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结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61.78 KB
- 文档页数:41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1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思想:依据存储程序,执行程序并实现控制。
2. 早期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3软件系统爆过两大部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分为:微程序或逻辑硬件、机器语言、操作系统、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应用语言。
5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①计算机结构:也称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个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最高层次的概念;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各机器级之间界面的划分和定义,以及对各级界面上、下的功能进行分配。
②计算机组成:也常译为计算机组织或成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确定了分配给硬件子系统的功能及其概念之后,计算机组成的任务是研究硬件子系统各部分的内部结构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级功能和特性。
③计算机实现:指的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主要研究个部件的物理结构,机器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等,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速度和信号。
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电源、冷却、装配等技术。
6Flynn分类法:按照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信息流的特征分为单指令单数据流计算机(SISD)单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多指令单数据流计算机(MISD)、多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MIMD).劝卩速比Sp=1/{(1-Fe)+Fe/Re},Fe为可改进比例,Re为部件加速比。
8•在计算机中有两种信息在流动,一种是控制流,即控制命令,由控制器产生并流向各个部件;另一种是数据流,它在计算机中被加工处理。
9•摩尔定律得以延续的理由: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
10•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执行过程:将要处理的问题用指令编程成程序,并将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通过执行程序最终解决计算机所要处理的问题。
11数据编码的好处:用更少的数据表示更多的信息。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1.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思想:依据存储程序,执行程序并实现控制。
2.早期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3.软件系统爆过两大部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分为:微程序或逻辑硬件、机器语言、操作系统、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应用语言。
5.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①计算机结构:也称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个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最高层次的概念;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各机器级之间界面的划分和定义,以及对各级界面上、下的功能进行分配。
②计算机组成:也常译为计算机组织或成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确定了分配给硬件子系统的功能及其概念之后,计算机组成的任务是研究硬件子系统各部分的内部结构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级功能和特性。
③计算机实现:指的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主要研究个部件的物理结构,机器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等,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速度和信号。
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电源、冷却、装配等技术。
6.Flynn分类法:按照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信息流的特征分为单指令单数据流计算机(SISD)、单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多指令单数据流计算机(MISD)、多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MIMD).7.加速比Sp=1/{(1-Fe)+Fe/Re},Fe为可改进比例,Re为部件加速比。
8.在计算机中有两种信息在流动,一种是控制流,即控制命令,由控制器产生并流向各个部件;另一种是数据流,它在计算机中被加工处理。
9.摩尔定律得以延续的理由: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
10.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执行过程:将要处理的问题用指令编程成程序,并将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通过执行程序最终解决计算机所要处理的问题。
计算机考研十大核心考点总结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基础,是考研计算机的重要科目,它涉及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概念,关系的数据处理技术等。
其中,主要
考察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存储器,CPU结构,机器指令等方面的相关
知识,是考研计算机考试的重要考点。
1.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软件、中断、存储器以及I/O系统,其中硬件
由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和接口组成,软件由操作系统、辅助工具和应
用程序组成。
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在系统设计、实施和管理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是系统可靠性和性能的主要考量因素。
2.CPU体系结构
CPU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中央处理器,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取、处理和控制,它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升级,现代计算机CPU一般由指令集、控制单元、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等组成,有了这些组成部件,CPU就可以实现指令系
统的运行和控制,保证数据的处理和控制。
3.存储器体系结构
存储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存储器,一类是外存储器,外存储器
分为磁盘和移动存储器,而主存储器又分为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讨论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和相互关系。
它研究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件,并介绍了计算机如何执行指令以及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从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
它定义了计算机的结构、功能和性能特征,包括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处理器等组件。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由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的。
它包括了一个存储器、一个运算器、一个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件。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运算器用于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用于指挥各个组件的操作。
2. 硬件层次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还可以按照硬件的层次结构进行分类。
常见的硬件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系统、总线、处理器和存储器等。
计算机系统是最高层次的硬件,它由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并通过总线进行连接。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研究了计算机硬件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它关注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方式。
1. 处理器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它由控制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器用于解析和执行指令,算术逻辑单元用于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和指令。
根据存取方式的不同,存储器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而ROM则用于存储固定的指令和数据。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将数据和指令传递给计算机系统,或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
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三、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的关系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成原理是相互关联的,在计算机系统设计和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计算机组成-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录计算机组成原理⽬录:计算机组成原理在整个计算机课程中的地位如下图所⽰:图1: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会围绕冯·诺依曼体系的五⼤组成部分展开,分别介绍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
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也叫存储程序计算机。
什么是存储程序计算机呢?这⾥⾯其实暗含了两个概念:可编程计算机:计算机是由各种门电路组合⽽成的,然后通过组装出⼀个固定的电路板,来完成⼀个特定的计算程序。
⼀旦需要修改功能,就要重新组装电路。
这样的话,计算机就是“不可编程”的。
如计算器就是不可编程的。
存储计算机。
⽐如内存和硬盘都是存储设备。
图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意图处理器单元(Processing Unit):⾸先是⼀个包含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和处理器寄存器(ProcessorRegister)的处理器单元(Processing Unit),⽤来完成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因为它能够完成各种数据的处理或者计算⼯作,因此也有⼈把这个叫作数据通路(Datapath)或者运算器。
控制器单元(Control Unit/CU):是⼀个包含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和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的控制器单元(Control Unit/CU),⽤来控制程序的流程,通常就是不同条件下的分⽀和跳转。
在现在的计算机⾥,上⾯的算术逻辑单元和这⾥的控制器单元,共同组成了我们说的 CPU。
存储器存储器:⽤来存储数据(Data)和指令(Instruction)的内存。
以及更⼤容量的外部存储,在过去,可能是磁带、磁⿎这样的设备,现在通常就是硬盘。
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计算机是如何诞生的呢?它的组成原理又是什么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体系结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计算机是由许多不同的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正常工作。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部件。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处理所有的指令和数据。
中央处理器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
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执行它们,而算术逻辑单元则是负责执行各种算数和逻辑运算。
2、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内存,它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
随机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3、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它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的容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目前最大的硬盘容量已经达到数十TB。
4、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也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而输出设备则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它描述了计算机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计算机体系结构包含两个层次:指令集体系结构和微体系结构。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层次。
1、指令集体系结构指令集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处理器和编译器之间的接口。
它定义了计算机所支持的指令集以及这些指令的语法和语义。
指令集体系结构包含许多方面,比如地址模式、数据类型、寄存器、中断和异常等。
2、微体系结构微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处理器内部的设计,它描述了如何实现指令集体系结构。
微体系结构包括处理器中的电路、指令流水线、分支预测、缓存和总线等。
三、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区别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含义。
计算机体系结构描述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何组成以及它们之间如何交互。
而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更加关注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各个硬件组件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工作。
具体来说,计算机体系结构包括计算机的指令集、寄存器、总线、存储器等部分。
这些部分描述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以及这些部分之间如何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指令集定义了计算机可执行的操作,包括加、减、乘、除、移位等等。
寄存器和存储器则用于保存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更加关注计算机系统内部的物理部件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工作。
这包括CPU、内存、I/O控制器等硬件组件。
例如,CPU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它执行指令,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从内存中读取和写入数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习者需要深入理解CPU的内部运作机制,例如时钟周期、流水线等等。
总的来说,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紧密相关的,但它们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计算机体系结构关注的是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而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更多地关注计算机系统内部硬件组件的工作原理。
两个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1 -。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从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架构和组织方式,它包括了计算机的指令集、寻址方式、存储器结构、总线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等。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对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指令集体系结构指令集体系结构定义了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集合以及指令的格式和含义。
常见的指令集体系结构有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和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这两种指令集体系结构在指令的数量、长度、执行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计算机的硬件设计和编程有着不同的影响。
1.2 存储器结构存储器结构是计算机中负责存储数据和指令的组成部分,包括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等)。
常见的存储器结构有层次结构和并行结构。
层次结构中,各级存储器按照速度和容量的大小排列,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作为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缓冲区,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
并行结构中,多个存储器模块同时工作,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和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
1.3 总线结构总线结构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的通信线路,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总线结构的设计要考虑数据传输的速度、容量和稳定性等因素,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指计算机系统各个硬件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它包括了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器、寄存器、时钟信号等。
2.1 算术逻辑单元(ALU)算术逻辑单元是计算机中负责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的部件,它由逻辑门电路和寄存器组成。
ALU根据控制信号执行不同的运算操作,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同时也能够进行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组织,包括硬件层次的划分、组成和功能设计等内容;而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是指计算机内部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原理。
本文将通过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结构的逻辑和功能组织方式。
它主要包括指令系统结构、数据结构、处理单元结构和控制机构结构。
指令系统结构描述计算机的指令集、寻址方式等,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组织形式,处理单元结构描述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等主要硬件组件,控制机构结构描述计算机的控制方式和流程。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主要有三种类别:冯·诺伊曼体系结构、哈佛体系结构和混合体系结构。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体系结构,它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内存中,并通过总线进行传输。
哈佛体系结构则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内存中,通过不同的总线进行传输。
混合体系结构则是冯·诺伊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的结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内部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原理。
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总线等组件。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操作。
CPU主要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ALU)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ALU则负责数据的运算和逻辑判断。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分为主存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通常指的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用来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辅助存储器包括磁盘、光盘等,用来长久保存数据。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来与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纲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概述
1.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定义和目标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二、数字电路基础
1. 逻辑门和布尔代数
2.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三、数字系统与算术运算
1. 进位制和数字编码
2. 布尔代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3. 二进制加法器和减法器
4. 乘法器和除法器
四、存储器和存储系统
1. 存储器层次结构
2. RAM和ROM存储器
3. 高速缓存和虚拟存储器
五、指令集体系结构
1. CISC和RISC体系结构
2. 数据表示方法和指令格式
3. 寻址方式和数据处理指令
六、中央处理单元(CPU)
1. 控制单元和存储器单元
2. 指令执行过程和数据通路
3. 流水线技术和乱序执行
七、输入输出系统
1. 输入输出设备和接口
2. 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方式
3. 中断和异常处理
八、总线和通信
1. 总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总线传输方式和时序控制
3. 总线错误控制和总线仲裁
九、计算机性能评价和优化
1. 计算机性能指标
2. 提高计算机性能的方法
3. 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
十、计算机安全与可靠性
1.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
2. 安全措施和安全策略
3. 可靠性评估和故障处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选择1、数的大小2、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一般应具有存储数据和读写数据的功能,一般以8位二进制作为一个存储单元,也就是一个字节。
每个单元有一个地址,是一个整数编码可以表示为二进制整数。
程序中的变量与主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相对应。
变量的名字对应存储单元的地址,变量的内容对应单元所存储的数据。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以二进制的形式将程序存放到存储器中,控制器依据存储器的程序来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计算任务。
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就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该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4、寻址范围存储器的容量=存储字长*存储单位5、CPU模型中各器件的功能控制器:(1)从指令cache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指令cache中的位置。
(2)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和控制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
(3)指挥并控制CPU、数据cache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运算器:(1)执行所有的算术运算。
(2)执行所有的逻辑运算,并进行逻辑测试。
存储器:(1)数据缓冲寄存器(DR)①作为ALU运算结果和通用存储器之间信息传送中时间上的缓冲。
②补偿CPU和内存、外围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别。
(2)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3)程序计数器(PC)保证程序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
(4)数据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数据cache存储器中(简称数存)单元的地址。
(5)通用寄存器(R0__R3)通用寄存器共4个,当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算数或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6)状态字寄存器(PSW)保存由算数指令和逻辑指令运算或测试结果建立的各种条件代码。
6、指令的分类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输入输出指令、字符串处理指令、特权指令、其他指令7、指令周期的含义指令周期是指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
计算机组成原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涉及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和工作方式。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它是一种将数据和指令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的设计思想。
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概念与特点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由冯·诺伊曼于1945年提出的,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存储程序: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都存储在同一块存储器中,它们没有区别对待。
这种存储程序的特性使得计算机可以按照指令顺序执行程序。
2. 指令执行周期: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按照指令的执行顺序进行操作。
每条指令的执行需要经过若干个时钟周期,包括取指令、解码、执行和存储结果等步骤。
3. 存储器与运算器的分离: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存储器和运算器是分离的,它们通过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进行通信。
这种结构使得计算机的存储器和运算器可以独立地进行工作。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等。
ALU负责进行基本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寄存器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结果。
2. 控制器:控制器负责指挥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它包括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译码器等。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并根据指令的内容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3.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它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主要存储器,它采用随机访问方式,速度较快;辅助存储器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它的容量比主存储器大,但速度较慢。
4.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计算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输入设备将外部信息传输给计算机,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或输出。