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系统梳理(思维导图)(共32张)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31
初中语文框架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2.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3.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4.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6.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7.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8.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9.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子》《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10.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1.古代部分:(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翻译技巧B.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2.现代部分:(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B.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法)(2).记叙文阅读:A.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B.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理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C.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D.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E.记叙文“六步”阅读法(3).说明文阅读:A.说明文的特点B.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C.说明文的种类D.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弄清说明顺序把握结构形式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法(4).议论文阅读:A.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B. 议论文的三要素C.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D. 议论文的种类E. 议论文阅读步骤:阅读全文,明确论点精读文章,分析论据分析论证方法,理解论证的严密性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的作用F. 议论文“五步”阅读法(5). 文学作品的鉴赏:A. 文学鉴赏的概论(文学鉴赏概念、范畴、能力要求)B. 小说阅读(问题特点、从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挖掘小说的主题、领会小说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的含义揣摩作品的写作技巧、小说“四步”阅读法)C. 散文的阅读(散文的文体特点、阅读散文的要点、散文“六步”阅读法)D. 现代诗歌的阅读(诗歌的文体知识、诗歌的分类、诗歌阅读的步骤和方法、诗歌“四步阅读法”、现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E. 剧本的阅读(戏剧的分类、阅读剧本的要点、剧本“三步”阅读法、电影文学与电影文学剧本)F. 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传说等文学作品的阅读1.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形式2.综合性学习方略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活动 3.活动设计:这就是我、细心倾听、祝福赠言、与父母沟通、展示真我风采、漫游语文世界、走进图书馆、怎样搜集资料、自编手抄报、e网情深、亲近昆虫世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到民间采风去、寻找家乡的名人、古诗苑漫步。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总结(含思维导图、知识要点及答案)思维导图(一)知识导图(二)能力导图知能要点(一)知识要点【文学常识】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 、、。
代表作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2.《再塑生命的人》作者,国女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
3.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字音字形】1.脑髓.( )2.蝉蜕.( )3.锡箔.( )4.倜傥..( )( ) 5.敛.( )6.拗.过去( )7.秕.谷( )8.人声鼎.沸( )9.皂荚.树( )10.攒.成( )11.宿.儒( ) 12.书塾.( ) 13.jì()上14.确záo()15.mì()食16.菜qí() 17.云xiāo() 18.轻jié() 19.jiàn()赏20.cuàn()向21.kuī()甲22.lín lí()( ) 23.东方shuò()24.和ǎi() 25.星xiù()26.搓捻.( ) 27.混.为一谈( ) 28.给.予( )29.感kǎi()30.jié()然不同31.花团jǐn cù()( ) 32.zhàn()开33.qǐ()盼34.争zhí() 35.ào mì()( ) 36.激dàng()37.疲倦不kān()38.不求shèn()解39.小心yì yì()( )【词语理解】1.铁如意,指挥(洒脱;不拘束)。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学习目标1.阅读(1)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了解议论文提出论点的多种方法,把握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
(3)学习分析每篇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4)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特点。
2.写作(1)仿写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文句。
(2)学习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注意论据的选择。
(3)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使用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3.口语交际(1)复述本单元中的任意一篇议论文,注意文章的论证思路,要抓住论点和各部分要点进行复述。
(2)选择一个话题,明确自己的观点,构思后口头表达,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
学法指导1.单元聚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一个选择题入手,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有创新意识的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树。
《谈读书》首先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用书的智慧;接着阐述读书的方法,提倡读书与讨论、作文结合起来;最后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作者笔法灵活,比喻论证使表达显得生动。
《不求甚解》先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以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含义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并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正面主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学习目标1.阅读(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结构特点。
(3)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短语、句子,进行揣摩、品味,从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明确整体阅读的步骤,学习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5)阅读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感悟生活。
2.写作(1)阅读、摘抄、背诵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并进行仿写练习。
(2)学习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写作文前要列出作文的写作提纲。
(3)学习运用“插叙”的记叙顺序。
3.口语交际(1)努力做到声情并茂地复述课文。
(2)按写作提纲在小组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学法指导1.单元聚焦本单元的课文题材都是以成长为主,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自己从游戏孩童到小读书郎的成长过程。
作品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学习本文可以了解插叙的巧妙作用。
安徒生的《丑小鸭》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
“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诗两首--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从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是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这两首诗虽然是关于人生的,但也与成长有关。
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这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文章阅读建议(1)熟悉相关知识,适当了解历史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语文单元知识结构图七年级语文的教材的内容在安排及编排上,新旧教材有所不同1、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都力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新教材虽然没有用明显的文字概括每个单元的内容,但从每一单元的内容可以推测出编者的编辑意图。
第一单元人生第二单元人生第三单元四季第四单元科学第五单元亲情第六单元想像2、编排。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个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既有诗歌(《理想》),又有散文(《短文两篇》、《我的信念》),还有古文(《〈论语〉十则》)。
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
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精读)、自读(略读)”的做法,将每个单元的自读(略读)课文用星号标出,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
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
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自我介绍.推荐自己.模拟面试(以“这就是我”为题作文)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有关语文学习的讨论.有关语文学习的作文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我有一个“朋友”.走过四季.心中的美景(自拟题目作文);参考资料(告示牌、广告语、流行语)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月球奥秘知多少.观察月亮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我是月球小专家.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故事接龙、围绕“月球”话题作文、日记记下该活动的体会;参考资料(月球的几大谜团、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赏月佳对、月亮的美称与雅号、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第五单元我爱我家:老照片的故事(以“老照片的故事”为题作文.我家的一件珍品(自拟题目叙述家庭往事).妈妈的唠叨(模拟电话交谈和写信)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搜集整理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并在班级讲.搜集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完成进化表格.讨论“神创造人类”.搜集人类起源说资料并与同学交流.作文;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激烈论争、关于人类起源的两种新说法由此可见,新教材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这样的背景中,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生动活泼。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与复习提纲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用思维导图复习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谢谢你的阅读。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一)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二)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三)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四)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五)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一、字词部分(一)字词读音攒cuán 拗ǎo 确凿záo 轻捷jié 蟋蟀shuài 臃肿yōng zhǒng 脑髓suǐ相宜yí 书塾shū shú蝉蜕chán tuì 人迹罕至hǎn 人声鼎沸dǐng fèi衣襟jīn 肿胀zhǒng zhàng 花圃pǔ 骊歌lí 叮嘱dīng zhǔ 讪笑shàn 嫉妒jí dù 伫立zhù lì 荒草萋萋huāng cǎo qī qī 幽寂yōu jì(二)解释词语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确凿:确实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沸,水开。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骇人听闻:让人听了就吃惊害怕。
嫉妒: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萋萋:形容草长的茂盛的样子。
(三)、词汇积累(要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掌握)攒拗哽惮踱撇蘸拽泅瞅雏抽确凿菜畦桑葚臃肿脑髓蝉蜕骊歌花圃丑陋讪笑幽寂二、课文理解(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思维导图(基础+阅读+作文)第一部分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2.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3.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4.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5.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6.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7.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8.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2.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3.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4.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5.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6.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7.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8.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9.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10.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初一下册语文思维导图_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语文思维导图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语文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初一下语文思维导图,谢谢你的阅读。
初一下语文思维导图(一)初一下语文思维导图(二)初一下语文思维导图(三)初一下语文思维导图(四)初一下语文思维导图(五)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 皂荚ji树班蝥m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n成秕bǐ谷系j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主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