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皮影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试试讲教案
⼩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影》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教师资格证⾯试试讲教案
教学设计
1教学⽬标
1.了解⽪影的传统制作⼯艺流程,运⽤分解组合的⽅法制作⽪影⼈偶;
2.尝试学习⽪影戏的简单操作表演⽅法,体验⽪影表演的愉悦感;
3.感受传统⽪影艺术的独特魅⼒,激发学⽣对民间⽪影艺术的热爱。
2新设计
1.材料的更换:因为学校没有⽪质的供学⽣做⽪影,只能选⽤材质⽐
较硬的卡纸,主要让学⽣体验制作过程,效果也很好
2.作品呈现⽅式:传统的作品都是静态展,因为⽪影是⼀个动态的⼈物,所以给学⽣准备了⽩⾊幕布,让孩⼦的作品得到充分的动态展⽰
3.学⽣的学:更换往常的⽼师讲授学⽣画的⽅式,因为⽪影的知识点
有点多,所以采⽤,⽼师⼀边讲,学⽣⼀边趁热打铁的实践⽅式
3学情分析
1、因为这个班是我⼀直带的班,所以学⽣的基础我很清楚。
这个班的五年级学⽣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及创造⼒和表现⼒,⼜有⼀定
的知识基础和相关技能。
2、学⽣了解⼈物的⼤致组成部分,会⽤基本的图案花纹。
3、将传统⽂化融⼊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中国⽂化根基,使学⽣了解
并热爱传统⽂化。
4重点难点。
教案第11课皮影(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色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剪刻、表演等手段创作皮影形象和简单情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皮影戏的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3. 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方法4. 皮影戏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皮影的制作方法、表演技巧和艺术特色。
2. 难点:皮影形象的创意设计和表演情节的构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皮影戏视频、图片、制作材料、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剪刀、彩纸、画笔、颜料、细线、竹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皮影戏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皮影戏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等,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示范讲解:展示皮影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皮影作品,进行表演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3. 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方法4. 皮影戏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形象,要求创意独特、剪刻精细。
2.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简短的皮影戏表演,展示课堂所学。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皮影戏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方法一、皮影的制作方法1. 材料准备制作皮影的材料主要包括牛皮或羊皮、剪刀、刀片、颜料、画笔、细线、竹签等。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
《皮影》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皮影艺术;
技能目标:能制作简单皮影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制作简单皮影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皮影人物形象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皮影戏吗?它有哪些艺术特点?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皮影》;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几幅皮影人物形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皮影人物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制作的?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
三、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制作一个皮影人物;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皮影》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感受传统皮影艺术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
2、学习皮影的造型特征,运用造型特征设计绘制皮影。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皮影的造型特征及绘画步骤,设计绘画一个皮影。
教学难点:皮影的设计绘画。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皮影的造型特征及绘画步骤,设计绘画一个皮影。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感受传统皮影艺术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准备皮影戏的相关知识及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视频导入1.师: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共同欣赏一段视频,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这段视频时以怎样的形式展现的?生:观看皮影故事《指鹿为马》2.师:这段视频时以怎样的形式展现的?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一下?生:皮影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一课《皮影》课件展示课题:皮影二、欣赏激趣知识拓展1.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欣赏图片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你对皮影都有哪些认识?学:观察图片,回答对皮影的认识教总结:皮影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光”和“影”的原理。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幕布的后面,一边操纵皮质戏曲人物道具,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吟唱传统故事,同时配以民族乐器。
融美术、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皮影戏艺术的历史风貌。
出示本课表现方法:用线描绘。
2.师:请同学们继续欣赏图片,欣赏图片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皮影都有哪些造型特征?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皮影作品,了解其特征:皮影具有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特征。
色彩运用一般以红、黄、青、绿、黑为主。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讨论演示作画方法步骤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皮影,也学习了皮影的造型特征,那我们应该怎样绘制一个皮影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生:学生小组讨论师总结:课件展示动画皮影的绘画步骤:(1)勾画人物外轮廓;(2)折剪或绘制花纹;(3)上色。
第11课皮影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流派、制作工艺及表演形式,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通过制作皮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皮影戏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流派与制作工艺3.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4. 皮影的制作方法5. 皮影表演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皮影的制作方法、表演技巧及皮影戏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工艺、表演技巧及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皮影戏道具、教材、图片等。
2. 学具:剪刀、彩纸、竹签、绳子、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皮影戏视频,激发学生对皮影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发展、流派、制作工艺及表演形式,让学生对皮影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展示经典的皮影戏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皮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流派与制作工艺3.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4. 皮影的制作方法5. 皮影表演技巧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要求造型美观,表演自如。
2. �搜索皮影戏的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地区的皮影艺术特点。
3. 写一篇关于皮影艺术的感悟,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皮影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皮影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皮影的艺术特点,掌握制作皮影人物头像的方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
本课教学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皮影人物的五官特征和头部装饰花纹教学难点:皮影人物头像的设计和剪刻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一)视频导入学生欣赏视频《封神榜》片段师:刚刚我们观看的是什么表演?生:皮影戏设计意图:感受皮影戏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皮影相关知识师:同学们太棒了!那同学们对皮影都有哪些了解呢?生:1、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或“影子戏”2、皮影戏起源于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3、皮影戏是艺人在幕后操纵皮影,并有说唱、乐队,表演有声有色。
4、皮影人物造型按戏曲生、旦、净、丑的模式进行设计。
5、皮影制作过程:选皮、制皮、描样、雕镂、上色、熨平、上油、组装订缀。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课前学习的收获,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概括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哇!你们太了不起了,能自学到这么多皮影知识。
那究竟什么是皮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皮影》(揭示课题)那究竟什么是皮影呢?师:皮影又叫皮影戏,老北京人叫他驴皮影,是用灯光照射兽皮雕刻而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
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原料制成,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这些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的照射下投影到幕布上的影子显得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皮影|辽海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皮影”。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和历史。
2.掌握制作简易皮影的方法。
3.学习基本的皮影表演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皮影的由来和历史。
2.掌握皮影的表演技巧。
难点
1.制作简易皮影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教师用PPT展示一些皮影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进行简要介绍。
2.引导学生思考皮影戏的特点和表演方式,并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知识讲解
1.讲解皮影的起源和历史。
2.讲解制作简易皮影的方法。
3.讲解基本的皮影表演技巧。
第三步:制作皮影
1.让学生准备好半透明瓦楞纸、皮剪、黑色笔、车针、打孔器等制作材料。
2.示范制作皮影,并指导学生跟着做。
第四步:表演皮影
1.让学生在制作好的皮影上练习基本的动作和表演技巧。
2.分组进行皮影表演比赛。
第五步:总结回顾
1.让学生谈谈收获和感受。
2.总结皮影的历史、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并提醒学生平时多加练习。
五、板书设计
皮影起源制作方法表演技巧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皮影,并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图片、PPT、示范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巧。
在教学结束后,我还给学生留出了时间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和加强记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一课皮影︳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皮影的历史、流派和发展。
2.掌握制作皮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熟悉皮影的性质和特点,增加审美能力。
4.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皮影艺术。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提升学生的手工技能和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3.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皮影的制作和表演。
课程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了解皮影(1)皮影的历史与流派1.简要介绍皮影的历史渊源和流传地区,重点介绍湘西皮影。
2.对比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其他戏曲类别,如布袋戏、手影戏等。
(2)皮影的基本制作和表演1.介绍皮影戏中的人物和道具,以及如何用简单的绘画技巧来制作皮影。
2.引导学生进行基础手工绘画练习,包括线稿、构图、填充、轮廓等。
3.演示皮影戏的表演方式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视觉效果。
2.制作皮影(1)材料准备1.材料包括皮革、模板、剪刀、笔、颜料、刀子等。
2.引导学生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制作过程1.按照线稿和模板将图案在皮革上勾画出来,然后用刀子或剪刀将皮革割出。
2.需要特别注意细节和轮廓,使得皮影更加精致。
3.表演皮影(1)皮影表演1.引导学生按照篇章整理皮影故事内容。
2.指导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如何使用声音、音乐和动作来增强皮影的艺术效果,并注意协调团队合作。
(2)皮影短片制作1.鼓励学生将皮影的表演过程拍摄录像,用于后续撰写皮影表演的心得体会或是分享给家长、同学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皮影的历史、流派、材料和制作步骤。
2.模拟法:引导学生模拟皮影的基本绘画技巧,练习通过线条和填色获得立体感和视觉体验。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明确分工合作,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皮影的制作和表演过程。
四、教学评价1.成果评价1.评价皮影的制作结果和表演效果,鼓励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
《皮影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
但相对我们这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几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事功半倍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1、对皮影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初步的了解2、通过动手设计和表演,更全面地体会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3、培养对祖国优秀民间传统艺术的感情,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艺术而努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特征。
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四、教学准备了解和收集皮影的相关资料、皮影作品、牛皮纸、胶棒、彩笔、竹签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欣赏:播放《指鹿为马》片段的皮影戏片段,请大家说一说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下面就请同学来共同探究一下吧。
我们在这节课上,将分成了五个小组:1、皮影的起源和历史2、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3、皮影的制作4、皮影的玩法5、皮影艺术的明天请在我们各组同学准备的资料中中国对皮影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引出课题:《皮影艺术》(二)探究学习感受皮影艺术:1、2、先由一组同学把预习的皮影的起源和历史与大家分享。
通过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的艺术特征;由二组同学通过播放皮影资料,总结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1.人物造型平面化皮影和剪纸一样不能塑造三维立体空间的造型2.人物造型艺术化皮影形象处理不用太写实可以进行艺术加工3.人物造型卡通化皮影体现了能动性,它被公认为是电影的先祖4.人物造型戏曲化传统皮影和戏曲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人物造型戏曲特征明显利用现代皮影造型等图像加强学生对以上特征的理解。
教师提问:皮影和哪种民间美术相像?利用皮影和剪纸艺术等的对比来加深学生学习制作皮影的技巧。
教师小结:传统皮影的造型特征: 1.人物造型平面化2.人物造型艺术化3.人物造型戏曲化4.人物造型卡通化由三组同学播放准备的短片,总结传统皮影的制作方法( 1 )制皮∶以新宰的牛皮或驴皮为最佳。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十一课皮影︳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皮影戏;2.学习皮影戏中的角色形象及意义;3.通过制作简单的皮影人物,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皮影戏中的角色形象及意义;2.理解皮影制作的基本工艺;3.学会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皮影人物。
三、教学难点1.学习皮影人物的制作方法;2.探究皮影人物的表现功效。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皮影戏视频,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和常见角色形象。
2.引导学生探究皮影人物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 学生自学1.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了解皮影人物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2.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图书等方式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教师示范1.教师介绍皮影的基本制作方法,并现场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人物;2.通过制作过程,教师向学生讲解皮影人物的表现方式。
4. 学生实践1.学生自行动手制作皮影人物;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制作不同的皮影人物形象。
5. 合作讨论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皮影人物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并进行表演;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改进。
五、教学评估1.学生可以简单描述皮影人物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方式;2.学生完成的皮影作品形象符合年龄特点,具备表现力和艺术感;3.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和表演,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六、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光源、背景等表现方式,进一步提高皮影人物的表现力;2.学生可以尝试编写皮影剧本,进行短剧表演;3.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了解更多关于皮影戏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尝试设
计与制作会动的剪影人物)
三展示与感受
四课后作业3、课前老师准备的皮影发给各小组,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找出皮影的特点。
4、根据你们的观察,做一个会动的剪影,小组讨论怎样制
作剪影?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5、利用你们手中准备的材料,小组合作做一个会动的剪影
吧!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因素导致剪影人物作品不能灵活地
动的秘密。
做之前大家要注意几点:(课件5:注意事项)
6、小组合作制作剪影,教师巡视。
1、展示作品。
2、说说你的会动的剪影人物作品的创意之处和需要完善的
地方,探究改进措施。
1.修改和完善剪影人物作品。
2.根据自己的剪影人物作品选择传统剧目或课本故事完成
创编、表演活动。
(课件6:课后作业)
小组同学观看皮影,找出皮
影特点,汇报
学生讨论汇报剪影的制作
方法
学生预想结果
学生齐读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制作
小组学生分别出示作品在
黑板
小组学生到前面指出作品
优点及不足之处,探究改进
措施。
为下节课做准备
为下一步做皮影
打基础
在学生制作前强
调操作安全
培养合作交流和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
动性
板书
有趣的皮影剪影的制作方法:剪影作品
1.画稿
2.涂色
3.剪裁
4.缝合
5.粘棍。
第十一课《皮影》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皮影戏、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作品,了解皮影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技能目标:尝试运用明胶片或纸板设计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皮影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先分解、在组合的方法来制作影偶。
教学难点:人偶的制作
教学准备:准备皮影戏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课件播放一段皮影戏录像,灯光戏影间舞动的皮影精灵和具有创作的影像,让学生耳目一新,教师揭开课题:皮影戏(板书)
2.了解皮影:皮影戏也叫做影子戏,是影戏文化的一种,是中华民族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在宋代就已经成为市井流行的一种表演技艺。
3.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了解皮影
1.说说这些皮影戏和动化片给你的不同印象。
谈谈这些皮影戏中人物造型、动作、色彩上的共同点
2、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皮影作品,了解其特点:线条镂空;色彩运用红黄青绿黑为主。
3、我国著名的几个皮影戏产地:河北皮影、陕西皮影、甘肃皮影等。
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
北京皮影:脸谱京剧化,富有京味文化
现代皮影:人物更真实。
三、自主探究,掌握制作方法
1.出示皮影人物,引导学生探究
(1)皮影人物造型时采用了那些装饰手法?
学生观看课件,交流回答问题:采用夸张、简化、添加等手法。
(2)皮影身上有哪些传统图案、线条?
观察、交流、小结:牡丹花、龙祥云等图案,有直线,折线,波浪线等线条。
2.局部演示,尝试练习
(1)课件出示一些图形纹样,学生尝试用对折的方法剪出(2)欣赏皮影人物头像发现不同之处,教师示范阴刻和阳
刻的不同方法
3.探讨制作步骤
(1)小组讨论皮影的制作步骤
(2)课件分解制作步骤
勾画外轮廓,镂刻或折剪出人物细节
四、创造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参照步骤制作一幅民间皮影人物形象图
2.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交流,教师总结
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直观导入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新朋友,想认识他吗?
教师在幕后用一幅皮影人边演示边解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够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
二、观察思考
1.出示一副典型皮影人物范作请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传
统的皮影人物一般由哪些部件组成?
2.出示皮影人物的分解图
3.小结:一个完整的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上身、下身、双臂等十一个主要部件组成。
三、探索步骤
1.拼一拼,摆一摆
出示一副皮影人物,请一名学生给皮影人物摆动作造型
提问:通过观察,告诉大家皮影为什么会动?
2.小结:因为各个关节是分开的,注意连接的地方一定要保留关节重叠的残留部位。
3.小训练:用黑色彩笔快速地勾画皮影花旦的分解图,及时加以评议反馈。
4.连一连游戏
每小组分发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各个分解部件教具(可是上节作业的大卸八块),请学生分小组常识用细线或者铁丝连一连关节,比一比哪组连的又快又准确。
总结:表扬与纠正不好的地方
5.教师出示并示范完整的皮影制作步骤
(1)设计图样
(2)分工描绘
(3)剪割成块
(4)打孔固定
(5)装操纵杆
四、寻找不足
1.出示有问题的皮影人物,请学生寻找哪些地方没做好,为什么?
2.制作问题指导:
(1)小组分工描绘的皮影人物各个部件大小、风格不统一(2)没预留关节重叠的部位。
五、学生作业
1.分小组用硬卡纸制作灵活、自如;能够动起来的皮影人物。
2.要求:将分解图各部件连接后装上操纵杆。
六、教师巡抚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完整的皮影制作步骤
(1)设计图样,(2)分工描绘,(3)剪割成块,(4)打孔固定,(5)装操纵杆
二、寻找问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制作,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可能出现的问题)
2.学生帮助解答
3.教师小结:
(1)部件大小、风格要统一
(2)要预留关节重叠的部位。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四、展示
1.分小组表演情节剧
2.评选出最美造型奖,最佳表演奖。
五、拓展
1.了解中国传统皮影人物的制作工艺流程
2.欣赏皮影戏《老鼠偷油》片段。
展示动物皮影。
鼓励学生课后运用分解组合的方法自制动物皮影。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