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其他类型泵
- 格式:ppt
- 大小:12.90 MB
- 文档页数:69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第四章泵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本章适用于离心泵、井用泵、立式轴流泵及导叶式混流泵、机动往复泵、蒸汽往复泵、计量泵、螺杆泵和水环式真空泵的安装.第4.1.2条应检查泵的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并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第4.1.3条泵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二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三应核对输送特殊介质的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第4.1.4条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得拆卸。
第4.1.5条驱动机与泵连接时,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驱动机与泵之间有中间机器连接时,应以中间机器轴线为基准找正.第4.1.6条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二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三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四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调整管道;五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六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进行.第4.1.7条润滑、密封、冷却和液压等系统的管道应清洗洁净保持畅通;其受压部分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
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4.1.8条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第4.1.9条泵应在有介质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第二节离心泵第4.2.1条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
(规范与标准)泵安装泵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离心泵第三章深井泵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第五章往复泵第六章其他泵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4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
第5条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
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卸和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6条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第7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定;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
第8条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三、管路与泵连接后,不应再在共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如需焊接或气割时,应拆下管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四、管路的配置宜按参考资料进行复检。
第9条泵试运转前,应作下列检查:一、原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二、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三、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要求的部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润。
(规范与标准)泵安装泵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离心泵第三章深井泵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第五章往复泵第六章其他泵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4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
第5条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
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卸和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6条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第7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定;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
第8条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三、管路与泵连接后,不应再在共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如需焊接或气割时,应拆下管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四、管路的配置宜按参考资料进行复检。
第9条泵试运转前,应作下列检查:一、原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二、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三、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要求的部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润。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2.观察动物(猪或羊)的心脏的结构。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在心脏内,不在动脉内),四肢静脉里有静脉瓣。
(2)记忆口诀: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连静,室连动。
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参照课本上的彩图和老师讲解,观察心脏模型,了解心脏的结构。
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2.说出心脏的四个腔室位置,左右心房、左右心室是否相通?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是否相通?3.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和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又有什么不同?4.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5.请大家准备烧杯和清水,分别用注射器往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扎紧下腔静脉)、肺静脉里灌水,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完善下图。
心脏内血液不能倒流,推测是什么结构的作用?6.一次心跳包括心脏的收缩与舒张的过程心房心室房室瓣动脉瓣血流收缩舒张打开关闭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舒张收缩______ 打开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舒张舒张打开关闭血液经静脉流入心房,再流入心室第2课时血液循环的途径学习目标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重点]2.认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
血液循环的途径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体循环的路径(起点)左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
泵安装规范与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规范与标准)泵安装泵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离心泵第三章深井泵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第五章往复泵第六章其他泵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4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
第5条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
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卸和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6条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100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第7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定;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
第8条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三、管路与泵连接后,不应再在共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如需焊接或气割时,应拆下管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四、管路的配置宜按参考资料进行复检。
第四章固液两相流泵第一节、概 述泵是我国三大机械产品(汽车、机床、水泵)之一,其用电量占我国总用电量的25%。
固液泵属泵类中的耗电大户。
在工农业各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应用在矿山、冶金、电力、煤炭、化工、轻工、食品等工业和污水处理,其它行业如建材、环保、水利及大洋采矿等部门均有应用。
本书主要介绍抽送磨料的固液泵,即渣浆泵、泥泵和污水泵。
目前国内使用的离心式磨料固液泵(也叫渣浆泵)主要有:⑴ P型泵:包括PH、PS、PB型等渣浆泵,是我国80年代初朔主要使用的渣浆泵。
这类泵多数效率低、寿命短,能源和材料浪费严重,属于淘汰产品。
⑵ 沃曼泵:我国于1980年购买了沃曼国际设备有限公司全系列渣浆泵的许可证制造技术,包括重型、轻型和液下渣浆泵。
这些澳大利亚70年代生产技术的引进,提高了我国渣浆泵的制造水平。
沃曼泵的性能优于P型泵,但效率有待提高。
⑶ 固液两相流泵:按照两相流水流的畸变速度场进行水力设计的渣浆泵,始于70年代中期。
该设计方法称为两相流畸变速度设计法,已设计制造出一定数量的两相流泵,并已在国内占有少量市场,效率等指标优于上述两种泵。
⑷ X型固液泵:按固液速度比场进行设计的渣浆泵,始于80年代末。
该设计方法称为两相流速度比设计法,已开始在国内推广,性能优于上述三种泵。
污水泵输送的介质与渣浆泵略有不同,主要是以纤维状为主的介质,如污水污物、泥浆纸浆、粮食淀粉、甜菜水果、鱼虾贝壳等等。
对输送这类介质的泵主要要求是无堵塞,无堵塞主要取决于叶轮的结构形式。
目前作为无堵塞泵叶轮的结构形式有:⑴开式或半开式叶轮,⑵旋流式叶轮,⑶单(双)流道式叶轮,⑷螺旋离心式叶轮。
了解各种形式叶轮(见图3-30)特征之后,可根据不同应用场合选择不同形式叶轮的无堵塞泵。
目前国内使用的无堵塞泵型式有卧、立式污水泵、潜水排污泵和长轴立式污水泵。
第二节 固液泵的分类、应用一固液泵的分类、固液泵种类繁多,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名称,其结构形式也不尽相同。
第四章液体输送设备学习目标①掌握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
②熟悉泵基本术语。
③会正确操作离心泵。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由于输送的物料性质各不相同,如有高黏度的、有强腐蚀的、有易燃易爆的或含固体悬浮物的等,而且要求的流量及扬程又不相同,因而有不同结构和特性的输送机械。
因此,制药企业经常要用到各种形式的泵,泵是药厂最常见的通用设备之一。
按工作原理不同,泵通常可分为三类:⑴叶片式泵:利用叶轮上的叶片推动力输送液体,如:离心泵、轴流泵、旋涡泵等。
⑵容积式泵:利用泵的活塞或转子在往复或旋转运动产生工作室周期性变化,将液体吸入和压出,如:往复泵、齿轮泵等。
⑶其它泵:利用流体能量输送液体的喷射泵第一节离心泵一、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心泵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液体获得离心力,离心力再转变成动能和静压能,将液体吸入和排出泵体。
离心泵主要部件有叶轮和泵壳(又称蜗壳)。
叶轮上一般有6~12片叶片,叶片之间即形成了液体的通道,当泵内灌满液体并被启动之后,通道内的液体被迫随着叶轮旋转。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由叶轮的内圈被甩向外围,由径向排入泵壳。
泵壳的内部为一个逐渐扩大的蜗形通道,液体通过这段通道时流速降低,相当一部分能量转变为静压能,提高了液体的出口压强,同时又减少了液体因流速过大而引起的在泵体内的能量损失。
液体被压出泵的排液口,经泵外面的管路送往高处。
在叶轮内的液体被甩出的同时,叶轮进口处就形成一个相对负压,图4-1 离心泵的装置液体又陆续不断地由轴向被吸入叶轮,以保证液体的连续输送。
离心泵内如有气体,因气体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产生的离心力很小,不能形成足够的相对负压,液体就不能吸入泵内,因此,被吸液面低于离心泵的吸入管时,吸入管应装置底阀(通常是个带滤网的止回阀,以防止或减少泵内液体的泄漏),同时在泵的出口管上还应设液体注入口,以便能在泵启动前向泵内灌满液体,排除泵内存留的气体。
离心泵的规格与型号较多,要正确选择符合使用要求的规格型号就应该了解泵的各项性能。
( 规范与标准 ) 泵安装泵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离心泵第三章深井泵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第五章往复泵第六章其他泵第一章一般规定第 1 条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
第 2 条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 3 条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 4 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
文案大全第 5 条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
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卸和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 6 条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 0.1/1000 ;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第 7 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定;三、原动机与泵 ( 或变速器 ) 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
第8 条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文案大全三、管路与泵连接后,不应再在共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如需焊接或气割时,应拆下管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四、管路的配置宜按参考资料进行复检。
《泵与压缩机》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编者:王振波作业第一章作业题1-1.一台离心泵从开口水池内吸水,其装置如题1图所示,H g1=4.4m,吸入管直径d1=0.1m。
设泵的流量为34m3/h,吸入管内摩擦阻力系数为λ=0.02,吸入管总当量长度为18m。
试计算输水时,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mmHg(1mmHg=133.322Pa)?其绝对压力为多少mmH2O(1mmH2O=9.80665Pa)?题1图1-3.设某离心水泵流量Q=0.025m3/s,排出管压力表读数为323730Pa,吸入管真空表读数为39240Pa,表为差为0.8m。
吸入管直径为100mm,排出管直径为75mm。
电动机功率表读数为12.5kW,电动机效率为0.93。
泵与电动机采用直联。
试计算离心泵的轴动率、有效功率和泵的总效率。
1-4.某输送油品德离心泵装置如题4图所示,试计算泵需要提供的实际扬程。
已知:油品密度为850kg/m3;罐Ⅰ内压力p1=196133Pa(绝);罐Ⅱ内压力p2=176479.7Pa(绝);H1=8m,H2=14m,H3=4m;吸入管内损失h s=1m,排出管损失h d=25m,经过加热炉时的压降Δp=1372930Pa;吸入管与排出管管径相同。
题4图1-14.有一离心水泵,当转速n=2900r/min时,流量Q=9.5m3/min,扬程H=120m。
另有一台与此泵相似的离心水泵,流量Q=38 m3/min,扬程H=80m,问叶轮的转速应为多少?1-17.已知离心水泵的性能参数如同题13,试分别计算:(1)转速n不变(2900r/min),将叶轮外径D2切割到208mm,求各对应点的参数并绘出性能曲线。
(2)若要求工作点为Q=40m3/h,H=50m,问此时泵的叶轮应切割到多少?是否在允许切割范围内?1-21.某离心油泵装置如题21图所示。
已知罐内油面压力p A与油品饱和蒸汽压力p v相等,该泵转速n=1450r/min,最小汽蚀余量Δh r=k0Q2,吸入管内流动阻力损失h f=k1Q2,试求:(1)当H g1=8m,Q=0.5m3/min时,泵的[Δh]=4.4m,吸入管路阻力损失h f=2m,此时泵能否正常吸入?(2)保持Q=0.5m3/min时,液面下降到什么位置泵开始发生汽蚀?(3)当H g1=4m时,若保证泵安全运转,泵的最大流量为多少?(设此时k0,k1不变)(4)若将泵的转速提高到nˊ=2900r/min,还能否正常吸入?题21图1-29.某水泵运行时的参数为:扬程H=35m,流量Q=10m3/h,转速n=1440r/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