.葡萄糖是单糖,不水解,则不是糖类均能水解。
姓名,年级:时间: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选修五)寒假作业(18)葡萄糖和果糖1、运动员无论是在比赛或者是训练时都是需要大量的体力消耗,需比较快地补充能量,可以饮用葡萄糖水。
则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A。
酯化反应 B.氧化反应C。
还原反应 D.水解反应2、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
能发生银镜反应 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3、糖尿病患者的尿样中含有葡萄糖,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时,能产生红色沉淀.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A.苯基B.甲基C.羟基D。
醛基4、下列变化中,不能表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的是( )A。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看到砖红色沉淀生成B.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看到有光亮的银镜生成C.向葡萄糖中滴加浓硫酸,看到有黑色物质生成D.葡萄糖在氧气中燃烧,看到无固态物质残留5、科学家已经发明利用眼泪来检测糖尿病的装置,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眼泪中的葡萄糖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
葡萄糖属于单糖C.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D.葡萄糖可以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6、要鉴别乙醇、乙酸和葡萄糖溶液,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钠B。
硝酸C.碘D.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7、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是()A。
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B.葡萄糖由,,C H O三种元素组成C。
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D.每克葡萄糖被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油脂被氧化时放出的能量多8、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C.与醋酸和浓H2SO4共热,观察是否有水果香味物质生成D.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9、下列物质中,与葡萄糖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高二化学糖类【本讲主要内容】糖类1. 葡萄糖和蔗糖的重要性质2. 淀粉和纤维素的重要性质【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了解糖的组成和分类:糖含义:碳水化合物并不是所有的糖均符合此式如鼠李糖符合此式的也未必是糖如甲醛(故该名称早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分类(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多少决定)单糖:葡萄糖果糖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 H OC H OCH On m()261252⎧⎨⎪⎪⎩⎪⎪⎧⎨⎪⎩⎪⎧⎨⎪⎪⎪⎪⎪⎪⎩⎪⎪⎪⎪⎪⎪2. 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多羟基、醛基)和性质(还原性),了解葡萄糖的用途: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结构简式官能团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生理氧化反应C6H12O6(s)+6O2(g)→6CO2(g)+6H2O(l)+放热②与银氨溶液反应③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还原反应(3)酯化反应(4)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的反应主要用途①营养物质②制药③制糖果④制镜或热水瓶胆镀银制法3. 蔗糖、麦芽糖性质的比较:(1)蔗糖和麦芽糖4. 了解淀粉和纤维素的重要性质,重点掌握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解题方法指导】例1. 对于糖类化合物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B. 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C. 有甜味的物质D. 一般是多羟基的醛或多羟基的酮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解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应是烃类的含氧衍生物,烃类的含氧衍生物有许多种,如醇、醛、羧酸、酯等,从糖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分析,糖类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含碳、氢、氧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的一类,所以,A的说法不正确。
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但是,碳水化合物绝对不是碳和水的化合物,虽然糖类化合物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 n(H2O)m这只是说明了这类化合物的组成,并不能表示这类化合物的结构。
B不正确。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有的物质属于糖类,但不一定有甜味。
例如淀粉和纤维素。
高二化学葡萄糖知识点葡萄糖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单糖,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甜食中。
了解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应用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二化学中涉及的葡萄糖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分子量为180.16。
它是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糖类物质。
葡萄糖的结构是一个环状的六元醇,其中一个氧原子进攻碳原子形成一个环状的结构。
在溶液中,葡萄糖可以存在两种互相转化的形式,即开链式和环状式。
开链式指的是葡萄糖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上有一个醛基(CHO),而环状式指的是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与另一个碳原子上的羟基(OH)反应生成的环状化合物。
葡萄糖是一种具有甜味的物质,可溶于水,并能与多种化合物反应。
它是一种还原糖,可以还原一定条件下的酸性铜试剂溶液,使其从蓝色变为红色。
此外,葡萄糖也具有光学活性,能使偏振光产生旋光现象。
二、葡萄糖的合成和分解葡萄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合成。
通常的合成方法包括光合作用、人工合成和微生物发酵等。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时,葡萄糖的合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反应。
在化学实验中,可以通过加热淀粉或葡萄糖醇等物质进行合成。
葡萄糖在生物体内被分解为能量的来源。
在细胞内,葡萄糖通过酵解反应被分解为乳酸或乙醇和二氧化碳。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葡萄糖经过呼吸作用逐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三、葡萄糖的应用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药品工业和生物化学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葡萄糖用于制备糖果、饼干、果酱等甜食。
在药品工业中,葡萄糖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广泛使用。
此外,葡萄糖还可以用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并在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结语: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了解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合成和分解以及应用是理解化学概念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你理解高二化学中的葡萄糖知识点有所帮助。
2023年高二化学葡萄糖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命名方法。
2. 理解葡萄糖的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3. 掌握葡萄糖的常见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1. 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2. 葡萄糖的性质和特点。
3. 葡萄糖的常见衍生物。
教学难点:1. 葡萄糖的环状结构。
2. 葡萄糖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3. 葡萄糖的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草图板、分子模型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葡萄糖的分子结构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分子吗?”学生们可尝试回答。
Step 2: 学习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命名方法。
(20分钟)老师用幻灯片讲解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命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葡萄糖分子的原子组成和连接方式。
Step 3: 探究葡萄糖的性质和特点。
(20分钟)老师通过实例和实验讲解葡萄糖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溶解性、甜味、还原性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葡萄糖会具有这些性质。
Step 4: 掌握葡萄糖的常见衍生物。
(20分钟)老师介绍葡萄糖的常见衍生物如果糖、半乳糖等的结构和性质,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它们与葡萄糖的关系和区别。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并给出一些拓展问题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
教案二:葡萄糖的生物学意义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糖在生物体中的重要地位。
2. 理解葡萄糖的能量转化和利用过程。
3. 掌握葡萄糖代谢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1. 葡萄糖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地位。
2. 葡萄糖的能量转化和利用过程。
3. 葡萄糖代谢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1. 葡萄糖在生物体中的复杂作用和地位。
2. 葡萄糖代谢的详细过程和机制。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草图板。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描述葡萄糖在生物体中的重要地位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提出问题:“葡萄糖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们可尝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