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共89页
- 格式:ppt
- 大小:10.99 MB
- 文档页数:89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綦江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6.18•【字号】綦江府发〔2020〕13号•【施行日期】2020.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在綦市属机构,有关单位:《重庆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2020年6月18日重庆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一、规划总则1.1 规划背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各国应对经济挑战、抢占竞争制高点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为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重庆市着力强化区域创新发展的技术供给、资本来源、创新生态“三个关键支撑”,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扩大试点、与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等重点工作,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国家高新区是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为主要的战略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共有高新区169家,依托其中代表性突出、综合实力强的国家高新区,国务院先后批复建设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9家。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7.03•【字号】渝经信园区〔2018〕17号•【施行日期】2018.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渝经信园区〔2018〕17号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各开发区、工业园区:为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进新时期全市工业园区转型发展,我委决定启动以信息基础设施优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产业智能化转型为主要任务的智慧园区建设。
现将《重庆市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
实施智慧园区建设是推进新时期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要充分认识当前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总体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扎实抓好智慧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加快将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的现代产业新城。
二、有序推进实施。
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示范、全面覆盖”的原则,根据总体方案所明确的建设任务、架构设计、工作计划和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抓紧梳理各工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智能化发展、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现状,研究提出建设具体需求,明确建设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并尽快实施,确保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智慧园区建设任务。
三、加强统筹协调。
我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智慧园区建设的工作调度,及时收集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加强对各地智慧园区建设的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引导各园区按照总体方案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
要加强沟通协调、互通有无,定期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建议和工作成效,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推进。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全面解读) 2010年6月19日摘要: 市长黄奇帆认为,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既有现实可行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
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优先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
+ |, Y+ l+ t% Y9 h两江新区全球贸易版图重庆两江新区区位图两江新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H0 Y- U3 Z6 q/ a* _/ ]9 W8 @7 X8 o% q. G新定位! Q" u: Y. g, w) \' A/ [6 v●城乡统筹先行区! ?6 y7 m* k$ S6 d& q9 t- P0 i; K9 `" I' `/ P重庆市将按照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争取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民工制度建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解读: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庆重任在肩,如何“啃”掉这个骨头,需要政策改革。
! l$ u+ _) h7 J# \/ ^/ K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实施,需要先在一个区域进行试验,以便为大面积的政策展开提供示范,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应该承担起这个职责。
: F- `/ ]! ~- }$ p7 ?“城乡统筹必须依靠城市化来推动,两江新区的设置,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承接东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也就是说两江新区能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统筹的现实路径选择。
”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说。
9 ~/ `' M/ Y7 B3 B4 d' u! W$ l●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 _. v2 g. B# T9 L% a1 q) i/ @9 c7 o4 e! X3 O两江新区将作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构架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集中打造鱼石片区万亿工业基地,建成西部会展中心,形成西部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07•【字号】渝府发[2011]91号•【施行日期】2011.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1〕9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录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发展环境(二)指导思想(三)发展目标二、打造“大产业”,建设内陆高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一)形成“一心四带”产业空间格局(二)打造八大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三)打造六大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四)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五)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创新中心三、构建“大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一)打造“一心两城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四、汇集“大人群”,建设民生幸福的宜居新区(一)建设九大人口聚居区(二)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五、推进“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的枢纽门户(一)构筑内陆开放平台(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三)加强区域合作六、创立“先行区”,领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一)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率先突破(三)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七、实施机制和要素保障(一)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二)强化要素保障附件:两江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实现国家战略定位突破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两江新区抓住机遇,“乘大势创大业”,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高标准高水平推动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1.05.28•【字号】渝高新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各部门、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市驻高新区部门:《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已经高新区党工委2021年第7次会议、高新区管委会2021年第9次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2021年5月28日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2021年5月第一章背景与形势“十三五”时期,是高新区极不平凡的五年。
201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大决策部署,高新区战略定位、行政区划、体制机制等均进行了相应调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市级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高新区绿色转型任务艰巨、资源环境承载硬约束进一步趋紧、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大、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不足,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存在差距。
“十四五”时期,是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机遇期,高新区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勇担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的使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20年,高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中心城区名列第一,全年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20)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一节规划依据与规划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条规划依据 (1)第二条规划范围 (1)第二节规划期限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条总体目标 (1)第四条分期目标 (2)第三节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 (2)第六条规划原则 (2)第四节绿地指标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条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一览表 (3)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3)第八条绿地布局规划理念 (3)第九条绿地布局结构 (4)第三章绿地分类规划 (5)第一节公园绿地(G1)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条规划指标 (5)第十一条各类公园绿地规划 (5)第二节防护绿地(G3)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条防护绿地布局 (8)第十三条防护绿地规划一览表 (9)第三节附属绿地(G4)规划(含道路、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条道路绿地规划 (9)第十五条居住区附属绿地规划 (12)第十六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 (13)第四节其他绿地(G5)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