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 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 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 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 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
治疗
总体原则如下: ? 1、在发病后最初数小时内阻止或减慢原发出血。 ? 2、清除有占位效应的脑实质或脑室内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 ? 3、针对脑内血肿引起的并发症的处理。 ? 4、对严重脑损伤患者进行全面支持治疗。
治疗
? 1.一般治疗:
? (1)控制血压:应用药物控制血压,但要避免下降过快、过低。急 性脑出血时血压升高是颅内压增高情况下保持正常脑血流的脑血 管自动调节机制,降压可影响脑血流量,导致低灌注或脑梗死, 但持续高血压可使脑水肿恶化。
出血部位
1.基底核出血:常累及内囊而出现三偏症状:对侧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性偏盲,这些体征进行性加重,短时 间内达到高峰,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脑干受压征象。
2.丘脑出血:常侵犯丘脑底部和中脑出现双侧瞳孔缩小或大小不 等,光反应消失,因累及内囊而出现症状。
出血部位
3.脑桥出血:深昏迷、四肢瘫痪、针尖样瞳孔、中枢性高热,病情常迅 速恶化患者在几小时内死亡。
4.小脑出血:意识清楚,枕部剧痛,频繁呕吐,眩晕,坐立困难等。
辅助检查
1.头颅CT:首选检查可迅速明确脑内出血部位、范围和血肿量,以及血 肿是否破入脑室等。
2.MRI:可鉴别诊断脑血管畸形、肿瘤、颅内巨大动脉瘤等。 3.脑脊液检查:外观呈血性,压力增高。 4.脑血管造影:动脉瘤,血管畸形征象。 5.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