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公开课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3.70 MB
- 文档页数:15
《囚绿记》优秀课件xx年xx月xx日•简介•文本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目•总结评价•教学策略录01简介陆蠡简介陆蠡是一位散文家、翻译家和抗日烈士,他出生于浙江天台,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
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代表作有《囚绿记》、《海星》等。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囚绿记》,是陆蠡的代表作之一。
该文写于1935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而国民党政府则忙于内战和打压异己。
在这样的背景下,陆蠡通过写散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正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陆蠡通过写散文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和对未来的希望。
时代背景陆蠡在写作《囚绿记》时,刚刚从大学毕业并开始在杭州的一家报社工作。
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都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情况密切相关。
个人背景写作背景文学价值《囚绿记》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被誉为“散文诗中的绝唱”。
社会价值《囚绿记》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和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在当今社会,它仍然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品影响02文本分析1主题思想23通过对绿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热爱自然作者将绿枝条视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渴望自由通过对绿枝条生命力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敬畏。
赞美生命层次结构文章开头直接点明写作意图和主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被囚禁的绿色世界。
开篇点题描写绿景抒发情感结尾总结通过对绿枝条生长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囚禁状态下的绿色世界。
通过描写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自由、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了囚绿的意义和价值。
表现手法将绿枝条拟人化,赋予了绿以人的性格和情感。
拟人化通过对绿枝条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其生命力和生长过程。
细节描写将绿枝条视为自由、生命的象征,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