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角膜反射消失。
(4) 泪液分泌障碍,角膜干燥。
(5)唾液分泌障碍。
(6)舌前部味觉丧失。
(7) 听觉过敏。
2. 面神经管外损伤
只有上述(1)、(2)、(3)项症状。
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也称为面瘫。 根据引起面神经麻痹的损害部位不同,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一、中枢型(核上型)面神经麻痹: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称为中枢型或核上型面神经麻痹。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上的表情肌,包括额肌和上半部眼轮匝肌的运动;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则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下的表情肌。 二、周围型(核型或核下型)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变可位于脑桥下部(如出血、肿瘤等)、中耳或腮腺等部位。
02
帽状腱膜
01
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变薄续颞深筋膜浅层。
02
以上3层紧密相连称头皮。
03
腱膜下间隙 为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的区域,范围广,前达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颅顶部的“危险区”
腱膜下间隙内有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脑膜窦相交通,此层感染可向板障及颅内扩散,此间隙称为颅顶的危险区。
04
与外耳道之间.
05
第2段:腮腺内 ,位于下颌后静脉
06
和颈外动脉的浅面, 分
07
上下两干, 在发出9-
08
12条分支,互相交织成丛。
09
第3段:为穿出腮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