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1] 2013 年通用于各个专业的《安全科学与 ...
- 格式:pdf
- 大小:78.41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精选20篇)关于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课程建设的要素课程建设的要素有两个:一是:规划设计,二是:实施过程。
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设置什么课程、课程如何排序、课程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二是: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主要是解决怎样教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教学模式建设。
因此,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建设。
课程模式建设,主要是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开发课程,目前比较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就是“基于工作过程”;二是考虑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按照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序化课程;三是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计划,即建立课程标准。
教学模式建设,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
二、关于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精选20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精选2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按照县教研室的要求,我们在客观、全面分析本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课程指南》的原则,以课程的园本化实施为基本原则,以教师为主体,对现有的课程梳理、归并、整合,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监控、课程保障以及评价等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形成能全面体现课改理念和本园特色的园本化课程体系,为全体教师提供开展保教工作行动指南,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一、课程背景(一) 概况XXXX幼儿园是国家20XX年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的一所县级二类幼儿园,占地20XX平方米,建筑面积903.78平方米,个学班,60名幼儿,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第一部分本科教学基本情况2013年,河北科技大学紧紧围绕学校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大力推进个性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大力深化开放办学”三大任务要求,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与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开创了本科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1.1 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切实推进个性化教育改革,注重实践创新教育,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1.2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截止2013年,学校共设有72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基本覆盖了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与河北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主导产业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1.3 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1.3.1 在校生基本情况截止2013年,学校共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756人,其中,普通本科生人数为16854人,普通高职学生213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76人,留学生41人,普通预科生228人,本科生占81.2%。
1.3.2 生源质量2013年,我校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招生工作,本科计划录取4000人,实际录取4013人。
河北省本科一批次录取专业达到27个,招生总人数达到1507人,本科二批录取新生2506人。
2013年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共计录取专科生792人。
2013年,我校在河北省内本科一批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543分,高于河北省理工类本一控制线5分,一志愿录取率为100%,保持了良好招生势头。
我校在河北省本科提前批B今年第一次增加了贫困生专项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为30人,面向河北省46个贫困县区。
录取分数为545分,高于河北省本科一批理工类分数线7分,生源质量非常好。
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作者:刘晓培张园园姚彦桃多依丽来源:《大学教育》2021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以及高校安全专业的招生人数都有一定的增长。
随着社会大众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满足高校自身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安全工程专业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改革。
文章以安全法规课程为例,分别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安全工程;安全法规课程;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087-03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科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我国的安全工程专业是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从1953年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招收我国第一届矿山通风安全专业研究生,到2012年国家新增设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再到2018年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安全工程专业迅速发展。
截至2019年,全国已有170多所高校设置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1]。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涉及多个领域,比如矿山、化工、机械、建筑等。
而全国大多数高校中安全工程专业对本科方向的划分并不详细,主要以“大安全”方向为主,以区别于煤矿和非煤矿山方向。
换句话说,安全工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以满足将来就业的需求。
但是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结构等与单位的需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因此,改革目前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也是“新工科”背景下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本文以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安全法规课为例,讲述怎样通过课程改革来让学生更加适应就业的需要。
安全法规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定位1. 培养目标:安全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安全设计、评价和管理;(3)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参与安全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4)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人文素养,能够适应全球化安全治理的需要。
2. 定位: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使命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安全科学理论基础和安全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1. 培养模式: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培养模式应该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为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置:安全科学与工程的课程设置应该围绕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展开,包括安全理论、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检测、环境安全等。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教学方法应以问题导向和案例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还应注重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手段: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模拟仿真、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教育和学生能力培养1. 实践教育: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等内容。
通过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发挥作用。
2. 学生能力培养: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安全工程设计能力、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安全管理与监督能力、安全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等。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12-23T01:36:22.803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16期作者:束文强[导读] 作为控制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现代控制理论,其发展历程以及课程内容与航空领域息息相关,课上通过深挖课程当中所涉及的思政元素,便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领悟航空精神,采用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束文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摘要:作为控制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现代控制理论,其发展历程以及课程内容与航空领域息息相关,课上通过深挖课程当中所涉及的思政元素,便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领悟航空精神,采用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思政;案例Reform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Modern Control Theory Shu Wenqiang(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hu 241000)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urse in the field of control, modern control theory'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urse conten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viation field. In class, by digging deep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course, it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aviation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quietly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scientific view and cultivate their feelings of home and country.Keywords:Modern control theory;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case study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首要目标,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办学方向,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1-2]。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1.09•【字号】鄂教高[2014]2号•【施行日期】2014.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鄂教高〔2014〕2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13〕7号)要求,在学校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经网上匿名评审、综合评审和公示,省教育厅研究确定,武汉大学“中外大学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的相关问题研究”等470个项目(其中大学体育研究专项27项,大学英语研究专项21项,研究生教育研究专项21项)为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项目实施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体现政策导向。
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13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二、坚持育人为本。
2013年度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要贯彻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
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提高工作质量。
要把开展教学项目研究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坚持教研相结合,寓研于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实行责任制度。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实行学校负责制。
各项目承担学校负责组织项目的启动、实施、经费管理及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
项目启动前,项目组要完善研究项目实施方案。
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郑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2015年7月30日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1.概述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曾经设立的专业名称包括现有的“安全工程专业”,以及历史上曾经开办过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
我国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保护和矿山通风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需要。
在工业劳动保护人才培养方面,1954年北京劳动干部学校成立,这是我国首个工业劳动保护人才培养专门学校,1956年2月该校设立“劳动保护”、“锅炉检查”和“劳动经济”三个专业。
1958年劳动干校升格为北京劳动学院,相应进行专业调整,设立了“工业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两个专业。
1984年7月1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将“安全工程”正式列为试办专业,代码为“试32”。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一步整合本科专业设置,将包括“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在内的所有安全类专业合并为“安全工程”,归属于“环境与安全类”,代码081002。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列为一级学科,归属于工学门类;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单列为一个类0829,下设“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安全学原理为基础,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先导,兼有管理和工程技术的一门宽口径综合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在劳动生产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以保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物质财富损失为目的的安全技术理论及专业技术手段。
安全工程专业是根据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培养能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技术开发、安全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监察与监管、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设置在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凭借学院悠久的历史、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形成了国内特有的工程结构与设备方向的安全工程专业。
2013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教育部2013年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名单如下:
1.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科改革与实践创新
2.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3.清华大学:建筑学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4.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5.南京大学:政治学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6.武汉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7.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8.中山大学:经济学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10.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
以上是2013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名单的一部分,仅供参考。
具体名单可能会有变动。
2013年防灾科技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本立项指南为方向性参考选题,并非具体研究题目。
申请者在本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题目。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本类选题重点研究我院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1.我院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2.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3.“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4.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5.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6. 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研究二、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本类选题以专业为对象,对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改革与研究。
参考选题方向: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3.公共系列课程(如大学英语系列、思政课程系列、公体课程系列、公选课程系列)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5.高水平特色教材建设研究6.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三、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本类选题主要以课程为对象,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方案。
参考选题方向: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2.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4.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6.学校图书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四、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本类选题着重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选题方向: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研究2.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教学评价、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改革与实践5.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组织管理研究6.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五、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本类选题侧重在对我院师资队伍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政策和措施。
红河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专业(学科)试行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为进一步规范红河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录用工作中招考单位设置的专业(学科)条件,解决网络报名时用人单位所需专业与高校开设专业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修订红河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专业(学科)指导目录。
参照教育部门的分类规则,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性质,设立不同“学科”,“学科”下设“门类”(以下简称“类”),“类”下设“专业”。
本专业(学科)指导目录设文史体艺哲学、经济与管理、政法学、理工学、农林牧渔、医药卫生学、其它等七个学科,四十六个门类,设置如下:1、文史体艺哲学学科:含哲学、文秘、中国语言文学、英语、其他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历史、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特殊教育等十二个门类。
(1)哲学类下设: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学、科学技术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等专业。
(2)文秘类下设:汉语言、汉语言文学、汉语、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语文教育、汉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中文应用、文秘与档案、文秘、秘书、秘书学、现代文秘、现代秘书与公共关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公共关系与文秘、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科技文秘、行政文秘、司法文秘、法律文秘、商务文秘、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涉外秘书、涉外文秘、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文秘教育、经济秘书、公关文秘、中英文秘、会计与文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文文秘与信息化、公关与文秘、行政管理与办公自动化、中文文秘、办公自动化与文秘、商务秘书、文秘与档案管理等专业。
(3)中国语言文学类下设: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文学、中国文学、中文应用、中文、汉语、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藏汉翻译、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教育辅修法律、傣汉双语、傣汉双语教育、彝语、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古典文献学等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一、教学目标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是要使学生全面掌握安全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安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
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教学内容1.基础课程(1)数学: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为学生提供数理基础知识支持;(2)物理和化学:包括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3)安全工程基础:包括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热力学等,为学生打下安全工程学科基础。
2.专业课程(1)安全工程原理:包括安全工程概论、安全工程原理、安全工程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安全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2)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法规、事故分析与预防、应急管理等,为学生提供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3)安全监测与预测:包括安全监测技术、风险评估与预测、安全信息系统等,为学生提供安全监测和预测的相关知识;(4)安全工程设计:包括安全工程设计方法、安全工程设计软件、安全工程设计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安全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5)工程施工与管理:包括施工管理、安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程造价等,为学生提供工程施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安全工程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学习安全工程课程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导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实践操作。
四、课程设置1.增加实践课程:增加安全工程实践课程的设置,引入现代先进的工程实践技术和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2.04.21•【分类】问答正文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答记者问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请问此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一是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落实这些要求必须修改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
二是2011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
三是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11年制定颁布,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进行修订完善。
2.请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主要思路是什么?答:一是坚持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
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强化课程思想性。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
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
2013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名单摘要:一、2013 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背景二、试点项目的目标与意义三、试点项目名单的具体内容四、试点项目的实施与成果五、总结正文:一、2013 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在2013 年启动了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对本科专业进行综合改革,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试点项目的目标与意义试点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试点项目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增强国家竞争力;二是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试点项目名单的具体内容2013 年教育部共批准了150 所高校的291 个本科专业成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这些试点专业涵盖了理、工、农、医、文、法、经、管、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具体名单如下:(此处省略具体名单)四、试点项目的实施与成果自2013 年试点项目启动以来,各试点高校积极开展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1.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新增了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兴交叉专业;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突破,实践教学、产学研一体化等改革举措得到落实;3.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五、总结2013 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新教师教学高等教育引言2010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校本科生培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样性和适用性欠缺;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1]。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
“卓越计划”的内涵是指培养具有工程师基本能力、并有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工程师职称潜力的后备工程师[3]。
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是工程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4]。
2013年,经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批准,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对推动“卓越计划”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如何结合本校的行业特色优势与人才培养定位,构建适应港航业发展需求,体现“工程化”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充分应用,是交通运输专业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与要求“卓越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必须服从卓越人才培养的宗旨,秉承“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发挥交通运输工程的学科优势,传承专业历史,强化港航专业特色,以适应港航业未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教育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坚持“重基础”与“重创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与素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创新性的、服务于港航业的卓越工程师。
(1)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中心“卓越计划”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养,其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必须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专业知识与应用的结合。
除了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以外,还要突出专业的行业特色,以适应港航业未来发展对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
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
[1]2013年通用于各个专业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内容建设,项目类别:
课程建设,负责人:傅贵
[2]2013年安全工程科研导论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人:杨小彬
[3]2013年《工业防火与防爆》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人:谭波
[4]2013年职业卫生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人:李祥春
[5]2013年以需求为导向的安全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类别:教学改革,
负责人:张江石
[6]2013年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管理方法研究,项目类别:教学改
革,负责人:王海燕
[7]2014年创新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多样化研究,项目类别:教学改革,
负责人:朱红青
[8]2014年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类别:教学改革,负责
人:周爱桃
[9]2014年《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
人:朱红青
[10]2014年《安全管理学》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人:张江石
[11]2014年《安全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
负责人:谭波
[12]2015年《电气安全工程》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人:张训
涛
[13]2015年《火灾保险学》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人:王海燕
[14]2015年《安全生产与消防法规》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人:
吴兵
[15]2015年《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负责人:王
凯
[16]2015年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成绩评价方法及标准研究,项目类别:教
学改革,负责人:解北京
[17]2015年创新型本科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类别:教学改革,负责人:
朱红青
[18]2016年《消防管理学》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负责
人:姜伟
[19]2016年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改革探讨,项目类别:课程建
设与教学改革,负责人:李祥春
[20]2016年具有安全工程特色《岩石力学与矿山压力》课程建设,项目类别: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负责人:周爱桃
[21]2016年特种设备安全概论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负
责人:孟筠青
[22]2016年消防工程专业《科研导论》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学
改革,负责人:吴建松
[23]2016年学生为主体个性化与探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类别:课程建设
与教学改革负责人:李峰
[24]2017年《火灾救灾与事故调查》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学改
革,负责人:陈鹏
[25]2017年《常见灾害事故预防与救助》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
学改革,负责人:栗婧
[26]2017年安全工程专业《科研导论》课程建设,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学
改革,负责人:刘伟
[27]2017年《风险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学改
革,负责人:佟瑞鹏
[28]2017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混合式授课研究,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
学改革,负责人:吴兵
[29]2017年《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类别:课程建设与教学改
革,负责人:徐超
[30]2017年安全工程科研导论,项目类别:教材建设,负责人:杨小彬
[31]2017年《矿井粉尘与职业危害防治》教材建设,项目类别:教材建设,负
责人:张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