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七曲山大庙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遗韵精神的空间

----------七曲山大庙建筑考

【摘要】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梓潼县,距离绵阳市49公里,始建于晋,为蜀地百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三条轴线组成的建筑群。庙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元代盘陀石殿,明代桂香殿、天尊殿、清代百尺楼等,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一些宋式做法。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由元到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关键词】七曲山大庙盘陀石殿桂香殿天尊殿古代建筑史【Summary】Seven mountain temple is located in Sichuan Zitong County,Mianyang City, 49 km away,was built in the Jin, the Shu one hundred has been called "Wenchang",,in this building, "Wenchang Palace。" Subsequently by the Yuan、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xpansion several times,gradually forming the axis formed by the three buildings。Temple covers an area of 12,000 square meters,construction area of 6,000 square meters。The main building has jagged stone temple Yuan Dynasty,Ming Dynasty cinnamon Hall,Senior Hall,Qing accomplished by House,the building techniques to keep some of Song-type approach。More complete display of the temple by the Yuan to the Qing architectural style of each period,is to study an important example of ancient architectural history。

【Keyword】Seven mountain temple Jagged stone temple Cinnamon Hall Senior Hall Ancient Architectural History

1七曲山风景区大庙古建筑布局及主要建筑

1.1七曲山风景区大庙古建筑布局

大庙坐落万树丛中,依山建造,结构谨严,风格各异,庙树相映,景象天成。既有北方宫苑式建筑,又有南方园林式建筑,突出显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七曲山风景区古建筑以大庙著称于世。大庙主要以祭祀“文昌帝君”而闻名于世,在整体布局上采用“内向”和“外向”空间处理相结合,即封闭式的院落与青山水

秀的自然风光相结合。院内是百姓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百尺楼”、“正殿’,’’桂香殿为大庙的中心,组成整个庙宇的主轴线。在轴线的两旁,以其不对称的灵活手法进行布局。其右(南向)依山形建有“风洞楼”“家庆堂”,山顶处为“天尊殿”,殿前建有观天象的八方台等,其左向(北向)有主祭祀关羽的关帝庙,由山门、拜殿、正殿组成一个封闭形的院中之落。庙外有早期元代建筑盘驼殿,明代应梦仙台等相映成趣。大庙的建筑虽然建于不同时期,但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完善,因此在布局上体现了以祭祀“文昌帝君”为中心,形散而神不散的建筑特点。在大庙右侧对面山坡,还依次分布有近年重修的晋柏亭、元代修建的盘陀石殿。

整个大庙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为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1996年11月,七曲山大庙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七曲山风景区大庙主要古建筑

现有主要的殿宇亭阁23座,其中盘陀石殿为元代建筑;家庆堂、天尊殿、桂香殿、风洞楼、白特殿、关圣殿、应梦仙台、晋柏石栏、观象台属明代建筑;正殿、百尺楼、瘟祖殿、灵官殿、钟楼、鼓楼、望水亭、启圣宫、瘟祖殿、善教祠、客院属清代建筑。它们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1.3七曲山风景区大庙主要古建筑特征

1.3.1、关帝庙正殿

关帝庙正殿为明代所建,座东朝西,面阔三间,通面阔15.93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40米,通高为14.67米。两山面用分心柱,殿内则不用。殿内共用柱十八根,其中山柱六根,角柱四根,檐柱四根,内柱四根;柱头均圆形无卷杀,柱础为素面鼓镜式,以自然青石砌成。屋顶为单檐歇山式,盖筒瓦,出檐部分只用檐椽,不用飞

椽。殿内当心间用天花,次间为彻上露明造,梁架为四椽袱,檐柱与内柱间为乳袱,平梁上用叉手,擦下用蜀柱承托,前檐拱为单抄双下昂六铺作计心造,挑不用令拱,昂背置散斗,散斗上安置檐杨,以承托檐椽部分。第一跳设置四十五度斜拱,里转五铺偷心造,当心间补间铺作用四朵,次间补间铺作用一朵。后檐不设斗拱。殿内塑有关羽像及文武官像,山墙及内柱间墙绘有大幅壁画,十扇门内均有雕刻。梁柱绘有彩画。

1.3.2、百尺楼

位于文昌庙正门前,古称为“祠中之皋门”,原名为忠孝楼。据县志记载:属明初营造,此楼当时据说堪与荆楚名楼岳阳楼和黄鹤楼媲美,清雍正四年毁于野火,雍正九年省布政司拨款重建正殿及忠孝楼,雍正十二年竣工,忠孝楼落成后是二楼一底,通高十丈,故后人命名为百尺楼。百尺楼为三重檐歇山顶一底二楼式建筑。座东朝西。底层面阔五间,通面阔20.68米,通进深14.3米,明间6.08米,两次间为4.4米,两梢间为2.9米。山面间五柱。两山面及底层用中柱,底层共用柱四十根,角柱四根,檐柱八根,金柱二十二根,其中二十二根金柱为通天柱,柱头均圆形,无卷杀,柱础为石质鼓镜式。二层面阔五间,通面阔19.28米,梢间内收0.7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9米。楼层为木质地板,明间塑有魁星像,二层共用柱四十六根,其中山柱六根,角柱四根,檐柱八根,金柱二十八根(增加了金柱六根)。三层面阔五间,通面阔17.08米,梢间内收1.10米,进深4间,其周围为木质地板,三层共用柱二十八根,其中山柱八根,角柱四根,檐柱八根,金柱十根。建筑底层明间为通道,百尺楼后两边建有通楼层的一楼一底的廊楼。

百尺楼高度以底层室内地坪至屋顶通高为14.2米。地坪离自然地面为2米,底层筑有石条台阶。结构均为木结构,材质为松木,楼内构架主要以横向梁架为承重结构,楼板梁和屋顶擦杭为纵向支承联系,横向梁架层层内收,至顶构成五架梁承受层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