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练习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练习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练习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练习

纪念白求恩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静谧(mì)热忱(chén)殉职(xùn)拈轻怕重(niān)

B.鄙薄(bì)派遣(qiǎn)泯灭(mǐn)见异思迁(qiān)

C.纯粹(cuì)休憩(qì)埋怨(mái)否极泰来(pǐ)

D.惬意(xiè)狭隘(ài)抨击(pēng)振聋发聩(kuì)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幅漫画对某些政府部门里遇事推诿、漠不关心百姓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入木三分。

B.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C.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面对几年的同窗好友,你怎么能那样麻木不仁呢?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

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

4.下面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⑤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A.③⑤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③⑤①②

D.④②③⑤①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6.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方式,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

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阅读

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问题。

7.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8.“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句中的两个“极端”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9.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0.结合选文,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有哪些特点。

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①人类进化、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程度,靠的是奋斗;人类文明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仍然要靠奋斗。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拼搏,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我们要再创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更需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②奋斗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精神境界。奋斗需要立志高远,需要真才实学,需要真抓实干。人生百年,是为自己的名利而忙碌,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奋斗?答案很清楚。为自己着想而苦心经营,其行为卑琐,境界低下;为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其生命绚丽,

境界高尚。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凡事要奋斗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现在最需要强调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奋斗观,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奋斗才有价值,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才能有勇气和能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

③我们高兴地看到,有无数同志正以这样的奋斗观,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畏艰辛,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前不久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年轻的副院长袁家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大学毕业后,走上了为祖国航天事业服务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谁都知道,我国的航天基地几乎都在贫困荒凉、气候恶劣的地区。十多年间,袁家军边工作,边学习,读完了硕士学位,又在攻读博士学位。最重要的是,他为我国宇宙飞船“神舟号”的发射成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许,像袁家军这样的人在物质生活上并不那么富足,但谁能说他们的艰苦奋斗没有获得丰厚的回报呢?他们人生的意义真实而伟大。

④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艰苦奋斗的观念淡薄,他们无所事事,饱食终日;庸庸碌碌,不思进取,荒废了大好年华。更有一些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把奋斗只局限在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范围内,丝毫不把祖国和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人民尊敬的,这样的人生也不会是有价值的人生。

⑤21世纪,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始终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实践要求我们,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

我”,成就“大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选文有改动)

1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狭隘()②恶劣()

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13.文章第③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和。

14.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的奋斗观”指的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

15.为什么说像袁家军这样的人“人生的意义真实而伟大”?

16.仿照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奋斗需要……需要……需要……”的句式,在“友谊”“理解”“创新”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代替“奋斗”写一句话。(不可照抄原句内容)

三、写作

17.本文叙议结合,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深刻。请自立观点,选取具体事例,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B

6.示例:为了中国的解放,他奔波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中国战士的生命,他徘徊在死亡边缘。他不断挥舞着手术刀,在战火硝烟中传递着共产主义精神,用博大的爱心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撑起一片蓝天。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将自己的后半生完全投入中国解放事业,他的热忱和高明

的技术让伤口愈合,让生命继续。他将共产主义及国际主义完美地演绎在手术台前,他的医术让人称赞不已,而他的精神更是拯救中国的良药。白求恩永远定格在每个共产党人的心中,他如火炬,照亮前方。

7.冷冷清清:这里是冷淡的意思。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8.两个“极端”强调了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表现了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高度赞扬。

9.对比论证。拿“不少的人”与白求恩进行对比,从反面论证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10.对工作有责任心,勇挑重担;不自吹自擂;对人民满腔热情。

11.①ài②liè

12.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13.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

14.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之中。

15.因为他们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畏艰辛,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并在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16.示例:真诚的友谊需要彼此相互理解,需要彼此包容,需要彼此真诚相待。

17.示例:据说,牛顿小的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大猫和小猫出去时方便些,他却打了一大一小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而取得了累累硕果。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

的劲儿。牛顿正是在这种“使不完的劲儿”的推动下,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最新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背诵默写及名著导读训练题 一、重点记忆 《秋词》 1、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传统的句子是:,。 2、抒发奋发进取豪情的句子是:,。 《夜雨寄北》 1、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诗句是:,。 2、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潼关》 1、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2、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秋风又吹散马蹄声显出孤城的寂寥和辽远的句子是:,。 《诫子书》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2.《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峨眉山月歌》 1、描写月夜景色的连续两句:,。 2、《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两句诗句是:,。 《江南逢李龟年》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 《夜上受降城闻笛》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观沧海》 1、运用互文,运用联想想象手法虚写景物,表现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显示诗人博大胸怀,抒发建功立业愿望的诗句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次北固山下》 1、运用设问,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 __ ,。 2、运用对偶,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并道出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生活哲理,感叹岁月蹉跎的名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 。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千古名句是:,。 《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孤寂愁苦心情的句子是 ,。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即:,,。 《<论语>十二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共2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共2套) (本册教案共包含2套不同的风格教案) 1春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è)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é) 躲藏.(cáng)和.牌(hú) 宝藏.(zàng)和.药(huò) 黄晕.(yùn)和.泥(huó)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成语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成语汇总 现代文中的成语 呼朋引伴:招呼朋友,引来伙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淅渐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含贬义) 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来回翻身,多用来形容人的动作、思维活动等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特别高兴。(侧重意外之喜) 各得其所:人或事得到合适的安顿。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多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沸,水开。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多用于两件事物的比较。 疲倦不堪:极度疲惫,不能忍受,多指身体因为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 小心翼翼:举止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多形容人的行为、态度)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一般用于否定句) 恍然大悟:型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侧重于突然明白)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也可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不能形容商品)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形容不负责任) 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淡,不放在心上(一般用于“对……漠不关心”,含贬义)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含贬义)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含褒义,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好)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迁,改变(含贬义)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创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中性词) 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指人的性格。(中性词) 参差不齐:长短不齐、好坏不一、水平不一,形容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 哄堂大堂: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侧重说话的气氛好,大家都笑了) 惊慌失措:因害怕而慌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含贬义)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多用于比较)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指小孩,老人或单身妇女)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含褒义) 不可救药:形容人或事不可挽救,比喻事态严重(含贬义) 骇人听闻:事出怪诞,令人害怕、震惊(多指社会事件,不是自然因素) 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含贬义) 神通广大: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灵机一动: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灵机:灵活而敏捷的思维能力。(含褒义)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爱慕虚荣: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含贬义) 杞人忧天:传说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感到不安。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含贬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下列小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④至于真正使用“正”字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1)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 (2)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细读第⑥段概括回答,“正”字作为计数符号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有哪些? (4)投票选举中,为何经常使用“正”字计票? 【答案】(1)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突出“正”字计数法机智又高端的特点。 (2)作比较、举例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中国境内人类活动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3、第一个发现北京头盖化石的是谁?何时? 4、北京人过什么生活?原因?火的用途及意义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地位及意义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2、原始农业的兴起时间?地区?发展变化?重要标志?兴起与发展作用/意义? 3、比较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生产生活异同点?为什么存在差异? 4、中华文明的核心? 5、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根本原因? 第3课远古传说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______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活动者几个较大的部落,如____、___、___等部落。 2.炎黄部落联盟与哪场战争有关?华夏族形成与哪场战争有关? 3.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日后的___族。___和___被尊为中华民族的_____ 4.炎黄联盟的影响?.炎帝、黄帝各有哪些发明? 5.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___、____、____等部落。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联盟,___、____、____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6.禅让制实行时期?含义?实质?选才标准?现实意义?(现实意义:要重用贤人,通过民主方式选举人才,选拔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7.大禹治水方法?精神?尊称?.尧舜禹各有哪些贡献? 8.黄帝故里举行拜祖大典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 ②展示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历史底蕴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第2单元早期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商西周朝代的更替 2.夏商西周时期特征?(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3.夏朝的地位及意义?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夏朝的灿烂文明代表及地点? 4.商朝走向强盛的标志事件?走向衰落的标志事件? 5.商朝盘庚迁殷原因?西周建立者? 6.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巩固统治?其目的?内容?作用?特点?周天子分哪些人为诸侯?诸侯应尽哪些义务? 7.西周走向衰落的标志事件?西周的贵族等级分别是? 8.夏、商、西周灭亡共同原因?暴君?启示? (共同原因:残暴统治;激化社会矛盾;失去民心等) 9.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都会取得胜利?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发展历程(出现?发展?鼎盛?) ①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②发展于夏朝,种类增多;③灿烂于商朝,商朝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④西周大多用于祭祀,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礼器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青铜器用途?功能?.青铜器的礼器类型和数量反映了什么? 4.商周青铜器铸造方法?特点?商朝青铜器典型代表? 6.甲骨文含义?谁发现?记载内容?发现意义(影响)? 7.甲骨文造字方法?甲骨文与汉字关系?甲骨文特点? 8.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时代,这个时代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称为青铜文明 9.商周时期出现高度发达青铜文明的原因? ①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奠定了青铜文明的基础。②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东周时间?建立者?分为哪两个时期?其时间段?.春秋政治特点? 3.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生产力水平提高重要标志? 4.周王室衰微原因?表现?结果? 5.诸侯争霸原因?目的?春秋先后称霸霸主?旗号? 6.春秋首霸是谁?其称霸原因?.春秋争霸影响? 8.识记“晋国”位置 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名称及位置?晋国分为哪三个国家? 2.观察并对比《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回答:春秋到战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变化:①诸侯国数目减少;②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③匈奴在北方崛起;④各国修筑长城;⑤战争频繁趋势:逐步走向统一 3.战国时期战争特点?著名战役及相关成语、典故?战争结果?对战国兼并战争的评价? 4.商鞅变法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目的?时间?人物?内容?性质?作用(结果)?成功原因?启示?从商鞅身上学到精神?商鞅代表哪个阶级利益? 5.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①变法损害了守旧贵族利益②秦孝公死后失去了政治支柱 6.商鞅变法中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核心内容)?②损害旧贵族利益措施?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措施?) ④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⑤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7.都江堰修建时间?国家?人物?地点?功能?影响?体现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案1(第1课时)

《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2.厘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学 1.通过互联网及资料搜集,了解1939年前后的中国社会和白求恩大夫的事迹。 提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回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杨成武)、《遗书——致聂荣臻同志》(白求恩)等作品,有条件的可观看影片《白求恩大夫》。 2.根据阅读材料和搜集的资料,准备一个关于白求恩的小故事,准备上课交流。 提示:学生交流故事时,要求有时间、人物和相关事件。 预设: 1938年6月,白求恩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分类、血型鉴定、配血试验、血液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第一个献了血。 验过血型,白求恩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人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人患者体内。 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第二个

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病人的身旁不容置否地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白求恩因此被群众称赞为“群众血库”。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搜集不同文本信息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初步感受白求恩的人格魅力,为课堂进一步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二、导入 1938年,疯狂的日军不断入侵中国,许多外国人不断逃离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但有一个人却率领着一支医疗队“逆行”前往中国。他工作极其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 学生简单交流预学的白求恩故事。 设计意图 补充白求恩大夫的事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兴趣。 三、整体感知 1.默读勾画,分析性格。 请用3分钟默读全文,勾画文中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回顾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分心、不停顿,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词做记号。 默读提示:注意勾画文章每段的关键语句,特别是表现人物品质的词句。 预设: 第1段,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他是一个毫无利己主义的人。 第2段,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工作、对人民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是一个对工作极度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人。 第3段,作者赞美白求恩同志高超的医术,他是一个有高超医术并且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勾画的阅读方法,了解文章内容及人物形象。 2.再次默读,思考问题。 本文写于1939年12月21日,原文标题为《学习白求恩》,在编入《毛泽东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宋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七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 第一单元歌咏自然 1.理解、积累本单元新学的词语。 2.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3.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诵读品味,融入文本意境,领会思想内容、艺术境界。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1.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2.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所选诗文,有古代诗歌也有现代散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精彩篇章,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优美。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辞兼美的写景散文。文章从山、水两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色彩和谐的意境美。 《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中,《观沧海》一诗,曹操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描写自然世界的诗文,兼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质。教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美景美情”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尝美的过程,多角度解读课文。 1.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认识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5.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学习这几篇课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知识讲解

《纪念白求恩》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情怀。作品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 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938年到达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在那里,他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战士的生命。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病毒,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在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以示怀念。 知识积累 1.殉.(xùn)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2.热忱.(chén):热情。 3.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 4.冷冷清清:这里是冷淡的意思。 5.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感情。 6.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益,更。 7.一班:文中是一些的意思。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9.鄙.(bǐ)薄:轻视。 10.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11.派遣.(qiǎn):委派,打发。 12.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13.纯粹.(c uì):不搀杂别的成分。本课中指白求恩高尚的人格是纯粹的。 14.漠不关心: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15.低级趣味:庸俗的情趣。 考题例析 1.(2015·福建漳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探究】 材料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2: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3: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字词练习

七年级上册字词练习 ※要求:加线字注音,成语解释,音汉互猜※ 第一单元1.春 嗡()朗润()酝酿()卖弄() 喉咙()应和() liáo()亮烘托() 静默()风 zhēng()抖擞()健壮() 宛转()黄晕()蓑()笠( ) 繁花嫩叶(fán huā nèn yè):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 花枝招展: 2.济南的冬天 镶()安适()着落()慈善() 肌肤()秀气()宽敞()贮蓄() 澄清()空灵()地毯()髻( ) xiǎng qíng()绿 píng()水 zǎo() 3.雨的四季 蝉()花苞() jiāo ()媚棱镜() 粗犷()睫毛()衣shang ()铃 dang() 静谧()屋 yán()凄冷()化 zhuāng()莅临()吝啬()淅沥()干涩() 草垛()绿 yīn yin()咄咄逼人() 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 tān huàn ()暴怒()沉寂() chuí()打qiáo cuì()央求()絮叨() jué ()别 dàn yǎ()烂màn ()翻来fù()去 喜出望外: 6.散步 xìn fú() nèn()芽分qí ( ) 取jué ( ) 一shà( )时水波 lín lín() 各得其所 7.散文诗二首 ()nì笑蒂()梗()沐浴()祷告() zǐ()妹tíng tíng()玉立fán ()闷 徘徊() zhē bì() fù()盖心xù() Liú()转荫蔽() 第三单元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窜()觅()拗()确záo()轻jié() 云xiáo ()倘若() jiàn()赏啄食()和?i () gōng()敬质朴( ) 渊bó ( ) 倜傥()淋漓()盔甲()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10.再塑生命的人 感k?i()搓捻()绽开()争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 2、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3、训练识别重点句及根据重点句归纳段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学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白求恩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派遣(pài)以身殉职(xùn) 狭隘(ài)拈轻怕重(niān) 热忱(chén)纯粹(cuì) 鄙薄(bó)晋察冀(jì)

(四)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1、第一段重点句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要点是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第二段重点句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要点是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第三段重点句是“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要点是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4、第四段重点句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要点是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五)研讨问题 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明确:“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六)分析课文 1、第一段可概括为三层: 第一层: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 第三层: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讲述: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doc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春》 1、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课文中都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副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2、作者把存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 答: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这三种人的不同特点:“处她”是新的、生长着的:“小姑娘”是漂亮的、欢快的;“青年”是健壮的、有力的。另一方面通过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来表现春天的动态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3、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两个“盼望着”表现出作者急切而欣喜的心情,“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缴嫩的,绿绿的” 运用定语后置,读起来节奏短而快,突出了小草的特点。写出了小草情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的感受。 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答:“像眼睛”“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枪,点出了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野草的情态。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连用三个比喻句,写出了春雨的形态万千和细密的特点,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济南的冬天》

1、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它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答;特点“温晴”写了济南四腿的小山,雪景,济南的水 2、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里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答: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睛”,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 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3、品味语言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一些趣味,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答:拟人的修辞。将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的可爱,突出济南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山的热爱。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答:“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写出了夕阳映射下的雪景,更加富有美感。 《古代诗歌四首》 1、反复诵面读《观沧海》.体会这首诗质朴刚健、音调整佛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怎样的感觉。 答:诗中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沧海、洪波,日月、星汉”是远观之景。景物浩大,眼界开阔。胸怀宽广,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 2、《闻王品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答:诗人选取的这两个景物,一是表现了事情发生的季节为春季,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给人一种画面感,三是运用其象征的意义,“杨花”飘忽不定,暗喻友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的哺叫如“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杯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 [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 [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光.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第16课《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