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骨—肌腱重建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83.88 KB
- 文档页数:2
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诊断及治疗体会(附4例报告)作者:张玮曾王玉栋董居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4例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效果。
结果本组4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除1例伸直受限约20°外,其余3例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伸肌腱自发性断裂临床诊断误诊率高,行局部伸肌腱转位编织缝合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伸肌腱自发断裂;小指固有伸肌腱;肌腱转位缝合【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extensor tendon. Methods All 4 cases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extensor tendon underwent operation treatment, treatment effect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ll 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5 years, except for 1 case of extension limitation of about 20°, and 3 cases of normal function. Conclusion Misdiagnosis rate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extensor tendon is high,the partial tendon transfer braided suture operation has good treatment effect.【Key words】 Spontaneous rupture of extensor tendon; Little finger extensor tendon;Tendon transposition suture由于伸肌腱自发性断裂在手外科临床工作中并不常见,故而误诊率较高。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介绍指伸肌腱是人体手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手指的伸展。
当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时,手指的伸展功能受到影响,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本文将深入探讨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原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原因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 外力冲击:如手部受到重物的撞击或被压扁,导致指伸肌腱止点受到过度伸展或撕裂。
2. 运动伤害:某些体育运动或重复性工作中,手部的运动造成指伸肌腱止点受到损伤,逐渐导致断裂。
3.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指伸肌腱的弹性和韧性会逐渐降低,容易受到损伤。
症状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症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在手指伸展或握紧时,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感,疼痛可向手腕或前臂延伸。
2. 功能障碍:断裂后的指伸肌腱无法有效地控制手指的伸展,导致手指无法完全伸展或无力握紧物体。
3. 肿胀和瘀斑:断裂后,患部可能出现肿胀和瘀斑,伴有触痛感。
诊断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诊断通常需要借助以下几种方法: 1. 身体检查:医生会通过触诊、运动测试等方式来检查手指的活动度和疼痛反应,以判断指伸肌腱是否断裂。
2. X射线: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骨骼情况,排除关节骨折或其它骨损伤的可能性。
3. MRI检查: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指伸肌腱的断裂程度和位置。
治疗方法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断裂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轻度的断裂,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局部冰敷、使用支撑性绷带或石膏固定等,以促进指伸肌腱的愈合。
2. 手术治疗:对于断裂程度较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手术可以通过缝合断裂的指伸肌腱止点,或者进行腱移植等方法来恢复其功能。
3. 康复训练:手术后或保守治疗期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特定的手指运动和肌肉锻炼,可以帮助恢复手指的功能和力量。
预防措施为预防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剧烈的手部外力冲击,如注意保护手部、佩戴手套等。
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的改良重建治疗纽孔畸形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法重建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治疗纽孔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用直径1.0毫米克氏针在中节指骨基底背侧中央束止点横向钻孔,用一根直径0.8mm克氏针斜行固定近指间关节于伸0°位。
用金环2-0医用涤纶编织线穿过预钻孔后水平褥式缝合中央束断端,打外科结将断端压缝于止点处。
用金环3-0医用锦纶单丝线作加强缝合。
结果:本组2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6.8个月。
全部恢复近指间关节的主动伸、屈功能,未出现中央束止点再次断裂、纽孔畸形、指间关节僵硬。
伤口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皮肤坏死、钉道感染。
按照中华医学会TAM评分标准,优良率100%。
结论:应用改良法重建中央束止点治疗纽孔畸形,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易推广。
【关键词】伸肌腱中央束;改良;纽孔畸形【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124-02手外伤的临床诊疗中,手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后期可形成“纽孔”畸形[1],严重影响手功能。
本院自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对26例中央束止点断裂的急性期患者采用改良重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
年龄22~65岁,平均40.6岁。
3例闭合伤,23例开放伤,开放伤中机器绞伤15例,切割伤8例。
26例中合并近指间关节脱位9例。
就诊时间:伤后30分钟~3天,平均4.2小时。
手术时机:均于入院后四小时内完成。
1.2手术方法指根部指固有神经阻滞麻醉下,于指根部环扎橡皮引流条止血。
取近指间关节背侧S形切口或者按术中实际显露需要切口,按组织层次逐层切开,显露伸肌腱中央束及其止点,可见中央束自止点撕脱(绞伤常见)或者止点处切割断裂(切割伤常见,可合并止点处骨质缺损)。
用直径1.0毫米克氏针在中节指骨基底背侧中央束止点垂直于指骨矢状面横向钻孔,用一根直径0.8mm克氏针从侧方斜行固定近指间关节于伸0°位。
伸肌腱止点重建术步骤一、准备在进行伸肌腱止点重建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其次,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手术指征。
二、切开在手术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切开操作。
切开的位置和大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进行选择。
切开后,需要逐层分离软组织,暴露出需要重建的伸肌腱止点。
三、清理在切开和分离完成后,需要对手术区域进行清理。
清理的目标是清除坏死组织和炎症介质,减少感染的风险。
清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神经和血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四、重建在清理完成后,需要进行伸肌腱止点的重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进行选择合适的重建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重建方法包括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和人工材料植入等。
在重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组织和神经,确保重建的止点能够恢复正常的功能。
五、固定在重建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定操作。
固定的目的是使重建的伸肌腱止点保持稳定,促进愈合。
固定的方法和技术应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等。
六、缝合在固定完成后,需要进行缝合操作。
缝合的目的是将切开的组织和皮肤重新连接在一起,促进愈合。
缝合的方法和技术应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缝合方法包括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等。
七、包扎在缝合完成后,需要进行包扎操作。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手术区域,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愈合。
包扎的方法和技术应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包扎方法包括常规包扎和加压包扎等。
八、康复在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促进重建的伸肌腱止点愈合和恢复正常的功能。
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物理治疗等。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疼痛和肿胀等症状,保持合理的营养和休息,促进康复进程。
伸肌腱止点断裂伴撕脱性骨折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许蕙;叶放;张辉;王彦生【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目的:介绍伴有末节指骨基底撕脱性骨折的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重建技术。
方法收治20例伴有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性骨折的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最大骨折块波及大于1/3关节面。
骨折块大于1/3关节面时,1枚克氏针直接复位固定骨折块,再固定指间关节于过度背伸位。
骨折块小于1/3关节面时,1枚克氏针内固定远指间关节于过度背伸位,用另一枚克氏针在指背以30°~45°向远端挤压骨折块,将骨折块复位。
术后6周拔出克氏针,行功能练习。
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均无疼痛、无畸形、无感染;X线正侧位片示撕脱骨折块均获得解剖复位并愈合。
采用Dargan功能评定:优15例,良5例。
结论双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合并骨折的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
【总页数】2页(P95-96)【作者】许蕙;叶放;张辉;王彦生【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辽宁沈阳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辽宁沈阳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辽宁沈阳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辽宁沈阳11002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指骨末节伸肌腱止点撕脱断裂治疗体会 [J], 曹志2.U形瓣状切口和钢丝内捆扎骨折块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 [J], 王建云;何健飞;唐敏;王强茂;孙卫国;陈先伟3.手指伸肌腱止点开放性断裂伴末节指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J], 岳振双;曾林如;汤样华;徐灿达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伸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 [J], 张卫华;华长城;刘思源5.高频超声在Ⅰ区、Ⅲ区指伸肌腱断裂与指骨近端撕脱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叶梅;梁彤;王小凤;庄磊;陈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骨隧道逆行打结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王振海;宋庆辰;赵锁柱;张磊;王雷
【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2(36)3
【摘要】目的探讨经骨隧道可吸收线逆行打结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的临床
疗效。
方法自2019年11月-2021年6月,应用经骨隧道可吸收线逆行打结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11例腱性锤状指患者。
其中伤后7~30 d 8例,伤后30~60 d 3例。
术中以克氏针支架跨远指间关节外固定,术后不限制患指其他关节活动,并于术后
42~50 d拆除克氏针外固定支架。
结果术后11例获得5~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
按Crawford锤状指功能判定法评价:优5例,良5例,可1例。
结论经骨隧道可吸收线逆行打结重建伸肌腱止点技术治疗锤状指,手术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368-370)
【作者】王振海;宋庆辰;赵锁柱;张磊;王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掌长肌腱移植经骨隧道套圈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19例
2.改良经骨隧道肌腱移植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疗效分析
3.改良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
新鲜锤状指4.肌腱线联合骨隧道在腱性锤状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术中的应用5.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损伤,通常发生在手指末节处。
这种损伤可能会导致手指不能正常弯曲或伸展,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本文将介绍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主要症状包括:1. 手指不能完全伸展:当手指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出现无法完全伸展的情况。
这是因为手指的伸肌腱已经断裂或受损。
2. 手指弯曲困难:由于断裂或受损的伸肌腱不能正常工作,可能会导致手指弯曲困难。
3. 疼痛和肿胀:在受到损伤后,手指周围可能会出现疼痛和肿胀。
这些症状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
二、原因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意外撞击:当手部遭受意外撞击时,可能会导致指伸肌腱止点断裂。
2. 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手部可能会导致伸肌腱受损或断裂。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需要频繁使用手指的人群中,例如乐器演奏者、打字员和运动员等。
3.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也会逐渐老化。
这可能会导致伸肌腱的弹性减弱,从而容易受到损伤。
三、诊断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指伸肌腱止点断裂,应该尽快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1. 身体检查:医生会对手部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2. X光检查:X光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骨折或其他骨头损伤。
3. MRI检查:MRI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伸肌腱是否受损或断裂。
四、治疗方法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 保守治疗:对于轻微的伸肌腱损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例如使用冰敷、止痛药和手指固定器等。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手指的运动功能。
物理治疗师通常会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锻炼计划,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指的弯曲和伸展功能。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伸肌腱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或重建受损或断裂的伸肌腱。
总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损伤。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改良式伸肌腱止点重建治疗锤状指畸形目的:探讨一种指伸肌腱止点重建的改良固定方法。
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0例锤状指患者,术中采用直径1.0 mm克氏针将远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10°~15°,远端预留约2 cm并向掌侧弯曲成一钩状,用细钢丝横穿伸肌腱止点经指腹抽出固定于折弯的克氏针上,6周后拔除克氏针及钢丝进行远指间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结果:20例用改良后的方法行伸肌腱止点重建,术后没有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和肌腱再断裂,术后随访3~6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7例,良2例,尚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
结论:改良后的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技术有效避免了局部组织坏死,重建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锤状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改良;固定方法伸指腱器终腱是伸肌装置的终点,其功能是伸展远侧指间关节(DIP),从而完成手指的伸展功能及各种精细活动,并维持手指的正常状态[1]。
DIP是手指功能关节的最后一环节,当外力或屈肌力大于伸指腱器终腱的拉张负荷时,如运动中被篮球击伤,即可破坏伸指腱器终腱的解剖结构,使其连续性中断,产生锤状指畸形[2]。
手背侧皮肤和皮下组织薄弱,因而手背侧的切割、挫捻、压挤、或撕裂等损伤均会累及指伸肌腱导致锤状指。
以往多采用肌腱直接缝合法、用Bunnell带双金属针双钮扣肌腱缝合法、游离腱片移植法、侧束移位法、远侧指问关节融合术及Y—V紧缩缝合法等数10种手术方法,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3-6]。
自2012年12月以来,笔者设计改良式伸肌腱止点重建方法治疗锤状指畸形20例20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患有锤状指的20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2~46岁,平均(33.17±7.52)岁。
受伤类型:切割伤13例,压挤伤7例。
受伤部位:食指15例,中指5例。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不同术式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术式用于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断裂(Rupture of extensor tendon insertion,RETI)的效果。
方法从2019年8月-2022年8月的RETI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9例,骨隧道细钢丝捆绑修复术)和B组(11例,微型带线铆钉修复术),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术前两组手指屈伸功能指标对比(P>0.05),术后两组手指屈伸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B组TAM值、DIP高于A组(P<0.05),B组PIP、MP高于A组(P>0.05);两组手术指标对比(P>0.05)。
结论微型带线铆钉修复术用于治疗RETI患者,能更好地恢复手指屈伸功能。
【关键词】指伸肌腱;止点断裂;微型带线铆钉修复术;手指屈伸功能指标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RETI患者的数量直线上升。
由于早期该病患者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导致伸、屈肌腱力平衡被打破,导致DIP屈曲畸形,形成“锤状指”[1]。
RETI患者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撞击DIP背侧后产生剧烈疼痛感,还降低外形美观度[2]。
目前临床治疗RETI的主要方式是手术,临床常用骨隧道细钢丝捆绑修复术治疗RETI患者,但是由于钢丝易松动断裂,极易导致肌腱和切口愈合不良,影响手术和预后效果。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治疗RETI患者有利于广泛使用新型手术方式即微型带线铆钉修复术,该手术在固定中使用铆钉,提高了固定效果,有利于肌腱和切口愈合。
RETI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指伸肌腱功能的恢复效果不尽相同。
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术式用于治疗RETI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9年8月-2022年8月的RETI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19例)年龄18-63岁,均值(48.64±3.56)岁,<20岁5例,20-40岁,4例,>40岁10例,男/女(12/7);B组(11例)年龄18-65岁、<20岁3例,20-40岁,5例,>40岁3例,男/女(7/4)。
伸肌腱止点断裂固定方法嘿,大家知道伸肌腱止点断裂该咋固定不?这可真是个要好好聊聊的事儿呢!咱就说这伸肌腱止点断裂啊,就好像是一条绳子突然断了似的。
那咱得想办法给它接上,还得固定好,不然不就白忙活啦!一般来说呢,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比如说用石膏固定,这就好比给受伤的地方穿上了一件坚硬的“保护衣”。
把受伤的部位固定住,不让它乱动,这样才能让肌腱好好地长在一起呀。
还有的时候会用到夹板呢,这夹板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栅栏”,把受伤的地方围起来,起到保护和固定的作用。
你们想想看,要是不固定好,那肌腱怎么能安心地愈合呢?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固,那房子能盖得好吗?肯定不行呀!有时候固定的时间还不短呢,这期间可得有点耐心哦。
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小假,好好休息休息。
不过可别真的啥也不干呀,还是要适当活动活动其他没受伤的地方,不然整个人都要“生锈”啦!固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点不舒服,比如痒痒啊什么的,但这都是暂时的呀。
咱得忍住,不能随便就把固定的东西给拆了,那可就前功尽弃啦!而且呀,在固定期间,饮食也得注意哦。
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就像是给身体这个大机器加加油,让它能更好地工作,帮助肌腱快快恢复。
还有哦,要听医生的话,定期去复查。
医生就像是我们的“军师”,他们知道怎么才能让我们好得更快。
等固定结束了,可别一下子就开始疯狂活动哦,得慢慢地来,让肌腱有个适应的过程。
就像刚睡醒的人,不能一下子就开始狂奔呀,得先醒醒神儿。
总之呢,伸肌腱止点断裂固定这事可不能马虎,要认真对待。
虽然过程可能会有点麻烦,但只要我们坚持住,按照医生说的做,最后肯定能恢复得好好的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改良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槌状指摘要】目的:探讨槌状指改良止点重建方法的疗效。
方法:20例新鲜槌状指采用改良的止点重建方法手术、并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其疗效。
结果:采用改良的止点重建方法手术优良率95%。
结论:改良的止点重建方法手术简单、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关键词】槌状指止点重建【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134-02槌状指是由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至中央腱束止点间伸肌健断裂或撕脱部分指骨所致。
我科2007-2012年对符合手术指针[1]的20例患者行手术处理,其中需要止点重建的采取改良的止点重建方法,取得优异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4~50岁,平均32.5岁。
闭合性18例,开放性2例。
左手5例,右手15例,其中示指1例,中指3例,环指9例,小指7例。
伤因:撞击物体强力屈曲18例,手指压砸伤2例。
受伤距就诊时间2h~15d,X线片示撕脱性骨折7例,未见骨折13例。
1.2 手术方法1.2.1手术切口手术于局部麻醉下进行,指根止血带止血。
开放性损伤行彻底清创。
闭合性损伤均取远指间关节背侧“S”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锐性分离暴露肌健断裂处以及关节囊或骨折部仔细游离皮瓣,避免损伤甲基质。
1.2.2 固定方法根据术中所见,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1)指伸肌腱断裂。
若远端肌腱长度足够缝合时(附着点有部分残留断端>2mm),采用直径1mm克氏针自指尖钻入,直至中节指骨基底,固定远侧指间关节略过伸位(10°~15°),采用3-0尼龙线作“8”字端端缝合修复。
5-0可吸收线缝合缝合切口。
6周后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
(2)指伸肌腱从止点处撕脱。
包括残留断端<2mm、无法直接缝合,需要行止点重建。
先用上述同样方法将远侧指间关节用克氏针固定后,将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指伸肌腱止点处的软组织小心磨除并将骨质磨糙以利于肌腱的重新附着。
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术后锻炼方法
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术后,为了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锻炼。
以下是具体的锻炼方法:
1. 被动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手指的恢复。
2. 主动锻炼: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建议在术后1-3周内进行抗弹性阻力的主动屈指锻炼,然后再借助弹力装置进行被动伸指锻炼。
6周以后可以去除夹板开始主动伸指训练。
7周后循序渐进地进行对抗阻力的伸指训练。
3. 物理治疗:红外线治疗或微波治疗等方式也有助于手指的恢复。
4.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对局部进行熏洗。
5. 日常护理:注意保暖,避免手指部位受凉。
睡觉时可以将手放在高点的位置,有助于消肿。
请注意,以上锻炼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锻炼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此外,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对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伸指肌腱断裂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手伸指肌腱损伤在手外科中极为常见,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8字缝合、十字缝合等,但是术后局部常出现隆起结节而影响外观,加上粘连,使手指活动时受限,影响功能,常需要2次手术治疗,所以伸指肌腱损伤需要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案。
由此作者发明了一种克服以上缺点的新技术:交指样显微编织缝合加玻璃酸钠术,即采用显微外科无创技术;编织缝合法增强抗拉力,以重建肌腱最高强度的连续性;玻璃酸钠防止粘连,避免2次手术松解;保护下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
【关键词】伸指肌腱损伤;缝合技术;防止粘连;研究进展Abstract:The extensor tendon rupture is a common disease.Traditional m anagement includes "8" suture and cross suture.But second ope ration is commonly needed for the reason of postoperative No dules or adhesion.So a new technique is invented by the aut hor:micro-weave suture combined with sodium hyaluronate.The new techniqu e has improved dynamic intensity of the tendon and avoided postoperative adhesion.In this paper,this technique is reviewed.Key words:extensor tendon injury; suture; adhesion prevent ; study advancement伸指肌腱无腱鞘,具有腱周组织,位于手背侧的疏松皮下组织中,故伸指肌腱损伤在手外科中极为常见,断裂后均主张Ⅰ期修复,目的是重建最高强度的连续性、防止粘连、避免2次手术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