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要求与技能
- 格式:ppt
- 大小:314.00 KB
- 文档页数:17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1.心理素质: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能够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
2.专业知识: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3.沟通能力: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4.团队合作: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医疗团队和其他护理人员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5.责任心: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6.人文关怀: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能够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温暖和关爱。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理念(一)课程性质《精神科护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本科设置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精神障碍急性期病人的护理、慢性期或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如何早期干预、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护理学科,其与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并列为精神领域的四大学科。
(二)课程任务《精神科护理学》介绍了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主要围绕人的健康与疾病及生命过程,根据护理概念的基本内涵来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能适应护理模式的改变,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
(三)课程内容《精神科护理学》主要包括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症状学和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以及精神症状,、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程序、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及康复护理等内容。
(四)学习策略临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心理健康培养,以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授课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方面,凸显以下特点:1.大量生动的临床案例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2.深入讲解精神疾病的起病因素、心理活动及心理过程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神病人;3.对其他护理基础学科或相关学科中已经详细、重点介绍的知识板块,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等,仅作简单介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对于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内容,则作详细讲述。
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一)教学组织程教学由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总负责。
各位专业教师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
基本流程包括:1.教学准备。
在教学准备工作中,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情况(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选用合适且质量较高的教材。
并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日历。
并及时书写教案,准备教学课件。
精神科基础护理及基本技能第一节基础护理一、入院病人的护理多数精神障碍病人对疾病缺乏自知力。
病人入院多系被哄劝、诱导而来,常因抵触情绪而出现吵闹冲动行为。
因此,护理人员首先热情接待病人,以消除病人对住院的恐惧心理,稳定病人情绪。
当班护士应主动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病情特点、心理社会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问题,并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接触方法,做到亲切热情、耐心细致、积极主动。
入院时要妥善安置,并进行护理安全检查及护理体检,按护理常规为病人测量体温、血压、体重(如不合作者,待病情稳定后测量)等,病情许可情况下须进行卫生处置,包括沐浴、剪指(趾)甲、理发及更衣。
在更衣时护士要对病人进行初步的体检如有无畸形、四肢皮肤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在护士记录首页上记录清楚。
对合作的病人应向其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吸烟制度、探视制度、主管医师和床位护士等。
同时热情接待病人家属,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向家属告知病区的有关管理制度,以取得家属配合,并发放入院宣教单,检查病人的日用品是否安全,不需要的私物请家属带回。
I级病人的个人用品及私物应写上名字并作好登记。
贵重物品由家属带回,但若无家属陪同,病人的贵重物品必须有二位以上工作人员(其中一位最好是护士长)共同清点登记签名,并妥善保管。
待家属来院时归还并由家属在登记本上签名。
做好一切入院登记工作,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根据病人的病情特点,躯体情况及治疗要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按护理记录常规写好入院护理记录及入院评估单,执行电脑新病人入区操作。
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和心理活动,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做好疾病预防健康宣教及各种治疗的宣教工作,认真写好护理交班记录。
二、住院病人的护理住院期间病人的病情会发生各种变化,护士应加强巡视及观察,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做好治疗、护理工作,正确书写各类护理文件。
病人的睡眠好坏将直接影响其病情,故应加强睡眠护理。
精神专科护理学科
精神专科护理学科是护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专注于提供对精神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和支持。
这个领域的护理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有效地管理和协助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以下是精神专科护理学科涉及的主要内容:
1.精神疾病知识:护士需要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2.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技巧:护士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技巧,以便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并提供支持和心理疏导。
3.药物治疗:护士需要了解常用的精神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4.危机干预和紧急护理:护士需要具备处理精神危机和紧急情况的能力,包括自杀风险评估、危机干预技巧等。
5.团体治疗和康复:护士可能参与团体治疗活动和康复计划的实施,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6.家庭和社区支持:护士在精神专科护理中还可能与患者的家人、社区机构和其他卫生服务提供者合作,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协调护理服务。
7.法律和伦理问题:护士需要了解与精神健康护理相关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包括隐私权、知情同意、精神病患者权利等,确保护理实践符合法律和伦理标准。
精神专科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护士在这个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护理需求和挑战。
同时,与其他护理领域一样,精神专科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